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语文总复习:鉴赏古诗词的意象——一切景语皆情语
展开一切景语皆情语——古典诗歌意象与意境浅析一、意象1、什么是意象?意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感,象即诗中的形象,它不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含诗中所写的景和物。 所谓“意象”,就是包含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者托物言志中的物。 春中田园作王 维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惆怅思远客。诗人在前六句中借助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答: 2、理解典型意象,解读诗歌情感 在庞大的诗歌意象家族中,有些意象可以称之为典型意象,即该意象具有独特的代表性或典型的象喻性,历朝历代诗人递相沿袭,使得一些意象在古典诗歌中的象喻意义比较接近、比较固定。因此,在解读诗歌时要熟悉常见意象的一般象征意义,尤其是一些约定成俗的固定意象。意象诗句含义柳 月 酒 流水 雁 总结归纳: 送别诗常见意象:长亭、短亭、阳关、南浦、离筵、美酒、孤帆、车马、兰舟、柳枝、芳草、秋风、西风、落日 边塞诗常见意象:黄河、长城、玉门关、关山、大漠、塞上、雪山、天山、楼兰、烽火、号角、战车、旗、鼓、羌笛、琵琶、胡笳 表示高洁的常见意象:岁寒三友:松、竹、梅;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其他:荷、莲、蝉、鸟、鱼 、月、石灰、瀑流、山、河、石 表示愁苦的意象:杜鹃、落木、寒蝉、猿猴、流水、雁、冷月、梧桐、黄花、细雨、黄昏、芭蕉、落日 表示闲情的意象:春日、清风、明月、泉溪、花草、细雨、狗、鸡3、常见考题: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全诗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全诗分析意象在全诗中的作用。【2018年高考新课标II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陆游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不消沉,气概仍然豪迈。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二、意境1、定义:“意”是诗人的主观情感,“境”是诗人所描写的具体事物,即鲜明的生活图景。“意境”就是作者的真情感和客观景物融为一体而创造出的感人的艺术境界。2、常用术语:宏阔类: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恢弘高远、浩翰辽阔优美类:优美迷人、清新明丽、清净幽远、宁静恬淡、清净悠闲清冷类:苍凉悲壮、冷森幽僻、凄清冷落、悲凉寂寥空灵类:博大新奇、深邃奇崛、朦胧渺远、空灵高远、空蒙迷茫3、出题类型:描绘了怎样一幅图景(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思路:意境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景、情、境三个因素缺一不可(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2)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3)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如是仕途失意还是长年漂泊)。这三个要点可根据题干要求看答到哪一点。【2018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9分)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东晋]陶渊明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注】问津:指孔子让子路向两位隐士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诗人尽管尊崇孔子,但他意识到“忧道不忧贫”难以践行,因此立志躬耕,这体现了他对孔子人生选择的否定。B.诗人亲自参与田间劳作,不仅快乐地拿起农具耕种,还面带笑容鼓励农人们积极从事劳动。C.“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意思是说不必斤斤计较收成如何,愉悦就在耕耘的过程中。D.这首诗融说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意境清淡悠远,语言平白如话,富有表现力。“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三、古诗中景和情的关系融合关系: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入景)衬托关系: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正衬) 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反衬)比如,杜甫有这样一首《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诗人以碧江、白鸟、青山、艳花等意象描绘了春末夏初的美景,一句“今春看又过”使人无暇欣赏眼前的美景,而将诗歌的情感引向了“何日是归年”的漂泊异乡的思念家乡的伤感。景虽是美景,情却是伤感。这份伤感源于诗人有眼前的美景想到了家乡。在景与情的关系上,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在表现手法上就叫做衬托:用美好之景衬托伤感之情。【考场练兵】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琴歌》 李颀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1。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2后楚妃。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清淮3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从此始。注解:1、广陵客:指善弹琴的人。 2、《渌水》:琴曲名。3、清淮:地近淮水。这首诗三、四两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从情和景的关系上加以说明。 四、随堂检测【2018年高考新课标I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野 歌 李 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不消沉,气概仍然豪迈。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问题。白 梅王冕(元代)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3、诗歌中塑造哪个事物的典型形象?写出了改事物具备什么特点?(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