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4 试种一粒籽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4 试种一粒籽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设计思路,教学技术与教学媒体应用,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单元 让我试试看第4课 试种一粒籽一、教学任务分析(一)教材分析《试种一粒籽》是《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让我试试看”的第四课。本课是根据《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中的第1条“喜欢提问和探寻问题的答案”;第6条“学习用观察、比较、调查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生活和社会探究活动”;第7条“能与同伴交流、分享、反思探究的过程或成果”;第9条“学习利用图书、电视、网络等多种方式收集需要的资料”;第10条“在成人的帮助下,能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或信息”编写的。第一单元包括第1课《挑战第一次》、第2课《学做“快乐鸟”》、第3课《做个“开心果”》和第4课《试种一粒籽》四课,旨在引导学生敢于挑战,学会调节情绪,体察、关心身边的人,从而与他人一起愉快、积极地生活,通过做事学习做人。第4课《试种一粒籽》通过学习种植整合整个单元,结合春季这一种植的大好时节,通过指导学生尝试种植活动,让学生观察植物的萌发、成长过程,在尝试种植的过程中体验尝试活动带来的成长与收获。“奇妙的生命”栏目呈现学生交流自己带来的种子的情形,通过了解种子的特点激发学生发现生命奥妙的好奇心,产生尝试自己播种的愿望。“我也来种一粒籽”栏目呈现了学生在种植前的交流活动,提示不同的种子有不同的生长特点及条件要求,是对种植活动的倡导。“我们的收获”展示了学生们种植后的交流活动,呈现了学生种植记录的两个范例,旨在引导学生进行关于种植收获的总结。绘本故事《小猴学种植》旨在引导学生明白:植物的生长有一个长长的过程。懂得小猴子在种植活动中的失败,不只是因为它不懂有关种植的科学常识,还因为它缺少种植必需的耐心。(二) 学情分析班级学生大多生活在城市里,平时很少见到种子,即使见过,多半也是作为食物的那种,比如葵花子、西瓜子等。很少有学生见过种子的萌发与生长过程。学生虽然在《自然》课上曾经观察过水培种植的种子发芽,但对于自己收集并亲手种下种子的经验不足,观察从种子到幼苗的成长过程,写下种植记录没有尝试过。二年级学生乐于尝试与探索,愿意与同伴交流、分享、反思探究的过程或成果。大部分学生能用观察、比较、调查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生活和社会探究活动。有待加强培养的是对于利用图书、电视、网络等多种方式收集需要的资料的能力。学生在尝试种植的过程中能体验到尝试活动带来的成长与收获,对于关注自己在种植活动中发生的心理变化,明白这个过程就是自我的成长这方面还需引导。二、教学目标1.学习多种方式认识种子,了解种子的特点,激发发现生命奥妙的好奇心。2.利用图书、电视、网络等多种方式收集资料,知道不同的种子有不同的生长特点及条件要求,制定种植计划。3. 尝试种植,用观察、比较等方法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在种植的过程中体验尝试带来的成长与收获。4.同伴交流,分享探究的过程或成果,养成仔细观察、认真记录、耐心呵护的做事好习惯。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多种方式认识种子,了解种子的特点,激发发现生命奥妙的好奇心。2.利用图书、电视、网络等多种方式收集资料,知道不同的种子有不同的生长特点及条件要求,制定种植计划。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利用图书、电视、网络等多种方式收集资料,知道不同的种子有不同的生长特点及条件要求,制定种植计划。(2)尝试种植,用观察、比较等方法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在种植的过程中体验尝试带来的成长与收获。2.教学难点:(1)尝试种植,用观察、比较等方法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在种植的过程中体验尝试带来的成长与收获。(2)同伴交流,分享探究的过程或成果,养成仔细观察、认真记录、耐心呵护的做事好习惯。四、教学设计思路本课是一个活动课,也可以看作是本单元的总结。根据教学目标,针对二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结合春季这一种植的时节,通过指导学生尝试种植这一具体活动,感受植物的生命发生过程,在发现生命变化的奇妙同时学会关注自我的成长。本课教学分为2课时:第1课时学习“奇妙的生命”这一活动主题,看图辨认植物的种子,帮助学生学习多种方式认识种子。观看视频,了解种子的特点和发芽过程。“我也来种一粒籽”利用多种方式收集资料,知道不同的种子有不同的生长特点及条件要求。在尝试种植的过程中,观察、体认植物的成长,体验尝试带来的成长与收获。第2课时通过实验比较、绘本故事《小猴学种植》,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生长的条件,懂得除了要知道有关种植的科学常识,种植还必需有耐心。“我们的收获”通过学生展示种植后的成果,分享交流自己的种植记录,进行关于种植收获的总结,养成仔细观察、认真记录、耐心呵护的做事好习惯。五、教学技术与教学媒体应用1.多媒体课件:(1)歌曲《奇妙的种子》(2)视频《种子的发芽过程》、《菜豆种子萌发对比》2.活动作业单:(1)“我的种植计划”“我的种植收获”六、教学过程(含活动作业单) 4.试种一粒籽(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学习多种方式认识种子,了解种子的特点,激发发现生命奥妙的好奇心。行为与习惯:养成仔细观察、认真记录、耐心呵护的做事好习惯。知识与技能:知道不同的种子有不同的生长特点及条件要求,制定种植计划。过程与方法:利用图书、电视、网络等多种方式收集资料,同伴交流,分享探究过程或成果。教学重点利用图书、电视、网络等多种方式收集资料,知道不同的种子有不同的生长特点及条件要求,制定种植计划。教学难点同伴交流,分享探究的过程或成果,养成仔细观察、认真记录、耐心呵护的做事好习惯。教学技术与教学媒体应用歌曲《奇妙的种子》、植物图片、视频《种子发芽的过程》、绘本故事《小猴学种植》。教学过程课前 收集各种各样的种子,与家人一起查阅资料,学习有关种子的知识。活动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1. 聆听歌曲《奇妙的种子》。2.师:今天就让我们和一粒种子交个朋友。揭示部分课题。【板书】 一粒籽活动二:看图游戏,辨认植物的种子1.师:我们来玩“植物妈妈找宝宝”游戏,猜猜它是谁的种子?(呈现土豆、西瓜、番茄等物品的种子和果实的图片,学生辨认。)2. 看图,根据不同颜色和不同形状给种子分类。3. 师:你能给大家介绍一种你认识、搜集的种子吗?(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进行介绍) 4. 小组交流:结合课前准备和生活经验,说说自己用什么方式认识、搜集种子的? (吃的零食有种子;吃的水果;主食也是种子加工的;书上看见过的;网上查询的;咨询长辈……) 5. 小结:大家用各种方式认识了种子,交流了自己搜集的种子。不同的植物,它们的种子也不同。大自然中,新生的小树、一望无际的麦田、茂密的树林、鲜艳的花朵,都是由一粒粒小小的种子长成的。活动三:观看视频,了解种子的特点和发芽过程1.师:大家都知道有生命力的种子是会发芽的,但估计很少有人亲眼见过种子萌芽的过程。播放视频《种子发芽的过程》。2.出示花生、柳树、萝卜的图片,猜他们的种子在哪里?(1)我们常吃的花生米原来是种子,一粒花生米能长出许多新花生米。 (2)原来柳絮是柳树的种子。 (3)一斤多重的大萝卜,就是这些比芝麻还小的种子长成的。3.小结:许多植物都是通过种子传后代的。看来,生命真的很神奇,一颗小小的种子有如此的神力,可以破土而出发芽开花结果。活动四:讨论交流,制定种植计划1.师: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试着种下一粒籽让它和我们一起成长。补全课题。【板书】 试种2.小组讨论:试种应该做些什么准备?3.学生交流,教师归纳。(1)准备种什么,搜集种子。(可以老师发,家长帮,也可以自己找)(2)准备容器。(容器的准备是多样的,鼓励旧物利用)(3)了解相关知识。(请教老师、询问家长、网上查阅等)4.小结:接下来就请大家好好准备,试种一粒籽,看看谁的一粒小小的种子可以长出丰硕的果实。课后1.与家长交流,完成活动作业单“我的种植计划”。2.搜集种子,种下一粒种子,仔细观察、认真记录。附活动作业单:活动作业单1——我的种植计划板书4、试种一粒籽(1) 教学反思 4.试种一粒籽(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尝试种植,在种植的过程中体验尝试带来的成长与收获。行为与习惯:同伴交流,分享探究的过程或成果,养成仔细观察、认真记录、耐心呵护的做事好习惯。知识与技能:用观察、比较等方法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尝试种植,懂得除了要知道有关种植的科学常识,种植还必需有耐心。过程与方法:同伴交流,分享探究的过程或成果。教学重点尝试种植,用观察、比较等方法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在种植的过程中体验尝试带来的成长与收获。教学难点同伴交流,分享探究的过程或成果,养成仔细观察、认真记录、耐心呵护的做事好习惯。教学准备教师:一盆种植的植物、绘本故事《小猴学种植》、 “菜豆种子萌发对比” 实验演示学生:一盆种植的植物。教学过程活动一:实验比较,了解植物生长的条件1.实验演示“菜豆种子萌发对比”。2.讨论交流:种子的萌发环境和条件。3.小结:种子发芽的三个条件:适量的水份、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活动二:绘本故事,懂得种植需耐心1.看图讲故事,结合教材绘本故事《小猴学种植》。2.思考:小猴种下桃核,过去十天了,怎么还没有发芽呢?小猴种西瓜,怎么连个小西瓜也没有?3.小结:植物的生长有一个长长的过程,播种只是种植的第一步,还要勤除草、除虫,并适时浇水。要想获得预期的收获,还需要有细心的呵护和耐心。活动三:展示交流我们的收获1.师:一周过去了,你们种的种子怎么样了?一定有很多体会吧?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自己的种植故事。 2.小组交流自己试种的体会。3.全班交流。(1)适时出示教材“我的种植日记”。① 你们从中发现了什么问题?② 你有没有遇到同样的问题?当时的心情如何?③ 写种植日记要记录哪些内容?(2)适时出示教材“植物成长记录图”。① 你们从中发现了什么?② 在画图或者测量的记录过程中,你有什么观察好方法?4.布置展示台,进行种植成果博览会。(1)学习参观展台时的注意事项。(2)学生把自己的种植收获放到展台上以备讲解用。(3)参观评价,发现了其他同学在种植过程中的什么好习惯?(4)交流:尝试种植带来的成长与收获。5.总结: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种植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种植过程中要细心地呵护、耐心地等待。同时,我们发现学习也是如此,经过长期积累才会进步。因此,我们小朋友要像种子一样,积聚力量,突破自我。板书: 4、试种一粒籽(2)奇妙的生命我也来种一粒籽我们的收获附活动作业单:活动作业单2——我的种植收获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4 试种一粒籽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实践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4 试种一粒籽获奖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小种子长大了,观察记录,科学种植,我和种子共成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4 试种一粒籽优秀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小种子,大发现,小种子,有力量,我也来种一粒籽,我陪种子一起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