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专题模拟重组卷(上海专用)
专题02 文言文对比阅读-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专题模拟重组卷(上海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2 文言文对比阅读-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专题模拟重组卷(上海专用),文件包含专题02文言文对比阅读解析版docx、专题02文言文对比阅读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阅读下面三段选文,完成小题。
【甲】
卖油翁(节选)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
核舟记(节选)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丙】
口技(节选)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6.《卖油翁》作者是______ 代的________(人名)。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8.[甲]文形象地表达出______的道理;[乙]文细致地说明了核舟体积小、“容量”大的特点;[丙]文则生动地表现出宾客深信“火起”而______的样子。我们可以用[乙]文中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来赞叹卖油翁、核舟雕刻者、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
※2022模拟体验
一、(2022·上海徐汇·一模)阅读下面诗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乙】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丙】
游石湖小记(节选)
予往时到石湖游,皆绝胜。是日,秋爽,伯美①、舍弟辈俱有胜情,由薇村②至上方,复从郊台、茶磨取径而下。路傍时有野花幽香,童子采撷盈把。落日,泊舟湖心,待月出,方命酒。孟阳、鲁生继至,并舟露坐,剧饮至夜半而还。盖十年无此乐矣。
(作者:李流芳,选自《嘉定李流芳全集》,有删改)
【注释】①伯美:作者好友,与下文孟阳、鲁生同。②薇村:地名,后文中上方、郊台、茶磨均为山中地名。
1.[甲]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欣然起行
(2)伯美、舍弟辈俱有胜情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待月出,方命酒。
4.根据[乙]文与[丙]文内容,完成表格。
5.下列选项中对诗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诗与[乙]文都写出了水的澄澈之美。
B.[甲]诗与[丙]文都写出了繁花烂漫之美。
C.三则诗文内容中都呈现了作者的行踪。
D.三则诗文所写到的观景季节各不相同。
6.根据三则选文表达的情感,将合适的选项填入相应的横线处。
A.知己之欢 B.赏景之乐 C.怀古之忧 D.赋闲之郁
二、(2022·上海·模拟预测)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
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②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
谢无逸①闲居。一日,有一举子来谒,坐定,曰:“每欲问公一事,辄忘之。尝闻人言欧阳修者,果何如人?”无逸熟视久之,曰:“旧亦一书生,后甚显达,尝参大政。”又问:“能文章否?”无逸曰:“文章也得。”无逸之子宗野方七岁,立于旁,闻之,匿笑而去。此等举子,如何唤作书生?
注释:①宋代临川城南人,北宋文学家。
7.【甲】文选自课文《________》。
8.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线的句子。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9.梳理【甲】文第①段内容,填写表格。
10.解释【乙】文中的加点词。
(1)宗野方七岁( ) (2)匿笑而去( )
11.对【乙】文中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曾经听人说过欧阳修,果然有这样一个人吗?
B.曾经听人说过欧阳修,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C.尝试听你说过欧阳修,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D.尝试听你说过欧阳修,果然有这样一个人吗?
12.从【甲】【乙】中可以看出欧阳修有两大才能:(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
三、(2022·上海·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
班超字仲升,兄固①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候,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注】固:指班固,班超的哥哥。
13.【甲】诗中“垂钓碧溪”的人指的是__________。
14.【甲】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乙】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借助典故直接表达了他们的人生追求。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兄固被召诣校书郎( ) (2)尝辍业投笔叹曰( )
16.用现代汉语题译下面的句子。
超与母随至洛阳。
17.【乙】文中的“小子”指_______,“大丈夫”和“壮士”指___________。
18.【甲】诗和【乙】文中的主人公都面临人生的困境,李白的处境是(1)__________,班超的处境(2)__________,但是面对困境,他们都(3)___________。
四、(2022·上海·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各题
【甲】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乙】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麟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丙】
送陈经秀才序(节选)
欧阳修
然伊之流最清浅,水溅溅鸣石间。刺舟①随波,可为浮泛;钓鲂擉②鳖,可供膳羞。山两麓③浸流中,无岩崭颓怪盘绝④之险。而可以登高顾望。自长夏⑤而往,才十八里,可以朝游而暮归。故人之游此者,欣然得山水之乐,而未尝有筋骸之劳,虽数至不厌也。
【注释】①刺舟:撑船。②擉:刺。③麓:山脚。④岩崭颓怪:山峰险峻危峭。盘绝:曲折难行。⑤长夏:泛指夏季。
19.【甲】诗作者是_______,【乙】文作者陶弘景是_______(朝代)人,【丙】文作者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______________。
20.解释句中的加点词。
(1)四时俱备( ) (2)而可以登高顾望( )
2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实是欲界之仙都。
(2)下列对【丙】文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所以不会感到身体劳累,即使多次游览也不会觉得满足。
B.却不会感到身体的疲劳,即使多次游览也不会觉得厌倦。
C.却不会感到身心的劳累,虽然多次游览也不会觉得满足。
D.所以不会感到身心疲劳,虽然多次游览也不会觉得厌倦。
22.下列对诗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和【乙】文写的是春天景色,【丙】文写的则是夏天景色。
B.【丙】文和【乙】文中水的特点是清澈,【甲】诗中水的特点是寒冷。
C.【甲】诗和【丙】文观景角度是仰观俯察,【乙】文观景角度是近观。
D.三篇诗文写景的角度各有不同,但都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
23.从描写的景物看,【甲】诗选择了________、乱花、浅草等早春时节的典型景物表达游湖的喜悦之情;【丙】文不仅描写了可赏之美景,还从“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突出游玩之乐。
24.【乙】文末提到谢灵运,意蕴丰富,含蓄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等情感。三位作者都陶醉在自然美景中,可以用【丙】文中的句子“________”来形容他们的情感寄托和精神追求。
五、(2022·上海·模拟预测)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小题。
(甲)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乙)
去宥①(节选)
邻父有与人邻者,有梧桐树,其邻之父②言梧树之不善也,邻人遽伐之。邻父因请而以为薪。其人不说曰:“邻者若此其险也,岂可为之邻哉?”此有所宥也。夫请以为薪与弗请,此不可以疑枯梧树之善与不善也。
齐人有欲得金③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见人操金,攫而夺之。吏搏而束缚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对吏曰:“殊不见人,徒见金耳。”此真大有所宥也。夫人有所宥者,固以昼为昏,以白为黑,以尧为桀。宥之为败亦大矣。亡国之主,其皆甚有所宥邪?故凡人必别④宥然后知,别宥则能全其天矣。
【注释】①宥:通“囿”,局限。“去宥”:除去人的局限,不受蒙蔽。②邻之父:即邻父,邻居老人,父:对男性长辈的称呼。③金:古代计算货币的单位,引申为货币、钱。④别:离别、告别,这里引申为去除。
25.甲乙两段选文均选自《________》。
2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邻人遽伐之 ( )
(2)何故( )
2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28.下列对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邻人很不高兴,说:“邻居如此危险,怎么能和他做邻居呢?”
B.邻人很不高兴,说:“邻居用心如此险恶,怎么能和他做邻居呢?”
C.邻人沉默不语,而后说:“邻居如此危险,难道能和他做邻居吗?”
D.邻人沉默不语,而后说:“邻居用心如此险恶,难道能和他做邻居吗?”
29.甲文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乙文中齐人“大有所宥”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请自己的话概括),国君“甚有所宥”的后果是____________,以上两例均从___________面阐述了______________的道理(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30.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甲文中对“国人道之”的行为,作者用“不若无闻”来表明他的态度。
B.乙文写邻人“有所宥”,齐人“大有所宥”,国君“甚有所宥”,层层揭示“有所宥”的恶果。
C.甲乙两文都善于运用形象生动的寓言故事来阐述道理,给人以启示或警醒。
D.甲文中的“丁氏”、“闻而传之者”、“国人”都是乙文中所说的“有所宥”之人。
六、(2022·上海宝山·一模)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甲】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乙】
出师表(节选)
诸葛亮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丙】
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于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31.【甲】词和【乙】文两部作品,分别是作者写给_________、_________(人名);【乙】文中的“先帝”是指_________ (人名),他曾经在荆州遇险,【甲】词中名为“_________”的马帮助他成功脱险。
32.【甲】词相关的历史背景是_____;【乙】文相关的历史背景是_________。
33.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丙】文中的画线句,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
A.所以,(司马文王请人)为刘禅创作蜀国歌舞杂技。
B.(司马文王请人)为刘禅创作过去的蜀国歌舞杂技。
C.所以,(司马文王请人)为刘禅表演蜀国歌舞杂技。
D.(司马文王请人)为刘禅表演过去的蜀国歌舞杂技。
34.【甲】词中的“梦”指的是_________的场景;【丙】文中加点词语“是”指的是_________(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
35.诸葛亮在【乙】文中追述了自己_______________,并且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但是【丙】文中刘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表现,导致的结果会是司马文王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目
时间
目的地
行为
[乙]文
(1)_______
(2)_______
步于庭中、欣赏月色等
[丙]文
是日
石湖
(3)_______、________等
场景
生活特点
滁人游
太守治理下滁州百姓过着(3)________的生活
(1)________
(2)________
太守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02 咏雪-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02咏雪原卷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docx、专题02咏雪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9 文言文对比阅读-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精选题集(广东专用),文件包含专题09文言文对比阅读-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精选题集广东专用解析版docx、专题09文言文对比阅读-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精选题集广东专用原卷板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7 写作-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专题模拟重组卷(上海专用),文件包含专题07写作解析版docx、专题07写作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