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10.2《归去来兮辞(并序)》课件65张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10.2《归去来兮辞(并序)》课件65张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1页
    10.2《归去来兮辞(并序)》课件65张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2页
    10.2《归去来兮辞(并序)》课件65张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3页
    10.2《归去来兮辞(并序)》课件65张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4页
    10.2《归去来兮辞(并序)》课件65张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5页
    10.2《归去来兮辞(并序)》课件65张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6页
    10.2《归去来兮辞(并序)》课件65张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7页
    10.2《归去来兮辞(并序)》课件65张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8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学年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课内容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课内容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品回顾,文体简介,归去来兮辞,文中的韵脚字,感情线索,作者的形象,试举例说明,课外拓展,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陶诗胸次浩然:王右丞(维)有其清腴,孟山人(浩然)有其闲远,韦左司(应物)有其冲和,柳仪曹(宗元)有其峻洁,皆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 ——沈德潜

      两晋无文章,幸独有《归去来辞》一篇耳。 ——欧阳修
    不 为 五 斗 米 折
    《晋书·陶潜传》: “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
    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文学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在家族中,他既钦敬曾祖陶侃的积极进取,又特别赞赏外祖孟嘉的冲淡自然。思想中融入了儒道两种精神。 前期(41岁以前),他渴望进取,做过江州祭酒,刘裕幕下镇军参军、彭泽令,起主导作用的是儒家精神;但由于儒道思想的矛盾性,又时官时隐,举棋不定。 后期(41岁以后),陶渊明因时局动荡,仕途险恶,以及官场政治腐败,门阀制度森严而对现实极端不满,毅然辞官归隐,与官场彻底决裂。义熙四年,即归隐后第二年,他家乡遭焚,生活陷入极端贫困,但他安贫乐道;义熙末年,朝廷征他为官,元嘉三年,江州刺史檀道济劝他出山,他守节不仕。这个时期起主导作用的显然是道家思想。
    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他的作品有两类题材:一类是描绘田园美景,寄托他洁身自好的高洁志趣;另一类寄寓抱负,多悲愤慷慨之音。 陶渊明今存诗歌125首,其中四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后代批评家常用质朴、平淡、自然评价陶诗的风格,称其为“田园诗人”。 陶渊明现存文12篇,其中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篇数不多,影响却很大。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辞赋《归去来兮辞》著称文史。在艺术上平淡、朴素,充满了诗意,全无半点斧凿痕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饮 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五柳先生传》节选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以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译文: 这位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弄不清他的姓名。他的住宅旁边植有五棵柳树,因此就用“五柳”作为他的别号了。五柳先生安闲沉静,不好言谈,也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但不执着于对一字一句的琐细解释;每当读书有所领悟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生性嗜好喝酒,但因为家贫就不能经常得到。亲朋好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备酒招待他。他前去饮酒时总是开怀畅饮,直到大醉方休;醉后就向主人告辞,从不以去留为意。他的住室四壁空空荡荡,破旧得连风和太阳都无法遮挡,穿的粗布短衣打满了补钉,饮食简陋而且经常短缺,而他却能安然自得。常常以写诗作文章当娱乐,抒发自己的志趣。他能够忘掉世俗的得失,只愿这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赞曰:黔娄的妻子曾经这样述说自己的丈夫:“不因为处境贫困而终日忧心忡忡,不为了追求富贵而到处奔走钻营。”推究她所说的话,五柳先生不就是黔娄那样的人物吗?饮酒赋诗,满足于自己的志趣,这不是成了生活在无怀氏、葛天氏时代里的人了吗?
    是战国后期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也称楚辞。
    ①句式散化,一般押韵。
    ②两句一组,四句一节。
    ③六字句为主,一般每句三拍。
    到了西汉,在辞的影响下又产生了赋这种新文体。汉人将辞和赋统称为辞赋,但二者仍有显著的区别:赋的句式进一步散文化,常用关联词语,长短句明显增多,内容则以咏物说理为主,写法上讲究铺排;而辞仍然是诗,重在抒情,形式上尽管后来也有若干变化,但四句一节、每句三拍的格局还是保持了下来。
    回 去 吧
    教学目标
    掌握本文行文思路。了解作者在这篇赋中所蕴涵的情感。掌握本文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陶潜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还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官僚家庭的影响,儒家学说的熏陶,使他少年时就有一种“猛志逸四海”“大济于苍生”的壮志,可是东晋末年战乱频仍,官场黑暗,他的理想被击得粉碎。据萧统《陶渊明传》载,时郡中督邮来彭泽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他“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
    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陶潜最终选择了归隐的道路。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
    我家境贫困,耕田植桑不够用来供给自己(生活)。家中孩子很多,米缸里没有储存的粮食,维持生活所需要的东西,(我也)没有得到它的办法。亲戚朋友经常劝我出去做个小官,我自己也产生了这种念头,(但)求官又没有门路。刚巧碰上有出使到外地去的事情,各地州郡长官都以爱惜人才为美德,我的叔父因为(看到)我贫困艰苦(就加以推荐),于是就被任命为小城的官吏。在那时,战乱还没有平息,心里害怕远地的差使。彭泽县距离家乡只有一百里路程,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酿酒之用,因此就请命要了下来。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但)没几天,思念田园,就产生了归乡的念头。为什么呢?(因为我的)本性坦率自然,不是勉强做作所能够改变的;饥冻之事虽然是急迫,但违背自己本心(更会)使我受到双重的痛苦。我曾经做过一些事情,(但)都是为了口腹的需求而勉强驱使自己;于是烦恼得愤懑不已,感到自己非常有愧于平生的志愿。但还是想等到秋收以后,就收拾行装连夜离去。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我心情悲痛,希望立刻就去奔丧,于是就自己弃官离职了。从秋八月到冬季,在官位上做了八十多天。趁着这件事情来抒发自己心里的情意,写了篇文章命名为《归去来兮》。时在乙巳年十一月。
    第一段:押两个韵:①uì韵,韵脚是“归”、“悲”、“追”、“非” ②ì、uì韵,韵脚是“衣、微”第二段:押两个韵:①un韵,韵脚是“奔”“门”“存”“樽”②an韵,韵脚是“颜”“安”“关”“观”“还”“桓”第三段:押一个韵u 韵脚是“游”“求”“优”“畴”“舟”“丘”“流”“休”第四段:除“曷不委心任去留”以上几句,其余押i韵,韵脚有 “之”“期”“耔”“诗”“疑”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回家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既然自己让心灵为形体所役使,为什么如此失意而独自伤悲?我悔悟过去的错误无法挽回,但在未来的岁月中还可以补救。实际上我入迷途还不算远,已觉悟到现在回家为正确的而过去做官是错误的。
    《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 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船在水面上轻轻地飘荡着前进,和风徐徐吹拂着我的衣裳。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只遗憾晨光朦胧天不亮。于是看到自己简陋的家门,我高兴地向前飞奔。家僮欢快地迎接,幼儿们守候在门庭。院里的小路快要荒芜了,松和菊还是原样;带着幼儿们进了屋,美酒已经满觞。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我拿过酒壶酒杯自斟自饮,看看庭院中的树木使我很开颜。倚着南窗寄托我傲然自得的情怀,知道这狭小之地反而容易使我心安。小园有门却经常关闭着,每天(独自)在园中散步兴味无穷;拄着拐杖,走走歇歇,时时抬头向着远方眺望。云气悠闲自在地从山穴里飘浮而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阳光暗淡,太阳即将落山,我手扶着孤松,徘徊流连,不忍离去。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回去吧!让我跟外界断绝交游。他们都跟我的志趣不合,还要驾车出去追求什么?跟亲戚朋友说说知心话使我喜悦,弹琴读书可以让我快乐,消解忧愁; 农夫告诉我春天到了,将要去西边的田地耕作。有时驾着巾车,有时划着孤舟,既可以探寻那幽深曲折的沟壑,也可以走过那道路崎岖的山丘。树木欣欣向荣,泉水涓涓而流,我羡慕万物各得其时,感叹自己一生将要结束。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算了吧!寄身于天地之间还能有多少时候?何不随心所欲,听凭自然地生死?为什么心神不定,还想去什么地方?富贵不是我之所求,升入仙界也没有希望。爱惜美好的时光,我独自外出,有时扶杖除草助苗长。登上东边山坡我放声长啸,面对着清清的溪流把诗歌吟唱;姑且顺应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以天命为乐,还犹疑彷徨什么呢?
    从何处归去?为何要归去?如何归去?归去后怎么样?
    自安自乐 (2、3段)
    乐天安命 (4段)
    归去来兮辞 并序
    决意归去 心情迫切 (1)
    归家怡然田园之乐 (2)
    人情淳美出游愉悦 (3)
    感悟人生乐天安命 (4)
    陶渊明为什么要选择一条归隐田园的道路?
    1.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向往恬静的田园生活。 2.在当时的现实条件下,作者既不愿卖身求荣,又不愿服食求仙,顺乎自然、乘化而归就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3.作者显然是经过大彻大悟之后才作此决定的。
    有人认为:结尾一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包含着悲观消极的思想,请谈谈你的看法。
    读山海经 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 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 猛志固常在。
    和郭主簿二首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饮酒 秋菊有佳色,浥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松菊的象征   象征是用一种具体的形象表示某种抽象的情思和理念。   当外物的品格与诗人的情志相一致时,诗人往往借物言志,托物抒情。   诗人将松树的傲岸不群、挺拔向上,菊花的素雅淡泊,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自然联系起来,使松菊成为自己坚贞、不同流合污的逸士之操的象征。
    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安贫乐道,超然物外,有着高洁志趣的形象。
    “兼济天下”规范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心路历程,作为中国第一位隐逸诗人、田园诗人,他的“济世”的确让人费解。文中为我们呈现了恬淡安闲、自然静谧的田园情趣,但这并不意味着陶渊明消极避世。 古代出仕是文人志士必然的价值取向,在封建专制独裁统治下,他们只能在无条件服从与维护自身尊严、保持独立人格的矛盾中苦苦挣扎。除了陶渊明,李白、苏轼、辛弃疾都曾流露过归隐的心绪,只不过渊明比较明显,且付诸实际行动罢了。我们知道,陶晚年作过大量诗,“猛志”一词出现多次,这表明显然有一股济世的热流贯穿于他的一生,其平淡自然的诗风始终未能掩盖此股热流的跃动,看似恬淡的归隐并不意味着痛苦的消失,而是象征着苦难的加剧,即“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归去来兮”“忆矣乎”“胡为乎遑遑欲何之?”这些句子表明诗人在惆怅悲苦中饱受折磨。
    诗人回归田园,崇尚自然,这里“自然”指人的质朴真实、率性而行的本性。他无法忍受官场对人的本性的扭曲,追求“本我”“真我”,不一味趋同,以求保存他的社会政治理想和人格价值,从字里行间我们不也体味到济世不得的痛苦与回归田园的无奈了吗? 因此,本文陶渊明的思想感情,既有回归田园的欢悦,又有理想受挫的失落和忧伤.
    真正的中国文人给了我们太多的感动:屈原因美政不得施行而沉尸汨罗;李白一生率性追求终以捞月赴死;王国维为一生钟情的文化而飘然跳湖;……他们是伟大的,因为他们都能固守自我的神圣领地。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之际与上流社会公开决裂的政治宣言。文章以绝大篇幅写了他脱离官场的无限喜悦,想象归隐田园的无限乐趣,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五柳先生传》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尔》
    志不行,顾禄位如锱铢;道不同,视富贵如土芥。 ——《宋史﹒隐逸列传》
    不诱于誉,不恐于诽。 ——《荀子﹒非十二子》
    怎样挖掘作品中渗透的意蕴与情绪?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陶渊明并非在逃避现实,而是在追求本真。他本来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本来就“不慕荣利”,凡事喜欢率性而为。仅仅是为了吃饭,才不得不去做官,而做官的日子对他来说仅仅是“心腹口役”,“心为形役”。做官之后,黑暗独裁、等级森严的官场生活和他的本性之间形成了一对尖锐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辞官归隐,追求本我、本真,还是改变自己,学会阿谀奉承、谄媚求荣,得到一种立足于官场的所谓本领?陶渊明选择了前者。因此,他的辞官归隐并不是在逃避现实,而是在追求符合他天性的生活方式。这一点,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是需要有足够的勇气、足够的对自己的真实、足够的务本求实的品质(追求自己真正倾心的事物,是一种务本求实的精神)、足够的独立思考的精神、足够的独立人格的支撑才能做到的。与此相反,如果为了在官场上取得一席之地,逐渐学会奉承求荣,逐渐丧失自我,失去骨头,那才真是看似进取,实则堕落。
    陶渊明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脊梁。是一个不阿谀奉承、不谄媚求荣、始终保持着独立思考精神和独立人格的鲜活的生命,是一颗不慕荣利、不受世俗羁绊,敢于追求本真与自我的率真的灵魂。他给我们创造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那就是永远保持独立思考的精神,不被众说纷纭所困扰;永远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不被世俗世相所牵引;忠于自己、把握自我,真实的面对自己的灵魂,以务本求实的品质,冲破世俗的勇气,追求自己真正倾心的事物。
    陶渊明的价值不在于诗中购置了一个虚拟的田园,更重要的是他让每一个人心里都能开出来了一片乐土,就是他日子过得很乐呵。他经常说,我归园田居,他本来也做过小官,当了八十三天彭泽令,后来觉得说不行,有一件小事让他觉得不快乐,他在那干着干着,有一天说上面来检查工作了,说督邮要到此,告诉他说你穿正装出场,叫做“应束带见之”,你必须要把腰带端上,穿正装去见一见,无非象今天穿上正装,扎上领带去见见领导,就这件事,陶渊明不干了。他说,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所以就解佩印而去,自己把佩印一扔,我回家了。回家的时候,他自己写了《归去来兮辞》。他说过去的这种日子“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这话说的好,什么叫以心为形役,就是让我这个身体成了我心灵的主人,他去奴役我的心灵,也就是说我让心灵受了好多委屈,去低三下四啊,去阿谀奉承啊,为的无非是我吃点好的,穿点好的,就让我的身体享一享福,但我让心灵受了这么大的委屈啊。所以他说,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犹可追,知道我过去的这事做错了,但是未来还长,所以我就归去了,所以我就回到自己的田园了。
    陶渊明的创作影响李白:何日到彭泽,狂歌陶令前。《寄韦南陵冰》杜甫: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白居易: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题浔阳楼》陆游:我诗慕渊明,恨不造其微。 《读陶诗》苏轼: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陶渊明之诗。渊 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东坡诗话录》 朱熹:渊明诗所以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 然流出。 《朱子文集》
    叙事、议论、抒情巧妙结合,创造出生动自然、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语言自然朴素,洗尽铅华,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乃瞻衡宇(衡,通“横”)   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实为古今字)   曷不委心任去留 (曷,通“何”)
      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生生:前“生”,维持;后“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   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   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
    携幼入室  形作名,幼儿、小儿。眄庭柯以怡颜 形作使动,使…愉快。园日涉以成趣 名作状,在园中,每天。策扶老以流憩 名作动,拄着。时矫首而遐观 名作状,时时。悦亲戚之情话 悦:形作意动,以…为快乐。乐琴书以消忧 名作动,弹琴、读书。或棹孤舟  名作动,划动。善万物之得时 形作动,喜欢,羡慕。
    (1)于时风波未静古义:指战乱。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2)尝从人事古义:指做官。今义: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 配,奖罚等工作。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古义:不久。今义:常用义为“寻找”“追寻”等。 (4)悦亲戚之情话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今义: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的成员。 (5)幼稚盈室古义:小孩。今义:指不成熟的做法。 (6)于是怅然慷慨古义:感慨。今义:指大方的行为。 (7)恨晨光之熹微古义:遗憾。今义:指一种情感,多为“仇恨”之意。 (8)将有事于西畴古义:指耕种之事。今义:指发生某事。
    1 判断句   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   2 倒装句   (1)复驾言兮焉求(疑问句宾语前置。“焉求”即“求焉”,追求什么)   (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疑问句宾语前置。“何之”即“之何”,到哪里去)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介宾结构后置)   (4)将有事于西畴(介宾结构后置)   (5)农人告余以春及(状语后置,“以春及告余”)   (6)乐夫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疑奚”)   3 省略句   (1)情在骏奔(省略主语“余”)   (2)寓形宇内复几时(“形”与“宇”之间省略介词“于”)   (3)稚子候门(省略“于”,正常语序应为:稚子于门候)   4 被动句   (1)遂见用于小邑(见,被)   (2)既自以心为形役(为,被)
    指出下列句子的古今异义觉今是而昨非悦亲戚之情话
    指出下列句子词类活用现象策扶老以流憩园日涉以诚趣或命巾车,或棹孤舟善万物之得时乐琴书以消忧携幼入室眄庭柯以怡颜
    指出下列句子是何种文言句式既自以心为形役童仆欢迎,稚子侯门农人告余以春及复驾言兮焉求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乐夫天命复奚疑
    仿“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另造一对偶句。答:
    【答案】叶淡淡以留意,花艳艳以娇人。/山青青以凝碧,水潺潺而悠思。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①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译文: ②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译文:
    【答案】①寄身世上还有多少时光,为什么不顺从自己的心意或去或留?为什么心神不定还想去哪里?②姑且顺应造化了结一生,以天命为乐,还有什么犹豫彷徨?
    归途: 舟-风-问-恨 抵家: 瞻-欣、奔-迎-候     径-松、菊-幼-酒 室中: 引-眄-倚-审 园中: 园-门-策-观     云-鸟-景-松 交游: 巾车-孤舟-寻壑-经丘     木-泉-善-感
    听录音,同学们一起背诵。
    减去口腹之欲,放弃物质欲望,就可以像陶渊明一样,获得精神上的快乐。 生活中的减法 时代节奏日益加快,人们整日忙于生活中的“加法”:我该获得什么,我能得到什么,我要赚到多少……平平凡凡,忙忙碌碌。这些“加”法如同无形的鞭子,将人们鞭打成快速旋转的陀螺。其实,只要多留心生活中的“减法”,你会发现世界原本不那么糟,生活还是很美的。 生活中的减法,是忍让。康德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是啊,面对生活中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你完全可以“忍一着,让一步”,减掉不满,减掉埋怨,减掉怒火,还自己一个“当下心安”。还记得那个“六尺巷”的美谈吗?古代有位丞相收到家里的来信,信上说家里和邻居为了一堵墙的地界发生了纠纷,想让
    丞相为家里出这口恶气。这位丞相看后当即回信:“千里修书为堵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惟独不见秦始皇!”家人收信后,想通了这件事,主动将界墙收回三尺。邻居一看,也觉惭愧,也往回收了三尺。这一“忍”忍出了心平气和,这一“让”让出了邻里和睦。 生活中的减法,是分享。如果问你:“橘子为什么长成一瓣一瓣的呢?”也许你会说:“因为这是大自然的杰作。”当然这种回答是正确的。其实,这个橘子还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橘子长成这个样子,就是希望你能和大家一起分享橘子,而不是一个人独吃!”你有一个思想,他有一个思想,如果各自独享,就仍然还是一个思想;但如果彼此分享,就有了两个思想,甚至能碰撞出新的思想。其实,生活中处处需要“分享”。让他人来分担你的痛苦,你的痛苦就会减去一半;让他人来分享你的喜悦,你的喜悦就将增加一倍。
    “分”的人是幸福的,因为他提升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享”的人也是快乐的,因为他感受到了真爱和友谊。 生活中的减法,更是奉献。当然,这个社会中大多都是平凡人,所以社会并不要求你能彻底摒除私欲,只是希望你能减小它的火焰,减低它的热度。一位大学校长曾言:“做一个平凡的人,但可做不平凡的事。”你不必像比尔•盖茨那样动辄捐出上亿家产,支持李连杰“一基金”——每月捐一块钱——也是一种奉献;你不必苛求自己做献血先锋,你如果能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献一次血,这也是一种奉献。也许,我们都无法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那就让我们做一粒“微尘”吧,微薄、微细、微乎其微,寻找不到,又随处可见,就在减去一块钱、一滴血的同时,我们却在塑造着伟大,让它成了一个城市的良心、一个民族的良心。 生活中的减法还有很多很多,只要你用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观察,你就会发现它别样的美。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学会了生活中的减法,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就将不再是梦想。
    1、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移居》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饮酒》 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饮酒》 4、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归园田居 其一》 5、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归园田居 其一》 6、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 其一》 7、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归园田居 其三》 8、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读山海经》 9、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杂诗》 10、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五柳先生传》 1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五柳先生传》 1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归去来兮辞》 13、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饮酒 其十》
    1 【名句】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 【译文】我不能为五斗米的俸禄而弯腰。 【解读】陶渊明当彭县令时,郡太守派督邮到各县视察。督邮来到彭泽,县吏对陶渊明说,应当穿好官服,束上腰带,去拜见督邮大人。陶渊明说:“我不能为五斗米的俸禄而弯腰。”他把县令的官印放在县衙里,扬长而去。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历来为中国人所景仰所传颂。人是要有一点骨气的。不然,为五斗米折腰,还有什么人格尊严?2【名句】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译文】见有好文章大家一同欣赏,遇到疑难处大家一同钻研。 【解读】“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后来流传演化而为成语“赏奇析疑”和“奇文共赏”。“赏奇析疑”和原诗意思一样,形容欣赏诗文、分析疑难。“奇文共赏”却和原诗的意思不同了,含有奚落和讥讽的语气,凡是故意把不通的、可笑的文字公之于众,让大家一起来贬斥,讥刺为“奇文共赏”。
    3【名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译文】“羁鸟”,被关在笼里的鸟。“池鱼”,被养在池水中的鱼。【解读】这两句以“羁鸟”、“池鱼”为喻,表达了自己渴望摆脱束缚向往回归农村的急迫心境和心恋田园的情怀,一“恋”一“思”,凝聚了诗人对田园的眷恋和思念。 “恋旧林”、“思故渊”表明了作者对污浊的官场生活的否定和唾弃。4【名句】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译文】刑天为炎帝近臣,自炎帝败于阪泉,刑天一直伴随左右,居于南方。蚩尤起兵复仇被黄帝削平,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刑天吞不下这口气,他一人手执利斧,直杀上中央天帝的宫门之前。黄帝也不是好惹的,他亲自披褂出战,双方杀得天昏地暗。刑天终于不敌,被黄帝斩下了头颅。黄帝把它的头颅埋在常羊山里。没了头颅的刑天却突然立起身来,把胸前的两个乳头当作一双眼睛,把肚脐当作嘴巴,左手握盾,右手持斧,向着天空猛劈狠砍,战斗不止。【解读】赞扬刑天的勇猛,表现出陶渊明隐士性格的另一个方面——鲁迅称之为“金刚怒目”,即对当时现实的极为不满。

    相关课件

    高中人教统编版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授课ppt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意思就是回去吧,写作背景,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全文主旨,文言知识检测,学案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第三单元10(兰亭集序 归去来兮辞并序)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课文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第三单元10(兰亭集序 归去来兮辞并序)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课文内容ppt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意思就是回去吧,写作背景,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全文主旨,文言知识检测,学案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课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课内容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靖节先生,五柳先生,读准字音了解句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