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人教部编版23 月光曲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23 月光曲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过程,教学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阅读理解的根底上,有感情地朗读文中的关键语段,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
2.品读课文,从贝多芬的言行中体会他丰富的心理和情感,感受音乐家对穷人的同情和对音乐的热爱。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并对学生进展美的教育。
3.体会写实和联想相结合的写法,初步学习在写实的过程中,展开适当的联想,开展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的才能。
二、教学重点、难点
品读课文,从贝多芬的言行中体会他丰富的心理和情感,感受音乐家对穷人的同情和对音乐的热爱。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位德国著名作曲家贝多芬〔出示头像〕,还知道了他创作的?月光曲?有一个美丽的传说,那这个传说告诉我们?月光曲?是在怎样的情境下创作出来的呢?让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出示课题〕一起读课题。 〔提早板书 月光曲 盲姑娘兄妹俩 贝多芬〕
〔二〕学习创作过程
1.学习第2至7自然段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还知道了贝多芬为盲姑娘弹了几首曲子呢?〔两首〕那贝多芬为什么为盲姑娘弹了一曲又一曲呢?〔出示课件〕请同学们自由默读课文第2至第7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体会,把体会批注在旁边。
〔1〕交流感受贝多芬为什么为盲姑娘弹第一首曲子
师:好,同学们,谁来说说贝多芬为什么为盲姑娘弹第一首曲子?〔听到兄妹俩的谈话〕
师:他们都说了什么?画出他们的对话。〔出示对话〕
师:教师想请两位同学来读一读兄妹俩的对话〔一位男同学和一位女同学〕,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的对话,并想一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谁来?〔生读〕
师:听完兄妹俩的对话,谁来说说你的体会?
一位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
交流: 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什么?〔盲姑娘热爱音乐〕〔板书 热爱音乐〕
一位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了。〞
交流:从哥哥的话中,你又听出了什么?〔哥哥的仁慈和对妹妹的愧疚。〕
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意说说罢了。〞
交流:妹妹是“随意说说〞吗?你从妹妹的话中,感受到了什么?〔盲姑娘善解人意〕〔板书 仁慈〕
师:听完兄妹俩的对话,你猜贝多芬心里会想什么?〔兄妹俩那么穷,可还那么爱音乐,又那么的仁慈,我要为他们弹琴。〕
师:由此我们知道贝多芬就是因为同情兄妹俩而为他们弹了第一首曲子的,以满足他们的愿望。这让教师想起了贝多芬的一句名言。
〔出示名言〕我的音乐只应为穷苦人造福。假如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
让我们一起读。
师:是啊!贝多芬的音乐都是为穷苦人民造福的,所以从这我们知道贝多芬是个怎样的人?〔板书 有同情心〕
师:让我们带着贝多芬的这种情感,再来读一读兄妹俩的对话吧!〔男同学读哥哥的话,女同学读妹妹的话〕。
〔2〕师:贝多芬为什么为盲姑娘弹了一曲又一曲呢?
〔出示课件〕她冲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交流:从盲姑娘的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为什么有两个您?盲姑娘怎么猜到是贝多芬?贝多芬此时内心又会想些什么呢?〔一个双目失明的姑娘,这么爱音乐,懂音乐,真是我的知音啊!我还要为他创作一曲。〕
师:小结。是啊!那么穷的孩子,却又那么懂贝多芬的音乐。真是贝多芬的知音啊!所以贝多芬萌生了为她再弹一曲的想法。 〔板书 知音〕
2.学习第8至9自然段
师:贝多芬弹的第二首曲子是怎么样的呢?
出示:师:请同学们自由默读课文第8至第9自然段,找出描写?月光曲?的内容,用横线画出描写兄妹俩听琴的事实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写兄妹俩因听琴而产生的联想的句子。
〔出示第9自然段〕
师:哪些是描写兄妹俩听琴的事实的句子?师:哪些是兄妹俩因听琴而产生的联想?
出示课件: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2〕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
出示:〔1〕他好似面对着大海,月光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突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出示:〔2〕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师:你是怎么知道哪些是描写联想的?〔显示 好似 仿佛〕
师:〔出示课件〕皮鞋匠听到了琴声,好似看到了什么?想一想。〔皮鞋匠看到了大海,看到了月亮。微云、刮风、巨浪等等〕
师:皮鞋匠的联想描绘了几个画面?
生:描写了三个画面,一是他好似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第二个是“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第三个是“突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出示三幅画面图片文字〕〔板书 月亮升起 月亮升高 风击浪涌〕
师:请同学们小组内合作读一读这三幅画面内容,并动手用简笔画一画这三幅画面,然后讨论一下这首曲子的旋律是怎样变化的?
师:哪个小组代表来说说?〔展示小组画的简笔画〕
师:你们组猜到这首曲子的旋律是怎样变化的?
〔在展示的作品上写上 :舒缓 明快 高昂 〕
师:谁来带着这样的曲调试着读一读这一局部内容。〔第一个同学看画面读,第二个同学读时,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画面〕
师:让我们全班同学也来一起读一读。〔女同学读第一幅画面,男同学读第二个画面 第三个画面全班同学读〕〔播放音乐生读〕
师:这幅美丽的画卷啊!它不仅出如今皮鞋匠的脑海里,也出如今我们妹妹的脑海里。让我们一起读:〔课件出示: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师:在英国有句谚语:音乐是耳朵的眼睛。读了月光曲,此时我们就可以理解了,贝多芬的音乐也给了盲姑娘一双亮堂的眼睛。
师:小结:多么丰富的联想啊!〔板书 联想〕透过这丰富的联想,让我们感受到----这是一首多么美妙的乐曲,贝多芬多么精湛的琴技。〔板书 精湛琴技〕
师:让我们带着这丰富的想象再来读一读第9自然段。
〔出示第九自然段,师生配乐齐读〕
3.学习10自然段
这首?月光曲?是当时流传人间的曲子吗?你从哪里看出来?〔出示最后一段齐读〕
4.总结
〔1〕学完这篇课文,你的感受如何?你想对贝多芬说点什么呢?动笔写写。
〔2〕交流汇报
五、教学板书设计
月光曲
知音
盲姑娘兄妹俩 风击浪涌 贝多芬
热爱音乐 月亮升高 有同情心
仁慈 月亮升起 琴技精湛
〔联想〕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23 月光曲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 ,感受音乐美,细读传说,感知人格美,研读课文,体会文字美,想象曲境,运用文字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23 月光曲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素质教育目的,学法引导,重点,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23 月光曲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品读乐曲,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