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总复习:鉴赏古诗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23039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语文总复习:鉴赏古诗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23039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语文总复习:鉴赏古诗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23039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语文总复习:鉴赏古诗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展开鉴赏古诗的语言和表达技巧一、鉴赏古诗的语言古诗词中词语的使用,考察形式有多种:找出句中的诗眼、分析关键词语在诗中的作用、比较不同词语的异同。无论哪种形式,究其本质,都是对词语在具体的语境中准确使用及表达技巧的考察。1、炼字题古人写诗作文非常讲究炼句、炼字,所以我国古代诗歌有含蓄深厚、精炼传神、意味隽永的特点,“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千古佳句便是见证。 动词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应特别关注那些极富表现力和生命力的动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云破月来花弄影: 【2017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8分)早上五盘岭①岑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注:①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 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峰。“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题规范】:(1)解释词语在诗中的意思;(2)把改词放入原句中描绘景物或人物,有明确手法要点出;(3)点出该词写出了事物的什么特征,或烘托了什么意境,或表达了什么情感。 形容词大部分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015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劳停驿 欧阳修 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注】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驿,驿站名。 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4分) 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叠词、拟声词、颜色词等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比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拟声词:模拟声音形态,使诗歌更生动。“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琵琶行》白居易)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2、诗歌的语言特色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李白的豪迈飘逸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杜牧的清健俊爽李商隐的朦胧隐晦,王维的诗画一体温庭筠的绮丽香艳,高适的苍壮悲凉李清照的缠绵悱恻,陆游的悲壮爱国 【2018年高考新课标III卷】精卫词 王建 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 品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 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判断: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相近。( ) 二、诗歌的表达技巧/艺术手法1、内容 2、答题步骤(1)运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内容怎样运用这种手法(3)分析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塑造了什么形象,渲染了什么气氛,营造了什么意境,抒发了什么情感等) 【2017天津卷】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8分)太湖恬亭【宋】王安石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注】,秋风斜月钓船归。【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3分) 【2017浙江卷】阅读下列这首诗,完成19—20题。(8分)采地黄者白居易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采之将何用,持以易餱粮。凌晨荷插去,薄暮不盈筐。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注】地黄:玄参科植物名,其根可入药。插:也同“锸”。铁锹。 本诗前八句叙写 ,后六句叙写 ,反映了中唐时期悲惨的社会现实。(2分)这首诗的叙述与对比手法特色鲜明,试做赏析。(6分) 【考场练兵】(2016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8分)登裴秀才迪小台【唐】王维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选自《全唐诗》)“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2分)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