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3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第十章 化学实验基础 第四节 定性、定量实验的设计与评价 课件 14 次下载
- 实践素养检测(一) 无机化工流程题 课件 18 次下载
- 实践素养检测(三) 探析化学平衡图像综合题 课件 19 次下载
- 实践素养检测(四) 探析离子平衡图像综合题 课件 15 次下载
- 实践素养检测(五) 探析有机合成与推断综合题 课件 17 次下载
实践素养检测(二) 物质结构和性质综合题
展开实践素养检测() 物质结构和性质综合题
1.(2021·河北唐山市高三三模)青铜器是我国古代瑰宝。目前,在工业上用磷化铜(Cu3P2)制造磷青铜,磷青铜是含少量钪、锡、磷的铜合金,主要用作耐磨零件和弹性合金原件。
(1)基态Sc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其价电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与成对电子数之比为________。
(2)①PH4I中的P原子的杂化方式是____________。
②P与N同主族,气态氢化物的沸点:NH3________PH3(填“>”或“<”),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磷青铜中的锡、磷两种元素电负性的大小为Sn_______P(填“>”“<”或“=”)。
(4)某立方磷青铜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
①则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②该晶体中距离Sn原子最近的Cu原子有________个,在晶胞中由Cu原子构成的八面体与由Cu和Sn原子构成的八面体的个数之比为__________。
③若晶体密度为ρ g·cm-3,最近的Cu原子核间距为________pm(用含ρ、NA的代数式表示)。
解析:(1)Sc是21号元素,基态Sc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4s2(或[Ar]3d14s2);其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14s2,故未成对电子数与成对电子数之比为1∶2。
(2)①PH4I中的P原子孤电子对数==0,价层电子对数=4+0=4,为sp3杂化。
②P与N同主族,但NH3分子间存在氢键,故气态氢化物的沸点:NH3>PH3。
(3)根据元素的电负性在周期表中的递变规律判断,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弱;磷青铜中的锡、磷两种元素电负性的大小顺序为Sn<P。
(4)①晶体中P原子位于内部,含有1个P原子,立方体每个面上含有1个Cu原子,每个Cu分摊给一个晶胞的占,立方体顶角Sn分摊给每个晶胞的原子为,据此得到化学式是SnCu3P。
②该晶体中距离Sn原子最近的Cu原子有4个,根据图可知,在晶胞中由Cu原子构成的八面体为1个,由Cu和Sn原子构成的八面体可由2个面上的Cu原子与4个顶角上的Sn原子构成,共6个,但与另一个晶胞共用,占,故个数为6×=3,故两者之比为1∶3。
③若晶体密度为ρ g·cm-3,晶胞的体积为V== cm3,最近的Cu原子核间距为边长的,故为× = ×1010 pm。
答案:(1)1s22s22p63s23p63d14s2(或[Ar]3d14s2) 1∶2
(2)①sp3 ②> 因为NH3分子间存在氢键 (3)<
(4)①SnCu3P ②12 1∶3 ③ ×1010
2.(2022·山东泰安市高三模拟)H、N、P、Mg、Al、Cu 6种元素及其化合物可以形成用于生活和工业、国防中的重要材料。
(1)上述6种元素的基态原子中,只含有1个未成对电子的有________种。
(2)肼(N2H4)可视为NH3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NH2取代所形成的一种物质。NH3分子的空间结构是________,肼的沸点比氧气的沸点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表列出的是某元素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单位:kJ·mol-1)的数据。
I1 | I2 | I3 | I4 |
420 | 3 100 | 4 400 | 5 900 |
上述6种元素中元素的电离能有类似变化的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4)氮和磷相结合能形成一类偶磷氮烯的化合物,其链状高聚物的结构为,则该高聚物中P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
(5)MgCu合金的拉维斯结构如图所示,Mg以金刚石方式堆积,八面体空隙和半数的四面体空隙中,填入以四面体方式排列的Cu。
①若1号原子的坐标为(0,0,0),3号原子的坐标为(1,1,1),则2号原子的坐标为________。
②该晶胞的化学式为________。
解析:(1)上述6种元素的基态原子中,只含有1个未成对电子的有H、Al、Cu,共计是3种。
(2)NH3分子中氮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是3+=4,含有1个孤电子对,则NH3分子的空间结构是三角锥形,由于肼分子间形成了氢键,所以肼的沸点比氧气的沸点高。
(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第二电离能远大于第一电离能,属于第ⅠA族或第ⅠB族,由于氢原子只有1个电子,因此满足条件的是Cu。
(4)高聚物分子中P原子形成4个σ键、没有孤电子对,杂化轨道数目为4,P原子采用的杂化方式为sp3。
(5)①若1号原子的坐标为(0,0,0),3号原子的坐标为(1,1,1),2号原子位于面心处,其坐标为。
②晶胞中Mg原子个数为8×+6×+4=8,Cu原子个数为16,该晶胞的化学式为MgCu2。
答案:(1)3 (2)三角锥形 肼分子间形成了氢键
(3)Cu (4)sp3 (5)① ②MgCu2
3.(2021·广东梅州市高三二模)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给了三位为锂离子电池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主要有层状结构的LiMO2,尖晶石结构的LiM2O4以及橄榄石型的LiMPO4(M=Fe、Mn、Ni、Co等元素)。
(1)N、O、P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第三电离能I3(Mn)________I3(Fe)(填“>”或“<”)。
(2)基态Co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Co3+的一种配离子[Co(N3)(NH3)5]2+中,Co3+的配位数是________,配位体N中心原子杂化类型是__________。
(3)MnO的熔点(1 650 ℃)比MnS的熔点(1 610 ℃)高,它们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__。前者熔点较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磷元素和铝元素形成的化合物AlP因杀虫效率高、廉价易得而被广泛使用。已知AlP的熔点为2 000 ℃,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磷化铝的晶体类型为__________。
②A、B点的原子坐标如图所示,则C点的原子坐标为__________。
③磷化铝的晶胞参数a=546.35 pm,其密度为__________ g·cm-3(列出计算式即可,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解析:(1)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则N、O、P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O>N>P。锰失去2个电子后,价层电子排布式是3d5,处于半充满稳定状态,所以第三电离能I3(Mn)>I3(Fe)。
(2)Co的原子序数是27,则基态Co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74s2;Co3+的一种配离子[Co(N3)(NH3)5]2+中含有的配体是N和NH3,Co3+的配位数是1+5=6,配位体N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是2+=2,没有孤电子对,杂化类型是sp。
(3)MnO的熔点(1 650 ℃)比MnS的熔点(1 610 ℃)高,二者均是离子晶体,它们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离子键。氧离子的半径小于硫离子的半径,MnO的晶格能大,所以前者熔点较高。
(4)①AlP的熔点为2 000 ℃,熔点高,因此磷化铝的晶体类型为共价晶体。
②根据A、B点的原子坐标可判断C点的原子坐标为。
③晶胞中P原子的个数是6×+8×=4,Al原子的个数是4,磷化铝的晶胞参数a=546.35 pm,则其密度为 g·cm-3。
答案:(1)O>N>P > (2)[Ar]3d74s2 6 sp
(3)离子键 MnO的晶格能大
(4)①共价晶体 ②
③
4.(2021·天津南开中学高三二模)据世界权威刊物《自然》最近报道,选择碲化锆 (ZrTe5) 为材料验证了三维量子霍尔效应,并发现了金属—绝缘体的转换。Te属于ⅥA族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锆(Zr)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Kr]4d25s2,锆原子中d轨道上的电子数是__________,Zr2+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是__________。
(2)Zr、 Te、Cl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H2O、H2Se、H2Te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__酸性强弱比较: H2SO4________ H2TeO4 (填“>”或“<”)。
(3)H2Te和CO2均为三原子分子,但它们的键角差别较大,试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Zr(C2H5O)2]2+是 Zr4+形成的一种配离子,其中的配位原子是________(填原子符号),1个[Zr(C2H5O)2]2+离子中含共价键的数目是__________。
(5)立方氧化锆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氧化物,其硬度极高,可用于陶瓷和耐火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Zr原子的配位数是________。 若晶胞中距离最近的两个氧原子间的距离为a nm,则立方氧化锆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写出计算表达式)。
解析:(1)锆(Zr)的原子序数为40,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25s2,锆原子中3d轨道上的电子数是10,4d轨道上的电子数是2,d轨道上的电子数一共12个,Zr2+是Zr原子失去最外层两个电子,其价层电子排布式为4d2,它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是
(2)根据元素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的规律,Zr为金属元素,Te和Cl为非金属元素,且非金属性:Cl>Te,则Zr、 Te、Cl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l>Te>Zr;H2O受氢键影响,所以沸点最高,H2Se、H2Te的沸点主要受范德华力影响,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即H2O、H2Se、H2Te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H2O>H2Te>H2Se;S和Te元素属于同主族元素,从上而下,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原子序数:Te>S,则非金属性:S>Te,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酸性:H2SO4>H2TeO4。
(3)H2Te中Te原子价层电子对数=2+=2+2=4,采用sp3杂化,由于有两个孤电子对,分子为V形结构,CO2中C原子价层电子对数=2+=2+0=2,采用sp杂化,分子为直线形,H2Te和CO2均为三原子分子,但它们的键角差别较大,理由是H2Te中Te原子为sp3杂化,由于两个孤电子对的排斥作用使其键角小于109°28′,CO2中C原子为sp杂化,键角为180°。
(4) [Zr(C2H5O)2]2+是Zr4+形成的一种配离子,配体中O原子含有孤电子对,所以配原子为O原子;1个[Zr(C2H5O)2]2+离子中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非极性键、不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极性键,共价单键为σ键,该离子中含共价键的数目是16。
(5)由图示结构可知,该晶胞中Zr原子位于8个顶角和面上,个数=8×+6×=4,O原子位于晶胞内部,个数为8,Zr、O原子个数之比=4∶8=1∶2,锆原子的配位数是8,若晶胞中距离最近的两个氧原子间的距离为a nm,这两个氧原子之间的距离为晶胞棱长的一半,则晶胞棱长为2a nm,晶胞体积V=(2a×10-7cm)3,则立方氧化锆的密度ρ== g·cm-3。
答案:(1)12 (2)Cl>Te>Zr H2O>H2Te>H2Se > (3)H2Te 中Te原子为sp3杂化,由于两个孤电子对的排斥作用使其键角小于109°28′, CO2中C原子为sp杂化,键角为180° (4)O 16
(5)8
5.(2021·山东济宁市高三二模)硼及其化合物在材料制造、有机合成等方面用途非常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氨硼烷(H3NBH3)是目前最具潜力的储氢材料之一。
①氨硼烷能溶于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氨硼烷分子中与N相连的H呈正电性,与B原子相连的H呈负电性,它们之间存在静电相互吸引作用,称为双氢键,用“N—H…H—B”表示。以下物质之间可能形成双氢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苯和三氯甲烷 B.LiH和HCN
C.C2H4和C2H2 D.B2H6和NH3
③氨硼烷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H3NBH3+3H2O2===NH4BO2+4H2O。写出负极电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硼酸盐中,阴离子有链状、环状、骨架状等多种结构形式,图(a)为一种无限长单链状结构的多硼酸根,其化学式为________;图(b)为硼砂晶体中的阴离子,其中硼原子采取的杂化类型________。
(3)硼氢化钠是一种常用的还原剂。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该晶体中Na+的配位数为________。标注为“1”的Na+分数坐标为________。
②H3BO3分子中的O—B—O的键角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H中的H—B—H的键角。
③已知硼氢化钠晶体的密度为ρ g·cm-3,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a=__________(用含ρ、NA的代数式表示)。
④若硼氢化钠晶胞上下底面上的Na+被Li+取代,得到的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①氨硼烷能溶于水,是由于氨硼烷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增加了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作用。
②在苯和三氯甲烷分子中H原子都是呈正电性,因此不存在双氢键,A不符合题意;在LiH中H显负电性,而在HCN中H显正电性,因此二者之间存在双氢键,B符合题意;在C2H4和C2H2中H原子都是呈正电性,因此不存在双氢键,C不符合题意;在B2H6中H显负电性,在NH3中H原子都是呈正电性,因此二者之间存在双氢键,D符合题意。
③氨硼烷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H3NBH3+3H2O2===NH4BO2+4H2O。该反应中H3NBH3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3NBH3+2H2O-6e-===NH+BO+6H+。
(2)图(a)是一种链状结构的多硼酸根,从图可看出,每个BO单元,都有一个B,有一个O完全属于这个单元,剩余的2个O分别为2个BO单元共用,所以B∶O=1∶1+2×=1∶2,所以化学式为[BO2]或BO;从图(b)硼砂晶体中阴离子的环状结构可看出:[B4O5(OH)4]2-一半B原子采用sp3杂化形成两个四配位BO4四面体;另一半B原子采用的是sp2杂化形成两个三配位BO3平面三角形结构,故其中B原子杂化类型为sp2杂化、sp3杂化。
(3)①以上底面面上的Na+研究,与其配位的BH处于晶胞的顶角、晶胞上半部的面上,还有处于上面晶胞下半部左右侧面面上,即该晶体中Na +的配位数为8;根据坐标原点及标注为“1”的Na+的位置,可知该Na+的分数坐标为。
②H3BO3分子为平面分子,B原子采用sp2杂化,而BH中B原子采用sp3杂化,sp2杂化形成的键角120°,sp3杂化形成的键角是109°18′,所以sp2杂化形成的键角大于sp3杂化形成的键角,则H3BO3分子中的O—B—O的键角大于BH中的H—B—H的键角。
③在一个晶胞中含有Na+的数目为6×+4×=4,含有BH的数目为1+8×+4×=4,则根据晶胞密度公式可知ρ== g·cm-3,所以该晶胞中a= ×107。
④根据Na+在晶胞中的位置可知:若硼氢化钠晶胞上下底面上的Na+被Li+取代,则其中含有的Na+数目为4×+4×=3,含有的Li+数目为2×=1;含有的BH的数目为1+8×+4×=4,因此该晶体化学式为Na3Li(BH4)4。
答案:(1)①氨硼烷和水之间可以形成氢键 ②BD
③H3NBH3+2H2O-6e-===NH+BO+6H+
(2)[BO2]或BO sp2、sp3 (3)① 8 ②大于 ③ ×107 ④Na3Li(BH4)4
实践素养检测(六) 探析化学实验综合题: 这是一份实践素养检测(六) 探析化学实验综合题,共10页。
实践素养检测(五) 探析有机合成与推断综合题: 这是一份实践素养检测(五) 探析有机合成与推断综合题,共17页。
实践素养检测(四) 探析离子平衡图像综合题: 这是一份实践素养检测(四) 探析离子平衡图像综合题,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