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17 爬天都峰 教学设计

    17 爬天都峰 教学设计第1页
    17 爬天都峰 教学设计第2页
    17 爬天都峰 教学设计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7 爬天都峰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7 爬天都峰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读课文,做一做,读一读,认一认,拼一拼,写一写,我能梳理,研读课文,理解爬山的哲理,回扣全文,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17 爬天都峰课时2课时 备课人       单位 一、读课文,做一做。                                1.我已经读了(     )遍课文,我能把课文读得(选一选):正确         流利        有感情2.课文共(    )个自然段,我能给自然段标上序号。二、读一读,认一认。石级  发颤  奋力  猴子  鲫鱼  纪念  辫子  笑呵呵  鼓舞三、拼一拼,写一写。                                bǐ  dǒu        hóu   zi           jì    yú        chàn   dǒu  四、我能梳理: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五、我会积累,找出描写天都峰高和陡的语句,抄写下来。                                                                                               第 一 课 时1.会认级、链、攀、相、辫、呵6个生字,会写哩、级、链等10个生字,理解发颤、笔陡等词,并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故事的主要内容,研读爬天都峰的具体过程,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3.小练笔:用一段话写一写自己爬山的过程。教学重点难点1.爬天都峰的过程。 2. 读懂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爸爸说的话的含义。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师生交流有关天都峰的资料。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阶大约有15公里长。天都峰最险处是鲫鱼背。它是一道长约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从学生的生活入手,拓展有关天都峰的资料,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读写材料,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3.检查自学情况。 4.出示课件生字、词语,小组内互相认读、正音。 5.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6.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7.理解重点词语。 师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犹豫:拿不定主意。 奋力:充分鼓起劲来。本课指努力向上攀登。 终于: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以后出现的情况。本来是指、爸爸和老爷爷经过艰苦的努力,登上了峰顶。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 汲取:吸取。 【设计意图:课文词语的呈现与理解,进行适当地归类整理,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含义,是小学生解读文本积累词汇的重要方法。】三、通读全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1.自由读,标出自然段,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分小组互相交流。 3.全班交流,师生补充评议。 (课文主要讲在暑假里,爸爸带去爬天都峰,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登上天都峰的事。) 四、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指名分读每个自然段,并说说各写了什么?2.相机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为学生正音。3.默读思考:课文写了作者爬天都峰的故事,你对课文中哪个部分读完后印象最深、最感兴趣?4.指生勇敢地交流印象最深的、最感兴趣的部分。(先读一读相关的语言文字,再试着概括下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可以抓关键词、句。)5.师根据学生的交流相机出示课件,学生自主概括这一部分的内容。6.师谈话引入同学们爬山的经历:哪位同学能够勇敢地说说自己爬山的小故事?指生交流师生评议。请问你们全家爬山时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完整过程?(如爬山前的准备-爬山的过程-爬山后的感受等)7.爬天都峰的作者与你们一样,她也经历了一次完整的爬山过程,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看看作者按照不一定的顺序,都写了爬山的哪些内容?8.师生理清作者的叙述顺序: (爬天都峰之前——爬天都峰——爬天都峰之后) 【设计意图:课文文本的解读,完全放手给学生交流展示的自由空间,抓住学生印象最深、最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品味感悟,进而展开朗读的指导,这种个性化的语文学习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颇有帮助。】五、研读课文,理解爬山的哲理(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段交待了什么? (爬天都峰的时间、地点、人物)2.我们写一件事情,也可像作者一样,怎么做?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天都峰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画出有关语句,轻声读一读。 2.说说课文中是怎么写天都峰的的? 1)高: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 我爬得上去吗?这一句是不是怀疑自己能否登上天都峰? (更进一步地表现了天都峰的高。) 2)陡:笔陡”“石阶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教师用一根线绳作为石阶边上铁链,使学生体会什么叫似乎从天上挂下来的。 什么叫发颤?真的害怕吗? (烘托了天都峰的陡。) 3.指导读出天都峰的特点。 4.学生练读,评读。 5.师谈话:写爬天都峰,为什么偏偏要写天都峰的高和陡呢?。 指生交流后师小结:作者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在于突出爬天都峰的困难,暗示了登上这么高、这么陡的山峰,是需要勇气和力量的。 【设计意图:学习文章的开头,重点教会学生掌握写一件事的三要素时间地点人物,理解天都峰的高与陡,为下一课时的学习打下基础,天都峰的攀登是需要勇气和力量的。】六、师生研读爬山的过程,体会爬山的艰难与动作 师生谈话: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天都峰高与陡的特点,面对这么高耸入云的天都峰,同学们你们害怕吗?能勇敢地攀登吗?文中的作者与你同龄,她又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具体深入地学习小作者爬山的过程。【设计意图:练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师应当教会学生总结的技巧和方法,从课文中走进去再走出来,是语文学习的有效途径。】1.自读三至五自然段这部分内容,画出老爷爷和的对话。 2.出示句子: 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3.思考:他们所说的话中都有一个字,这个是什么意思?他们是互相怀疑吗?表现了他们什么精神? 4.学生分组讨论。 全班交流、小结。 (天都峰这么高、这么陡,小朋友这么小的年纪,老爷爷这么大的年纪怎么也来爬呢?表面上似乎双方都有怀疑,实际上是互相羡慕、敬佩,表现出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 5.分角色有感情朗读对话。6.提问:怎么爬天都峰的?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学生读一读演一演。 (攀着铁链上手脚并用向上爬) 7.出示句子填空,再说说用上括号里的词语好在哪里? 我( )向峰顶爬去。 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 )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用上奋力突出了爬山过程的艰难,要充分鼓起劲来不怕困难、向上攀登。终于是经过奋力的结果。使我们感受到要攀登高峰,必须奋力向上、勇于攀登,才能达到目的。) 8.有感悟地朗读这几个自然段。【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体验式的朗读与理解,加强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从而对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做铺垫。重点语句的积累,也教会学生今后作文表达的技巧和方法。】七、研读爬山后人物的对话,体会做人做事的道理 1.登上天都峰以后,和老爷爷为什么要互相道谢? 1)老爷爷为什么说是你的勇气鼓舞我?居然在这里说明什么? (其实也可以说是意料之中,因为老爷爷有那种勇于攀登的精神,就一定能爬上天都峰的。) 2)小妹妹为什么说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 3)他们的对话中都有一个什么词?这勇气体现在哪里? (体现在他们都敢爬天都峰。如果没有勇气,这一老一小怎么敢爬天都峰呢?) 2.你从他们的话中体会出什么? (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勇气,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4.爸爸为什么说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 (因为这一老一小,虽然互不相识,但是都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互相鼓励,互相学习。) 5.想想他们是怎样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的? 你从爸爸的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才能取得进步。)【设计意图:对话的朗读指导,需要强调学生的语气并指导,在熟读后便能理解课文的内容及情感,反复地朗读是很好的理解方法。】八、回扣全文,布置作业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整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梳理故事的脉络线索。2.布置作业:完善自己的课文阅读卡,可补充喜欢的语句进行积累;搜集有关名山大川的素材,为课堂小练笔积累材料进而拓展视野。【设计意图:课堂作业的设计体现了阅读笔记的训练要求,可帮助学生积累文中的精美语句、段落,补充搜集名山大川的材料及阅读名家名篇,也为学生的阅读素养奠定基石。】           爬天都峰爬天都峰前    高、陡爬天都峰时   奋力 手脚并用爬天都峰后   终于 对话 汲取力量                        第 二 课 时1.弄清作者围绕爬天都峰讲述的故事内容,概括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2.有感悟地朗读课文,重点把握好人物对话的语句。3.指导书写攀、颤两个生字。3.积累优美的语句,当堂小练笔:写一写自己了解的大山或爬山过程。教学重点难点 积累优美的语句,当堂小练笔:写一写自己了解的大山或爬山过程。                           一、复习引入1.指同学开火车朗读课文,代表大队参加朗读比赛。读后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二、拓展阅读1.出示:            登山人三个人同去攀登高山,第一个人刚开始攀登几步,感到山陡难登,就退下来啦,他说:我是知难而退。第二个人攀登到半山,气喘吁吁,望着上面险恶高峻的山势,摇摇头说:还是适可而止吧?也退下来了。只有第三个人,在攀登途中,知难而进,几次跌倒,都爬起来再上,最后终于登上了峰顶。过了几天,三个人又碰面了。第一个说:登上峰顶,也不过那么回事。还是我知难而退好,省了许多力气。第二个说:是呀!所以我适可而止,中途退下,还是明智的。那个登上峰顶的人笑了笑,说道:不过,顶峰上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看到的。2.学生自由阅读,指名读,教师范读。 3.互相交流,说说短文主要说明什么问题?(   A.说明登山的困难。B.赞扬不畏艰难,勇于登攀的精神。C.说明知难而退,能生力气。登山峰顶也不过那么回事。D.赞扬适可而止是明智的。三、谈学习收获,课堂练笔1.师谈话:同学们,老师相信你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面对困难、面对挫折时,会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鼓足勇气,战胜困难。同学们,你们有勇气和信心吗? 2.同学们相互说说自己了解的大山及爬山的过程,小组内交流补充。3.学生试着写一写自己的经历。4.师借助实物投影机,相机展示学生的小练笔,提出评议要求:(过程是否清晰?用词是否恰当?爬山的动作描写是否具体?阅读完后是否有较深刻的印象?)5.师生评议本课小练笔的最佳小作者。【设计意图:语文课例的人文教育,需要适时地呈现,师生对话的大山资料及爬山的过程为本课的小练笔及单元写作的要求做到了巧妙地结合,尤其是评议小练笔的环节,教会了孩子们如何去阅读和评议别人的文章,这对于自身的习作也有很好的指导。】四、指导书写1.学生认读本课需要的一类生字,并组词。2.教师重点指导笔画多的两个生字攀、颤,注意笔顺及笔画穿插。学生各写2个,相互评议。3.余下生字同学们在练字纸上各写2个,提醒姿势及规范。【设计意图:写字教学对于重点疑难字,教师要适当地进行指导,不断强调规范学生的写字姿势。】五、课堂小结 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战胜了自己,就没有什么可畏惧的了。和老爷爷共同战胜了自己最大的敌人,从巍巍天都峰上俯瞰到美景是为这场胜利吹响的最嘹亮的号角。六、布置作业师出示课件:1.课外主动阅读名家名篇,关于爬山的文章,并积累阅读笔记1篇,下节课进行展评。2.也可搜集祖国名山大川的图片及资料,下节课召开一个班级报告会。【设计意图:课外作业的设计是为学生搭建一座语文学习的桥,不断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                        当堂达标训练题  一、读读、写写下面的词。 笔陡 石级 铁链 似乎 发颤 奋力 攀登 终于 纪念 辫子 勇气 决心二、字词练习 判断带点字的读音,在正确的读音后面画“√”似乎(sì shì)  暑假 (jià jiǎ发颤(fā fà)  应该(yīng yìng) 选字填空。 纪 记  年( ) ( )住 日( ) ( )念 作 做  工( ) 留( ) ( )为 ( )业 相 像  ( )声 ( )片  好( ) 照( )   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 (1)我仰起脸问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2)爸爸听了 笑着说 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 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按课文内容填空,并按要求回答。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 ) 望:啊,峰顶这么( ) ,在( ) 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 )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挂下来的,真叫人( ) ! 这一段写天都峰的( ) 。2.作者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在于突出(     ) ,暗示(     ) 。       

    相关教案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爬天都峰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读交流,以学定教,重点品读,随文得法,拓展阅读,实现整合,巩固延伸,学以致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爬天都峰公开课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爬天都峰公开课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7 爬天都峰精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7 爬天都峰精品教学设计,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