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2届高考全真模拟数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2届高考全真模拟数学试题,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若随机事件A,B满足,则,定义域为的偶函数,满足,已知函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绝密★启用前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2届高考全真模拟数学试题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 一、单选题1.已知集合,则( )A. B. C. D.2.若复数在复平面对应点在第三象限,则a,b满足( )A. B.C. D.3.若随机事件A,B满足,则( )A. B. C. D.4.已知体积公式中的常数k称为“立圆率”.对于等边圆柱(轴截面是正方形的圆柱)、正方体、球体均可利用公式求体积(在等边圆柱中,D表示底面圆的直径;在正方体中,D表示棱长;在球体中,D表示直径).假设运用此体积公式求得等边圆柱(底面圆的直径为a)、正方体(棱长为a)、球(直径为a)的“立圆率”分别为,则( )A. B.C. D.5.若函数在区间内恒有,则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A. B. C. D.6.已知1,这5个数的平均数为3,方差为2,则这4个数的方差为( )A.1 B. C. D.27.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E是的中点,,与相交于O.若,,则的长为( )A.2 B.3 C.4 D.58.定义域为的偶函数,满足.设,若是偶函数,则( )A. B. C.2021 D.2022评卷人得分 二、多选题9.已知函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函数的最大值为2B.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C.是该函数的一个对称中心D.该函数的对称轴为10.曲线C的方程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存在实数使得曲线C的轨迹为圆B.存在实数使得曲线C的轨迹为椭圆C.存在实数使得曲线C的轨迹为双曲线D.无论(且)取何值,曲线C的焦距为定值11.设函数的定义域为,是的极小值点,以下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是的最小值点B.是的极大值点C.是的极大值点D.是的极大值点12.如图,一只蚂蚁从正方形的顶点A出发,每一次行动顺时针或逆时针经过一条边到达另一顶点,其中顺时针的概率为,逆时针的概率为,设蚂蚁经过n步到达B,D两点的概率分别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B.C. D.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 三、填空题13.已知分别为椭圆的左、右焦点,直线与椭圆交于P,Q两点,则的周长为______.14.在等差数列中,,则数列的前13项和为______.15.在《九章算术》中,将四个面都为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称之为鳖臑如图,三棱锥为一个鳖臑,其中平面,,,,M为垂足,则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16.已知锐角三角形的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且,若,则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评卷人得分 四、解答题17.在等比数列中,分别是下表第一,第二,第三行中的某一个数,且中的任何两个数不在下表的同一列. 第一列第二列第三列第一行341第二行865第三行91216 (1)写出,并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若数列满足,求数列的前项和.18.已知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1)求函数的解析式;(2)将函数的图象上所有的点向右平移个单位,再将所得图象上每一个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的图象.当时,方程恰有三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和的值.19.规定抽球试验规则如下:盒子中初始装有白球和红球各一个,每次有放回的任取一个,连续取两次,将以上过程记为一轮.如果每一轮取到的两个球都是白球,则记该轮为成功,否则记为失败.在抽取过程中,如果某一轮成功,则停止;否则,在盒子中再放入一个红球,然后接着进行下一轮抽球,如此不断继续下去,直至成功.(1)某人进行该抽球试验时,最多进行三轮,即使第三轮不成功,也停止抽球,记其进行抽球试验的轮次数为随机变量X,求X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2)为验证抽样试验成功的概率不超过,有1000名数学爱好者独立的进行该抽球试验,记t表示成功时抽球试验的轮次数,y表示对应的人数,部分统计数据如下表:t12345y23298604020 求y关于t的回归方程,并预测成功的总人数(四舍五入精确到1).附:经验回归方程系数:,;参考数据:,,(其中,).20.如图,在直三棱柱中,,M为的中点. (1)若,证明:平面;(2)若是正三角形,P为线段上的动点,求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的取值范围.21.设函数,已知是函数的极值点.(1)求a的值,并求函数的单调区间;(2)若,求证:.22.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F,不过原点的直线l交抛物线C于A,B两不同点,交x轴的正半轴于点D.(1)当为正三角形时,求点A的横坐标;(2)若,直线,且和C相切于点E;①证明:直线过定点,并求出定点坐标;②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请求出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1.B【解析】【分析】先化简集合B,并求得,再去求即可解决.【详解】方程有二根或,则由,可得则,或则或故选:B2.D【解析】【分析】根据复数的除法运算求出复数,再根据复数的几何意义即可得出答案.【详解】∵,又因为复数在复平面对应点在第三象限,所以,解得.故选:D.3.B【解析】【分析】先由题意计算出,再根据条件概率求出即可.【详解】解:由题意知:,得,故.故选:B.4.C【解析】【分析】计算出等边圆柱、正方体、球的体积,再利用公式求解出、、,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设等边圆柱、正方体、球的体积分别为,所以,所以,,,因为,所以,故选:C.5.D【解析】【分析】先求出的范围,再由条件判断出的范围,再根据复合函数“同增异减”原则求单调区间.【详解】解:当时,,因为函数在区间内恒有,,函数,由和复合而成,因为时,在上是增函数,所以只要求的单调增区间.的单调递增区间为,的单调增区间为,故选:.6.B【解析】【分析】利用平均数,方差公式即得.【详解】∵1,这5个数的平均数为3,方差为2,∴,即,∴这4个数的平均数为,∴,即,∴这4个数的方差为.故选:B.7.C【解析】【分析】先以为基底表示,再利用向量的数量积把转化为关于的方程,即可求得的长【详解】在平行四边形中,E是的中点,,与相交于O.设, 则由,可得则,解之得,则则又,则,解之得,即的长为4故选:C8.C【解析】【分析】由题可得,结合条件可得函数周期为4,进而可得,即得.【详解】∵,∴,又为偶函数,∴,即,∴,又是定义域为R偶函数,∴,∴周期为4,又,∴,∴.故选:C.9.BCD【解析】【分析】由正弦的二倍角公式化简函数,以及求得函数的定义域,再由正弦函数的性质逐一判断可得选项.【详解】解:函数,且函数,即,对于A,当时,取得最大值2,但函数中,故A不正确;对于B,因为,其中,所以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故B正确;对于C,因为,所以是该函数的一个对称中心,故C正确;对于D,因为当时,取得最值,所以该函数的对称轴为,故D正确,故选:BCD.10.BCD【解析】【分析】对于A,由可判断;对于B,当时,表示椭圆;对于C,当时,表示双曲线;对于D,当时,椭圆的,当时,双曲线的,由此可判断.【详解】解:对于A,因为,所以不存在实数使得曲线C的轨迹为圆,故A不正确;对于B,当且时,即时,表示椭圆,所以存在实数使得曲线C的轨迹为椭圆,故B正确;对于C,当,即时,表示双曲线,故C正确;对于D,当时,表示椭圆,此时椭圆的,所以曲线C的焦距为定值;当时,表示双曲线,此时双曲线的,所以曲线C的焦距为定值;故D正确,故选:BCD.11.BD【解析】【分析】根据极值的定义、极值的性质和图象变换逐项判断后可得正确的选项.【详解】对A,是的极小值点,不一定是最小值点,故A错误;对B,因函数与函数的图象关于x轴对称,故应是的极大值点,故B正确;对C,因函数与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故应是的极小值点,故C错误;对D,因函数与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故是的极大值点,故D正确.故选:BD.12.ACD【解析】【分析】有四种情形:,求其概率可判断A;从顶点A出发经过2n步到达B、D两点为不可能事件,所以可判断B;对于C,当为偶数时,当为奇数时,先计算从点或点出发经过两步到达点的概率,再讨论从顶点出发经过步到达点的两种情形:①从顶点出发经过步到达点,再经过两步到达点的概率为,②从顶点出发经过步到达点,再经过两步到达点的概率为,可得可判断C;利用可判断D;【详解】对于A,有四种情形:,其所求的概率为,故A正确;对于B,当为偶数时,从顶点出发,只能到达点或点,此时,当为奇数时,从顶点出发,只能到达点或点,此时,即从顶点A出发经过2n步到达B、D两点为不可能事件,所以,故B错误;对于C,当为偶数时,当为奇数时,先计算从点或点出发经过两步到达点的概率,分别为,,现讨论从顶点出发经过步到达点的两种情形:①从顶点出发经过步到达点,再经过两步到达点的概率为,②从顶点出发经过步到达点,再经过两步到达点的概率为,故,可得,又,所以,故C正确;对于D,,所以,故D正确;故选:ACD.13.【解析】【分析】首先得到椭圆的焦点坐标,即可判断直线过左焦点,再根据椭圆的定义计算可得;【详解】解:椭圆,所以,即、,直线过左焦点,所以,,,所以;故答案为:14.【解析】【分析】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得,再代入求和公式可求得答案.【详解】解: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因为,,,则,故答案为:.15.【解析】【分析】取AC的中点O,连接MO、BO,则点O就是三棱锥的外接球的球心,解三角形和运用球的表面积公式可计算得答案.【详解】解:取AC的中点O,连接MO、BO,则,,所以,则,又,所以,所以点O就是三棱锥的外接球的球心,所以三棱锥的外接球的球半径为,所以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故答案为:.16.【解析】【分析】由题可得,将用含的式子表示,然后根据角的范围,求的取值范围.【详解】∵,∴,即,∵又,且都为锐角,故,,又,所以又,所以,得,,所以,故.故答案为:.17.(1);(2).【解析】【分析】(1)先得到,,,从而求出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2)求出,利用分组求和法即得.(1)由题意知:,,,因为是等比数列,所以公比为2,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2)∵,∴,18.(1)(2),【解析】【分析】(1) 根据图示,即可确定A和的值,再由周期确定,最后将点带入;即可求出答案.(2) 先根据题意写出,再根据的取值范围求出的取值范围.即可根据的对称性求出与的值.即可求出答案.(1)解:由图示得:,又,所以,所以,所以,又因为过点,所以,即,所以,解得,又,所以,所以;(2)解:由已知得,当时,,令,则,令,则,,,,所以,因为有三个不同的实数根,则,所以,即,所以.19.(1)分布列见解析,数学期望为;(2),预测成功的总人数为465.【解析】【分析】(1) X的取值可能为1,2,3,分别求得随机变量取每一值的概率,得出分布列,由此可得数学期望;(2) 令,则,由公式求得其回归方程并可得预测成功的人的总人数.(1)解:X的取值可能为1,2,3,所以;,所以X的分布列为:X123P 所以数学期望为:;(2)解:令,则,由题知:,所以,所以,,故所求的回归方程为:,所以估计时,;估计时,,估计时,;预测成功的人的总人数为.20.(1)证明见解析(2)【解析】【分析】(1)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得到,再由,即可得到平面,从而得到,再由勾股定理逆定理得到,从而得证;(2)取的中点为,连接,取的中点,连接,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得到平面,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设,,与平面所成角为,利用空间向量法求出线面角的正弦值,(1)证明:在直三棱柱中,平面,平面,所以,又,,平面,所以平面,又平面,所以,又在矩形中,,,即,所以,因为,平面,所以平面,(2)解:取的中点为,连接,所以,又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取的中点,连接,同理可得平面,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设,,则,易知平面的法向量为,设与平面所成角为,设,所以当时,当时,,因为在上单调递减,所以关于单调递减,故,综上可得21.(1),函数的减区间为,增区间为(2)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由已知得,,由此可求得,再运用导函数,分析导函数的符号,从而可得函数的单调区间;(2)由已知将不等式等价于,令,运用导函数得出函数的单调性,分,分别证明即可.(1)解:由已知得,所以,又是函数的极值点,所以,解得,所以,则,令,则,因为,所以,所以在上单调递增,即在上单调递增,又,所以当时,,当时,,所以函数的减区间为,增区间为;(2)证明:因为,所以,所以不等式等价于,又,所以,所以不等式等价于,令,则,令,则,所以当时,,当时,,所以函数在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即函数在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所以,所以函数在上单调递减,所以当时,,,即,所以,所以;当时,,,即,所以,所以,所以当时,,不等式得证.【点睛】方法点睛:1、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或解决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关键是把不等式变形后构造恰当的函数,然后用导数判断该函数的单调性或求出最值,达到证明不等式的目的;2、利用导数解决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应特别注意区间端点是否取得到;3、学会观察不等式与函数的内在联系,学会变主元构造函数再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总之,无论是证明不等式,还是解不等式,我们都可以构造恰当的函数,利用到函数的单调性或最值,借助导数工具来解决,这种解题方法也是转化与化归思想在中学数学中的重要体现.22.(1)3(2)证明见解析,定点为(1,0),最小值为16【解析】【分析】(1)根据抛物线C的方程,可以求得焦点坐标,由 是正三角形,设点A和D的坐标,可以求解;(2)过点A,作准线的垂线,得垂足P,构造平行四边形,设A点的坐标,以A点的纵坐标为参变量,分别计算直线,AE,AB的方程 以及三角形AEB的面积即可.(1)∵ ,∴抛物线焦点坐标F(1,0),准线方程为x=-1,设A(a,t),D(m,0),因为 是正三角形,必有,解得 ,即A点横坐标为3;(2)如图,设A点在第一象限,过A点作准线x=-1的垂线,得垂足P,连接PF, , ,∴四边形APFD是平行四边形, ,设A(a,t) ,则P(-1,t),直线PF的斜率为 ,设 的方程为 ,联立方程,消去x得: ,因为是抛物线C的切线, , , , ,即E点的坐标为 ,直线AE的方程为: ,其中 ,化简得:,故AE过定点F(1,0);直线l的方程为: ,化简得: ,联立方程,消去x得 , , ,即A,B两点的纵坐标之差的绝对值为 ,过E点作x轴的平行线交l于H点,则 , ,用铅垂高水平底的方法计算三角形AEB的面积, ,当且仅当t=2时等号成立, 的最小值为16;综上,A点的横坐标为3,直线AE过定点F(1,0),三角形AEB的面积最小值为16.【点睛】本题的核心观察到四边形APFD是平行四边形,设点A的纵坐标为参数,这样计算会简便一些,计算三角形AEB的面积用初中的方法——水平底铅垂高比较方便,便于使用韦达定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市第八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全真模拟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共20页。
这是一份2023届重庆市第八中学高三下学期全真模拟考试(二模)数学试题,共12页。
这是一份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模拟数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