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教案设计
展开第6课 北宋的政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北宋的建立,列举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了解宋朝重文轻武政策的特点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
识读《北宋时期形势图(1111年)》与相关文献,从中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通过阅读课本及有关史料,列举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认识北宋重文轻武政策的特点、形成及其影响。通过讲述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等历史故事或表演课堂剧等形式再现历史,培养多渠道感悟历史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所带来的利与弊,客观认识历史问题,反思历史,吸取历史经验教训。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重文轻武政策的特点。
【教学难点】
分析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所带来的利与弊。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这出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百家姓》。《百家姓》是一部关于中文姓氏的书,成书于北宋年间。赵姓之所以在《百家姓》中排名第一,是因为宋朝的皇室姓“赵”。那么宋朝的开国之君是谁呢?在历史上又有哪些与他有关的著名典故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学习第6课《北宋的政治》。
二、新课讲授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教师讲解:赵匡胤本是后周禁军的统帅,负责防守京师。960年,朝廷派他北上抵抗辽军。军队在行至开封以北的陈桥驿时,他被属下披上了黄龙袍,发动兵变,成为北宋的开国皇帝,即宋太祖。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归纳北宋建立的概况。
学生回答:建立时间:960年。建立者:赵匡胤(宋太祖)。都城:开封。
教师提问:面对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局面,北宋是如何实现统一的?
学生回答:宋太祖和其后继者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2.教师讲解: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29页《相关史事》栏目。五代十国的皇帝大多武将出身,靠兵变改朝换代。赵匡胤自己也是因为手握兵权才当上皇帝,所以他特别忌讳武将权势过重。同时因为他经历了统一战争的过程,更清楚地看到地方官员权力过大、武将专权带来的严重后果,所以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化中央集权。
3.材料展示:
材料 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赵普回答:“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教师提问:赵普所说的“权”“钱谷”“兵”指的是什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29—30页,归纳宋太祖对此采取的措施、目的及影响。
学生回答:“权”指行政权,“钱谷”指财赋,“兵”指兵权。
| 目的 | 措施 | 影响 |
军事 方面 | 控制 兵权 | 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 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加强了对军队的控制;但同时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
在中央 | 削弱宰相 的权力 | 由参知政事、枢密院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军政和财政大权 | 加强了皇权,但也造成了中央机构冗官的现象 |
在地方 | 加强对地 方的控制 | 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 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也造成了地方机构冗官的现象 |
教师总结:唐朝由于节度使手握兵、钱、税等权力,形成割据势力,使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宋太祖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
1.材料展示:
材料一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摘编自汪洙《神童诗》
材料二 宋朝重文轻武,重内轻外。所以,今天看宋朝历史,就会觉得奇怪。宋朝文化兴盛,经济繁荣,军事上却软弱至极,不堪一击。……可实际上,宋王朝这种积贫积弱的局面却是宋王朝的统治者吸取前代教训,千方百计才达到的长治久安的理想状态。
——摘编自邱立坤《知道点中国历史》
教师提问:根据材料结合课本知识,说说宋代重文轻武政策实行的目的。
学生回答: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2.教师提问:说说宋代重文轻武的具体措施。
学生回答:在“轻武”方面,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逐渐形成文臣统兵的格局。在“重文”方面,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教师提问:归纳科举制在隋、唐、宋的发展历程。谈谈宋代科举制改革带来的影响。
学生回答:
发展历程 | 朝代 | 主要内容 |
创立 | 隋朝 | 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确立 |
完善 | 唐朝 | 唐太宗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
武则天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 | ||
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 | ||
改革 | 宋朝 | 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
影响: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宋朝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教师总结: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三)王安石变法
教师提问:面对严重的社会矛盾,宋神宗采取了怎么样的措施?其结果如何?
学生回答: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涉及经济、军事和教育领域。结果:变法收到了一些成效;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新法几乎全部被废除。
三、课堂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北宋建立以后,宋太祖吸取了唐末五代十国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将军事、行政、财政等权力收归中央,有效地防止了地方割据局面的出现,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是,这些措施又是一柄双刃剑,它所导致的冗官、冗费、冗兵现象,也为北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王安石变法失败加剧了社会矛盾。
板书设计
北宋的政治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下册<a href="/ls/tb_c12541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6课 北宋的政治教案及反思</a>,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总结升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第6课 北宋的政治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历史第6课 北宋的政治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新课讲授,小结和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6课 北宋的政治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6课 北宋的政治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教材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