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9.2 *项脊轩志导学案
展开(教师用书独具)
(第一段)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一丈见方),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渗漏),雨泽下注;每(每一次,每当)移案(几案,桌子),顾(环顾四周)视无可置(挪置)者。又北向(向北,指坐南朝北),不能得(获得,得到)日,日过午已昏。余稍(稍微)为修葺(修补),使不上漏。前辟(开辟)四窗,垣墙周庭(四周围绕院子砌上墙),以当(抵挡)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才)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栏杆),亦遂增胜(美)。借书满架,偃仰(俯仰,这里指安居、休息)啸歌(长啸歌吟),冥然兀坐(静静地独自端坐),万籁(自然界的一切声响)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离开)。三五(农历每月十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树影摇动的样子)可爱。
请概括段意:叙写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变化。
(第二段)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在此以前)庭中通南北为一。迨(等到)诸父异爨(分灶做饭,意思是分家),内外多置(设置)小门墙,往往而是(到处都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越过厨房)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开始)为(动词,插上)篱,已(不久后)为(动词,砌上)墙,凡再(两次)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去世的祖母)婢也,乳(喂奶、哺育)二世,先妣(去世的母亲)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内室),先妣尝一至。妪每(经常,常常)谓余曰:“某所(处,地方),而(你的)母立于兹(这里)。”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小孩的哭声)而(连词,表修饰)泣;娘以(介词,用)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偏指一方,她)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古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到头顶上)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你的)影,何竟日(一整天)默默在此,大类(很像)女郎也?”比(等到)去,以手阖(关闭)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用于判断句表示肯定,相当于“就”)可待乎!”顷之(不久,不一会儿),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上朝),他日(某一天)汝当用之!”瞻顾(瞻视回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请概括段意:叙写项脊轩的变迁,回忆母亲和祖母的往事。
(第三段)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关上窗户)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遭受四次火灾),得不焚,殆(恐怕,可能)有神护者。
请概括段意:叙写自己闭门苦读的情景及小轩多次遭火未焚的事情。
…………
(第四段)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嫁到我家来。归,旧时指女子出嫁),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小或矮的桌子)学书(写字)。吾妻归宁(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亲),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形制,规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请概括段意:回忆亡妻生前的事。
(第五段)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名词作状语,亲手)植也,今已亭亭(直立的样子)如盖(伞盖)矣。
请概括段意:借庭树写对亡妻的怀念之情。
eq \f(项脊轩, 旧南阁子 也。 室 仅方丈, 可 容一,项脊轩,(是)原来的南阁子。屋子仅一丈见方,只可容纳一)
eq \f(人居。,个人居住。)eq \b\lc\[\rc\](\a\vs4\al\c1(旧:旧日的,原来的。南阁子:南边,藏物的小房间。方丈:一丈见方。)) eq \f( 百,这是一间已有上百)
eq \f(年 老 屋, 尘泥 渗 漉,雨泽 下注;每 移,年的老屋子,(屋顶墙头上的)泥土漏下,雨水也往下流;每当移动)
eq \f( 案, 顾 视 无 可 置 者。,书桌时,环视四周(竟然)没有可以安置(案桌)的地方。)
eq \b\lc\[(\a\vs4\al\c1(渗(shèn)漉:,渗漏。))
eq \b\lc\ (\a\vs4\al\c1(雨泽:雨水。下注:往下流。下,名词作状语,往下。注,,流。案:书桌。顾视:环视。者:助词,与动词“置”构成名词性))
eq \b\lc\ \rc\](\a\vs4\al\c1(词组,用以指,放置的地方。)) eq \f(又 北 向,不能得 日,日 过午 已 昏。,方位又朝北,不能照到阳光,天一过中午就已经昏暗。)
eq \b\lc\[\rc\](\a\vs4\al\c1(北向:方位朝,北。向,朝着。)) eq \f(余稍为修葺, 使 不上 漏。,我稍微修补了一下,使它上面不再漏土漏雨。)
eq \b\lc\[\rc\](\a\vs4\al\c1(修葺(qì):,修补。)) eq \f( 前 辟 四 窗, 垣 墙周庭, 以 ,阁子北面开辟了四扇窗子,院子周围砌上墙,用(北)
eq \f(当 南 日, 日影反照,室 始 洞 然。,墙)挡着南边射来的日光,日光反照,室内才明亮起来。)eq \b\lc\[(\a\vs4\al\c1(前:指阁子,北面,因这))
eq \b\lc\ \rc\](\a\vs4\al\c1(阁子是“北向”的。垣墙周庭:院子周围砌上墙。垣墙,名词用作,动词,砌上垣墙。垣,矮墙,也泛指墙。当:挡。洞然:明亮的样子。))
eq \f(又 杂 植 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 遂,又在庭院里错杂地种上兰花、桂花、竹子等,往日的栏杆,也就增)
eq \f(增 胜。,加了光彩。)eq \b\lc\[\rc\](\a\vs4\al\c1(栏楯(shǔn):栏杆。纵的叫栏,横的,叫楯。增胜:增加光彩。胜,美。)) eq \f(借 书 满,借来的书摆满)
eq \f( 架, 偃仰啸歌, 冥然 兀 坐 ,,书架,我安居室内,长啸高歌,有时又静静地独自端坐着,听到自然)
eq \f(万 籁 有 声;而庭 阶 寂寂, 小鸟 时 来啄,界各种各样的声音;庭院阶前却静悄悄的,小鸟不时飞下来啄)
eq \f(食,人至 不 去。,食,人到了也不离开。)eq \b\lc\[(\a\vs4\al\c1(偃(yǎn)仰:俯仰,这里指,安居、休息。啸歌:长啸歌吟。))
eq \b\lc\ (\a\vs4\al\c1(啸,口里发出长而清越的声音。冥然兀坐:静静地,独自端坐。万籁(lài):各种声音。籁,孔穴中发出的))
eq \b\lc\ \rc\](\a\vs4\al\c1(声音,此处泛指声音。,庭阶:庭院中的台阶。)) eq \f(三五之夜,明月 半 墙,,十五的夜晚,明月高悬,照亮半截墙壁,)
eq \f(桂 影 斑 驳, 风 移 影动, 珊珊可爱。,桂树影子交杂错落,微风吹来,花影摇动,美丽可爱。)eq \b\lc\[(\a\vs4\al\c1(三五,之夜:))
eq \b\lc\ \rc\](\a\vs4\al\c1(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斑驳:,错杂。珊珊:树影摇动的样子。))
eq \f(然余居于此, 多可喜, 亦 多可悲。,然而我住在这里,有许多可喜的事,也有许多可悲的事。)
eq \b\lc\[\rc\](\a\vs4\al\c1(可:值,得。)) eq \f(先是 庭中通南北 为一 。,在这以前,庭院南北相通成为一体。)eq \b\lc\[(\a\vs4\al\c1(先是:在此以前。通,南北:南北相通。))
eq \b\lc\ \rc\](\a\vs4\al\c1(为一:成,为一体。)) eq \f(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 小门墙,往往,等到伯、叔分家,室外设置了许多小门墙壁,到处)
eq \f(而是。,都是。)eq \b\lc\[(\a\vs4\al\c1(迨(dài)诸父异爨(cuàn):等到伯、叔分家。迨,等到。,诸父,伯父、叔父的统称。异爨,分灶做饭,意思是分家。))
eq \b\lc\ \rc\](\a\vs4\al\c1(往往而是:,到处都是。)) eq \f(东 犬 西吠 ,客 逾 庖,东家的狗(听到西家的声音)就对着西家叫,客人)
eq \f(而 宴, 鸡 栖于厅。,得越过厨房而去吃饭,鸡在厅堂里栖息。)eq \b\lc\[(\a\vs4\al\c1(东犬西吠:东家的狗,(听到西家的声音)就))
eq \b\lc\ \rc\](\a\vs4\al\c1(对着西家叫。西,名词作状语,向西,边。逾:越过。庖:厨房。宴:吃饭。)) eq \f(庭中 始 为 篱,,庭院开始是篱笆隔开,)
eq \f(已 为 墙,凡 再 变 矣。,然后又砌成了墙,一共变了两次。)eq \b\lc\[\rc\](\a\vs4\al\c1(已:不久后。,再:两次。)) eq \f(家 有 老 妪,,家中有个老婆婆,)
eq \f(尝 居于此。,曾经在这里居住过。)eq \b\lc\[\rc\](\a\vs4\al\c1(老妪(yù):,老婆婆。)) eq \f( 妪, 先大 ,这个老婆婆,是我去世的)
eq \f(母婢也,乳二世, 先妣抚之甚厚。,祖母的婢女,给两代人喂过奶,先母对她很好。)eq \b\lc\[(\a\vs4\al\c1(先大母:去世,的祖母。乳二))
eq \b\lc\ \rc\](\a\vs4\al\c1(世:给父亲和自己两代人喂过奶。乳,名词用作动词,,喂奶、哺育。先妣(bǐ):去世的母亲。抚:对待。)) eq \f(室 西 连于,房子西边和内)
eq \f(中闺,先妣尝一至。,室相连,先母曾经来过一次。)eq \b\lc\[\rc\](\a\vs4\al\c1(中闺:,内室。)) eq \f(妪 每谓余曰:,老婆婆经常对我说:)
eq \f(“某所,而 母立于兹 。”,“这个地方,你的母亲(曾经)站在这儿。”)
eq \b\lc\[\rc\](\a\vs4\al\c1(每:经常,不止一次。某所:,某个地方。而:同“尔”,你的。))
eq \f(妪又 曰:“汝姊在吾 怀, 呱呱而泣;娘 以 指叩门扉,老婆婆又说:“你姐姐在我怀中,呱呱地哭泣;你母亲用手指敲着房门)
eq \f(曰:‘儿 寒乎? 欲 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说:‘孩子是冷呢,还是想吃东西呢?’我在门外一一回答。”)
eq \b\lc\[\rc\](\a\vs4\al\c1(呱呱(ɡū):象声词,,哭的声音。为:作。))eq \f(语 未 毕, 余 泣,妪 ,话还没有说完,我就哭起来,老婆婆)
eq \f(亦 泣。余自束发 读书 轩中, 一日,大 母过余,也流下了眼泪。我从童年起就在轩内读书,有一天,祖母来看我)
eq \f(曰:“吾 儿, 久不 见 若 影, 何竟日默默,说:“我的孩子,好久没有见到你的身影了,为什么整天默默地)
eq \f( 在此,大类女郎 也?” 比 去,以手阖门,,待在这里,真像个女孩子呀?”等到离开的时候,用手关上门,)
eq \f(自 语曰:“吾 家读书 久 不 效, 儿之 成,,自言自语地说:“我们家读书长久没有效果,这孩子取得成就,)
eq \f(则可 待 乎!”,就可以等待了呀!”)eq \b\lc\[(\a\vs4\al\c1(束发:指十五岁。古人到了十五岁就把,头发束起来,表示成童。过:看望。若:你的。))
eq \b\lc\ (\a\vs4\al\c1(竟日:整天。大类:很像。类,像,动词。比去:等到离开的时候。,比,及、等到。阖(hé):关闭。久不效:长久没有效果,))
eq \b\lc\ \rc\](\a\vs4\al\c1(这里指科举,上无所成就。)) eq \f(顷之, 持 一 象笏至,曰:“此 吾祖,不一会,拿着一个象笏过来,说:“这(是)我祖父)
eq \f( 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他日汝当用之!”,太常公明宣德年间拿着去上朝用的,以后你会用到它!”)eq \b\lc\[(\a\vs4\al\c1(顷之:,不久。))
eq \b\lc\ (\a\vs4\al\c1(之,音节助词,无义。象笏(hù):象牙制的手板。笏,大臣上朝,用的手板,有事可以记在上面备忘。太常公:归有光祖母的)) eq \b\lc\ \rc\](\a\vs4\al\c1(祖父夏昶(chǎnɡ),在明宣德年间,曾任太常寺卿。公,尊敬的称呼。)) eq \f(瞻顾遗迹,如,回忆旧日事物,就好像)
eq \f(在 昨 日,令人长号不自禁。,发生在昨天一样,真让人忍不住放声大哭无法控制。)eq \b\lc\[(\a\vs4\al\c1(瞻顾遗,迹:瞻视))
eq \b\lc\ \rc\](\a\vs4\al\c1(回顾先人留下的旧物。瞻顾,泛指看,有,瞻仰、回忆的意思。长号(há):大哭。))
eq \f(轩 东 故尝为厨,人 往, 从轩,项脊轩的东边从前曾经是厨房,人们到那里,必须从轩)
eq \f(前 过。 余扃牖而居, 久 之, 能以足音辨 人。,前经过。我关上窗户住在里面,时间长了,能够凭脚步声辨别是谁。)
eq \b\lc\[\rc\](\a\vs4\al\c1(扃牖(jiōnɡ yǒu ):关上窗,户。扃,关闭。以:根据。)) eq \f( 轩 凡 四遭火,,项脊轩一共遭过四次火灾,)
eq \f(得不焚, 殆有神 护 者。,能够不被烧毁,可能是有神灵在保护着吧。)eq \b\lc\[\rc\](\a\vs4\al\c1(得:能够。殆:,恐怕,可能。))
…………
eq \f(余既为 此 志,后 五年, 吾 妻 来 归,时,我已经作了这篇志,过了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来,她时)
eq \f( 至 轩中,从余问 古 事,或 凭 几学书。,常来到轩中,向我问一些古代的事情,或者伏在桌旁学写字。)
eq \b\lc\[(\a\vs4\al\c1(为:作,写。此志:指本篇中这一句之上的内容,从这一句以,下是后来补写的。来归:嫁到我家来。归,旧指女子出嫁。))
eq \b\lc\ \rc\](\a\vs4\al\c1(几:书案。学,书:学写字。)) eq \f( 吾 妻 归 宁, 述 诸 小妹 ,我的妻子回娘家省亲,回来转述她的小妹妹们)
eq \f(语曰:“闻 姊 家有 阁子,且何谓阁子也?”,的话说:“听说姐姐家有个小阁子,那么什么叫阁子呀?”)eq \b\lc\[(\a\vs4\al\c1(归宁:,出嫁))
eq \b\lc\ \rc\](\a\vs4\al\c1(的女子回娘家省亲。述:转述。且:,助词,用于句首。这里有“那么”的意思。))
eq \f(其 后六年,吾妻 死,,这以后六年,我的妻子去世,)
eq \f(室坏 不 修。,小轩破败没有整修。)eq \b\lc\[\rc\](\a\vs4\al\c1(其后:,此后。)) eq \f(其后二年,余久 卧病,又过了两年,我很长时间生病)
eq \f(无 聊,乃使人复葺 南阁子, 其制 稍异于前。,卧床,闲极无聊,就派人再次修补南阁子,形式跟过去稍有不同。)
eq \b\lc\[\rc\](\a\vs4\al\c1(制:形制,,规制。)) eq \f(然 自后余多在外, 不常居。,然而此后我多在外边,不常住在这里。)eq \b\lc\[\rc\](\a\vs4\al\c1(自后:从,此以后。))
eq \f(庭 有 枇杷树,吾妻 死之年所 手 植也,,庭院中有一株枇杷树,是我的妻子去世那年亲手种植的,)
eq \f(今 已 亭亭如盖矣。,现在已经像伞盖一样高高耸立了。)eq \b\lc\[\rc\](\a\vs4\al\c1(手:名词作状语,亲手。亭,亭:直立的样子。盖:伞盖。))
一、一词多义
1.顾eq \b\lc\{(\a\vs4\al\c1(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动词,环顾),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动词,拜访),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一首示子侄》),(副词,难道),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廉颇蔺相如列传》),(副词,只是,不过)))
2.稍eq \b\lc\{(\a\vs4\al\c1(余稍为修葺(副词,稍微),稍出近之(《黔之驴》)(副词,逐渐)))
3.置eq \b\lc\{(\a\vs4\al\c1(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动词,安放),日与其徒置酒酣歌达曙(《狱中杂记》)(动词,设置),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鸿门宴》)(动词,放弃,丢下)))
4.去eq \b\lc\{(\a\vs4\al\c1(比去,以手阖门(动词,离开),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五人墓碑记》)(动词,距离),去死肌,杀三虫(《捕蛇者说》)(动词,除掉,去掉)))
5.归eq \b\lc\{(\a\vs4\al\c1(后五年,吾妻来归(动词,女子出嫁),皆归刑部(《狱中杂记》)(动词,属于),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动词,返回),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孔雀东南飞并序》),(动词,妇女被休回娘家),臣请完璧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归还)))
6.效eq \b\lc\{(\a\vs4\al\c1(吾家读书久不效(动词,产生效果),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出师表》)(名词,任务),斯用兵之效也(《六国论》)(名词,效果),莫效此儿形状(《林黛玉进贾府》)(动词,仿效)))
7.所eq \b\lc\{(\a\vs4\al\c1(某所,而母立于兹(名词,地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用在动词前,构成名词性词组,,指代人或事物)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与“以”连用,表原因,……的原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与“以”连用,表手段、方法、目的,,用来……的、……凭借),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用在动词前,与前面的, “为”字相应, “为、所”被动句的标志,表被动)))
8.而eq \b\lc\{(\a\vs4\al\c1(客逾庖而宴(连词,表顺承),呱呱而泣(连词,表修饰),某所,而母立于兹(代词,同“尔”,你的),余扃牖而居(连词,表修饰)))
9.故eq \b\lc\{(\a\vs4\al\c1(轩东故尝为厨(名词,原来,从前),公问其故(《曹刿论战》)(名词,原因,缘故),温故而知新(《论语》)(名词,旧的、原来的知识)))
二、词类活用
1.雨泽下注(名词作状语,向下)
2.使不上漏(名词作状语,从上面)
3.前辟四窗(名词作状语,在阁子北面)
4.垣墙周庭(名词作动词,砌上垣墙)
5.乳二世(名词作动词,喂奶、哺育)
6.执此以朝(名词作动词,上朝)
7.庭中通南北为一(数词作名词,一体)
三、古今异义
1.室仅方丈
古义:一丈见方。
今义:寺院的住持。
2.往往而是
古义:到处。
今义:在一定条件下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
3.三五之夜
古义:指农历每月十五。
今义:表示数目不多,约数。
四、文言句式
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判断句,无标志词)
译文:项脊轩,(是)原来的南阁子。
2.妪,先大母婢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译文:这个老婆婆,是我去世的祖母的婢女。
3.鸡栖于厅。(状语后置句,鸡栖于厅,即“鸡于厅栖”)
译文:鸡在厅堂里栖息。
4.其制稍异于前。(状语后置句,异于前,即“于前异”)
译文:形式与过去稍有不同。
5.而母立于兹。(状语后置句,立于兹,即“于兹立”)
译文:你的母亲(曾经)在这儿站着。
6.余自束发读书轩中。(状语后置句)
译文:我从童年起就在轩内读书。
7.以当南日。(省略句)
译文:用(北墙)对着南边射来的日光(使其反照室内)。
8.语未毕,余泣。(省略句)
译文:(老婆婆)话还没有说完,我就哭起来。
9.轩凡四遭火,得不焚。(被动句,“得不焚”包含被动)
译文:项脊轩一共遭过四次火灾,能够不被烧毁。
明文第一——归有光
归有光(1507—1571),字熙甫,号震川,昆山(今属江苏)人,后徙居嘉定(今属上海),世称震川先生,明代散文家。
归有光9岁能属文,后以同邑人魏校为师,诵经史,习古文。嘉靖十九年(1540)中举人。其后20余年,8次会试不第。嘉靖四十四年(1565)始中进士,授长兴知县。后官至南京太仆寺丞,留任内阁制敕房,参与撰写《世宗实录》。
归有光与王慎中、唐顺之、茅坤等推崇“唐宋八大家”古文的既成传统,自觉提倡唐宋古文,被称为“唐宋派”。归有光所作散文朴素简洁,善于叙事,很受时人推崇。
主要作品:《项脊轩志》《先妣事略》《寒花葬志》等。有《震川先生集》传世。
归有光主要生活在明朝嘉靖、隆庆时期,当时明王朝的统治十分腐朽。项脊轩是作者年轻时学习、生活过的地方,它印证着一些人和事的变迁。小小的书斋是作者家庭和身世遭遇的见证,那里记录着他的希望和梦想,也留下了他的喜悦和悲哀。归有光一直郁郁不得志,他回首往事,情不自已,于是写下了这篇文章。
志
“志”,为记事的书或文章,如地方志、墓志、《三国志》等。和“志”文体形式比较接近的还有“记”“书”等。“记”,即记载事物的书籍和文章,如《醉翁亭记》。又为古时公文的一种,如奏记、笺记等。“书”,即信函,如手书、家书,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等。据《史记·礼书》司马贞索引,“书”又为“五经六籍总名”。
本文借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和人事变迁,表达了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真切感人。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答案] ①偃仰啸歌 ②悲
任务探究一 老屋和琐事,凝聚着深挚的眷恋之情
——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
[任务导引]
项脊轩,这座百年老屋,几度兴废,寄寓着三世之遗迹,维系作者一生的感情。“多可喜,亦多可悲”,无论写景,还是写人,一切都普普通通,平平淡淡,但都承载着融融的亲情和怀念。
[任务设计]
1.第一段中,项脊轩修葺前后有什么变化?修葺后,作者的情怀怎样?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修葺前狭小、破旧、阴暗,修葺后明亮、幽雅、安静。修葺后,作者陶醉于“借书满架,偃仰啸歌”的读书生活;陶醉于“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的寂寂庭阶;陶醉于“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的清幽月景。主人公的精神世界和小屋的客观环境融为一体,表达了作者“可喜”的情感。
2.作者围绕“喜”和“悲”分别记叙了哪些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先写在轩中读书的乐趣,体现“喜”;再写项脊轩的变迁,回忆与母亲和祖母的往事,用“悲”贯穿;最后补记婚后的一段生活,表达对亡妻的思念和悲痛的心情。
3.作者对母亲、祖母、妻子的回忆,其感情表达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同样表现怀念亲人的感情,因为被怀念者的身份及当时环境的不同,这种感情的表达方式也各不一样。
任务探究二 抓细节、理线索、品感情
——赏析文章的手法与结构艺术
[任务导引]
归有光善于从生活中捕捉平凡的琐事,看似简简单单的一个动作,平平淡淡的一句话语,母亲的慈爱、祖母的期盼、夫妻的恩爱都如在眼前了,让我们鉴赏文章是如何在写景和叙事中,将“喜”和“悲”的感情抒发得委婉动人的。
[任务设计]
4.《项脊轩志》叙事和抒情的展开都是有线索的,请分析叙事和抒情的线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文中叙事,有两条主线。一是沿叙写项脊轩展开,一是沿叙写故人展开。叙写项脊轩,写其规模,写其方位,写其简陋,重在写其变迁。一是为己进学而修葺,一是因诸父分家而间隔,最后是念妻不修到因病无聊而修。叙写故人,侧写母亲,正写祖母,重写妻子。写妻子问古,写妻子学书,写妻子归宁归来,写妻亡、室坏、自己久卧病,先不修,后又修,均为妻亡之故;写妻子所种枇杷,人去树成,时时令生者思念不已。
文中抒情,也可见两条主线。一是喜,一是悲。轩明院谧,正宜学问;轩屡遭火险,但均幸存;母亲、祖母、老妪,善良、慈祥。妻子贤惠,通达事理。作者深以为喜。处处门墙,东犬西吠,鸡栖于厅,人穿堂厨,一变再变;先慈逝去,遗迹仅存;贤妻中道而亡,唯枇杷玉立。作者深以为悲。
叙事抒情,抒情为本,叙事辅之。叙事平淡,为抒情而用;文辞无奇,仅以真挚是取。平常心语,感人至深。
5.《项脊轩志》有很多细节描写,请结合文本分析细节描写对表情达意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善于从生活中捕捉平淡的琐事,用典型的细节和场面,令读者产生巨大的震撼。如写修葺后的南阁子,图书满架,小鸟时来,明月半墙,桂影斑驳,把作者的偃仰啸歌、怡然自得的情绪充分表现了出来。如写诸父分家,“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写出家庭的四分五裂之状。“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写出分裂之后混乱不堪的局面。“庭中始为篱,已为墙”,表明亲情淡薄,隔膜加深。如追忆母亲,“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一个动作、一句话,刻画了一个慈母形象,准确传达了母亲对子女的深切关怀和厚爱,同时作者对母亲的无比崇敬和怀念之情也不言而喻。如缅怀祖母,“大类女郎”“儿之成,则可待乎”,一两句话,“比去,以手阖门”“顷之,持一象笏至”,一两个动作,把老年人对孙子的牵挂、赞许、鞭策的复杂感情,描绘得惟妙惟肖。如思念妻子,“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一个“时”字表明经常,一个“或”字表明了两人亲密的关系,淡淡几笔,体现了妻子的好学和他们融洽的伉俪之情。
6.《项脊轩志》中“余既为此志”以下部分是作者若干年后补写的。想一想,作者补写的这两段有什么作用,与前文相比,最后一段在表达感情的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作者若干年后重读旧文,想起妻子嫁给自己,给自己带来的喜悦,以及后来妻死室坏带给自己的伤痛,于是补写了项脊轩在妻死前后的变化,进一步抒发物是人非的沧桑之悲和难以排遣的苦闷之情,表达对死去亲人的思念,寄托寂寥之感。这两段文字笔调内敛,语气平静,“以乐景衬悲情”,用婚后欢乐的生活细节反衬现在的伤感,尤其是“其后六年”“其后二年”“然自后”等一组时间短语,更寄寓了作者无限的感慨。②文末写亡妻手植的枇杷树现已“亭亭如盖”,含蓄地用景语结束全篇。句中“死之年”与“今”,形成今昔对比,暗寓“今不如昔”的人生感慨,引发读者的共鸣。
任务探究三 语言清淡,不事雕琢
——赏析文章的语言特色
[任务导引]
《项脊轩志》的语言朴素清淡,王锡爵称归有光的作品“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语言之外”。学习时要注意赏析文章的语言特色。
[任务设计]
7.《项脊轩志》的语言“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请结合文本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质朴。作者不采用色彩强烈的辞藻来恣意地渲染,而只是运用明净、流畅、质朴的语言,娓娓叙谈,真真实实地回忆,但质朴天然之中却蕴含着丰富的表现力。看“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这是一幅有形有声的月色桂影画,二十个字,却传达出无尽的内涵,令人心旷神怡。再如刻画老妪“某所,而母立于兹”“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寥寥数语,老妪怀念“先妣”、忠心服侍小主人的神情无不毕现于读者眼前。写妻子婚后的旧事,从娘家归来后转述的诸小妹语“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平平淡淡的语言,却是极生动地表现了夫妻间的亲密关系和深挚感情。②凝练。如作者在描述项脊轩的特点“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是写其破旧,“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是写其狭小,“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是写其阴暗,寥寥数笔,一个旧、破、小、暗的项脊轩就呈现在读者眼前。③蕴藉。项脊轩在归有光的心目中的意义非同平常,因为这里留下过所挚爱和怀念的先大母、先母、娇妻的足迹,有过自己过去的生活、爱情、反抗、等待和现在宁静而悲哀的回忆,文章处处有情又处处不直接抒情,将感情融注在叙事和描写之中。
8.《项脊轩志》中用了不少叠字,请找出来并说说它们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短短一篇课文,六用叠字来摹声、绘景、状物,以增加形象性和音乐美。如用“寂寂”来烘托环境之清静,用“往往”来渲染门墙之杂乱,用“呱呱”来描摹小儿的哭声,用“默默”来状写作者攻读之刻苦。又如写月下之树随风摇曳,用“珊珊”;写枇杷树高高耸立,用“亭亭”。用叠字,摹声更为真切,状物更为细致,写景更为生动,而且诵读起来,音节和谐,更富美感。还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往往不是纯客观地状物绘景,他既写物貌,兼写心情,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如“往往”一词,既强调门墙到处都是,话语中又流露出作者对分家后出现的杂乱现象的厌恶和不满。如“珊珊”一词,既写出树影晃动时轻盈舒缓的样子,同时也透露了作者对项脊轩无比深挚的感情。再如“亭亭”一词,既使人想到树木高高耸立,又使人想到人之亭亭玉立,这一笔中间,寄寓了作者对亡人的感慨和惆怅之情,读来富有余味。
(教师用书独具)
人物
写法
原因
母亲
借“老妪”之口,再现母亲昔日的音容,表现对母亲的怀念。结果是“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作者早年丧母,所以写母亲是通过老妪的转述及回忆进行的
祖母
作者将祖母的遗教同今天自己对前途命运的忧虑交织起来,百感交集,以至于“长号不自禁”
作者“束发”“读书轩中”时,祖母来轩中赠象笏,所以作者采用回忆的笔法来叙写
妻子
重在表明恩爱难忘,一往情深,感情表现得既深沉又含蓄,流露出一种物在人亡的感伤
写妻子,既是出自对他们共同生活的描述,又是出自作者的追忆
2021学年单元研习任务导学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单元研习任务导学案,共8页。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第三单元单元研习任务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第三单元单元研习任务学案,共8页。
语文选择性必修 下册单元研习任务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选择性必修 下册单元研习任务学案设计,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屈原生平,楚辞之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