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素养阅读”周周练(部编版)
第六周 基础阅读+拓展延伸- 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素养阅读”周周练(部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六周 基础阅读+拓展延伸- 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素养阅读”周周练(部编版),文件包含第六周基础阅读+拓展延伸解析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素养阅读”周周练部编版docx、第六周基础阅读+拓展延伸原卷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素养阅读”周周练部编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作为一个残疾孩子的母亲,她身患绝症却挚爱她的孩子,她的母爱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条概括。
2.文章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母亲形象?请结合第③段内容简要分析。
3.细节见真情。请你找出两处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写出来。
4.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你对作者两次写“好好儿活”的理解。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词(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天净沙”是______。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秋词》抓住秋天“一鹤凌云”的描绘,展现了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
B.《天净沙·秋思》描绘了一幅僻静的村野图,创设了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
C.《秋词》气势雄浑,意境壮丽,非同凡响;《天净沙·秋思》句法别致,言简而义丰。
D.《秋词》和《天净沙·秋思》通篇都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表达出各自对秋天的独特感悟。
7.同样是咏秋,两位作者表露的心情有什么不同?
(三)名著阅读
8.下面是我校七年级的一份名著主题阅读整理单。根据提示,完成相应的任务。
【拓展延伸】
(一)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以下各题。
挥手
赵丽宏
①我的人生路上有三次远足,都是父亲去送我的。他站在路上,向我挥动着手,伫立在路边的人影由大而小,一直到我看不见……
②第一次送别是我小学毕业,我考上了一所郊区的住宿中学,那是六十年代初。
③那时父亲还年轻,鼓鼓囊囊的铺盖卷提在他的手中并不显得沉重。中学很远,坐了两路电车,又换上了到郊区的公共汽车。从窗外掠过很多陌生的风景,可我根本没有心思欣赏。我才十四岁,从来没有离开过父母,想到即将一个人在学校里过寄宿生活,不禁有些害怕,有些紧张。
④一路上,父亲很少说话,只是面带微笑默默地看着我。当公共汽车在郊区的公路上疾驰时,父亲望着窗外绿色的田野,表情变得很开朗,我感觉到离家越来越远,便忐忑不安地问:“我们是不是快要到了?”父亲没有直接回答我,指着窗外翠绿的稻田和在风中飘动的林荫,答非所问地说:“你看,这里的绿颜色多好。”他看了我一眼,大概发现了我的惶惑和不安,便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肩胛,又说:“你闻闻这风中的味道,和城市里的味道不一样,乡下有草和树叶的气味,城里没有。这味道会使人健康的。我小时候,就是在乡下长大的。离开父母去学生意的时候,只有十二岁,比你还小两岁。”父亲说话时,抚摸着我的肩胛的手始终没有移开,“离家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季节,树上开始落黄叶了。那年冬天来得特别早,我离家才没有几天,突然就发冷了,冰天雪地,田里的庄稼全冻死了。我没有棉袄,只有两件单衣裤,瑟瑟发抖,差点没冻死。”父亲用很轻松的语气,谈着他少年时代的往事,所有的艰辛和严峻,都融化在他温和的微笑中。
⑤在我的印象中,父亲并不是一个深沉的人,但谈起遥远往事的时候,尽管他微笑着,我却感到了他的深沉。那天到学校后,父亲陪我报到,帮我铺好了床铺。接下来,就是我送父亲了。在校门口,父亲拍拍我肩膀,又摸摸我头,然后笑着说:“以后,一切都要靠你自己了,慢慢就会习惯的。”说完,他就大步走出了校门。我站在校门里,目送着父亲的背影……在我少年的心中,我还是第一次感到自己对父亲是如此依恋。
⑥父亲第二次送我,是“文化革命”中了。那次,是出远门,我要去农村“插队落户”。当时,父亲是“有问题”的人,不能随便走动,他只能送我到离家不远的车站。那天,是我自己提着行李,父亲默默地走在我身边。快分手时,他才呐呐地说:“你自己当心了。有空常写信回家。”我上了车,父亲站在车站上看着我。他的脸上没有露出别离的伤感,而是带着他常有的那种温和的微笑,只是有一点勉强。我知道,父亲心里并不好受,他是怕我难过,所以尽量不流露出伤感的情绪。车开动了,父亲一边随着车的方向往前走,一边向我挥着手。这时我看见,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晶莹的泪光……
⑦父亲第三次送我,是我考上大学去报到那一天。那是1978年春天。父亲早已退休,快七十岁了。那天,父亲执意要送我去学校,我坚决不要他送。父亲拗不过我,便让步说:“那好,我送你到弄堂口。”这次父亲送我的路程比前两次短得多,但还没有走出弄堂,我发现他的脚步慢下来。回头一看,我有些吃惊,帮我提着一个小包的父亲竟已是泪流满面,举手作挥手状。以前送我,他都没有这样动感情,和前几次相比,这次离家我的前景应该是最光明的一次,父亲为什么这样伤感?我有些奇怪,便连忙问:“我是去上大学,是好事情啊,你干嘛这样难过呢?”父亲一边擦眼泪,一边回答:“我知道,我知道。可是,我想为什么总是我送你离开家呢?我想我还能送你几次呢?”说着,泪水又从他的眼眶里涌了出来。这时,我突然发现,父亲花白的头发比前几年稀疏得多,他的额头也有了我先前未留意过的皱纹。父亲是有点老了。
⑧唉,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儿女的长大,总是以父母青春的流逝乃至衰老为代价的,这过程,总是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悄悄地进行,没有人能够阻挡这样的过程。
(有删改)
9.简要概括文章共写了哪几件事?
10.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父亲没有直接回答我,指着窗外翠绿的稻田和在风中飘动的林荫,答非所问地说:“你看,这里的绿颜色多好。”(结合上下文回答,父亲为什么“答非所问”?)
②儿女的长大,总是以父母青春的流逝乃至衰老为代价的,这过程,总是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悄悄地进行,没有人能够阻挡这样的过程。(体会这句话所蕴含的情感。)
11.第⑦段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12.请联系全文,理解文章标题“挥手”的内涵。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葵花,奶奶
徐光惠
①“向日葵,花儿黄,朵朵花儿向太阳……”奶奶种下的那片向日葵,总是泛着金色的光,在记忆里摇摇晃晃。
②奶奶生于民国时期,双脚仅有巴掌大,走路一颠一颠的。爷爷在父亲幼年时就去世了,奶奶带着三个孩子艰难度日,一辈子没有再嫁。大伯父15岁那年被拉去当壮丁,流落他乡杳无音讯,这成了奶奶一块难以治愈的心病。
③奶奶在老屋后的菜地种上了小莱,还在菜地边种上了向日葵。父母为生计奔波,奶奶帮着料理家务。向日葵很快冒出了嫩绿的小苗,一天天长高、长大,毛茸茸的茎秆顶端长出了肥厚的绿叶,终于开出葵花来。金黄的花瓣羽毛般柔润,镶嵌在盘子四周,耀眼得很。
④我问奶奶:“这花为什么叫向日葵?”“它总朝着太阳转,所以叫向日葵,也叫向阳花。只要有太阳,就能发芽、开花、结果。”
⑤“奶奶,你为什么喜欢种向日葵?”“傻丫头,因为它好养活,种下就有盼头,不光有花还有果,多好啊。”奶奶满眼含笑。
⑥葵花高昂着头,迎着太阳转。我拽住葵花不让它朝着太阳,可一松手,它又倔强地扭过头去。清晨,隔着窗户透过斑驳的阳光,便看见绽放的向日葵,像一个个闪耀的小太阳。站在地边会嗅到葵花的芬芳,暖暖的阳光的味道。
⑦“向日葵,花儿黄,朵朵花儿向太阳……”葵花开时,奶奶就教我们唱起这首歌谣,我们边唱边跳。
⑧“葵花开了,有葵瓜子吃喽!”奶奶唱着唱着便走了神,喃喃自语,呆呆地凝望远方。父亲说,奶奶一定想大伯父了,大伯父最爱吃奶奶炒的葵瓜子。
⑨葬花的花瓣偷偷落下,开始结籽,花盘变得沉甸甸的,头微微低下,但腰杆仍然挺直。我们急不可耐抠下几颗尝鲜,一般生涩味道。“鬼蛋蛋儿馋嘴,炒了吃才香。”奶奶嗔骂道。
⑩终于可以收割了,我们欢天喜地跟着奶奶去地里。奶奶半佝着腰,用镰刀把花盘割下,不时轮起衣袖擦擦汗水,对我们咧嘴笑,葵花一样灿烂。奶奶把花盘摊开晒上几个太阳,拿棒槌用力敲打花盘背面,一颗颗瓜子便珍珠似的蹦哒出来。
⑪奶奶将瓜子倒在锅里来回翻炒,不多会儿功夫,便炒得金黄,满屋飘香。奶奶往我们口袋里装上一把,瓜子热漉漉的。尝一口又香叉脆,满口阳光的味道。那几天,家家户户都忙着收、炒葵瓜子,孩子们揣着香瓜子东窜西跳,整个村庄浸润在葵瓜子的香气里。
⑫一年一年,向日葵常开不败,香香的葵瓜子伴我们长大。奶奶一天天老去,像一根干枯的包谷秆。白发稀疏,脸上褶皱添了许多,掉光牙的嘴愈发干瘪。她习惯在老屋门口坐着,昂着头望向天空,一坐就是半天。向日葵依旧开着,灿烂芬芳。
⑬终于有一天,奶奶中风瘫痪,她静静地躺在床上,神志不清。奶奶弥留之际,浑浊的眼闪过一丝光亮,泪水从眼角溢出,她拉着父亲的手嚅嗫着说:“这葵花你一定……得种下去,等你大哥……回来,我怕是……等不到他了……”
⑭奶奶走的那天,那片向日葵静默无言,随风摇曳,像是在为奶奶送行。
⑮奶奶历经诸多苦难,却从未向生活低头,她种了一辈子向日葵,其实是种下一份念想和希望。恍惚间,奶奶站在那片向日葵地里,笑靥如花。哼唱着那首好听的歌谣:“向日葵,花儿黄,朵朵花儿向太阳……”
13.奶奶喜欢种向日葵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14.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我拽住葵花不让它朝着太阳,可一松手,它又倔强地扭过头去。
15.奶奶的性格与向日葵的特点有相通之处,请找出一处并简单分析。
16.文章以歌谣“向日葵,花儿黄,朵朵花儿向太阳……”结尾,有什么作用?
“消除与经典的隔膜”主题阅读整理单
——以《朝花夕拾》为例
(任务一)触摸经典 消除隔膜
出处
语句摘录
阅读感受
(1)________
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追忆童年乐园,分享童真童趣。
《五猖会》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3)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十四孝图》
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2)________”两件事。
斥责不顾人命,揭露孝道虚伪。
(任务二)悟读经典 感受意义
(4)小安与小阳就“阅读经典的意义”这一话题产生分歧。请结合《朝花夕拾》的思想内容或语言艺
术,替持不同意见的小阳发表看法。
小安:时代变了,我们没有耐心也没有必要再阅读《朝花夕拾》这样的经典作品,经典离我们远去了。
小阳:_________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一周 基础阅读+拓展延伸- 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素养阅读”周周练(部编版),文件包含第一周基础阅读+拓展延伸解析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素养阅读”周周练部编版docx、第一周基础阅读+拓展延伸原卷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素养阅读”周周练部编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十一周 基础阅读+拓展延伸- 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素养阅读”周周练(部编版),文件包含第十一周基础阅读+拓展延伸解析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素养阅读”周周练部编版docx、第十一周基础阅读+拓展延伸原卷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素养阅读”周周练部编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十二周 基础阅读+拓展延伸- 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素养阅读”周周练(部编版),文件包含第十二周基础阅读+拓展延伸解析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素养阅读”周周练部编版docx、第十二周基础阅读+拓展延伸原卷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素养阅读”周周练部编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