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专题二十三 课外文言文阅读(难点)练习-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划重点(部编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专题二十三 课外文言文阅读(难点)-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划重点(部编版)(原卷版).docx
    • 解析
      专题二十三 课外文言文阅读(难点)-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划重点(部编版)(解析版).docx
    专题二十三 课外文言文阅读(难点)-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划重点(部编版)(原卷版)第1页
    专题二十三 课外文言文阅读(难点)-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划重点(部编版)(原卷版)第2页
    专题二十三 课外文言文阅读(难点)-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划重点(部编版)(原卷版)第3页
    专题二十三 课外文言文阅读(难点)-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划重点(部编版)(解析版)第1页
    专题二十三 课外文言文阅读(难点)-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划重点(部编版)(解析版)第2页
    专题二十三 课外文言文阅读(难点)-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划重点(部编版)(解析版)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二十三 课外文言文阅读(难点)练习-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划重点(部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二十三 课外文言文阅读(难点)练习-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划重点(部编版),文件包含专题二十三课外文言文阅读难点-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划重点部编版解析版docx、专题二十三课外文言文阅读难点-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划重点部编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划重点 专题二十三  课外文言文阅读(难点)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中学初级阶段要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多个省市的《中考说明》中关于文言文的考查内容是这样表述的:理解古诗文的基本内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常用文言句式,理解古诗文句子的意思,翻译文言语句。课内文言文,只要学生肯下工夫,多读多记一般都能解决问题,而课外文言文阅读则是课内文言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能顺利解答。1.仔细分析标题。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要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理解题目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材料的内容,从而帮助题目答题。2.结合注释速读全文。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文字内链_点击实体词" target="_blank">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考生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考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考生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3.快速浏览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考生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4.“对症下药”解答问题。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1)词语解释题。这是典型的“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题目。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已经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2)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二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3)内容理解题。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5.开放性理解题的解题方法。(1)第一类的解题方法——说说对文中人物的评价、观点或看法。解题时,首先应该读懂文章,弄清文章的人物究竟是怎样的人,作者对他的基本态度是什么,是肯定还是否定,是赞赏还是批评等问题。(2)第二类解题方法—结合自身或现实,谈谈读后的启示或收获。在中考中,重点是考查从作品中获得人生观、世界观、美好品德、某种精神方面的启示或收获。①读原文,看文章是赞美或宣扬哪一种人生观、世界观、品质、精神。②作判断,这些的一切在当今社会是否值得提倡,该如何改正或抵制。一、阅读文,回答问题。掩耳盗钟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吕氏春秋·自知》(注释)①范氏:春秋晋国贵族,范武子之后,为智氏所灭。②负:用背驮东西。③恶:害怕。④悖:荒谬。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恐人之而夺己也  闻:          (2)恶己自闻之,悖  矣: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      3.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塞翁失马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日:“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1)马无故而入胡______            (2)数月______(3)死者十九______                  (4)此独跋之故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此何遽不为福乎? (2)丁壮者引弦而战。 3.本文用一连串的事实来说明祸与福的相互转化。请你用生活中的一件事来说明好与坏的转化。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世说新语》节选羊绥第二子孚,少有俊才,与谢益寿相好,尝早往谢许,未食。俄而王齐、王睹来。既先不相识,王向席有不说色,欲使羊去。羊了不眄,唯脚委几上,咏瞩自若。谢与王叙寒温数语毕,还与羊谈赏,王方悟其奇,乃合共语。须臾食下二王都不得餐唯属羊不暇。羊不大应对之,而盛进食,食毕便退。遂苦相留,羊义不住,直云:向者不得从命,中国尚虚。二王是孝伯两弟。(注释)①谢益寿:即谢混。②王齐、王睹均为王恭的弟弟。③眄(miǎn):斜视,形容不在意的样子。④属:同“嘱”,招呼。⑤中国:指腹部、肚子。⑥孝伯:即王恭。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王向席有不色______              (2)羊不大应之______(3)苦相留_______                   (4)早往谢许________2.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须臾食下二王都不得餐唯属羊不暇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谢与王叙寒温数语毕,还与羊谈赏,王方悟其奇,乃合共语。 4.《世说新语》按内容可分为“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类,请你判断本篇文章选自以上四类中的哪一类,并结合内容谈谈理由。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注释:①或:有的人。②信:真实。③志:记。④说:劝说 ⑤盍:为什么。⑥迨:等。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标一处。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1)学而不思则________________  (2)王生益_______________(3)王生不_____________        (4)吾能志之_______________3.下列选项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李生故寻王生,告A.夫君子行(《诫子书》) B.友人惭,下车引(《陈太丘与友期行》)C.,目似瞑,意暇甚(《狼》) D.骨已尽矣,而两狼并驱如故(《狼》)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或谓君不善学,信乎? 5.李生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善学者”?(用原文中的词句回答)   五、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天敌一村叟①见蜈蚣逐一蛇,行甚急,蜈蚣渐近,蛇不复动,张口以待。蜈蚣竟直入其腹,逾时而出,蛇已毙矣。村叟弃蛇于深山中,越旬往视之,小蜈蚣无数食其腐肉。盖蜈蚣产卵于蛇腹中也。又尝见一蜘蛛,逐蜈蚣甚急,蜈蚣逃入篱抢竹中,蜘蛛不复入,但以足跨竹上,摇腹数四而去。伺蜈蚣久不出,剖竹视之,蜈蚣已节节烂断矣。盖蜘蛛摇腹之时,乃洒溺②以杀之也。物之畏其天有如此奇者也。(注释)①叟:老头。②溺:尿。1.“又尝见一蜘蛛”中“尝”的含义是__________。2.翻译“伺蜈蚣久不出,剖竹视之,蜈蚣已节节烂断矣”现代汉语意思。 3.纵观全文,用“→”画出三种动物的关系思维导图,并谈谈你从中获得怎样的启示?   六、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蒲留仙先生《聊斋志异》,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非仅抗手于左史、龙门也。相传先生居乡里,落拓无偶,性尤怪僻。为村中童子师食贫自给不求于人。作此书时,每临晨一大瓷罂,中存苦茗,具淡巴菰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陈芦衬,坐于上,烟茗置身畔。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如是二十余寒暑,此书方告蒇,故笔法超绝(注)①落拓:贫困失意,景况零落。②罂yīng:大腹小口的瓶或罐。③淡巴菰:烟草。④蒇(chǎn):完成。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每临晨一大瓷罂__________       (2)必令畅谈乃__________2.用“/”为文中画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为 村 中 童 子 师 食 贫 自 给 不 求 于 人3.翻译句子。(1)如是二十余寒暑,此书方告蒇,故笔法超绝。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蒲松龄《狼》) 4.从蒲松龄的《狼》中,我们感受到了“笔法超绝”。结合选文内容,请你解析《聊斋志异》“笔法超绝”的原因。   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某氏园中,有古木,鹊巢其上,孵卵将雏。一日,鹊徊翔其上,悲鸣不已。顷之,有群鹊鸣渐近,集古木上,忽有二鹊对鸣,若相语状,俄儿扬去。未几,一鹳横空而来,“咯咯”有声,二鹊亦尾其后。群鹊见而噪,若有所诉。鹳又“咯咯”作声,似允所请。鹳于古木上盘旋三匝,遂俯冲鹊巢,衔一赤蛇吞之。群鹊喧舞,若庆且谢也。盖二鹊招鹳援友也。注释:①集:栖,躲。此处为聚集,会合。②鹳(ɡuàn):一种较凶猛的鸟。③匝(:圈。1.对下列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鹊招鹳援友也 (抵御) B.悲鸣不(停止)C.俯冲鹊巢   ( 于是 ) D.庆且谢也 (好像)2.对下列句子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鹳于古木上/盘旋三匝/遂俯冲鹊巢/衔一赤蛇吞之B.鹳于古木上盘旋三匝/遂俯冲鹊巢/衔一赤蛇/吞之C.鹳于古木上盘旋三匝/遂俯冲鹊巢/衔一赤蛇吞之D.鹳于古木上盘旋三匝/遂/俯冲鹊巢衔一赤蛇/吞之3.下列选项中对文章主题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要敬畏自然,爱护动物,对待生命要有同情心。B.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要助人为乐,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人,团结友爱。C.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要心怀感恩之心。D.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要学会动脑,当面对困难时要学会求助。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原谷谏父原谷有祖,年老,谷父母憎,之。谷年十五,谏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悔之,乃载祖归养。(选自《太平御览》)[注释]①原谷:人名。②捐:抛弃。③谏:好言相劝。④舆:手推的小车。⑤凶:不吉利。⑥是以:即“以是”,因此。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1)谷年十五____________________         (2)捐之__________________(3)谷父母憎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父,悔之______________2.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B.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C.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D.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谷随,收舆归。 (2)父不从,作舆,捐祖于野。 4.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九、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褚公于章安令迁太尉记室参军,名字已显而位微,人未多识。公东出,乘估客船,送吏数人投钱唐亭住。尔时吴兴沈充为县令,当送客过浙江,客出,亭吏公移牛屋下。 潮水至,沈令起彷徨,问:“牛屋下是何物?”吏云:“昨有一伧父亭中,有尊贵客,权移之。”令有酒色,因遥问:“伧父欲食饼不?姓何等?可共语。”褚举手答曰:“河南褚季野。”远近久承公名,令于是大遽,不敢移公,便于牛屋下修刺诣公,更宰杀为馔具于公前鞭挞亭吏欲以谢惭公与之酌宴,言色无异,状如不觉。令送公至界。(选自《世说新语》)(注)①褚公:褚衰(chǔ póu),字季野。②记室参军:官名。③伧父(cāng fǔ:骂人的话,意为粗鄙的人。④修刺:备办名片。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吏数人投钱唐亭住         故:原来的B.亭吏公移牛屋下             驱:赶C.昨有一伧父来亭中           寄:寄居D.举手答曰                 因:因此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更宰杀为馔具于公前鞭挞亭吏欲以谢惭A.更宰杀为馔/具于公前/鞭挞亭吏/欲以谢惭B.更宰杀/为馔具/于公前鞭挞/亭吏欲以谢惭C.更宰杀/为馔具/于公前鞭挞亭吏/欲以谢惭D.更宰杀为馔/具于公前鞭挞/亭吏欲以谢惭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褚公调任为太尉记室参军时,名气很大,但地位卑微,认识他的人不多。B.亭吏一见褚公,认为他很粗鄙,不像是尊贵客人,因此就让他睡牛屋了。C.县令沈充当时喝多了酒,对着牛屋的喊话也多是对褚公的羞辱和不敬。D.沈充听到褚公的名字很恐慌,又不敢要褚公移动地方,随即在牛屋款待褚公。4.将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公与之酌宴,言色无异,状如不觉。   十、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昔有长者子昔有长者子,入海取沉水。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诣市卖之,经历多日,以其贵故,遂无买者。心生疲厌,以为苦恼。见人卖炭,时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烧之作,可得速售,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世间愚人亦复如是(选自《百喻经》,有改动)(注释)①长者子:年长有声望之人的儿子。②沉水:即沉香木,较名贵。因木质坚硬,能沉于水,故名。③诣:前往,到……去。④直:通“值”。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有年载/天果                 B.得一车/欲行,转视积薪后……C.来归家/弛担                 D.便生念言/友人便怒曰2.与“不得半车炭之价直”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久之,目似瞑 B.下车引之C.夫君子之行 D.而两狼之并驱如故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以其贵故,遂无买者。  (2)昔有长者子,入海取沉水。 4.用“/”标出下列句子的停顿,标一处。世 间 愚 人 亦 复 如 是5.如果你是文中被烧为炭的“沉水”,可以和长者子对话,你将说些什么使他意识到自己的过失?   十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三人成虎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大梁也远于市,而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之。”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质,果不得见。(注释)①庞葱:人名,战国时魏国的大臣。②质:做人质。③邯郸:地名,赵国的都城。④大梁:地名,魏国的都城。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今邯郸大梁也远于市(去:距离   B.臣者过于三人矣(议:讨论,诽谤)C.愿王之(察:观看)      D.后太子质,果不得见(罢:结束)2.用3条“/”给文中画横线句子断句。王 曰 寡 人 疑 之 矣 三 人 言 市 有 虎 王 信 之 乎3.后人从这个故事中概括出成语“三人成虎”。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什么?   十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商鞅立木司马迁商鞅变法之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子五十金。”有一人徒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遺,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今便。卫鞅曰:“此皆乱法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其后莫敢议令。《史记·商君列传》[注释]①期年:一整年。②卫鞅:即商鞅。③黥:即墨刑。用刀在面额上刻字,再涂以墨。1.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恐民之不信己”中“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两狼并驱如故 B.尽迁于边C.乃立三丈 D.,目似瞑,意暇甚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①令既____________                     ②民之_______________③以不欺__________                     ④秦民大_______________3.翻译下列句子。1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2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 4.商鞅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解析   十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慎其所处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也好与贤己者处,赐也好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知其地视其草木。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者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选自《孔子家谱》)(注)①商:卜商,字子夏。②赐:端木赐,字子贡。③鲍鱼之肆:指代污浊的环境,也比喻恶人聚集的地方。鲍鱼,咸鱼;肆,店铺。④漆:墨漆。1.文中“商也与贤己者处”中“好”的含义_____________。2.后人常用“芝兰之室”来比喻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回答。   3.从文中可以看出孔子认为一个人的进步与否的关键是什么?你赞同这种观点吗?说说你的见解。   十四、阅读下面古文,完成下面小题。有带鱼闽有带鱼,长丈余,无鳞而腥,诸鱼中最贱者,献客不以登俎然中人之家,用油沃煎,亦甚馨洁。尝有一监司,因公事过午归,馁甚,道傍闻香气甚烈,问何物,左右以带鱼对,立命往民家取已煎者,至宅啖之,大称善,且怒往者之不市也。自是每饭必欲得之,去闽数载犹思之不置。人之嗜好无常如此。吴江顾道行先生亦嗜闽所作带鱼鲊,遇闽人辄索,而闽人贱视此味,常无以应之也。(选自《五杂组》,上海书店出版社)[注]①闽:今福建一带。②不以登俎():意为上不了台面。 ③馁(nĕi):饥饿。④啖(dàn):吃。⑤市:买。⑥蚱(zhă):腌制鱼。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公事过午归/往晓之(《杞人忧天》)B.道傍香气甚烈/有而传之者(《穿井得一人》)C.道傍闻香气甚烈,问物/将复及(《诫子书》)D.是每饭必欲得之/屠后断其股(《狼》)2.下列加点字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常无以应之也A.夫君子 B.,目似暝,意暇甚C.国人道 D.而两狼并驱如故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去闽数载犹思之/不置 B.去闽/数载犹思之不置C.去闽数载/犹思之不置 D.去闽数载犹/思之不置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然中人之家,用油沃煎,亦甚馨洁。 (2)人之嗜好无常如此。 5.监司吃了带鱼后“怒”的原因是什么?闽人轻贱的带鱼,监司却念念不忘,这说明什么道理?   

    相关试卷

    专题二 词语(成语)辨析及运用(难点)练习-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划重点(部编版):

    这是一份专题二 词语(成语)辨析及运用(难点)练习-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划重点(部编版),文件包含专题二词语成语辨析及运用难点解析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划重点部编版docx、专题二词语成语辨析及运用难点原卷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划重点部编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十一 名著阅读(难点)练习-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划重点(部编版):

    这是一份专题十一 名著阅读(难点)练习-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划重点(部编版),文件包含专题十一名著阅读难点-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划重点部编版解析版docx、专题十一名著阅读难点-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划重点部编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4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十四 小说阅读(难点)练习-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划重点(部编版):

    这是一份专题十四 小说阅读(难点)练习-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划重点(部编版),文件包含专题十四小说阅读难点-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划重点部编版解析版docx、专题十四小说阅读难点-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划重点部编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6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