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练习检测:单元整合提分练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练习检测:单元整合提分练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页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练习检测:单元整合提分练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2页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练习检测:单元整合提分练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练习检测:单元整合提分练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练习检测:单元整合提分练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共10页。
    单元整合提分练  第一单元 答案:贞观之治    隋炀帝    文成公主    鉴真    天竺    阎立本 1.589,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2.隋炀帝时,开通了以洛阳为中心的大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3.唐太宗统治时期,国力强盛,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唐玄宗在位前期,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4.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创立殿试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重视发展生产,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5.唐朝前期经济迅速发展,农业出现新的生产工具曲辕犁和筒车;手工业方面有闻名中外的瓷器唐三彩;长安成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中心,也是国际性大都会。6.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各族首领尊奉为天可汗”,这一时期,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7.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诗仙是指李白;“诗圣是指杜甫,他的诗被称为诗史”;白居易的诗平易近人,深受欢迎。8.唐朝时期,日本遣唐使来中国学习先进文化,鉴真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与新罗往来频繁;玄奘西行天竺,为中国佛教发展作出重大贡献。9.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黄巢起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唐朝灭亡。10.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中考挑战·高分练 1. (2021·福建中考)如图所示为某同学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内容。据此可知,其研究的主题是              ( C )A.南方经济发展原因   B.孝文帝的汉化政策C.隋统一全国的背景   D.科举制的深远影响【解析】据题干信息民族交融”“北强南弱”“杨坚建国可知,这时隋朝已经建立,北方出现民族交融,南方经济比北方发达等,这些为隋朝统一创造了条件。故其研究的主题是隋统一全国的背景。2.(2021·北京中考)有学者认为:安史之乱后唐朝能够延续,这项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它的功用不仅是南粮北调,更是把南北融为一体。材料中的这项工程              ( C )A.都江堰   B.灵渠 C.大运河   D.长城【解析】隋朝开凿大运河,促进了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也便利了南粮北调;都江堰位于四川,不符合南粮北调”“把南北融为一体”;秦朝修灵渠,主要用于军事,不符合南粮北调”;长城位于我国北方,修筑的目的是防御匈奴的进攻,不符合把南北融为一体3.(2021·扬州中考)古诗云喜中青钱选,才高压俊英”(:“青钱选比喻科举考试时文章写得好,每次都被选中)。这说明科举制在选官上注重              ( D )A.血缘  B.品德  C.门第  D.才学【解析】依据材料喜中青钱选,才高压俊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作者强调科举制度在选官上注重才学。科举制度选官的依据是考试成绩。科举制在选官上注重才学有利于公平公正,使有才华的人可以进入官府。4.(2021·广东中考)隋初有官员进表,:“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这说明当时              ( D )A.分封制度盛行   B.全国户口众多 C.土地兼并严重   D.郡县数量过多【解析】由材料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可知,这主要说明当时郡县数量过多。5.(2021·聊城中考)“迹其性本强悍,勇不顾亲,而能畏义而好贤,屈己以从谏,刻厉矫揉,力于为善,此所以致贞观之治也。史学家范祖在这段话中称颂的是              ( C )A.汉文帝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解析】由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贞观之治可知,史学家范祖在这段话中称颂的是唐太宗。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发展,民族关系和睦,对外交流频繁,科技文化繁荣,国力逐渐强盛,史称贞观之治6.(2021·东营中考)下列内容之间的关联能够体现因果关系的是 ( B )尊王攘夷”,改革内政——齐桓公称霸  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武则天重视发展生产——贞观之治 唐玄宗励精图治——开元盛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齐国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并任用管仲改革内政,使齐国强大起来,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西汉初期,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贞观之治”,之后武则天重视发展生产,促使唐朝持续发展,因果关系关联错误;唐玄宗励精图治,出现开元盛世7.(2021·北京中考)如图两组图片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 B )A.政治制度完备  B.农业技术进步 C.海外贸易发达  D.文学艺术繁荣【解析】骨耜、曲辕犁是耕作工具,翻车、筒车是灌溉工具,都反映了农业技术的进步;材料中的农业工具,与政治制度、海外贸易、文学艺术无关。8.(2021·长沙中考)下表是根据胡凡主编《简明中国通史》而制作的《唐朝前期户口统计表》(单位:万户)。该表反映了唐朝前期              ( D )唐初贞观十三年高宗永徽元年武周神龙元年玄宗开元二十八年天宝十三年200304380615841906.9A.社会风气开放  B.民族交融 C.中外交往频繁  D.经济发展【解析】表格反映了唐朝前期人口迅速增长,人口增长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结果。故该表反映了唐朝前期经济发展。9.(2021·东营中考)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佛经、医药、历法、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书籍。松赞干布派遣子弟到长安学习。这些史实反映了              ( B )A.唐朝商品经济繁荣    B.民族交往与交融C.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D.中外文化交流【解析】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时期派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和亲,体现出民族交往与交融的特点;材料不能说明商品经济发展;材料体现出的是民族交融,不是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唐与吐蕃关系属于民族关系,不是中外关系。10.(2021·衡阳中考)李白《秋浦歌》第十四首写道:“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nǎn:原指因害羞而脸红。这里是指炉火映红人脸)明月夜,歌曲动寒川。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D )A.李白的诗歌豪迈奔放、激情飞扬 B.该诗描绘了冶金矿场欢快劳动的生动场景C.该诗饱含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D.李白诗歌成就辉煌,被称为诗史【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白被称为诗仙”,被称为诗史的是杜甫的诗。李白的诗歌豪迈奔放、激情飞扬;李白《秋浦歌》第十四首描绘了冶金矿场欢快劳动的生动场景,饱含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11.(2021·宜昌中考)谢同学正在收集唐朝中外文化交流专题学习资料,并整理出奈良唐招提寺”“佛教”“六次东渡等关键词。据此可知,她研究的内容是              ( A )A.唐与日本的交流   B.唐与天竺的交往 C.唐与新罗的关系   D.唐与大食的往来【解析】鉴真为了弘扬佛法,六次东渡日本,终于第六次东渡成功,时年已66岁。鉴真到达日本后,除讲授佛经外,还详细介绍中国的医药、建筑、雕塑、文学、书法、绘画等技术知识,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故佛教”“六次东渡”“奈良唐招提寺与鉴真东渡有关。12.(2021·江西中考)“及范阳节度使反,犯京师,天子之兵弱不能抗,遂陷两京。肃宗起灵武,而诸镇之兵共起诛贼。材料所述历史事件导致了              ( C )A.东汉末年社会动荡   B.隋朝灭亡 C.唐朝由盛转衰    D.金与南宋对峙【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描述的是安史之乱。755,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13.(2021·玉林中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汉高祖时期,下令军队官兵复员为民:把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负担。文帝、景帝时期,进一步推行轻徭薄赋政策,把田赋降至三十税一,并成为汉朝定制。这些措施促进了西汉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国力有了很大增强,出现了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的统治局面。——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材料二 在唐前期130多年中,朝廷经常发布诏令劝课农桑,组织兴修水利工程达160多项,劳动人民还发明了连筒、筒车和水轮等新式灌溉工具。贞观末年,全国户数约300,到开元末年,全国户数已超过841万。唐朝经济繁荣,国力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1)请将材料一、二中的①②处补充完整。(2)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汉农业政策的特点。:轻徭薄赋,休养生息。(3)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前期农业发展的原因。:政府政策的重视,兴修水利工程,发明推广了一些重要的农业生产工具,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垦田面积逐渐扩大。(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农业发展与国家强盛之间的关系。:农业是国家兴盛的基础,只有农业繁荣才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等。【解析】(1),根据材料一文帝、景帝时期……国力有了很大增强得出是文景之治”;根据材料二到开元末年……国力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得出是开元盛世。所以是文景之治;是开元盛世。第(2),根据材料一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负担。文帝、景帝时期,进一步推行轻徭薄赋政策,把田赋降至三十税一得出是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第(3),根据材料二朝廷经常发布诏令劝课农桑,组织兴修水利工程达160多项,劳动人民还发明了连筒、筒车和水轮等新式灌溉工具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唐朝前期农业发展的原因是政府政策的重视,兴修水利工程,发明推广了一些重要的农业生产工具,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垦田面积逐渐扩大。第(4),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知识可知,农业是国家兴盛的基础,只有农业繁荣才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等。14.(2021·连云港中考)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据材料一,逐条归纳有关汉武帝时期的历史信息。 材料一:文景之治”,武帝时国力上升。在调整、限制、打击王国势力的过程中,郡县制逐步成为汉国家结构的主体。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汉武帝从政治、经济、文化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汉帝国走向强盛。(摘编自卜宪群《秦汉之际国家结构的演变》):历史信息:国力上升;郡县制成为国家主体;走向强盛。 (2)据材料二,概括唐太宗有关治国的想法。这些想法是否得到实施?列举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二: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摘自《贞观政要》):想法:要务本;以人为本;用人要各尽其才;用人注重德才兼备。(回答任意2点即可)是。说明:重用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政绩。(回答任意2点即可)(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实现国家强盛的主要因素。 :主要因素:国家统一;注重培养人才,选拔人才;以民为本。(回答任意2点即可)【解析】(1),由材料一中关键信息文景之治’,武帝时国力上升”“在调整、限制、打击王国势力的过程中,郡县制逐步成为汉国家结构的主体”“汉武帝从政治、经济、文化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汉帝国走向强盛等可知,汉武帝时期的相关历史信息有:国力上升;郡县制成为国家主体;走向强盛。第(2),由材料二中关键信息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等可知,唐太宗治国的想法为:要务本;以人为本;用人要各尽其才;用人注重德才兼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相关史实为:重用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政绩。第(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动国家走向强盛的主要因素有国家统一;注重培养人才,选拔人才;以民为本等。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