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桂枝香·金陵怀古授课ppt课件
展开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仁宗庆历进士。他目睹时弊,曾给皇帝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前后两度为相。因保守派的顽固反对,变法并没有取得真正的胜利。 晚年退居金陵(今南京),被封为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
王安石是具有多方面成就的杰出文学家。 散文,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逻辑严密,辨理深透,笔力雄健,语言简练,奇崛峭拔。 诗,他是北宋四大诗人之一,其余三位是:欧阳修,苏轼, 黄庭坚。 词,所作不多,但能“一洗五代旧习”,不受前人绮靡风气影响。 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的才华:“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金陵怀古,诸公寄调于《桂枝香》者三十余家,独介甫最为绝唱。东坡见之叹曰:“此老乃野狐精也!” (杨湜《古今词话》)
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唯王介甫为绝唱。
古来有学识、有抱负的文士,一旦登高望远,便引起了满怀愁绪,那愁又不是区区个人私情,而常常是日月之迁流,世途之坎壈,家国之忧患,人生之苦辛,……一起涌上心头,奔赴笔下,遂而写成了名篇佳作,历久长新。此等例真是举之不尽,而王半山的这一阕《桂枝香》,实为个中翘楚。——周汝昌《千秋一寸心》
《桂枝香》的写作时间一般认为是在作者二次罢相后退居金陵时,即熙宁年间。 二十多年的仕宦生涯,使作者对宋朝君臣不思自强、上下偷安的政治局面和社会弊端有了深刻的了解,对国家的前途感到一种深深的忧虑。因此,当他登上金陵高处,面对江山胜迹,怀古思今,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金陵,六朝古都所在。从公元222年东吴在此建都起,先后有东晋、宋、齐、梁、陈在此建都。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我登上高楼纵目远眺,故都金陵正值晚秋,天气正变得清朗肃爽。长江奔流千里,澄净宛如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攒聚在一处。斜阳里船只来来往往,西风起处,斜插的酒旗在小街飘拂。画船如同在淡云中浮游,白鹭仿佛从银河里飞起,丹青妙笔也难描画这金陵美景。 遥想当年,金陵的达官贵人争着过豪华的生活。可叹在朱雀门外结绮阁楼,亡国的悲恨接连相续。自古多少人在此凭栏望远,无不对历代荣辱空自嗟叹。六朝旧事已随流水消逝,剩下的只有寒烟惨淡、绿草衰黄。时至今日,商女们时时地还把《后庭花》遗曲吟唱。
自读思考:1.各用一句话概括上阕和下阕的内容。2.如果全词作者情感的落脚点浓缩到词中的一个字上,你会用哪个字?为什么?
1.各用一句话概括上阕和下阕的内容。上阕:登临所见的金陵景象。下阕:由所见引发的感慨。
2.如果全词作者情感的落脚点浓缩到词中的一个字上,你会用哪个字?为什么?
叹因何而“叹”?“叹”些什么?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词的上阕写景。你认为这首词写景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请就其中一个方面作简要分析。
时令:晚秋; 天气:初肃; 地点:故国(朝代更替); 人物:词人; 方式:登临送目。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开头三句把全词置于一个凭栏远眺的角度,视野高远。正值晚秋,秋色萧肃。
问:开头三句点明了哪些内容?
意象:澄江、翠峰、船只、残阳、西风、酒旗、 彩舟、白鹭、白练、星河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问:作者登高远眺选取了哪些意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情感:对祖国江山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而“晚秋”“残阳”“西风”等意象又给人以冷落、萧条的感觉,包含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为下面的抒情创造气氛。
提示:描写景物的方法 时空 (远近、俯仰、早晚、四季等) 感官 (嗅觉 、触觉 、 听觉、 味觉、 视觉)动静 (动态、静态、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 虚实 (虚写 、实写、 虚实相生、化虚为实)色彩 (鲜明、斑斓、柔和) 修辞 (比喻、拟人 、夸张、对偶 、用典) 点面结合 粗笔勾勒(白描)和细笔工描
意境旷远开阔气势恢宏奇伟壮丽
【疏密相间 浓淡相宜 构图精巧】
问:作者登高远眺选取了哪些意象?你认为这首词写景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描绘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问:上阙写景还用到了哪些手法?简要分析。
“千里澄江似练”,练,白色绸缎,描画出千里江面似白绢,波光闪亮的意境。
“千里澄江似练”,化用前人诗句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问:“背西风酒旗斜矗”一句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
酒肆青旗高高地挑出,故曰“矗”;酒旗因风飘扬,自是风在旗后,故曰“背”。这两个字形象地写出了秋风中的江边近景,与上文远景和江上之景融为一体,突出了金陵胜景。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问:这种“悲恨相续”的亡国悲剧连续发生原因是什么 ?
繁华竞逐:金陵繁华表面掩盖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用典,此语出自杜牧的《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诗句。当隋朝大将韩擒虎兵临金陵城下时,全无心肝的陈后主还正在和宠妃张丽华歌舞作乐。“悲恨相续”四个字则给南朝的历史作了总结。统治阶级挥霍无度,沉溺酒色,江南各朝,覆亡相继。
原因:六朝统治者因穷奢极欲而亡国。
目的:王安石借古讽今,希望当权者引以为戒。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对千古以来文人骚客登金陵山川的作为,词人持怎样的态度?
作者的态度:批判千古以来文人骚客面对金陵山川只知慨叹朝代的兴亡,未能跳出荣辱的小圈子,站不到应有的高度,也就很难从六朝的相继覆灭中引出历史的教训。
立意新颖,高瞻远瞩,表现出一个清醒的政治家的真知灼见。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如何理解“寒烟衰草凝绿”这一景色描写?
寒烟衰草凝绿:寒烟笼罩衰草,凝成一片暗绿色。
借景抒情,借“寒烟、衰草”寄惆怅心情。六朝旧事随着流水逝去了,如今除了眼前的一些衰飒的自然景象,更不能再见到什么。 流露出作者对北宋王朝不能励精图治的不满情绪,抒发悲叹之情。
王安石青少年时代,党项、交趾、契丹、西夏就先后多次袭扰北宋边城,王安石入仕及当政期间,契丹、西夏、羌人、交趾更加频繁地屠城掠地,给北宋的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而北宋的冗官冗兵非但抵御不了少数民族的袭扰,反而加重了国家财政危机。政府的妥协退让,又使官僚、豪强、大商人肆无忌惮地兼并土地,造成了劳动人民的饥寒交迫,以致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内忧外患,积贫积弱,北宋江山的风雨飘摇已见端倪,统治阶级却还被表面的繁华强盛欺骗,整日价灯红酒绿醉生梦死,王安石怎能不忧心如焚?
王翁之怒不在女,在乎荒淫之朝廷。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结尾典故蕴涵作者怎样的情感?你听到诗人的呐喊了吗?
不是商女忘记了亡国之恨,是统治者的醉生梦死,才使亡国的靡靡之音充斥在金陵的市井之上。杜牧生活的唐末到王安石所生活的北宋,如此长的一段时间,这种繁华竞逐的生活依然不变。“至今”和“时时”两个时间副词,意在说明责任不在商女,而在于让商女唱曲的统治者。
用典,提醒当朝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对这种导致六朝覆亡的那种奢靡、荒淫的生活要有所改变,要居安思危,避免重蹈覆辙。
本词上阕写金陵之景,奇伟壮丽,气象开阔;下阙抒怀古之情,追古思今,叙议结合,用典贴切,寓意深远,写出了六朝的衰亡原因,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透露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桂枝香》之所以被誉为登临之绝唱,是由于北宋词坛侧重于描写男女恋情与伤离念远这一类题材,而王安石把国家兴亡这一重大题材带进词的创作领域,这对词的发展无疑是健康而有益的。正因为如此,以后豪放派词人尤其是辛弃疾把国家的兴亡(如《北固亭怀古》)作为词的主要内容。
1、怀古实为伤己或伤今或理性思考2、多从眼前历史遗迹起兴,多将当时的国事身世写入3、上片多为写景叙事,下片多为抒情议论4、多借景抒情、用典抒怀、虚实结合、借古讽今及对比、 联想、想象等5、风格大多雄浑、豪放、悲壮6、感情基调大都比较苍劲悲凉
1、对文中历史人物的缅怀,表达仰慕之情2、感慨时光流逝,青春不再,年华易逝,功业无成3、对比衬托,壮志难酬,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仕途失意4、感慨国运衰微,物是人非,讽刺当朝统治阶级昏庸腐朽 奢侈淫逸5、抒发爱国情怀,警告统治者吸取教训
语文桂枝香·金陵怀古教课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桂枝香·金陵怀古教课内容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王安石,写作背景,原文翻译,选择题,问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桂枝香·金陵怀古课堂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桂枝香·金陵怀古课堂教学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近观动景,中心思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桂枝香·金陵怀古课文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桂枝香·金陵怀古课文配套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远近交错动静结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