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展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有( )
①解决黄河水源不足问题
②加强南北交流
③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①②③
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这条世界上建造时间最早、空间跨度最大的人工运河开凿于( )
A. 秦始皇统治时期B. 汉武帝统治时期
C. 隋文帝统治时期D. 隋炀帝统治时期
科举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开公平地选拔人才,它正式创立于( )
A. 隋文帝时期B. 隋炀帝时期C. 唐太宗时期D. 武则天时期
比较归纳法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秦朝与隋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
①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完成了统一
②都修建了规模庞大的工程
③都对儒家学说进行打压
④都是因暴政而亡的
A. ①②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②③④
房玄龄富于谋略,杜如晦善断大事,唐太宗重用他们做宰相,这表明唐太宗( )
A. 重视发展生产B. 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 注意任用贤才D. 提倡节俭
一代女皇武则天为中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她在科举制方面的“创新”是( )
A. 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B. 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C. 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D. 创立殿试制度
唐诗往往折射了时代特征。下列诗句直接反映唐玄宗时社会经济盛况的是( )
A.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B.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 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D. 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材料描述的是( )
A. 铁农具
B. 筒车
C. 曲辕犁
D. 耧车
下列关于唐朝前期社会经济繁荣的描述,正确的包括( )
①垦田面积扩大
②纺织业品种繁多
③邢窑的青瓷如冰如玉
④造船业和造纸业有一定规模发展
⑤长安是一座国际性大都会
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⑤C. ②③④⑤D. ①②④⑤
以下有关唐朝与边疆少数民族交往联系的史实,叙述不确切的是( )
A.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B. 唐玄宗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C. 唐太宗被北方和西北各族尊称为“天可汗”
D. “和同为一家”是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说的话
唐玄宗年间,一高僧深受“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感动,在日本僧人的力邀下,虽双目失明却六次东渡,最终到达日本传播佛经。该高僧是( )
A. 张骞B. 玄奘C. 鉴真D. 马可•波罗
唐朝时,随着对外交流的发展,中国的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出现了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其中,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的国家是( )
A. 新罗B. 日本C. 天竺D. 波斯
大型史诗剧情电影《玄奘大师》真实地再现了玄奘西行取经的故事。导演在拍摄该片时,可能会参阅到史料是( )
A. 《史记》B. 《论语》
C. 《大唐西域记》D. 《齐民要术》
“唐朝与当时的阿拉伯帝国并列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声誉远扬海外,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当时,与我国进行友好往来的亚洲国家是( )
①日本 ②新罗 ③天竺 ④雅典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D. ②④
天宝初年,边镇兵力达49万人,安禄山一人更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这三地之间地域相连,兵力又于诸镇之中最强,拥兵20万,实力强大。相反,中央兵力则不满8万。材料反映了唐玄宗后期( )
A. 社会矛盾日益尖锐B. 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局面
C. 励精图治、重用贤能D. 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
唐朝灭亡后,黄河流域相继出现的五个政权是( )
A.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B. 后梁、后晋、后唐、后汉、后周
C. 后梁、后汉、后晋、后唐、后周D. 后梁、后周、后晋、后汉、后周
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实质上是( )
A. 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B. 黄河流域政权的频繁更替
C. 藩镇割据的延续和扩大D. 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夺利
清朝钱彩的《说岳全传》中说:“自从陈桥兵变,黄袍加体,即位以来,称为‘真龙天子’。”这里的“真龙天子”指的是( )
A. 宋高宗B. 宋真宗C. 宋太祖D. 宋钦宗
为了分割地方知州的权力,宋太祖设置的官职是( )
A. 副宰相B. 通判C. 节度使D. 转运使
宋朝的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均高于武将,武将则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这反映了当时宋朝( )
A. 藩镇割据B. 重文轻武C. 重农抑商D. 尚武轻文
方田均税法是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之一,即下令全国清丈土地,核实土地所有者,并将土地按土质的好坏分为五等,作为征收田赋的依据。据此可知,方田均税法( )
A. 维护了地主权益B. 为政府开辟了新的财源
C. 增加了政府收入D. 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
11世纪前期,西夏建立。它的建立者是( )
A. 耶律阿保机B. 元昊C. 赵匡胤D. 完颜阿骨打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各民族之间有分有和,在交流与碰撞中不断融合.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如图漫画反映了哪个王朝的灭亡( )
A. 唐朝B. 北宋C. 南宋D. 明朝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讽刺当权者苟安江南,不思收复失地。这个朝代的建立者是( )
A. 赵普B. 赵匡胤C. 赵匡义D. 赵构
岳飞抗金之所以得到人民尊敬的根本原因是( )
A. 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B. 岳飞被诬陷而死
C. 岳飞的忠君爱国精神D. 岳飞抗金符合南宋人民利益
陆游《书愤》中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诗句,诗中的“大散关”至淮水为一线划定分界线,是以下哪个历史事件后出现的情况( )
A. 宋金和议B. 辽宋和议C. 夏宋和议D. 金灭辽
作为社会的基础,传统农业文明趋向精致化,就是所谓精耕细作的精致型的农业在宋代开始定型。下列关于宋代时期农业的发展方面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在东南地区得到推广
B. 钱塘江流域已经成为重要的粮仓
C. 小麦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
D. 南宋后期棉花种植仅限于广东和福建
“China”是中国古地名“昌南”镇(后改称景德镇)的谐音。而“China”在英语中的原意是“瓷器”,后来代指“中国”。这不能说明( )
A. 中国瓷器是世界闻名的
B. 昌南镇是我国重要的一座繁华都市
C. 景德镇是我国重要的瓷器中心
D. 中国瓷器在古代已是中国的重要象征
“南海1号”古沉船为研究宋代历史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材料,当年“南海1号”从广州出发前应到一处机构办理手续,这一机构是( )
A. 瓦子B. 勾栏C. 早市D. 市舶司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0分)
“盛世”是指我国从大乱走向大治,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繁荣昌盛的特定阶段。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多个“盛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开创的“贞观之治”昌盛局面,在她统治时期继续向前发展,国力强盛,为以后的“开元之治”--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史家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郭沫若称赞她的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材料二:盛唐的升平景象,在唐玄宗统治后期急转而下,爆发了大规模的动乱,唐朝从此走向衰落。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她”是谁。
(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动乱”指什么。生活在这一时期,作品有“诗史”之称,被誉为“诗圣”的是谁?
(3)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封建社会出现“盛世”的主要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一般来说,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中原政权覆灭,各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第二种是边疆民族的强大导致其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形成割据分裂局面。第三种是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民族和地区为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
材料三: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送至雄州交割。
请回答:
(1) 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采取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北宋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分别属于“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发展模式”的哪一种模式。
(3) 材料三中的“誓书”历史上称为什么?分析此“誓书”签订后对宋辽关系的影响。
(4) 结合材料,谈谈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对现在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
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了一次以“宋代经济发展”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结合探究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材料三:以漕船为例,真宗时,年产量达2900多艘。北宋船只的体积和载重量相当大,徽宗时造的出使高丽的大海船,称为“神舟”,据估计可装载20000石以上货物,载重量约为1100吨。海船都是“上平如衡,下侧如刃”的尖底船,具有吃水深、抗风浪强的优势。
材料四:
请回答:
(1) 材料一谚语中的“苏湖”指的是哪里?位于哪一流域?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2) 材料二体现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这一南移最终完成是在什么时候?南移的原因有哪些?
(3) 材料三体现了宋代哪一手工业的发达?试结合所学知识来说明中国当时在这一行业所处的地位。
(4) 从材料四两幅图片中我们可以观察出宋代商业有了怎样的突破?这种突破有何作用?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纵贯南北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
故选:B。
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知道隋炀帝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2.【答案】D
【解析】隋炀帝大业元年至六年,即605年至610年,隋炀帝动用百万百姓,疏浚之前众多王朝开凿留下的河道,修了隋唐大运河,故排除ABC,D符合题意。
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知道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
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3.【答案】B
【解析】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官员,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故选:B。
本题考查科举制。
掌握科举制度的创立、发展及影响。
4.【答案】A
【解析】在思想统治方面,秦朝焚书坑儒,钳制思想、摧残文化,但隋朝没有这方面的措施。秦朝和隋朝两个朝代都结束了长期分割据局面实现了国家统一,两个朝代都留下了影响深远的巨大工程,秦朝时修筑长城,隋朝时修建大运河,两个朝代都是短命王朝,都因为施行暴政而统治时间短。③排除。①②④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以“秦朝与隋朝相同”为切入点,考查秦朝和隋朝统治措施,把握它们统治的共同点。
注意识记隋朝和秦朝的相关点。解答本题可以使用排除法。
5.【答案】C
【解析】学生通过阅读材料信息“房玄龄富于谋略,杜如晦善断大事,唐太宗重用他们做宰相”,能够得出唐太宗重用贤才的结论。
故选:C。
本题属于材料性选择题,考查唐太宗重用人才的相关知识。
本题考查解读材料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能力。
6.【答案】D
【解析】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大力发展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学生。
故选:D。
本题考查武则天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在科举制方面的‘创新’”。
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武则天的主要功绩与统治评价。
7.【答案】A
【解析】唐玄宗即位后,任用姚崇等人当宰相,重视地方吏治,还注意节俭。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唐玄宗前期的年号叫开元,史称“开元盛世”。所以有人写诗描述其统治“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本题考查开元盛世的状况。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联系教材所学作答。
8.【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唐代灌溉工具筒车,B符合题意。A、C、D均与题意不符。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唐代灌溉工具筒车,提高农业生产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唐代灌溉工具筒车的识记情况,需要学生识记相关知识点。
9.【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其中唐三彩造型美观,釉色绚丽,是世界工艺的珍品。故③的说法错误,由此可以排除ABD。
故选:D。
本题考查了唐朝繁荣景象、陶瓷业发展、都长安城。唐朝商业繁荣,当时著名的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成都等。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唐朝繁荣景象的表现、曲辕犁和筒车、陶瓷业的发现、长安城。
10.【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西北各部首领纷纷来长安朝见唐朝皇帝,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今拉萨)。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明,几次向唐朝求亲。641年,唐太宗在位时,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8世纪初,金城公主入藏和亲,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唐蕃合同为一家。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双方关系友好。唐玄宗封靺鞨首领为渤海郡王。唐玄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B史实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了唐朝的民族关系相关知识,重点掌握天可汗、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唐蕃合同为一家等知识。
重点掌握天可汗、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唐蕃合同为一家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唐玄宗年间,一高僧深受“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感动,在日本僧人的力邀下,虽双目失明却六次东渡,最终到达日本传播佛经。该高僧是鉴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时期,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讲学,六次出行,五次失败,历尽千辛万苦,以致双目失明,终于到达日本。鉴真在日本坚持不懈地传播佛学和唐朝文化,他帮助日本设计的唐招提寺,至今犹存,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他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我们学习鉴真不辞劳苦、不怕困难、坚持不懈传播中国文化的精神。C符合题意。
本题主要考查了唐朝的对外交往相关史实,重点掌握鉴真东渡日本的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了唐朝的对外交往相关史实,重点掌握鉴真东渡日本的史实。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2.【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随着对外交流的发展,中国的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出现了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和隋唐来往频繁。新罗强盛以后,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唐朝对外交往的相关知识点,重点掌握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的国家。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唐朝对外交往的有关内容。
13.【答案】C
【解析】唐贞观年间,为了求取佛经精义,玄奘毅然西行前往的佛教圣地天竺,在天竺,玄奘用大约17年的时间遍游各地,寻师访友,研习佛法,玄奘将自己的游历所见所闻写成了《大唐西域记》,把印度的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介绍到中国,是研究7世纪中亚和南亚各国,特别是研究印度历史地理的珍贵文献,为古代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故题干中导演在拍摄大型史诗剧情电影《玄奘大师》时,可能会参阅到史料是《大唐西域记》。
故选:C。
本题以大型史诗剧情电影《玄奘大师》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大唐西域记》。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的相关史实。
14.【答案】A
【解析】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除了日本与唐朝的友好往来外,天竺、新罗和唐朝还进行友好往来,①②③选项符合题意。雅典是欧洲国家。
故选:A。
本题以唐朝与当时的阿拉伯帝国并列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声誉远扬海外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唐朝对外交往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唐朝对外交往的有关内容。
15.【答案】B
【解析】天宝初年,边镇兵力达49万人,安禄山一人更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这三地之间地域相连,兵力又于诸镇之中最强,拥兵20万,实力强大。相反,中央兵力则不满8万。材料反映了唐玄宗后期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局面。开元末年之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廷日趋腐败。社会上的各种矛盾尖锐,边疆形势也日趋紧张。各地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安禄山一身兼任范阳等三地的节度使,担负东北地区防御重任,逐渐扩张势力。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本题考查了唐玄宗后期的政治局势。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16.【答案】A
【解析】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出现了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在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
故选:A。
本题考查了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五代十国涉及的政权。
17.【答案】C
【解析】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实质上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和扩大。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当时的南方地区,由于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也有一定的发展。
故选:C。
本题考查五代十国,知道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实质上是藩镇割据的延续和扩大。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五代十国涉及的政权与影响。
18.【答案】C
【解析】由材料“自从陈桥兵变,黄袍加体,即位以来,称为‘真龙天子’。”可知,这反映的是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当上皇帝的史实。所以这里的“真龙天子”指宋太祖赵匡胤。
故选:C。
本题以清朝钱彩的《说岳全传》为切入点,考查北宋建立的相关知识.
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北宋建立的相关史实.
19.【答案】B
【解析】宋太祖为了分知州的权力在各州府设置通判,宋太祖还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税收由中央掌控,后来又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故选:B。
本题考查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知道宋太祖为了分知州的权力在各州府设置通判.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宋太祖为了分知州的权力在各州府设置通判.
20.【答案】B
【解析】题干关键信息“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反映了当时宋朝重文轻武政策。宋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它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但由于武将地位不高,又多受牵制,这就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削弱了军队战斗力。
本题主要考查重文轻武政策。“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反映了宋代抑制武将、重文轻武的政策。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重文轻武政策的相关知识。
21.【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下令全国清丈土地,核实土地所有者,并将土地按土质的好坏分为五等,作为征收田赋的依据”可知,方田均税法有利于增加政府赋税收入,均衡赋税并减轻农民负担缓和阶级矛盾,故C项正确。
故选:C。
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下令全国清丈土地,核实土地所有者,并将土地按土质的好坏分为五等,作为征收田赋的依据”的主旨,结合方田均税法的作用分析。
本题考查方田均税法的作用,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2.【答案】B
【解析】1038年,党项族的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定都兴庆,历史上称为西夏。
故选:B。
本题考查了西夏。北宋初期,在今天宁夏、甘肃一带生活着以游牧为主的民族党项族。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西夏的建立者。
23.【答案】C
【解析】观察《北宋、辽、西夏并立形势图》,即可判断选项ABD三个政权的地理位置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北宋、辽、西夏并立知识点,需要掌握三个政权的地理位置.
本题应该掌握北宋、辽、西夏并立时期的地理位置,结合图片即可解答.
24.【答案】B
【解析】由漫画判断是发生在北宋的靖康之变。1127年金灭北宋,金军撤退时掳走徽、钦二帝及后妃、宗室、大臣等数千人,劫走金银珍宝无数,史称“靖康之变”。
故选:B。
本题考查北宋灭亡,知道1127年金灭北宋,史称“靖康之变”。
本题考查北宋灭亡,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5.【答案】D
【解析】题目给出的“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日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洲。”反映的是陆游对当时南宋统治者的讽刺。南宋是赵构于1127年建立的。故南宋的建立者是赵构。
故选:D。
本题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南宋的建立。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民族政权并立时代的相关史实。读懂诗句中的历史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6.【答案】D
【解析】据所学知识得知:岳飞受到人民的尊敬根本原因是岳飞抗金斗争符合广大人民利益。南宋抗金名将岳飞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他从金军手中收复了建康,后又在郾城大败金军骑兵主力,收复许多失地。岳飞领导的抗金斗争,体现了当时人民渴望和平安宁生活的愿望,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
故选:D。
本题考查岳飞抗金。岳飞从金军手中收复了建康,后又在郾城大败金军骑兵主力,收复许多失地,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岳飞抗金的性质和评价。
27.【答案】A
【解析】诗中的“大散关”至淮水为一线划定分界线,是宋金和议后出现的情况。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南下,双方战争不断,岳飞坚持抗金,岳飞班师后,南宋与金最终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故选:A。
本题以“大散关”至淮水为一线划定分界线为依托,考查宋金和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宋金对峙的相关知识。
28.【答案】A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两宋时期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在东南地区得到推广,出现“苏湖熟,天下足”谚语、棉花种植推进到了江淮和川蜀、北方人口南迁带去了先进技术,A是宋代农业方面的正确表述。
故选:A。
本题考查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点。自北宋开始,我国古代商业空前繁荣,主要表现有:南方都市商业发达,海外贸易兴盛,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在此基础上,到南宋时期,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转移到了南方。
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只有理解题意,才能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才能做出正确选择。
29.【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英语中的原意是“瓷器”,后来代指“中国”,中国瓷器是世界闻名的,瓷器在古代已是中国的重要象征;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昌南镇是我国重要的一座繁华都市”在题干信息中没有体现,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与中国瓷器发展相关,但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考查中国瓷器的发展状况,关键词是“不能说明”。
注意对材料和选项的分析,了解中国古代制瓷业的发展状况。
30.【答案】D
【解析】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广州、杭州等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当时中国海船最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当年“南海1号”从广州出发前应到市舶司办理手续。
故选:D。
本题考查市舶司。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宋朝海外贸易的发展状况。
31.【答案】【小题1】武则天。
【小题2】安史之乱;杜甫。
【小题3】主要原因: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社会稳定,文化繁荣,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开明的政策等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武则天的统治、安史之乱、杜甫的诗歌、我国封建社会出现“盛世”的主要原因的相关史实。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的“盛世”。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武则天的统治、安史之乱、杜甫的诗歌、我国封建社会出现“盛世”的主要原因的相关史实。
32.【答案】【小题1】体现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小题2】唐朝属于第三种,北宋属于第二种。
【小题3】澶渊之盟;双方保持了长期的和平局面。
【小题4】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促进民族融合的加速;民族平等,民族融合,各民族共同繁荣;各民族和平相处,共同发展等。
【解析】本题以三段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唐朝的民族政策、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的主要模式、澶渊之盟的相关知识。
注意对材料的企业法,掌握唐朝的民族政策、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的主要模式、澶渊之盟的相关知识。
33.【答案】【小题1】苏州、湖州;太湖流域;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
【小题2】南宋;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南方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南方水利的兴建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促进了南方农业的发展。
【小题3】造船业;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
【小题4】宋代商业时间不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促进了商业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重心南移、宋代的经济发展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经济重心南移、宋代的经济发展等相关史实。
2022-2023学年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九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九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