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一轮复习部编版 第56课时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作业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23501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届一轮复习部编版 第56课时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作业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23501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届一轮复习部编版 第56课时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作业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23501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届一轮复习部编版 第56课时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一轮复习部编版 第56课时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作业,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孟子提出,读明末相关著作及内容介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21·江苏徐州期中)孟子提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这一主张旨在( )
A.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感
B.倡导举贤尚能的理念
C.凸显个人的存在与价值
D.宣扬自强不息的精神
解析:A 材料大意是天下的基础是国,国的基础是家,家的基础是个人。材料强调个人是天下的基础,故选A项。
2.(2021·山东滨州期末)下表中的文献记载关注的共同主题是( )
A.职业道德B.文化教育
C.治国理念D.军事策略
解析: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君子进德修业”指的是君子要提升道德,建立功业;“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指的是君主要修身正己、自我节制;“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指的是将领要智、信、仁、勇、严集一身;“诊病不审,是谓失常”指的是医生诊病救人要详细周密;由此可知,材料中的四句话是对不同人群的不同职业道德要求,故选A项。
3.(2021·河南洛阳一模)东汉灵帝熹平四年(175年),议郎蔡邕建议朝廷在太学门外竖立刻有《周易》《尚书》《春秋》《公羊传》《论语》等经书的石碑。历时8年,全部刻成。这些碑文成为当时读书人的经典,很多人争相抄写。这一措施( )
A.表明儒家经典已成为国家教科书
B.推动了印刷术的创新发展
C.促进了各地学术文化的交流发展
D.有利于巩固儒学的统治地位
解析:D 据材料可知儒家经典受到官方重视,并通过与教育相结合得到了广泛传播,故选D项;汉武帝时儒家经典就已经成为国家教科书,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碑刻和抄写,不属于印刷术,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儒家经典受到欢迎,但并没有提到交流发展,排除C项。
4.(2021·山东济南联考)鲁国尚儒学,是儒学文化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国道家与辞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晋学术……但以各地所出文化人才而论,则以关东的齐鲁三晋郑卫周等地最为兴盛。这反映了当时( )
A.地理位置对文化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B.中国思想文化宽容开放、兼容并包
C.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积极吸收外来文化
D.各家学派各执己见,适应集权需要
解析:B 材料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文化多样,具有地域性特征,体现了中国文化宽容开放、兼容并包,B项正确;地理位置并不是文化形成的主要因素,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外来文化,排除C项;法家学派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排除D项。
5.(2021·四川宜宾一模)在列强的屡次侵犯之下,近代中国人感受到挫折与沮丧。龚自珍指陈中国本身的毛病在皇帝制度与科举文化,魏源则从西洋文化制度寻找彼伸我黜的缘故。据此可知,两人的思想( )
A.侧重于引导国人关注世界
B.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
C.成为洋务运动的理论基础
D.影响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
解析:D 据材料“龚自珍指陈中国本身的毛病在皇帝制度与科举文化,魏源则从西洋文化制度寻找彼伸我黜的缘故”,可知两者从内外两个方面分析中国落后的原因,两人的思想都影响了中国近代的社会变革,故选D项;龚自珍的思想侧重于内部反思,魏源着眼于外部探求,排除A项;龚自珍与魏源都属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其主张也没有脱离自身阶级局限,排除B项;洋务运动的理论基础是“中体西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C项。
6.(2021·北京海淀期末)读明末相关著作及内容介绍
这些著作的出现,说明( )
A.传统科技总结性著作出现
B.士人普遍形成开放观念
C.四大发明影响西方近代科学
D.西方科技知识引入中国
解析:D 望远镜的制法和机械原理、机械的制造方法和原理以及西方的农田水利相关技术等都说明明末西方科技知识进入中国,D项正确;材料翻译的是西方科技著作,而不是中国传统科技总结性著作,排除A项;“普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信息不涉及四大发明,排除C项。
7.(2021·山东德州模拟)近代维新派知识分子大都主张以孔子符号重建中国政治、文化秩序,革命派知识分子大都主张以黄帝为民族符号来凝聚国民群体。两种主张都( )
A.强调托古改制
B.宣扬种族革命
C.动员了社会各阶层民众
D.利用了传统历史文化资源
解析: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维新派和革命派利用历史文化资源,都是为了减少改革或者革命的阻力,D项符合题意。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是为凝聚国民团体服务的,不属于改制,A项排除。维新派主张改良中国的政治制度,不属于种族革命,B项排除。维新派和革命派都没有形成广泛的群众基础,C项排除。
8.(2021·海南学业水平诊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它的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人民群众社会实践的推动和思想家们的概括提炼,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化传统。这些优秀文化传统,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对于中华民族的成长壮大,有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而这些优秀文化传统的相互凝聚和整合,便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由于中国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表现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思想也不是单纯的,而是一个包含着诸多要素的思想体系。“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就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一:
论题:中华文化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化传统。
阐述:中国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大约从夏朝开始,中国进入青铜时代;春秋时期,孔子确立了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战国时期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汉代儒学正统地位确立,并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隋唐时期,中华传统文化辉煌灿烂;宋代理学形成;明清之际,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形成了内容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重视以人为本;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主张和而不同。这些内容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民族文化不断发展前进的内在动力,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言之成理即可)
综上所述,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最深层、持久的力量。
示例二:
论题:以人为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阐述:中华文化重视以人为本,西周时周公提出“保民”思想,建立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春秋时期孔子提倡“仁”“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后世儒学思想家大多坚持以人(民)为本的思想,如孟子提出“仁政”说,主张“民贵君轻”,荀子提出“君舟民水”论。人(民)本思想发展为系统的理论学说,并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政治实践,成为中华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推动中国历史的发展。(言之成理
即可)
综上所述,在中国文化中,以人为本思想深受重视,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
内容
出处
“君子进德修业。”
《周易·乾》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孙子兵法·计》
“诊病不审,是谓失常。”
《黄帝内经》
汤若望译《远镜说》
介绍望远镜的制法和机械原理
邓玉函、王徵《奇器图说》
论述机械的制造方法和机械原理
熊三拔、徐光启合译《泰西水法》
介绍西方农田水利,讲述水利知识及水利器械的构造与原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届一轮复习部编版 第43课时 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作业,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有学者指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一轮复习部编版 第54课时 交通与社会变迁 作业,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一轮复习部编版 第9课时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作业,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