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3课 画家笔下的色彩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第3课 画家笔下的色彩教案,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设计思路,说教学流程,教学方法,教学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画家笔下的色彩》 说课稿 《画家笔下的色彩》湘教版七年级第三课第一课时,我从以下六个方面对本课进行阐述和分析:分别是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设计思路、教学过程。一、说教材。本课是属于“造型•表现”领域范畴,教材紧随第二单元《卡通故事》使学生进一步对色彩进行深入了解,第二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作业中已运用小学阶段及生活中形成的色彩知识进行了尝试运用,不同程度的学生反映了色彩知识的不同困惑,本单元教材在结合学生了解色彩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联想色彩,感受色彩,对色彩的情感进一步的认识表达和理解运用。教材紧扣色彩感受来引导学生自主展开探索活动,设置了四方面内容:色彩与情感表现、了解色彩的知识、色调、色彩的对比与和谐,通过欣赏不同风格的大师作品,并自主探究,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感受。教材以“向日葵”照片导入,一方面从向日葵的生长特性,感悟生命的意义,使学生情感得以升华,促使其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另一方面从自然形态感受色彩的基本特征过渡到绘画作品欣赏,呈现凡•高的一幅《向日葵》对其色彩进行重点分析,同时教材安排了色彩对比强烈的《在希望的田野上》《猴子吹号》两幅作品,以达到唤起学生对色彩的情感反应的目的。与以往教材不同,我个人认为本课侧重培养学生了解色彩给人心理感受及联想,为使学生的色彩表达情感升华,教材安排了情感词语与色框连线练习,以红色为例,一方面让学生明白色彩心理感受及联想的具象性与抽象性,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同时以橙色做思考练习,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扩散延伸。教材在培养学生认识色彩设置了红黄蓝三原色色相环的同时使学生认识邻近色、三间色、三对补色。结合色彩三要素的探索研究,使学生一方面练习渐变色,同时感受到到艺术家色彩运用的一些基本规律和丰富色彩效果的方法,对引导学生实施色彩改画练习起到技能铺垫。第三部分教材通过主导春夏秋冬的色彩倾向使学生明白色调给人的心理感受,使学生对色彩情感进一步深入感悟。本课是色彩课的第一课时,本课侧重色彩情感表现,是学生进入初中以来初次涉及到的内容,所以本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受是一个关键。二、说教学目标我将教学目标分为了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通过本节内容,使学生感受色彩的魅力,了解色彩基本知识。②学会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感受。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欣赏大量的图片感知色彩,感受画家笔下的色彩所传达的不同的感觉,努力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艺术感受。②自主探索用色彩等绘画语言表现情感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感悟生命的意义,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促使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的形成。①感受艺术家对艺术的真挚感情,养成积极观察、传达情感和表现美好生活的良好习惯。②提高色彩的感知能力,唤起学生对色彩的情感反应,培养善于联想的学习态度。三、说教学重难点1、在对色彩的感知、识别中感受色彩美,了解色彩的相关知识。2、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欣赏、联想、感悟色彩,唤起学生对色彩的情感心理感受和联想,能用自己的画笔有意识地运用色彩尝试表现内心情感。3、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的同时融入色彩的基本知识探究。四、说教法学法本课结合媒体手段综合运用讲授式、启发式、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等各种策略,为提供大量的图片资源,同时为了调节学生情趣,感受色彩的音乐感、味觉感,指导学生通过寻找、欣赏、观察、比较、感知、联想、体验、实践、练习等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完成教学任务,为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努力营造色彩视、听、想、触等心理活动,建构一种立体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色彩感受、情感思维及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善于结合生活联想感受,勤于思考,勇于展示自我,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五、说设计思路结合古诗词中色彩表现,运用绘画作品、摄影作品使学生初步感受色彩,结合生活中彩虹,唤起学生对色彩的认知,在这种情感基础上让学生实践探究艺术家表现色彩的规律,即完成色彩三要素的色彩知识学习。同时让学生初步利用色彩表现明度渐变进行铺垫练习,结合教材及其他图片,利用比较、欣赏教学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体会感受艺术家对艺术的真挚感情,和表现色彩情感的办法,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作品的色彩纯度、明度变化的对比关系与情感的表达感受,让学生感受到艺术家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理解画家通过色彩和笔触表达自己的情感等。继而结合媒体图片,音乐等采用观察、提问、交流等形式,结合生活实际,调动学生感官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进行色彩联想,体会色彩与人的情感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色彩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然后简单了解色调概念,理解色彩的倾向与自然色彩的的特点给人的心理感受,最终将课堂所学落实在色彩实践和运用中,能够用色彩表达的情感,学生作业的评价是课堂思维展示的平台,可由单一转向多元,为学生今后学习奠定拓展延伸基础。六、说教学流程。教学流程:感受色彩---认知色彩---体验色彩情感---色彩联想---色彩实践表现---色彩评价感悟---拓展色彩一、初设情景、导入新课本环节设计意图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一种积极的心态下自然进入新课程的学习,初步感受色彩。二、设疑激趣,引导探究、讲授新课:(一)学习色彩知识了解探究。(发展阶段)(二)色彩情感体验、联想。(升华阶段)(通过对比欣赏比较有视觉冲击力的作品,唤醒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进一步引发他们对色彩表达情绪、情感的深入感受。)本环节应用了分析、归纳,让学生学会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感知,用理性思维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了解色彩表现的情感。通过欣赏探讨,开阔视野,拓展想象,激发兴趣,进一步引发思考:在绘画中如何引用色彩表达情感。为下一步实践做好基础。在大量的图片资料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色彩的无穷魅力,使学生经历一场以色彩为主题的艺术之旅。(三)色调。通过展示作品欣赏,学生分组讨论,使学生明白色调导致作品给人的心理感受,大自然的特点往往主导了画面的色调倾向三、学生实践色彩,运用色彩完成课本“学习活动一” 本环节设计意图:用带有情感的色彩,运用改变色彩明度和纯度的办法使色彩层次丰富起来。这既是本节课学习的一个检验,也是知识的拓展与升华。四、课后拓展。总结学习内容并为学生今后学习有正确引导。以上是我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思考,因时间仓促,观念陈旧,不足在所难免,请诸位专家批评指正,以便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更进一步。 《画家笔下的色彩》教学设计教材版本: 湘版教材 课时安排: 两课时第一课时:感受色彩,认识色彩,了解色彩与人的情感关系密切。第二课时:认识色彩的对比与和谐,运用色彩表达情感。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属于“造型•表现”领域范畴,教材紧扣色彩感受来引导学生展开探索活动。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感受色彩的能力,通过欣赏作品,并自主探究,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感受。二、学生分析七年级学生充满了好奇与求知的欲望,大多具备一定情感思维能力,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已初步认识了一点美术语言,掌握了一定的色彩知识,学生对美术课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根据初中教学进度本课内容学生应该已学习了,所以在色彩基础知识的认知上不会太难。但针对我们张掖地区学生特点,学生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加之对学生学业状况不熟悉,都会在色彩动手实践方面、色彩心理与联想等教学实施方面给教者带来一定难度,教师应把握对色彩的感受,于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不必让学生形成统一认识,从情感体验出发灵活处理课堂,启发学生在课外主动地去关注色彩。三、设计思路结合古诗词中色彩表现,唤起学生对色彩的认知,在这种情感基础上完成色彩三要素的知识学习。同时让学生初步利用色彩表现明度渐变进行铺垫练习,结合教材及其他图片,利用比较、欣赏教学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体会感受艺术家对艺术的真挚感情,和表现色彩情感的办法,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作品的色彩纯度、明度变化的对比关系与情感的表达感受,让学生感受到艺术家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理解画家通过色彩和笔触表达自己的情感等。继而结合媒体图片,音乐等采用观察、提问、交流等形式,结合生活实际,调动学生感官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进行色彩联想,体会色彩与人的情感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色彩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然后简单了解色调概念,理解色彩的倾向与自然色彩的的特点给人的心理感受,最终将课堂所学落实在色彩实践和运用中,能够用色彩表达的情感,学生作业的评价是课堂思维展示的平台,可由单一转向多元。为学生今后学习奠定拓展延伸基础。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通过本节内容,使学生感受色彩的魅力,了解色彩基本知识。②学会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感受。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欣赏大量的图片感知色彩,感受画家笔下的色彩所传达的不同的感觉,努力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艺术感受。②自主探索用色彩等绘画语言表现情感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感悟生命的意义,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促使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的形成。①感受艺术家对艺术的真挚感情,养成积极观察、传达情感和表现美好生活的良好习惯。②提高色彩的感知能力,唤起学生对色彩的情感反应,培养善于联想的学习态度。五、教学重点1、在对色彩的感知、识别中感受色彩美,了解色彩的相关知识。探究艺术家表现色彩的规律。2、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欣赏、联想、感悟色彩,运用色彩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能力。六、教学难点1、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的同时融入色彩的基本知识探究。2、唤起学生对色彩的情感心理感受和联想,能用自己的画笔有意识地运用色彩尝试表现内心情感。七、教学方法本课综合运用讲授式、启发式、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等各种策略,提供大量的图片资源,指导学生通过寻找、欣赏、观察、比较、感知、联想、体验、实践、练习等环节完成本课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色彩感受、情感思维及表现能力,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八、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七色小风车、色彩颜料、绘画纸材(印刷好绘画图案) 等。课前分组(七中颜色代表七小组)、分发绘画材料。九、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检查学生所带学具,了解课程进度,初步把握学生情况,分组并与学生交流。播放与色彩相关的歌曲初步为学生建立一种色彩学习的环境。上课导入:师生问好,沟通。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一、初设情景、导入新课,初步感受色彩。使学生得知:正是色彩让我们的世界变得绚丽多姿。二、设疑激趣,引导探究、讲授新课:(一)自主学习色彩知识。(发展阶段)过渡:人们的视觉能够区别成千上万种颜色,因而能感受到大自然的五彩缤纷,艺术家把色彩作为创作手段,他们运用色彩时会遵循一定基本规律。你知道是哪些规律吗?环节一:学生自主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色彩相关知识。(学生不同的意见教师适时引导。)完成对色彩概念性的认识三原色---三间色---色相---纯度---明度总结: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我们生活中的这些色彩都有一定的面貌,我们称其为色相。(结合色相环强调纯度的调和变化、明度不同色相的变化及同类色的渐变)环节二:初步尝试颜色,研究如何把握色彩明度渐变关系,纯度变化。完成三间色的调配练习和完成16页思考练习。允许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颜色的渐变色。(学生运用作业纸研究如何把握色彩的渐变关系)总结过渡:艺术家常常用改变色彩明度和纯度的办法来呈现丰富的色彩效果。环节三:色彩作品赏析,展示作品色彩单纯而又层次丰富的《初冬》(明度),纯度较高色彩饱和、用笔奔放《向日葵》,色彩纯度较低、颜色较暗《呐喊》。(自然过渡到色彩的情感表现。)(二)色彩情感表现。(升华阶段)初步引发学生对色彩的情感表达的感受。环节四:1、展示《向日葵》、《梵•高的自画像》 师:你认识他吗?是哪个国家的?(学生回答,教师对梵.高生平作简介)师:你能够看出其中运用了那些颜色吗?根据其中的色彩,你猜一猜他在画这张画时的心情怎样?(学生谈感受:……)教师:为什么有这种感觉?(进行色彩分析)3、(情景改变)教师:凡•高在失落、郁闷的心情下你觉得他会用什么样的色彩来画向日葵?(学生谈感受:……)4、展示经过处理过的《向日葵》(进行色彩分析)5、教师小结:向日葵的花瓣,伸展着,使劲向上,左右摆动,低垂着,侧仰着,宛如一位舞者,跳着欢乐的激情的舞蹈。你会感受到画家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赤忱。环节五:出示并欣赏蒙克的作品《呐喊》1、让学生根据自己看到图片的感觉,给作品起名字。2、出示作品的名称、作者3、提问(1)看到这幅画,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2)你认为作者在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观察作品,认真思考后回答问题。(你会选择哪种颜色表现你看到图片时的感受呢?)4、介绍蒙克悲惨的身世,进而引出蒙克作品所表达的情感由来,进一步体会作品的情感。(通过对比欣赏欣赏蒙克《呐喊》这个比较有视觉冲击力的作品,唤醒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进一步引发他们对色彩表达情绪、情感的深入感受。)教师总结:同样是经历坎坷,而凡高和蒙克的表现内容截然不同。两个反差比较大的作品,可以带来更为强烈的感受。如梵高的作品应用黄色、蓝色较多,纯度较高,可以表现出激情与张扬。而画家蒙克的作品色彩纯度较低,颜色较暗,给人的感觉就比较郁闷不安。环节六:学生尝试用不同的色彩表达自己对下列词语的理解与感受。 ①高兴 ②沮丧环节七:接下来带领学生从多种感官上来体验色彩1、出示红蓝房间,设问,寒冷的冬天,你选择那间房躲避风雨?生:讨论 回答(让学生感受色彩带给人心理上的温度感)2、让学生听三段音乐,看看用哪幅图片来表现比较合适呢?(让学生感受色彩的音乐感)3、出示四幅图片(酸、甜、苦、辣),设问,你会联想到什么。(让学生通过味觉感官来感受色彩)4、色彩还与人的性格有关。(通过色彩与性格的关系,引起学生兴趣。)5、归纳总结:色彩可以表达情感,不同的色彩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6、你喜欢什么颜色,她给你带来哪些联想,你能写下来吗?7、出示春、夏、秋、冬四季节图片与表现四季的抽象画进行连线。8、总结过渡:一副美术作品中突出的色彩倾向构成作品的色调。(三)色调决定色彩的情感。环节八:1、展示作品《深秋》、《冰河》、《暮春三月》,学生分组自由讨论,抓住有见地的观点给予鼓励。2、师结论:色调主导了作品给人的心理感受,大自然的特点往往主导了画面的色调倾向。三、学生实践色彩,运用色彩完成课本“学习活动一”环节九:1、用带有情感的色彩,运用改变色彩明度和纯度的办法使色彩层次丰富起来。这既是本节课学习的一个检验,也是知识的拓展与升华。环节十:2、学生画完后进行作业评价。评价方式由单一转向多元,鼓励学生积极的自我展示,主要侧重于“思维的展示”。四、课后拓展。色彩相似,笔触不同则效果迥异,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远远不够,只有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细心观察,慢慢品味,才能真正领略色彩的奥妙,使我们用色彩的语言编织出多彩的人生。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美术七年级上册第4课 标志设计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思路,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湘美版七年级上册第3课 画家笔下的色彩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阶段,新课教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湘美版七年级上册第6课 让图表说话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思路,教学过程,板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