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三年(2019-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选择题
展开
这是一份贵州省遵义市三年(2019-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选择题,共20页。
贵州省遵义市三年(2019-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2021•遵义)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除去O2中少量的水蒸气
将气体通过盛有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
B
鉴别浓盐酸和浓硫酸
打开瓶盖,利用煽动的方法闻气味
C
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Cl﹣
取样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AgNO3溶液和足量的稀硝酸
D
分离溶液中的Na2SO4和MgSO4
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搅拌、过滤、洗涤,得滤液;再将滤渣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
A.A B.B C.C D.D
2.(2020•遵义)下列实验设计及操作中,现象足以说明其结论的是( )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一未知固体中加入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B
将一根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木条熄灭
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C
点燃某种塑料
无刺激性气味
该塑料一定是聚氯乙烯
D
向一未知溶液中先加入足量稀盐酸,再滴加氯化钡溶液
刚开始无明显现象,后产生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一定存在SO42﹣
A.A B.B C.C D.D
3.(2019•遵义)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取固体药品 B.称固体药品
C.量液体药品 D.溶解
4.(2020•遵义)分离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取样 B.溶解
C.过滤 D.蒸发
5.(2021•遵义)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连接仪器 B.添加固体
C.振荡液体 D.加热液体
6.(2020•遵义)欲将硬水软化,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是( )
A.加肥皂水 B.静置沉淀 C.加入明矾 D.加热煮沸
7.(2021•遵义)大自然是我们美丽的家园。下列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分类回收垃圾 B.任意排放废水
C.积极植树造林 D.净化处理废气
8.(2019•遵义)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泥沙 B.食盐 C.植物油 D.粉笔灰
9.(2020•遵义)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Fe2O3转化为铁的具体过程是:Fe2O3Fe3O4FeOFe,已知铁的氧化物除Fe2O3外,其余均为黑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中漏斗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B.通过实验现象可以判断氧化铁是否完全转化为铁
C.该实验中所有的化学反应里,氧元素的化合价均未改变
D.当硬质玻璃管内固体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4%时,固体成分可能是Fe3O4和FeO
10.(2020•遵义)1839年虎门销烟采用的方法是:在海边挖池,放入烟土,引入海水浸泡,投入石灰,石灰遇水沸腾,烟土溶解。该过程发生的反应有CaO+H2O═Ca(OH)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该反应会放出热量
C.由此反应推测氧化钙可干燥氯化氢气体
D.此反应可制备氢氧化钙
11.(2020•遵义)醋酸(CH3COOH)是食醋的成分之一,其水溶液中存在H+和CH3CO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醋酸属于氧化物
B.醋酸不能用于除铁锈
C.醋酸能与镁反应产生氢气
D.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2.(2020•遵义)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化学探究活动。
实验一:相同条件下,将10.00g下列物质分别置于相同规格的烧杯中,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烧杯中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表。
时间
水
饱和石灰水
稀盐酸
浓硫酸
氢氧化钠溶液
n小时
8.14g
8.32g
8.62g
11.16g
9.36g
2n小时
5.74g
5.93g
6.67g
12.53g
8.45g
实验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浓硫酸敞口久置后浓度会变小
B.实验二的溶液①中溶质只有Na2CO3
C.稀盐酸敞口久置后浓度可能会变大
D.氢氧化钠的质量变化小于水的质量变化,原因之一是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CO2
13.(2019•遵义)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是离子
B.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则原子中都有质子和中子
C.碱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则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是碱溶液
D.铁在高温的空气中容易生锈,则隔绝氧气和水可以防止铁生锈
14.(2021•遵义)KMnO4属于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KMnO4只能发生分解反应
B.不能将KMnO4带出化学实验室
C.用KMnO4制毒品是化学变化
D.应严格控制KMnO4流入非法渠道
15.(2021•遵义)有一包不纯的K2CO3样品,含有一定量的KOH和KCl。现需测定该样品中K2CO3的质量分数,取10g样品充分溶解后进行实验。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
A.加入过量的Ca(OH)2固体,充分反应后过滤,称滤渣的质量
B.加入足量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称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C.加入足量的Mg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将滤渣干燥、称重
D.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将滤渣干燥、称重
16.(2019•遵义)数形结合能对化学反应进行定量描述,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
B.等质量的碳酸钙与足量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
C.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分别与足量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D.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17.(2019•遵义)下列各组离子能够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A.在氯化钠溶液中:Zn2+,SO42﹣
B.在稀盐酸中:Ag+、NO3﹣
C.在硫酸钾溶液中:Ba2+、Cl﹣
D.在硝酸铵溶液中:K+、OH﹣
18.(2019•遵义)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升高,会导致温室效应,如图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化学式为C2H4)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
B.参加反应的H2和CO2的分子个数比为4:1
C.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该反应实现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转化
19.(2021•遵义)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分子间的空隙:
B.原子核外电子层数:
C.地壳中元素含量:
D.空气中物质的含量:
20.(2021•遵义)我国的“稀土元素”储量居世界首位,镝是一种重要的稀土元素,常用于制造硬盘驱动器。如图是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镝为非金属元素
B.镝的元素符号可写为dy
C.镝原子的质子数为66
D.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2.5g
21.(2020•遵义)根据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镁属于非金属元素
B.镁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C.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g
D.镁原子易得到电子变为Mg2+
22.(2021•遵义)在成熟辣椒中能提取一种天然无害的红色素﹣﹣辣椒红色素(C40H56O3),广泛应用在食品加工、医药等产业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辣椒红色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氧化物
B.辣椒红色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辣椒红色素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D.辣椒红色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0:56:3
23.(2019•遵义)接近毒品就是走向死亡,摇头丸是一种新型毒品,吸食后对身体有严重的危害,其主要成分是MDMA(化学式为C11H15N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DMA由4种元素组成
B.一个MDMA分子中含有29个原子
C.MDM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93g
D.MDMA中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5:14
24.(2019•遵义)自来水生产的过程有以下步骤,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沉降 B.吸附 C.过滤 D.消毒
25.(2020•遵义)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煤用于发电 B.铜丝作导线
C.氮气作保护气 D.小苏打用于发酵
26.(2021•遵义)探究燃烧的条件便于控制燃烧。可燃物燃烧的一般条件是:①可燃物与O2接触;②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用如图装置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欲证明条件①:先通O2,再通N2
B.欲证明条件②:先通N2,再点燃酒精灯
C.欲证明条件①②:先通O2,再点燃酒精灯,然后立即改通N2
D.试管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检验并吸收木炭燃烧生成的CO2
27.(2020•遵义)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携带的物品是( )
A.纸巾 B.鞭炮 C.汽油 D.酒精
28.(2019•遵义)下列措施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是( )
A.研发可降解的塑料
B.加快化石燃料的开发和利用
C.焚烧秸秆给农田做肥料
D.工厂通过加高烟囱排放废气
29.(2021•遵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醛溶液可以用于浸泡虾仁
B.误服重金属盐可用蛋清急救
C.洗洁精可乳化餐具上的油污
D.点燃氢气之前需要检验纯度
30.(2019•遵义)下列有关安全常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天用炭火取暖时关闭门窗
B.进入面粉厂时可穿鞋底带铁钉的鞋子
C.从火灾现场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D.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为减轻毒性应立即喝盐水
贵州省遵义市三年(2019-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选择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2021•遵义)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除去O2中少量的水蒸气
将气体通过盛有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
B
鉴别浓盐酸和浓硫酸
打开瓶盖,利用煽动的方法闻气味
C
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Cl﹣
取样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AgNO3溶液和足量的稀硝酸
D
分离溶液中的Na2SO4和MgSO4
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搅拌、过滤、洗涤,得滤液;再将滤渣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
A.A B.B C.C D.D
【解答】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法能达到目的。
B、打开瓶盖,利用煽动的方法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是浓盐酸,无明显气味的是浓硫酸,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法能达到目的。
C、取样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AgNO3溶液和足量的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某溶液中含有Cl﹣,故选项实验方法能达到目的。
D、MgSO4能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搅拌、过滤、洗涤,得滤液,滤液是硫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不能分离出纯净的硫酸钠溶液,故选项实验方法不能达到目的。
故选:D。
2.(2020•遵义)下列实验设计及操作中,现象足以说明其结论的是( )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一未知固体中加入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B
将一根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木条熄灭
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C
点燃某种塑料
无刺激性气味
该塑料一定是聚氯乙烯
D
向一未知溶液中先加入足量稀盐酸,再滴加氯化钡溶液
刚开始无明显现象,后产生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一定存在SO42﹣
A.A B.B C.C D.D
【解答】解:A、固体不一定是碳酸盐,是因为比较活泼的金属单质,例如锌、镁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等物质,产生气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是因为稀有气体、氮气等物质都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该塑料一定不是聚氯乙烯,是因为聚氯乙烯燃烧产生刺激性气味,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该溶液中一定存在SO42﹣,是因为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硫酸钡不溶于稀盐酸,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3.(2019•遵义)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取固体药品 B.称固体药品
C.量液体药品 D.溶解
【解答】解:A、在取用氯化钠时,应将瓶塞倒放在桌面上,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
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操作错误。
D、溶解时应在烧杯中进行,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4.(2020•遵义)分离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取样 B.溶解
C.过滤 D.蒸发
【解答】解:A、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应用药匙取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内进行,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漏斗下端没有轻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进行蒸发操作,应使用蒸发皿,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不能使用烧杯进行蒸发操作,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5.(2021•遵义)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连接仪器 B.添加固体
C.振荡液体 D.加热液体
【解答】解:A、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振荡试管时,振荡试管中的液体的正确方法是手指拿住试管,用手腕的力量左右摆动,而不是手指堵住试管口、拿住试管上下晃动,故选项说法错误。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6.(2020•遵义)欲将硬水软化,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是( )
A.加肥皂水 B.静置沉淀 C.加入明矾 D.加热煮沸
【解答】解:A、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故选项错误;
B、静置沉淀不能软化硬水,故选项错误;
C、加入明矾不能软化硬水,故选项错误;
D、欲将硬水软化,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是加热煮沸,故选项正确;
故选:D。
7.(2021•遵义)大自然是我们美丽的家园。下列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分类回收垃圾 B.任意排放废水
C.积极植树造林 D.净化处理废气
【解答】解:A、分类回收垃圾,节约资源,利于保护环境,故A错误;
B、任意排放废水,增大水体污染,不利于保护环境,故B正确;
C、积极植树造林,利于保护环境,故C错误;
D、净化处理废气,减少空气污染,利于保护环境,故D错误;
故选:B。
8.(2019•遵义)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泥沙 B.食盐 C.植物油 D.粉笔灰
【解答】解:A.泥沙不能溶于水,泥沙放入水中时,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泥沙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
B.食盐易溶于水,食盐放入水中时,能够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形成溶液;
C.植物油不能溶于水,植物油放入水中时,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植物油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
D.粉笔灰不能溶于水,粉笔灰放入水中时,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粉笔灰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
故选:B。
9.(2020•遵义)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Fe2O3转化为铁的具体过程是:Fe2O3Fe3O4FeOFe,已知铁的氧化物除Fe2O3外,其余均为黑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中漏斗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B.通过实验现象可以判断氧化铁是否完全转化为铁
C.该实验中所有的化学反应里,氧元素的化合价均未改变
D.当硬质玻璃管内固体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4%时,固体成分可能是Fe3O4和FeO
【解答】解:A.装置中漏斗的作用是为了处理尾气(便于收集尾气以点燃处理),选项说法错误;
B.生成的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以及铁粉都是黑色的,所以无法通过实验现象可以判断氧化铁是否完全转化为铁,选项说法错误;
C.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氧气中的氧元素由0价变成二氧化碳中的﹣2价,选项说法错误;
D.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Fe3O4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2.4%;FeO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7.8%.因此当硬质玻璃管内固体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4%时,固体成分可能是Fe3O4和FeO,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0.(2020•遵义)1839年虎门销烟采用的方法是:在海边挖池,放入烟土,引入海水浸泡,投入石灰,石灰遇水沸腾,烟土溶解。该过程发生的反应有CaO+H2O═Ca(OH)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该反应会放出热量
C.由此反应推测氧化钙可干燥氯化氢气体
D.此反应可制备氢氧化钙
【解答】解: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发生的属于化合反应,选项说法正确;
B.该反应过程中会发出大量的热,选项说法正确;
C.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氧化钙能与盐酸反应,所以不能用氧化钙来干燥氯化氢气体,选项说法错误;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此反应可制备氢氧化钙,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1.(2020•遵义)醋酸(CH3COOH)是食醋的成分之一,其水溶液中存在H+和CH3CO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醋酸属于氧化物
B.醋酸不能用于除铁锈
C.醋酸能与镁反应产生氢气
D.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解答】解:A、醋酸是由氢、碳、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醋酸反应,醋酸能用于除铁锈,故选项说法错误。
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镁的位置排在氢的前面,醋酸能与镁反应产生氢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D、醋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2)=6:1:8,则醋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2.(2020•遵义)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化学探究活动。
实验一:相同条件下,将10.00g下列物质分别置于相同规格的烧杯中,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烧杯中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表。
时间
水
饱和石灰水
稀盐酸
浓硫酸
氢氧化钠溶液
n小时
8.14g
8.32g
8.62g
11.16g
9.36g
2n小时
5.74g
5.93g
6.67g
12.53g
8.45g
实验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浓硫酸敞口久置后浓度会变小
B.实验二的溶液①中溶质只有Na2CO3
C.稀盐酸敞口久置后浓度可能会变大
D.氢氧化钠的质量变化小于水的质量变化,原因之一是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CO2
【解答】解:A.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并分析实验一中将10.00g浓硫酸放置n小时和2n小时后烧杯中物质质量不断增加,所以浓硫酸敞口久置后浓度会变小说法正确,故不选A;
B.依据题意可知20氢氧化钠溶液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①质量为18.8g,加入50g7.3%的稀盐酸后溶液②的质量为68.8g,说明没有气体生成,从而推知溶液①的溶质为NaOH,没有Na2CO3,所以实验二的溶液①中溶质只有Na2CO3说法错误,故选B;
C.虽然盐酸具有挥发性,分析实验一数据可知将10.00g稀盐酸放置n小时和2n小时后烧杯中物质质量减少量,小于将10.00g水放置n小时和2n小时后烧杯中物质质量减少的量,可知稀盐酸中挥发出水的质量大于HCl的质量,所以稀盐酸敞口久置后浓度可能会变大说法正确,故不选C;
D..因为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又会挥发出水,通过对比分析实验一中将10.00g氢氧化钠溶液放置n小时和2n小时后烧杯中物质质量减少量,小于将10.00g水放置n小时和2n小时后烧杯中物质质量减少的量,是因为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CO2,所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变化小于水的质量变化,原因之一是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CO2的说法正确,故不选D;
故选:B。
13.(2019•遵义)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是离子
B.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则原子中都有质子和中子
C.碱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则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是碱溶液
D.铁在高温的空气中容易生锈,则隔绝氧气和水可以防止铁生锈
【解答】解:A、质子、电子带电,但是质子、电子都不是离子,故A错误;
B、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氢原子中没有中子,故B错误;
C、碱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则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是碱性溶液,故C错误;
D、铁在高温的空气中容易生锈,破坏金属生锈的任何一个条件,都可以防止金属锈蚀,则隔绝氧气和水可以防止铁生锈,故D正确。
故选:D。
14.(2021•遵义)KMnO4属于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KMnO4只能发生分解反应
B.不能将KMnO4带出化学实验室
C.用KMnO4制毒品是化学变化
D.应严格控制KMnO4流入非法渠道
【解答】解:A、KMnO4不是只能发生分解反应,如能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氯化锰、氯气和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B、KMnO4属于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要严格控制KMnO4流入非法渠道,不能将KMnO4带出化学实验室,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用KMnO4制毒品,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D、KMnO4属于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应严格控制KMnO4流入非法渠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15.(2021•遵义)有一包不纯的K2CO3样品,含有一定量的KOH和KCl。现需测定该样品中K2CO3的质量分数,取10g样品充分溶解后进行实验。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
A.加入过量的Ca(OH)2固体,充分反应后过滤,称滤渣的质量
B.加入足量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称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C.加入足量的Mg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将滤渣干燥、称重
D.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将滤渣干燥、称重
【解答】解:A、常温下,氢氧化钙微溶于水,过量的氢氧化钙也会以沉淀的形式出现,滤渣的质量包括氢氧化钙和碳酸钙,方案不合理,故A错误;
B、碳酸钾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携带一定量的水蒸气,溶液减小的质量将增大,不能测定,故B错误;
C、氯化镁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镁沉淀和氯化钾,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钾,不能测定,故C错误;
D、碳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依据滤渣碳酸钡的质量可以计算出碳酸钾的质量,进而计算出该样品中K2CO3的质量分数,故D正确。
故选:D。
16.(2019•遵义)数形结合能对化学反应进行定量描述,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
B.等质量的碳酸钙与足量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
C.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分别与足量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D.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解答】解:A、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银、铜强,在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铁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银,硝酸银反应完,铁才能与Cu(NO3)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一开始不会生成铜,故选项图象错误。
B、粉末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快,由于碳酸钙的质量相等,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相等,故选项图象错误。
C、等质量铁粉和锌粉分别和足量稀硫酸反应,若消耗硫酸相同,则生成氢气质量相同,故开始两斜线重合,后因硫酸过量,铁消耗硫酸多,生成氢气多,拐点高些,故选项图象正确。
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参加反应的氧化铁和一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60:84,故选项图象错误。
故选:C。
17.(2019•遵义)下列各组离子能够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A.在氯化钠溶液中:Zn2+,SO42﹣
B.在稀盐酸中:Ag+、NO3﹣
C.在硫酸钾溶液中:Ba2+、Cl﹣
D.在硝酸铵溶液中:K+、OH﹣
【解答】解:A、在氯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和氯离子,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在氯化钠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
B、在稀盐酸中,稀盐酸中的氯离子能与Ag+结合生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在硫酸钾溶液中,Ba2+、硫酸根离子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在硝酸铵溶液中,NH4+、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氨气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8.(2019•遵义)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升高,会导致温室效应,如图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化学式为C2H4)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
B.参加反应的H2和CO2的分子个数比为4:1
C.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该反应实现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转化
【解答】解: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CO2和H2在条件下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和水,配平即可,故其化学方程式为:2CO2+6H2C2H4+4H2O;
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错误;
B.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氢气和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6:2=3:1,不是4:1,故错误;
C.所有的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错误;
D.该反应能将二氧化碳这种无机物转化为乙烯这种有机物,故正确。
故选:D。
19.(2021•遵义)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分子间的空隙:
B.原子核外电子层数:
C.地壳中元素含量:
D.空气中物质的含量:
【解答】解:A、物质的三种状态下,分子之间的间隔由大到小的顺序是气体、液体、固体,故选项正确;
B、原子核外电子层数:H只有一个电子层,C有2个电子层,Al有3个电子层,故选项错误;
C、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O、Si、Al、Fe,故选项错误;
D、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N2,约占空气体积的78%,其次是氧气O2,约占空气体积的21%,故选项错误;
故选:A。
20.(2021•遵义)我国的“稀土元素”储量居世界首位,镝是一种重要的稀土元素,常用于制造硬盘驱动器。如图是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镝为非金属元素
B.镝的元素符号可写为dy
C.镝原子的质子数为66
D.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2.5g
【解答】解:A、镝为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镝的元素符号可写为Dy,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镝原子的质子数为66,该选项说法正确;
D、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2.5,单位不是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21.(2020•遵义)根据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镁属于非金属元素
B.镁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C.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g
D.镁原子易得到电子变为Mg2+
【解答】解:A.由元素名称的偏旁“金”字可知,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选项说法错误;
B.由镁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镁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选项说法正确;
C.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选项说法错误;
D.由镁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镁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而形成镁离子﹣﹣Mg2+,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22.(2021•遵义)在成熟辣椒中能提取一种天然无害的红色素﹣﹣辣椒红色素(C40H56O3),广泛应用在食品加工、医药等产业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辣椒红色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氧化物
B.辣椒红色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辣椒红色素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D.辣椒红色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0:56:3
【解答】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而辣椒红色素是由三种元素组成,说法错误;
B、辣椒红色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40):(1×56):(16×3),辣椒红色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说法正确;
C、辣椒红色素是由分子构成的,辣椒红色素分子是由碳原子、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说法错误;
D、辣椒红色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40):(1×56):(16×3)≠40:56:3,说法错误;
故选:B。
23.(2019•遵义)接近毒品就是走向死亡,摇头丸是一种新型毒品,吸食后对身体有严重的危害,其主要成分是MDMA(化学式为C11H15N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DMA由4种元素组成
B.一个MDMA分子中含有29个原子
C.MDM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93g
D.MDMA中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5:14
【解答】解:A.由化学式可知,MDMA(化学式为C11H15NO2)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
B.由化学式可知,每个MDMA(化学式为C11H15NO2)分子是由11个碳原子、15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共含29个原子,故正确;
C.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故错误;
D.MDMA中,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15):14=15:14,故正确。
故选:C。
24.(2019•遵义)自来水生产的过程有以下步骤,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沉降 B.吸附 C.过滤 D.消毒
【解答】解:A、沉降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B、吸附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C、过滤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D、消毒过程中生成新物质,是化学变化。
故选:D。
25.(2020•遵义)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煤用于发电 B.铜丝作导线
C.氮气作保护气 D.小苏打用于发酵
【解答】解:A、煤用于发电是利用碳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铜丝作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C、氮气作保护气是利用氮气的稳定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小苏打用于发酵是利用小苏打的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26.(2021•遵义)探究燃烧的条件便于控制燃烧。可燃物燃烧的一般条件是:①可燃物与O2接触;②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用如图装置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欲证明条件①:先通O2,再通N2
B.欲证明条件②:先通N2,再点燃酒精灯
C.欲证明条件①②:先通O2,再点燃酒精灯,然后立即改通N2
D.试管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检验并吸收木炭燃烧生成的CO2
【解答】解:A、先通O2,再通N2,不点燃酒精灯,木炭不会燃烧,不能说明可燃物与O2接触,故选项说法错误。
B、先通N2,再点燃酒精灯,木炭不能燃烧,不能证明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选项说法错误。
C、先通O2,木炭不燃烧,再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木炭能燃烧,说明燃烧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然后立即改通N2,木炭熄灭,说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故选项说法正确。
D、试管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木炭燃烧生成的CO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无明显现象,不能检验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27.(2020•遵义)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携带的物品是( )
A.纸巾 B.鞭炮 C.汽油 D.酒精
【解答】解:A、纸巾属于日常生活用品,不属于易燃、易爆、危险品,可以带入公共交通工具,故选项正确。
B、鞭炮具有可燃性,属于易燃、易爆物,不能带入公共交通工具,故选项错误。
C、汽油具有可燃性,属于易燃物,不能带入公共交通工具,故选项错误。
D、酒精具有可燃性,属于易燃物,不能带入公共交通工具,故选项错误。
故选:A。
28.(2019•遵义)下列措施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是( )
A.研发可降解的塑料
B.加快化石燃料的开发和利用
C.焚烧秸秆给农田做肥料
D.工厂通过加高烟囱排放废气
【解答】解:A.研发可降解的塑料可以缓解白色污染问题,有利于保护环境,故正确;
B.加快化石燃料的开发和利用需要燃烧大量的化石燃料,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而加重温室效应,故错误;
C.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而造成空气的污染,故错误;
D.工厂通过加高烟囱排放废气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空气污染问题,故错误。
故选:A。
29.(2021•遵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醛溶液可以用于浸泡虾仁
B.误服重金属盐可用蛋清急救
C.洗洁精可乳化餐具上的油污
D.点燃氢气之前需要检验纯度
【解答】解:A、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质,不能用甲醛溶液浸泡虾仁,故A说法错误。
B、重金属盐能与蛋白质反应,误服重金属盐可用蛋清急救,故B说法正确;
C、洗洁精洗油污是利用了乳化原理,故C说法正确;
D、点燃可燃性气体容易爆炸,点燃氢气之前需要检验纯度,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30.(2019•遵义)下列有关安全常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天用炭火取暖时关闭门窗
B.进入面粉厂时可穿鞋底带铁钉的鞋子
C.从火灾现场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D.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为减轻毒性应立即喝盐水
【解答】解:A.冬天用炭火取暖时不能关闭门窗,以防因为空气不足造成炭不充分燃烧产生一氧化碳而使人中毒,故错误;
B.进入面粉厂时不可穿鞋底带铁钉的鞋子,以防产生的火花将面粉颗粒与空气的混合物引爆,故错误;
C.从火灾现场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烟尘和有害气体进入呼吸道而造成窒息,故正确;
D.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为减轻毒性应立即喝牛奶或蛋清等富含蛋白质的物质,故错误。
故选: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云南省卷三年(2019-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非选择题,共3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的溶解度曲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云南省卷三年(2019-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选择题,共36页。
这是一份山西省卷三年(2019-2021)中考化学真题知识分类汇编-选择题,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