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24 司马光教学设计
展开司马光(第一课时)
一、导入
1. 我们祖国有着泱泱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曾经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历史名人,在他们身上发生过不少广为流传、脍炙人口的轶闻故事,在我们一年级读到过的《三字经》里就有两位孩子(出示《三字经》片段),你知道他们是谁吗?他们做了什么吗?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2. 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3. 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位古人小时候的故事。(出示课题:司马光)读题,学习生字“司”,微课介绍“司马光”:
司马光,复姓“司马”,单名“光”,他自幼就是出了名的神童,勤奋好学,刻苦努力,博学多才。司马光还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忠于君王,他温良谦恭、刚正不阿,是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司马光官任四朝,政绩卓著,他主持编纂《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也曾被奉为儒家三圣之一,其余两人是孔子和孟子。
二、初识“文言文”。
1. 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你发现这篇课文与我们之前学的课文有什么不同之处?(出示课文)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篇幅短小,文字简短。
像古诗一样,每个字都表示丰富的含义。
读起来比较拗口,不容易理解。
2.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你们说的这些特点,就是古文的特点。因为它是用文言文来写的,什么是文言文呢?文言文就是古代人写文章时用的书面语言,所以读起来没那么容易理解,而我们今天的文章都是用常用的口头语言,也就是白话文写的。
古今对比:
文言文:就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
白话文: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
3. 古人多厉害呀,他们能用短短30个字就能讲清楚了一个故事,虽然读起来不是那么直观清楚,但是细细阅读,我们发现它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都说清楚了,今天我们就来一回穿越,学做古人,走进文言文:《司马光》。
三、初读:
1. 学习文言文其实是有诀窍的,就是古人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今天让我们用这个方法来学习吧。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三遍,借助注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给句子标上序号。
大声朗读课文三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请同学读课文。(读通、读准。)
(1)正音:瓮、迸,强调后鼻音。
(2)借助注释,理解“瓮”含义,并区别“缸”(图片):“瓮”口小肚大的容器;“缸”,盛东西的器物,一般底小口大。“瓮”是收口的,“缸”是敞口的。
3. 大家读了三遍课文,有没有在文中找到课题当中的“司马光”,他在哪里?请找到句子,圈出来。
光持石击瓮破之,
4. 文中除了司马光,还有谁呢?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在文中圈出这些人物。
(1)校对:群儿、一儿、众、(光)、儿
(2)“群儿”指的是谁?文中还有哪个字写人很多?
(3)“一儿”是司马光吗?他是谁?他还在文中哪里出现?
5. 人物找全了,读课文的时候可要读清楚“谁干什么”,让我们听听智慧姐姐是怎么读。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听录音,初标节奏分隔号,校对。
(2)说说发现:根据“谁干什么”,在“谁”的后面适当停顿。
(3)练习朗读。
四、精读
1. 大家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模仿“智慧姐姐”的朗读,已经把课文初步读通顺了,还了解了有哪些人物,但孩子们具体在干些什么呢?
(1)拿出学习单,读读左边的小故事,再读读右边的文言文,你觉得故事哪部分对应哪句文言文?请模仿第一句的样子,找找后面句子间的关系。
(2)校对:一个学生读文言文,另一个学生读故事部分;男、女生分读。
2. 看着小故事大家都读懂了,我把小故事去掉了,你还能说说看看吗?老师来考考你,我来问,你来答。我用文言文来问,你要用课文中的文言文来回答。
(1)群儿/何为? 群儿/戏于庭
A. 那么多的小伙伴在庭院里,你想玩些什么?
B. 多开心呀,请你读出高兴的心情。
(2)一儿/何为?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A. 听了你们的朗读,我心里觉得十分着急、害怕,紧张得很,为什么?
B. 水都没顶了,命都要没了,这里的“没”要前后停顿,读出千钧一发、岌岌可危。孩子们在玩耍中出现了危险事故,人命关天,这是故事的起因,接下来怎样呢?
(3)众/何为? 众/皆弃去
(4)光/何为? 光/持石/击瓮/破之
A. 这里司马光做了两(三)个动作,分别是什么呢?
B. 请把这些动作停顿读清楚,虽然事情紧急,不能拖延,但是遇事可不能慌张,还得有条不紊,冷静沉着,这样才能解决问题。
(5)结果如何? 水迸,儿/得活
3. 师生问答,反复朗读练习,指导情感语气。
4. 课文的起因、经过、结果都搞清楚了,你能读好整篇课文吗?
(1)让我们先根据智慧姐姐第一遍范读,给课文标对分隔号。
(2)校对一下,你的分隔号标对了吗?让我们一起和智慧姐姐有节奏、有感情地读好这篇小古文。
5. 大家读得可真好,不过真正的古文可不是课文中的样子,你们想看看真正的古文吗?真正的古文是竖着排列的,方向是从右到左,而且还没有标点,你能看得懂吗?你会读吗?
五、总结升华
1. 大人们听到孩子们的呼救声,终于闻讯赶来了,他们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你能用这篇小古文告诉他们的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吗?有感情地背诵全文。
2. 对比其他的孩子,你觉得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如果你是闻讯而来的大人,你会怎么夸奖司马光?(机智勇敢、沉着冷静、临危不惧)
3. 这节课,我们穿越了一回,学习了古人的文言文,也认识了童年的司马光,老师这里还有一篇《司马光》的全文,它出自《宋史·司马光传》。课文中的只是它的后半部分,前半部分你能读懂吗?课后我们可以一起交流一下,大家有兴趣也可以去找一些简单的文言文去读一读,看看这堂课中的哪些知识能用到你的阅读中。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选择,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设计,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23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1学年23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