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青岛版 (五四制2017)四年级上册21 声音的传播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青岛版 (五四制2017)四年级上册21 声音的传播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问题,激发情趣,分组探究,解决问题,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总结,阅读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 题
21、声音的传播
课 时
1
备课教师
单 位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使学生初步学会有目的的观察;
(2)使学生能利用常见的器材进行实验探究,会描述实验现象,收集有效的信息并根据信息归纳科学规律;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用语言表达物理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感受自然界声音的美好与有趣,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知识。
(2)通过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用不同的实验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互动,营造共同讨论、共同参与、共同尝试的民主融洽的教学氛围;并通过学生的探索实验,培养同学间相互合作、探讨交流、共同探索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声音产生的原理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因为只有了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原理,才能从本质上理解对它的控制与应用,这是进一步学习本章其它内容的前提,这个前提的掌握与否是本章后续学习的关键,是实现本章教学目标的基础。
教学难点
本节课教学的难点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因为仅仅依靠学生的日常生活感受很难认识到这一点,只有借助于实验及推理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而学生刚刚接触物理知识,认知能力相对薄弱,易于形成难点。
教学准备
烧瓶、小铃、水、皮管、夹子(每组一套),底面开孔的小鼓、蜡烛(每组一套),木棍、小闹钟。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一、创设问题,激发情趣。
(课前播放《爱我中华》歌曲, 嫦娥1号发射视频)
师:这首歌的名字是《爱我中华》,听到这首歌时你有什么样的心情?
生:高兴、激动。
师:如果老师告诉你这首歌可以从太空传回地球播放给我们听,你们是不是更激动,更高兴啊!
师:举世瞩目的嫦娥1号搭载着中国人的千年飞天梦想成功飞往月球,同时还搭载着30几首中国人非常喜欢的歌曲,其中就有这首《爱我中华》。
师:在地球上我们可以听到这美妙的歌声,假如我现在身在月球,我能听到这歌声吗?为什么?
生:不能,因为月球没有空气,是真空的。
师:对,月球是一个真空的世界,没有空气,即使发生大爆炸也听不到任何声音。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真空铃的实验,靠铃的振动发出声音,验证了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好不好?
生:好。
(播放课件:真空铃实验)(板书: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师:既然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那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声音的传播。
(板书:声音的传播)
二、分组探究,解决问题。
1、声音的传播方向。
师:老师在讲课,(走到学生中间)指名学生,你能听到吗?你能听到吗?大家都能听到老师讲课,这说明声音是向哪个方向传播的呢?
生:四面八方。
师:对,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2、气体可以传播声音。
师:老师发出的声音是通过什么传播到你们耳朵里的呢?
生:空气。
师:空气也就是气体可以传播声音。
(板书:气体)
3、固体可以传播声音。
师:那固体能传播声音吗?
生:能。
师:谁来举个例子说一说?
生:把耳朵贴在桌子上,就能听到敲桌子的声音。
师:你说得真好,我们来试一试。(用力拍桌子)你们能到声音了吗?
生:听到了。
师:(轻轻的敲桌子)听到了吗?
生:一部分学生听到了。
师:(轻轻的挠桌子)听到了吗?
生:听不到。
师:老师找一名同学到前面,把耳朵贴在桌子上听,听见了吗?
生:听见了。
师: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生:想。
师:要注意挠桌子的时候,尽量发出在空气中听不到的声音,一只耳朵贴在桌面上,一只手轻轻挠桌子。
(学生活动)[来源:Zxxk.Cm]
师:听见了吗?
生:听见了。
师: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一个土电话传播声音的实验。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要求:(课件出示要求)
实验1:土电话能传播声音吗?
方法:(1)两名同学合作,一名同学
将纸杯贴紧耳朵,一名同
学对着纸杯说话.
(2)两个纸杯间的线要拉直.
(3)尽量小声音说话.
我们的发现:
(学生活动)
师:土电话可以传播声音吗?实验中你有什么发现?
生:能传播。生:纸杯好象一个扩音器。生:发出声音的时候线绳在振动。
师:土电话靠拉紧的线绳传播声音,再次证明了固体可以传播声音。(板书:固体)
4、液体可以传播声音。[来源:学_科_网]
师:液体可以传播声音吗?
生:可以。
师:谁能举个例子。
生:游泳时能听到地面上的声音。生:拿东西在水里敲也能听到声音。
师:我们学过的一首诗中写到:路人借问摇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也证明了液体可以传播声音。
师: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一个实验。证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要求:(课件出示要求)
实验2:水能传播声音吗?
方法:(1)把铃铛和小锤放入水
中,用小锤敲击铃铛发出声音.
(2)不要让铃铛和小锤碰到水槽.
(3)将耳朵贴在水槽外壁听.
我们的发现:
师:看清楚要求了吗?
生:看清楚了。
师:请小组长上台前来领材料,开始实验。
(学生活动)
师:说说你们的发现吧?
生:在水中敲击铃铛,能听到声音。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水是液体,我们可以听到在水中敲铃铛的声音,也再次证明了液体可以传播声音。(板书:液体)
5、小结:固体、液体、气体是架在发生物体的我们耳朵之间的桥梁。虽然他们都可以传播声音,但是传播声音的速度却不同,科学家利用精秘的仪器,测量出了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速度,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件:声音的传播速度)
三、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师:聪明的古代人,就利用了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快而解决了生活中的一大难题。请看。(课件:伏罂而听)
四、总结
师:谁能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生: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生: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速度不一样。
生: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请同学们打开书第32页,把板书抄写在书上。
五、阅读提升
师:打开科学学习小助手,看我的资料库中关于声音的知识。
师:说说你的收获?
板
书
设
计
21、声音的传播
声音传播:
固体中 大约5000米/秒 最快
液体中 大约1500米/秒 较快
气体中 大约340米/秒 最慢
真空中 不能传播
教
学
反
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青岛版 (五四制2017)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声音的秘密21 声音的传播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加强直观,探索新知,强化练习,综合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青岛版 (五四制2017)三年级上册21 水蒸发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提出问题,猜想假设,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青岛版 (五四制2017)五年级下册21 给植物分类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科学概念,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