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5年级上第22课《四季之美》 教学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22416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5年级上第22课《四季之美》 教学设计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22416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5年级上第22课《四季之美》 教学设计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22416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2 四季之美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2 四季之美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精读感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语文5年级上第22课《四季之美》 教学设计第2课时 课题 四季之美单元7单元学科语文年级5年级学习目标目标知识与能力 学习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写作方法。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重点学习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写作方法。难点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复习检查,巩固生字:1、复习检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四季之美》,再来看一下这些字词认识了吗?认读并造句。黎明 夜幕 愈发 心旷神怡 凛冽 闲逸 和谐 扫兴 2、回顾一下课文,说说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按春\夏\秋\冬顺序来写。课文描述了四季的美景,作者通过描写四季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四季的赞美,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3、今天我们再次深入课文,走近这大美的四季。 出示课题。 思考、讨论问题。通过复习直接导入,直奔课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二、精读感悟(一)学习第1-2自然段1.同桌合作学习:(1)同桌互相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边读边做标注。(2)交流探讨:A.作者眼中四季最美的时间是在什么时候?那个时候什么景物最美?B. 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这句话描写了什么?有何特点? 2.讨论,回答(1)作者眼中四季最美的时间是在什么时候?那个时候什么景物最美? ①春天,最美的时间是黎明,最美的景物有鱼肚色的天空、彩云。 ②夏天,最美的时间是夜晚,最美的景物有明月、萤火虫。 ③秋天,最美的时间是黄昏,最美的景物有归鸦、大雁、风声、虫鸣。 ④冬天,最美的时间是早晨,最美的景物有雪、霜、火盆。 (2)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这句话描写了什么?有何特点? 这句话描写了春天的黎明;通过“泛、染、飘”这三个动词写出了春天黎明的天空中色彩的变化,不仅展现了一种动态美,给人以美好的想象;而且体现出了时间的推移,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2)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这两句话描写了夏季夜晚的哪些情况?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这两句话描写了夏季夜晚的三种情况:明亮的月夜、漆黑漆黑的暗夜、蒙蒙细雨的夜晚。翩飞的萤火虫使夏夜显得更加迷人,“着实”一词更强化了这种美。 (二)学习第3-4自然段1.同桌合作学习:(1)同桌互相朗读课文第3-4自然段,边读边做标注。(2)交流探讨:A第3自然段, 描写了哪些画面?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带给人怎样的感受?B.归鸦为什么用点点?大雁为什么用成群结队?虫鸣为什么用听?2.讨论,回答 (1)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这几句话描写了哪些画面?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带给人怎样的感受? 这几句话以时间顺序写夕阳斜照西山与夕阳西沉两幅画面。夕阳映照西山是以视觉效果为主要内容的,急急匆匆的归鸦和比翼而飞的大雁叫人感动;夕阳西沉是以听觉效果为主要内容的,风声与虫鸣使人心旷神怡。 (3)归鸦为什么用点点?大雁为什么用成群结队?虫鸣为什么用听?乌鸦数量不多,且分布散乱,所以用点点,这是视觉描写。大雁南飞,成群结队,这样写比较真实可感。这是视觉描写。夜幕降临后,看不到虫子,但是可以听到叫声,这是听觉描写,这样写符合常理。3.指导朗读。(三)探讨交流1、小组合作学习:(1)快速阅读课文,边读边做标注。(2)交流探讨: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这段话的描写角度、主要内容和带给你的感受。冬天,人们都在做什么?心情怎样? 2.交流讨论,然后回答。(1)阅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这段话的描写角度、主要内容和带给你的感受。 这段话从视觉的角度,以动静结合的方式,按时间顺序描写了清晨到中午不同的美丽景色,写出了落雪的早晨的静、白、美的特点。 (2)冬天,人们都在做什么?心情怎样?生起熊熊的炭火 手捧着暖和和的火盆写出了和谐之美。(四)概括课文的主旨。这篇课文通过刻画各个季节特有的美景,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及对大自然的赞美。(五)概括课文的写作特点。(1)语言优美,运用了融情于景的写法。如“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此处作者是从“夏日黄昏的美”的角度来挖掘的。用“夕阳斜照”作为背景,对归鸦那种急于回巢的情景加以烘托,在这种司空见惯的自然景致中,融入了作者情感的体验,突出了自然景观的内在韵致。特别是一个“更”字,更强化了作者对秋景的体验。 (2)语言具有画面感。当我们在读那些描写优美的句子时,脑海中总能浮现出一幅幅动人的图画。如“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起舞”这句话时,我仿佛看到一轮明月高悬,在漆黑的夜幕中撒下片片银辉,就像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银纱,给人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近处的草地上、树丛里,许许多多的萤火虫提着灯笼悠然地翩翩起舞,和天空中那稀疏的眨着眼的明星遥相辉映。 这幅画面让你感受到了夏天的夜晚静谧、有趣、迷人的特点。 (3)运用对比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巢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 通过这几句话可以看出文中作者通过描述四季的美景,抒发对四季的热爱。 (六)指导背诵:背诵本文时,可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每一段开头的格式都是一样的,XX最美的是XX。然后思考四季都有哪些独特的景物。最后背诵。(七)拓展延伸:搜集有关四季的诗。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学生自主学习、探究。 感悟、思考、表达。 合作探究,披文入情。 思考并回答问题。 活动探究。 理解、探究。 思考,回答问题活动探究 让学生理清课文的思路。 通过探讨、合作,掌握课文的主旨。 课堂练习1.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用√标出。 窠里(kē kè) 心旷神怡(ɡuǎnɡ kuànɡ)凛冽(bǐng lǐn) 闲逸 (tù yì) 2. 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彩云 ( )的微光 ( )的心情 ( )的冬晨 巩固学习目标,加深理解。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漫步在充满温情的精神家园,在这里,我们感受到操的勃发,花的竞放,风的煦暖,雨的轻细;仿佛听到了凤蝶的嗡嗡,流水的叮咚。同学们,让我们走进语文的生活中,走进生活的语文天地中,尽情地遨游吧! 总结全文,整体掌握。 布置作业仿照课文,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印象最深的某个景致。 帮助理解课文,巩固课文。 板书设计 四季之美 春天 黎明夏天 夜晚 热爱大自然秋天 黄昏冬天 早晨 突出课文重点,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掌握课文内容。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季之美教学设计,共8页。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抓住题目,破题引入,初读感知,体会不同,合作共读,提炼写法,读写结合,升华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