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版语文5年级上第25课《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5年级上第25课《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第1页
    部编版语文5年级上第25课《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第2页
    部编版语文5年级上第25课《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5 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5 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识字解词,初读课文,生字书写,推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语文5年级上第25课《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第2课时 课题 古人谈读书 单元8单元学科语文年级5年级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矣、岂2个生字并会写谓、诵、岂、恒、窥、皆、缺等7个生字。 2. 能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来理解和感知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在阅读中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懂得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重点认识和会写课文中的字、词及说出课文的意思。难点能够在阅读中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懂得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复习检查,巩固生字:1、复习检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古人谈读书 第一部分》,再来看一下这些字词认识了吗?认读并造句。学而不厌   不耻下问  敏而好学 默而识之诲人不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2、回顾一下课文,你得到了哪些收获呢?我们在学习上,要有良好的学习态度,请教问题要不耻下问。对于不明白的问题,懂就是懂,不要不同装懂。学习要把知识牢记于心,不能自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论语》,知道了论语告诉我们的读书态度。今天我们再次去与古人交流,看一看朱熹和曾国藩又要告诉我们什么吧。出示课题:古人谈读书 思考、讨论问题。通过复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本课学习。  讲授新课(一)学习第二部分 一、识字解词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要求:(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要求认读的生字:  yǐ qǐ矣、岂(2)谜语识字
          山中卧龙出,犹如金铠飞。谜底:岂指名认读,相机正音。(3)课件出示生字组词。(4)开展读字游戏:开火车读(3)多音字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 得dé (得到)děi (就得)读一读:小学生就得(děi)多读书,这样才能从书中得(dé)到更多的知识。3.词语释义(可以多种形式,借助语境,引导学生理解词意)尝:曾经。谓:说。浪漫:随意。4.感悟课文的意思。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那就是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课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思想要是不集中,就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 。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 5.指导朗读。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过渡:让我们把这些字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1.作者简介:朱熹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3.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4.带着问题读课文:古人谈读书第二部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 (1)三到的关系是怎样的?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心和眼既然不专心一意,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一定记不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2)三到中哪一最重要?文中的哪句话表明了这一的重要性?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4)的意思是什么?与咱们现在的的意思一样吗? 在这里是要紧,重要的意思,而我们现在的大部分是着急的意思。 (4)为什么心到最急呢?  因为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5)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的意思是什么?  思想既然已经集中了,眼和口的应用难道会不到位吗?也就是说思想既然集中了,眼和口的应用就会到位了。 (6)那么朱熹的读书法是什么? 心到、眼到、口到(7)这三者可以调换位置吗?  不可以,因为只有心到了,眼和口才能更专心地读书、学习。 (8)平时的你读书时是怎样做的?效果怎样?  学生1:漫无目的地读书,读完之后,没有记住多少。  学生2:当我对这本书很感兴趣的时候,就会特别认真地读书,甚至于其他同学喊我都听不见。 (9)通过 读书有三到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读书有三到,也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其中心到是最重要的,说明我们再读书学习的时候不仅要仔细看、认真读,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学习,把学习态度放到第一位。三、生字书写出示生字: 谓 诵 岂1、记生字:开动脑筋记生字。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1)生字归类游戏:送字宝宝回家左右结构:谓 诵  上下结构:   (2)加一加:熟字加偏旁山+己=岂     +甬=诵(3)换一换:熟字换偏旁岂-山+=纪  诵-+=涌2、指导写字:(1)师范写,重点指导谓 诵 岂并讲述,组词、造句、指导:出示生字:谓:要偏小,下面形似但第一笔是竖不是撇。   组词、造句出示生字:诵:要偏小,下面形似但第一笔是竖不是撇。 组词、造句出示生字:岂:上小下大,要写的舒展。组词、造句(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课件出示)提出要求。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严格按笔顺描写。(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二)学习第三部分  一、基础知识1.理解词语士人:知识阶层。恒:恒心。下流:下等、劣等。2. 感悟课文的意思。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向则自己不甘心为下流;有见识则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满自足,像河伯观海,井蛙观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人;有恒心则没有成不了的事情。这三件缺一不可。各位弟弟现在对于有见识不可速求,至于有志向,有恒心,则希望你们能勉力而行。3. 指导朗读。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过渡:让我们把这些字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1.走进作者曾国藩  我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是我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之一。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3.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5..同桌合作学习:1)同桌互相朗读课文第三部分,边读边做标注。2)交流探讨:这篇小短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何为有志”“有识”“有恒 作者是怎样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联系前面,说一说:河伯观海和坐井观天这两个典故说明了什么道理?说一说你受到什么启发?6.讨论,回答。1)这篇小短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读书人学习,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 2)何为有志”“有识”“有恒 就是有志气,有见识,有恒心。 3作者是怎样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遵循这三点不遵循这三点不甘为下流甘为下流不敢以一得自足河伯观海,井蛙窥天 断无不成之事 有不成之事 作者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如果我们遵循这三点,那么会达到高尚、博学、成功的境界;如果做不到这三点,则一事无成。最后作者进行总结,告诉我们,读书的时候这三者缺一不可,点明这三点的重要性。4)联系前面,说一说:河伯观海和坐井观天这两个典故说明了什么道理?有见识则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满自足,否则,这都是没有见识的人。5)说一说你受到什么启发?学生1:以后学习遇到困难,我不能再轻易说我不会,要去思考解决办法!学生2:我知道了要想成功,既要既要有志向,又要有见识,还要有毅力!6)想一想:读书有三到读书三有各点明了读书需要哪几种态度?重点各是什么?心到 眼到 口到  心到最重要志向 见识 恒心  缺一不可三、生字书写出示生字: 恒 窥 皆 缺1、记生字:开动脑筋记生字。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1)生字归类游戏:送字宝宝回家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窥 皆  (2)加一加:熟字加偏旁+规=窥     +白=皆(3)换一换:熟字换偏旁窥-规+=空  缺-+=决2、指导写字:(1)师范写,重点指导恒 窥 皆 缺并讲述,组词、造句、指导:出示生字:恒:左窄右宽,的中竖要长,右边上横稍短、要扁、下横最长。组词、造句出示生字:窥:三部分要写紧凑,要扁, 两横稍向上拉、捺变为一小点。组词、造句出示生字:皆:要扁宽、右边要比左边高些,稍窄小、首笔是一短撇不能丢。 组词、造句出示生字:横折要小、下横要长、左边不封闭。 组词、造句(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课件出示)提出要求。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严格按笔顺描写。(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小结:这篇课文由三则小短文组成,第一则出自《论语》,告诉我们要谦虚好学、勤学好问;第二则是 告诉我们读书要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其中,心到尤为重要;第三则告诉我们读书要有志”“有识”“有恒,三者缺一不可。  我们知道了读书学习的方法,就明白了读书学习的要义,如果能将这些方法运用到实际中去,将会更好地促进我们的读书与学习。 四、推展延伸搜集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四、自读课文  指名读要求    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齐读 生字组词开火车读根据图片理解生字及词语        学生理解词意        生了解相关资料                    分自然段读 开火车读    读文后,讨论交流,展示交流。    交流分段         学生各抒己见  生完成游戏    多种方式识记生字       生观察字形 组词、造句生观察字形组词、造句生观察字形 学生描红、临写生字指名说      学生自主练习小组互评学生自主学习、探究。        感悟、思考、表达。读文后,讨论交流,展示交流。    交流分段         学生各抒己见                          合作探究,披文入情。          思考并回答问题。    活动探究。     理解、探究。思考,回答问题活动探究                    生观察字形 组词、造句生观察字形组词、造句生观察字形 学生描红、临写生字指名说                    让学生了解作者、掌握字词。                                     让学生理清课文的思路。                                     通过分析感受所阐述的道理。  课堂练习一、给下列生字组词。谓(       诵(       岂(    恒(       窥(       皆(       耻(          诲(        二、从下面的句子中可以提炼出哪些成语?(    )(多选)。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A.学海无涯         B.诲人不倦 C.坐井观天         D.不耻下问 巩固学习目标,加深理解。 课堂小结本文摘录了古人谈读书的经典名句,告诉了我们常用的读书方法,并教育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读书态度。 总结全文,整体掌握。 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 2.说说你读过哪些书,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分享给大家。  帮助理解课文,巩固课文。 板书设计               第二部分心到 眼到 口到  心到最重要第三部分志向 见识 恒心  缺一不可   突出课文重点,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掌握课文内容。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品读感悟,拓展延伸,推荐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案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初读文言,读好《论语》之韵,再读文言,读懂《论语》之意,迁移运用,读懂朱熹读书之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共6页。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