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平江、草桥中学中考化学二模试卷(word版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平江、草桥中学中考化学二模试卷(word版无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操作图示正确的是, 硒元素具有抗衰老的功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初三中考模拟测试卷化 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共28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完整,并在相应位置贴上极课条形码;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S-32 Cl-35.5 Cu-64 Zn-65选 择 题(共40分)单项选择题(包括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22年我国环境日的主题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以下行动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双面使用纸张,节约森林资源 B.重复使用购物袋,减缓“白色污染”C.绿色出行,积极践行“低碳生活” D.防治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2.人类利用化学变化从自然界获取物质的是A.椰肉榨汁 B.工业制氧 C.烧制石灰 D.沙里淘金3.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A.豆浆 B.矿泉水 C.牛奶 D.咖啡4.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课堂”演示了失重条件下水球包裹泡腾片的实验。泡腾片里含有碳酸氢钠,其属于A.酸 B.碱 C.盐 D.有机物5.“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霉变的食物人类与牲口均不能食用 B.为了健康大量摄入各种维生素C.选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保鲜 D.蒸馏水比自来水纯净,青少年应长期饮用6.造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在蒸煮原料时往浆水中加入石灰水和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成浆效果会更佳。其中Ca(OH)2与K2CO3反应的类型为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7.下列实验操作图示正确的是 8. 硒元素具有抗衰老的功能。化合物硒酸钠(Na2SeO4)中硒元素的化合价是A. - 3 B. + 6 C. + 4 D. + 79.中国酸菜的历史颇为悠久,制作酸菜的初衷是为了延长蔬菜保存时间。酸菜的制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乳酸。下列有关乳酸(化学式为C3H6O3)的说法正确的是A.乳酸是一种氧化物 B.乳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0g D.乳酸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0.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NH4NO3 固体溶于水, 溶液的温度升高B.打开盛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出现大量白烟C.加热碱式碳酸铜,固体从绿色变为黑色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11.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将煤块磨成煤粉可提高煤的燃烧利用率B.对可燃物加热就可以发生燃烧C.易燃物和易爆物可以与其它物质混存D.发现油锅起火,应立即使用冷水将其浇灭12.核酸检测是确诊感染新冠肺炎的有效方法。核酸因最早由细胞核中分离得到,且具有酸性而得名。它是一类含磷的有机化合物,它的一个分子一般由几千到几十万个原子构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核酸溶液的pH小于7 B.不同核酸的组成与结构都相同C.核酸中一定含有C、P元素 D.核酸属于有机高分子13.“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反应价值看:该反应能获取清洁能源B.从元素组成看:生成物中的元素全部来自于反应物C.从微观构成看: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D.从表示方法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 2H2O CH4 + 2O214.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制作氮肥B.石墨可导电,可用于制作铅笔C.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可用于制碳酸饮料D.金刚石质地坚硬,可用于切割玻璃15.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H+、SO42-、Cl-,该浴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 OH B. Ba2+ C.NH4+ D. Ag+16.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高炉中用赤铁矿炼铁:3C + 2Fe2O3 + 3CO2↑B.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Al(OH)3 + 3HCl AlCl3 + 3H2OC.证明铜的活动性大于银:Cu + AgNO3 Ag + Cu(NO3)2D.水的电解:2H2O 2H2↑ + O2↑17.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B.向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C.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溶质是NaOH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18.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实现的是 19.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目的是选项 实 验 目 的 实 验 方 案A检验氯化钠溶液中是否含有盐酸取样,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B除去NaOH溶液中的Na2CO3加入适量的CaCl2溶液,过滤C分离MnO2和KCl的混合物溶解、过滤、洗涤固体并烘干,蒸发滤液D鉴别化肥CO(NH2)2和(NH4)2SO4取样,加熟石灰混合研磨,观察是否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20.含硫物质大量燃烧易污染大气。为防治污染,某工厂设计了治污方法,同时还可得到化工产品,其工艺流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大气中的SO2会引起硫酸型酸雨而危害人体健康B.该工艺流程可以除去含硫物质燃烧时产生的SO2C.理论上,每消耗6.4 t SO2,需要通入1.6 t的O2D.稀疏酸、硫酸铁可看作该过程的催化剂非 选 择 题(共60分)21.(4分)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1)洗洁精可以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在水中对油污有 ▲ 作用。(2)铝制品在空气中不易锈蚀,是因为其表面易生成致密的 ▲ (填化学式)膜。(3)区分羊毛织物和棉织物的方法是 ▲ 。(4)为除去自来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常使用活性炭,这是因为活性炭具有 ▲ 性。22.(4分)2022年2月中国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4届冬奥会。 (1)本次冬奥会上,碲化气发电玻璃成为绿色和科技办奥交汇的创新点。图1是碲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有关信息正确的是 ▲ (填选项字母)。A.碲是金属元素 B.碲的核电荷数为52C.碲是第5周期的元素 D.碲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得到电子(2)图2是冬奥会“飞扬”火炬,其科技亮点之一是采用氢气作为燃料,相对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用天然气作燃料,其优点是 ▲ (写一点即可)。(3)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图3),助力天宫课堂,其内部填充物为100%聚酯纤维, 聚酯纤维属于 ▲ (填“合成”或“复合”)材料。(4)图4是冬奥会期间,国家游泳中心使用“水冰转换”技术使水立方变冰立方,适合冰壶运动。“水冰转换”过程中水分子本身 ▲ (填“是”或“否”)改变。23.(6分)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有关问题。石灰岩中悄悄发生的化学变化某石灰岩地区,地下水中溶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石灰岩在地下水的不断侵蚀下逐渐溶解,经过漫长的过程形成溶洞。其原理为石灰岩的主要成分碳酸钙难溶于水,但溶有较多二氧化碳的水可以和它发生反应,把它转化为可溶性的碳酸氢钙[Ca(HCO3)2),溶解在地下水中。溶有较多碳酸氢钙的地下水,在一定条件下会逐渐分解,把“吃掉”的石灰岩重新“吐”出来,生成碳酸钙沉积下来,形成了形态各异的钟乳石。钟乳石非常漂亮,可以用来做人造假山,雕刻大尊工艺品等。可是钟乳石的形成周期很长,需要上万年才能形成,因而溶洞景观一旦破坏,想要恢复几乎是不可能的,需要政府加强立法,保护钟乳石资源。我们日常烧水的水壶中经常会附着一些水垢,其主要成分也是碳酸钙。碳酸钙与酸溶液反应生成可溶物,故可用食醋浸泡的方法除去水垢。(1)该石灰岩地区,地下水的pH ▲ 7(选填“ > ”、“ < ”或“ = ”)。(2)可以向地下水的水样中加入 ▲ ,检验其为硬水还是软水。(3)下列有关钟乳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填选项字母)。A.形成周期很长B.能和食醋反应C.资源丰富,可以任意开采(4)若向澄清石灰水不断通入CO2直至过量,反应中各物质的质 量关系如图,反应进行到M点时,含钙的化合物有 ▲ (写化学式)。A→M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4.(7分)红色经典影片《闪闪的红星》中有一段儿童团员潘冬子给红军送食盐的故事。冬子开始把食盐装在竹筒中打算扮作上山砍柴的人将食盐送给红军。途中发现敌人盘查严格,冬子急中生智跑到河边,把竹筒里的食盐全部溶成食盐水,再用棉袄吸收,最终顺利地将食盐送给了红军。(1)食盐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钠,从微观角度分析,氯化钠由 ▲ (写符号)构成。(2)从食盐水中重新得到食盐固体,需进行的操作名称是 ▲ 。(3)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假设冬子的竹筒中有358 g氯化钠,10℃时最少需用 ▲ g水溶解。 (4)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市售生理盐水标签如图2,则配制500 mL生理盐水需要氯化钠 ▲ g。(5)食盐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将饱和食盐水通电后,正负电极上会产生大量气泡,产生的气体经化合后溶于水,可得重要化工原料盐酸,向电解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后会变红。写出电解饱和食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5.(6分)根据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上图中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 (填字母),收集装置是 ▲ (填字母)。(3)同学们利用装置D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为了解试管内气压在操作过程中的变化,按以下步骤进行了实验:①将装置D与压强传感器连接,如右图1。②打开活塞,向长颈漏斗中加入适量稀盐酸。③一段时间后,关闭活塞。④一段时间后,打开活塞。实验过程中,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化的情况如右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填选项字母)。A. ab 段试管中液面逐渐上升B. bc 段石灰石与稀盐酸完全接触C.曲线上点b对应的操作是关闭活塞D.曲线上点c对应的操作是打开活塞26.(15分)某校化学社团的同学在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时,设计了图1、图2实验: (1)图1实验中,同学们观察到的现象是:锌片表面产生气泡,铜片表面 ▲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 (填“增加”还是“减少”)。(2)图2实验中,同学们观察到锌片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同学们还观察到锌片表面有气体产生,于是对该气体是什么展开探究。[猜想与假设]猜想1:气体是二氧化硫。猜想2:气体是氧气。猜想3:气体是氢气。②他们作出猜想的理论依据是 ▲ 。[查阅资料]SO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进行实验]③同学们收集产生的气体,加入品红溶液,观察到 ▲ ,排除了猜想1。④同学们收集产生的气体, ▲ (填实验方案及现象),排除了猜想2。[得出结论]猜想3正确。⑤据此得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阳离子有 ▲ (写符号)。(3)同学们进行图1实验时,意外地发现铜片和锌片发生触碰时(如图3),铜片表面产生了气泡。气泡为什么在铜片表面产生?同学们对此展开讨论。①小王同学分析,铜片表面产生气泡,说明酸溶液中的 ▲ (填微粒符号)从铜片表面获得电子。②小李同学说到,借助图3实验的一个现象,就可判断铜片表面的电子不是铜失去的,该现象是:一段时间后, ▲ 。从而得出铜片表面的电子来自于 ▲ 。③同学们继续分析得出,插入稀硫酸中的铜片和锌片触碰后,气泡不出现在锌片表面而出现在铜片表面的原因是 ▲ 。(4)同学们进而想到,若图2实验中两种金属发生触碰,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进行实验]①同学们思考后进行了图4实验(金属被导线连接相当于金属碰撞),观察现象并得出 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填选项字母)。A.溶液颜色变浅 B.铜片表面有气泡冒出 C. SO42-向 Cu 片移动D.Zn片质量减少、Cu片质量不变 E.该实验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学生反思]②为防止海轮船体钢板的腐蚀,应在船体水线以下位置嵌上一定数量的 ▲ (填选项字母)。A.铜块 B.铅块 C.锌块 D.锡块27.(8分)新型材料纳米级铁粉是指其颗粒大小达到纳米级的单质铁,具有广泛的用途。 (一)上图1为某种制备纳米级铁粉的流程。请以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制备原理 ▲ 。其中N2的作用是 ▲ 。(二)纳米铁粉对处理酸性废水中的NO3- 有较好的效果。(1)废水中的NO3- 在含纳米铁粉的水处理剂表面的变化如上图2。上述变化过程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 ▲ (写符号)。(2)研究发现:①纳米铁粉较普通铁粉去除NO3- 的速率快得多,其原因是 ▲ 。②纳米铁粉在酸性条件下对NO3- 的去除效果要好于中性和碱性条件,其原因是 ▲ 。(已知当溶液的pH为7.6时,Fe2+ 开始沉淀。)③废水中溶解氧会对NO3- 的去除产生一定影响。其它条件相同下,纳米铁粉在有氧与无氧条件下NO3- 的去除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上图3所示。1~3h时,有氧条件下NO3- 去除率低于无氧条件下,其可能原因是 ▲ 。28.(10分)氯化铜是一种广泛用于生产颜料、木材防腐剂等的化工产品。工业上用粗铜渣(含CuO、Fe2O3、FeO以及少量不溶性杂质)为原料制取氯化铜(CuCl2)的生产流程如下: (1)为了提高粗铜渣的利用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 。(2)“盐酸浸出”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写1个)。(3)依据下表分析: ①“除铁”中加入 H2O2的作用是 ▲ 。②在下列试剂中选用适当试剂 ▲ (填选项字母)调节pH。A.Zn B.CuO C. NaOH D. Cu2(OH)2CO3 E.AgNO3③调节pH的适宜范围是 ▲ 。(4)“操作2”包含过滤、洗涤滤渣、蒸发等多步实验基本操作。洗涤滤渣的目的是 ▲ 。所得滤渣为红褐色固体,该滤渣是 ▲ (填化学式)。(5)若不考虑“调节pH”对流程的影响,欲通过该方法生产27t CuCl2,理论上至少需要含铜64%的粗铜渣多少吨?(写出计算过程)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立达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无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二模化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9%,7%D.m=37,5~8,3%之间的铁合金,属于混合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星海实验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共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