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后培优练(部编版)
第21课 古代诗歌五首-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后培优练(部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21课 古代诗歌五首-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后培优练(部编版),文件包含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解析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后培优练部编版docx、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原卷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后培优练部编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姓名: 班级 第21课 古代诗歌五首 本课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五首诗歌。
2.感悟诗人寄寓诗歌所表现的情感。本课难点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一、单选题1.下面句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水何澹澹(dàn),山岛竦(sǒng)峙。(《观沧海》曹操)B.念天地之悠悠,独怆( chuàng))然而涕(tì)下。(《登幽州台歌》陈子昂)C.雾凇沆砀( kàng dàng),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张岱)D.俶(chù)而远逝,往来翕(xī)忽。(《小石潭记》柳宗元)【答案】C【解析】【分析】试题分析:考查字音的识记。C项中的“沆”的正确读音是hànɡ。故答案为:C【点评】做好字音题,就要认真阅读选项中每一个加点字的读音,注意多音字在这个词语中的读音,还要注意平时容易读错的字音。做好本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辨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2.下列各项中短语的类型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孙权劝学 妇孺皆知 中国加油 血气方刚B.河中石兽 驿路梨花 任重道远 冠状病毒C.耀武扬威 海阔天空 仙露琼浆 天涯海角D.登飞来峰 游山西村 抗击病毒 逢入京使【答案】B【解析】【分析】A.都是主谓短语;
B.“任重道远”是并列短语,其余是偏正短语;
C.都是并列短语;
D.都是动宾短语;故答案为:B【点评】短语类型的判断,要学会结合词语的词性去分析。还可以将每一个短语想象成句子,再进行判断。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上周,特级教师做客电视台“中考快车”栏目,在席间没有高谈阔论,而是言简意赅,为初三学子复习迎考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B.老师强调考场作文应质朴真实、以情动人,文采藻饰过盛就可能忽视了对内容、主旨的的追求。C.模仿经典能提高写作水平是有例可援的,李白写《登金陵凤凰台》就借鉴了崔颢的《黄鹤楼》。D.平时文章要反复修改,达到吹毛求疵的程度,才能捋顺自己的思路,完善作文的语感,从而达到文从字顺,形美质优的效果。【答案】D【解析】【分析】A.高谈阔论,意思是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使用正确。B.文采藻饰,修饰文章,使之富有文采。使用正确。C.有例可援,有成例可以援引。指引用已有的事例作为自己行动的依据或借口。使用正确。D.“吹毛求疵”一词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含贬义。故答案为:D。【点评】做好本题,还要多加练习,并总结意思相近的成语的异同,特别是使用的语言环境的异同。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秦罗敷的严辞拒绝下,使太守的美梦破灭了。B.《观沧海》抒发了曹操北征乌恒时的体验和复杂心态。C.《望岳》全诗无一个“望”字,却处处在景物描写中体现着这个“望”字。D.《登飞来峰》不仅抒发了作者博大的胸怀,而且还为我们描绘的壮丽的景物。【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A、在秦罗敷的严辞拒绝下,太守的美梦破灭了。
B、《观沧海》抒发了曹操北征乌恒时的复杂心态。
D、《登飞来峰》不仅体现了作者博大的胸怀,而且还为我们描绘了壮丽的景物。故答案为:C【点评】病句的辨析一是要靠语感,感觉读起来别扭、不通顺的句子基本上为病句;二是可以先把句子压缩,只留下主干,然后从语法的角度进行分析。5.“神马都是浮云”是近年的网络用语,“神马”是“什么”的谐音,“浮云”的意思即虚无缥缈,转瞬即逝。“什么都是浮云”的意思是什么都不值得一提,有抱怨或感叹之意。下面各项中,“浮云”一词与此流行语中“浮云”一词的含义最接近的一项是( ) A.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论语》B.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C.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D.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关汉卿《窦娥冤》【答案】A【解析】【分析】A项的意思是说,干违背义的事而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好像飘浮在天空的云彩。孔子的意思是“看待富贵荣华有如浮云一样淡薄”。与此流行语中“浮云”的意思相符。故答案为:A【点评】一词多义的辨析,要生既要结合句子译文理解例子的含义,然后结合每一项的句子再进行翻译,深刻领会每一句的意义,最后进行辨析。6.古诗词中有很多诗句用词意蕴丰富,很值得品味。对下面诗句用词的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是杜甫《望岳》中的诗句,其中“钟”字将大自然拟人化。一个“割”字使泰山的巍峨跃然纸上。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王维《使至塞上》中的诗句,其中“直”表现出孤烟的坚毅、劲拔之美。“落日”原本容易给人以伤感的印象,而用一个“圆”字,就在苍茫中增添了些许温暖的感觉。C.“峰峦如聚,波涛如怒”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诗句,其中“聚” 形象地表明潼关被重山包围的情景。“怒”形象地写出了黄河之水奔腾澎湃的情状。两个词从视觉和听觉上写出了潼关的险要。D.“念天地之悠悠”是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的诗句,“白云千载空悠悠”是崔颢《黄鹤楼》中的诗句,两句中的“悠悠”都写出了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答案】D【解析】【分析】“白云千载空悠悠”悠悠:久远的意思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诗歌关键词句的把握,注意把握诗歌内容,深入体会诗歌思想感情。7.下面的句子可以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一个宁静的黄昏,郁闷无处发泄的他孑然登上了幽州台。②他们得以一展抱负,大显身手,建立不世奇功,流传千古英名。③报国无门,兼遭羞辱,被贬军曹的陈子昂满腔热血降到冰点,情绪悲愤到极致。④昔日,燕昭王筑起此台,其上放置黄金,招得郭隗、乐毅等贤才来奔。⑤他极目望远,忆古思今,不平之气在心中酝酿发酵,化作几行不朽文字喷薄而出。A.①④⑤②③ B.①⑤③④② C.③①④②⑤ D.③④①⑤②【答案】C【解析】【分析】③句引出语段所写主人公:陈子昂,应为首句。①句因为他内心悲愤,所以才会登上幽州台排解,故为次句。④句介绍幽州台的由来,紧承①句,应为第三句。②句中的“他们”紧承④句中的“郭隗、乐毅等贤才”,应为第四句。⑤为末句。故语序为:③①④②⑤。故答案为:C。【点评】语句排序题解决方法:
1寻头断尾,确定首尾句。
2把握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3把握关联词的搭配。
4把握话题衔接尤其是重复出现的词语。二、 默写8.默写句子。(1)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 ,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登飞来峰》) (3)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4) ,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 (5)我们登上顶峰眺望远景,大有“ , ”之感,大家纷纷拍照留影。(用杜甫《望岳》中的诗句填空) (6)《游山西村》于写景中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的诗句是: , 。 (7)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中以落花为喻,表明诗人心志的诗句是: , 。 【答案】(1)独怆然而涕下(2)飞来山上千寻塔(3)不畏浮云遮望眼(4)从今若许闲乘月(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解析】【分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第一至四题属于承接性默写。第五至七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求考生通过反复诵读,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文意,要注重知识迁移的同时,还要求考生能利用已知的知识进行联想,写出最准确的答案。默写时,要注意怆、涕、遮、凌、复几个易错的字形。写完之后,要重新读一下诗句,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发生。故答案为:⑴ 独怆然而涕下 ;
⑵ 飞来山上千寻塔 ;
⑶ 不畏浮云遮望眼 ;
⑷ 从今若许闲乘月 ;
⑸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⑹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点评】本题考查名句默写。所考篇目均来自课标篇目,考生答题时要抓住题干中的答题提示,准确填写句子,答题完成后要认真核查,避免出现大意性错误。三、 综合题9.根据要求完成后面小题(1)在开展以“古诗词赏析”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动过程中,需要小组成员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研究选题,请草拟三个研究选题供小组成员讨论。 (2)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我国古代诗词中也不乏哲理诗歌。如苏轼的《题西林壁》、陆游的《游山西村》。请选择其中的一首来论证培根的“读诗使人聪慧”这一论点。(不少于200字)附1: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附2: 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答案】(1)如古诗的意境、用典、韵律、节奏、语言、情感、平仄等。 (2)不唯一 【解析】【分析】(1)“古诗词赏析”可以从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修辞方法。修辞的运用可以丰富表达的内容,修辞方法的分析对理解诗的内容极为重要,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双关等。表现手法。诗人常用烘托渲染、典故、借古讽今、虚实相对等表现手法来增强诗词的表现力,以利于自己情感的表达。赏“妙语”。妙语指精妙的词语,学会赏析凝练精准的词语,这是古诗词赏析的较高境界,也是具备鉴赏能力的体现。
(2)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如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故答案为:⑴ 如古诗的意境、用典、韵律、节奏、语言、情感、平仄等。
⑵不唯一【点评】⑴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景、事、人、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
⑵论据,依据其本身的性质和特征,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类。事实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因此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就是这个道理。事实论据包括具体事例、概括事实、统计数字、亲身经历等等。道理论据是指那些来源于实践,并且已被长期实践证明和检验过,断定为正确的观点。它包括经典性的著作和权威性的言论(如名人名言等),以及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等。四、诗歌鉴赏10.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望 岳杜 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1)对《望岳》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人由实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于是想象登临泰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B.诗的第二句,作者没有用笔墨去勾勒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以距离远衬山势高峻,用笔不凡。C.第三句的“造化”是运气、福气的意思,这句是说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实为泰山的运气。D.全诗格调高亢,尤其是七八两句表现了诗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读来催人奋进。(2)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的景物,其中“钟”、“割”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答案】(1)C(2)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解析】【点评】(1)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诗句的意思来理解每一个选项涉及的内容,从字、词、句、表达诗人的情感等多个方面去分析。
(2)鉴赏诗歌“炼字”艺术
炼字是指诗词中那些经过反复推敲,用得贴切、准确、生动,能传神地表现事物、情感等鲜明特征的字词。古人所谓炼字,主要是炼动词、形容词和虚词(副词、连词等),此外,数词、叠词等也常有涉及。
解答比较赏析类的炼字题型要注意联系上下文语境来比较分析,注意比较字的含义、词性、连带的修辞手法、与上下文的组合(或照应)关系及其产生意境特点、流露的情感基调等的细微差别。(1)本题考查古诗鉴赏。“造化”是大自然的意思,不是运气、神气,故选C。(2)此题考查诗歌的炼字,解答时要读懂句子并赏析精彩字词的妙处。“阴阳割昏晓”的意思是:高大巍峨的泰山把南北分成晨夕。“割”的意思是截断。这里是写泰山的南北分界明显,使用“割”字直截了当,写出了阴阳的分明,更突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总结为:“割”字,用夸张手法,说“昏”和“晓”是泰山“割”开的,将泰山的高峻绵长夸张到了极致,突出了泰山巍峨高大的形象(特点)。
11.古诗词赏析。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句概括了峰和塔的高度。“千寻塔”极言塔的高峻。B.第二句说,登飞来峰顶的高塔,在晨鸡报晓时分,便可以看到旭日东升。C.第三句中“不畏”表现了诗人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D.诗作最后两句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两句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请简要说明。 【答案】(1)D(2)诗句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解析】【分析】(1)D.“委婉含蓄”说法有误,“浮云”在古代诗歌中,往往用来借代奸邪小人。联系到诗人后来向宋仁宗上万言书,以及实行变法,与保守派的坚决斗争等,这可说是个战斗的宣言,表现作者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远大的抱负,以及大无畏的精神。故选D。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这两句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脉相承,表现技法极为相似,王诗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同时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高度决定眼界。故答案为:⑴D
⑵ 诗句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点评】⑴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解答此题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要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⑵本题考查探究诗句蕴含道理的能力。要想准确地理解诗句蕴含的哲理,要在理解文本的内容的基础上联系写作背景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注意一定不能停留在表面,就事论事。1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诗人登上幽州台,产生了怎样的联想? (2)请赏析“悠悠”一词的表达效果。 【答案】(1)大地茫茫,空阔寂寥,没有一个知音。 (2)悠悠形容时间久远和空间广大,把个人放在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人显得渺小,产生一种孤独感。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意境对的理解。“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像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没有一个知音,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从而表达自己对不被理解、怀才不遇的悲叹。
(2)此题考查品味诗歌语言的能力。品味关键字词是诗歌考查的主要内容。应留心字词在诗中的意思,体会该字词在诗中创设的意境,学会分析该字词所传达的情感。“悠悠”意指辽阔遥远,营造了苍茫辽远的意境,反衬(衬托)胸怀大志却报国无门的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或:用登临幽州台所见的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衬托胸怀大志却报国无门的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叠词的使用,使全诗意境更显苍茫,增强了反衬效果。故答案为:⑴大地茫茫,空阔寂寥,没有一个知音。
⑵悠悠形容时间久远和空间广大,把个人放在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人显得渺小,产生一种孤独感。【点评】⑴本题考查的是考查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回答本题时,需要掌握句子翻译,从而理解诗词内容。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认真阅读,正确理解指定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即可作答。13.阅读《游山西村》,完成后面小题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1)阅读这首诗,任选其中一联,具体说说你对“古风存”的理解。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你读出了哪些情感? 【答案】(1)示例:首联写出淳朴的民风。农家酒味虽薄,但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一个“足”字,表现了丰收之年农家待客倾其所有的盛情。这联诗句,表达出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之意。 (2)示例:我读出了诗人对农村风光和淳朴民风的赞美之情,从“疑无路”到“又一村”的欣喜之情及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解析】【分析】(1)题干要求具体说说你对“古风存”的理解。读懂诗句是作答的关键。本题的难点在于审题和对于诗词内容和主题的理解。审题时要牢牢的抓住题眼,“古风存”,结合相关诗句做具体的主题分析。选首联与颈联皆可。如“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不要笑话农家的酒浑,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腊酒,指上年腊月酿制的米酒。豚,是小猪。足鸡豚,意谓鸡豚足。这两句是说农家酒味虽薄,而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这些都能说明“古风存”。
(2)考查对诗歌抒发的思想感情的把握。本题的难点在于诗句的理解,以及审题的技巧。审题时需要圈画“哪些情感”扣住这个要求选择相关的语句进行答题,准确答出作品中的感情。这首诗是蛰居山阴老家农村时所作。生动地描画出一幅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对淳朴的农村生活习俗,流溢着喜悦、挚爱的感情。诗人陶醉在山西村人情美、风物美、民俗美中,有感于这样的民风和民俗及太平景象,反映了他乡居闲散的思想感情。诗人陶醉于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里,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情感。这首诗生动地描画出一幅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图,表达了诗人沉醉于淳朴的农村生活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情感。故答案为:⑴ 示例:首联写出淳朴的民风。农家酒味虽薄,但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一个“足”字,表现了丰收之年农家待客倾其所有的盛情。这联诗句,表达出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之意。
⑵ 示例:我读出了诗人对农村风光和淳朴民风的赞美之情,从“疑无路”到“又一村”的欣喜之情及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点评】⑴品味炼字类解析方法: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⑵名句赏析类解析方法: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这类题多为开放题,答案不要求统一,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14.阅读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试分析首句写“白日斜”的表达效果。(2)下列对诗歌的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回归的喜悦,又有离别的愁绪。B.全诗以一种热情洋溢的战斗姿态,对清朝当政者予以讽谏,表达了作者心中对国家未来命途的关切,和希望当政者能够广纳人才的渴望。C.诗人以“浩荡”修饰离愁,以“白日斜”烘托离愁,以“天涯”映衬离愁,这种多层次的描写方法和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D.诗人以拟人化手法将落花写成有感情的,说是即使化作了春泥还要护花,用以比喻诗人虽辞官离京,仍要像落花变春泥再护花一样,对社会,对国家还要竭尽全力。【答案】(1)运用环境描写(点明时间),写出了夕阳西下,黄昏将至的景象,渲染了凄伤忧愁的氛围,烘托出诗人心中的无限离愁。 (2)B【解析】【分析】(1)“浩荡离愁白日斜”的意思是: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诗人被迫辞官离京,离开自己生活多年的京城,心中愁绪万千。因此,作者写“白日斜”是环境描写,点明了离别的时间以及当时夕阳西下黄昏景象,渲染了日暮穷途的氛围,烘托了诗人心中的无限离愁。
(2)B.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不向命运低头、高昂进取、执着地追求理想的信念和为社会无私奉献的情怀,显然,B项理解错误,故选B。故答案为:(1)运用环境描写(点明时间),写出了夕阳西下,黄昏将至的景象,渲染了凄伤忧愁的氛围,烘托出诗人心中的无限离愁。
(2)B【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理解诗歌中景物描写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时要在读懂原诗内容、把握诗歌主旨、理解重点诗句意思、掌握诗歌写作背景的基础上作答,找出描写的景物并分析其作用(如描写了某种景象;渲染某种氛围;烘托某种情感)。
(2)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要会描绘诗的景象,从内容里理解。理解作者的感情,从全诗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细细品味词句所包含、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把握诗歌的内容应在疏通诗意的基础上紧紧抓住关键词来分析斟酌。五、语言表达15.展开想象,描绘出陆游《游山西村》诗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山村风光。要求:①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②符合诗歌的意境。③不少于60字。【答案】诗人在青翠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的溪流中浅唱慢吟淙淙穿行,草木你追我赶愈渐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渐依稀难认。正在迷茫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家农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顿觉豁然开朗。【解析】【分析】想象描述题。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诗化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你的话把诗中的画面描绘出来。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点评】此次作文要求以记叙、描写为主,展开想象‚表达真情实感,行文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