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1.3.6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HL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323668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1.3.6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HL 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323668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苏科版1.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苏科版1.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回顾交流,迁移拓展,范例点击,应用所学,课堂总结,发展潜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三角形全等判定(HL) 教学目标1.在操作、比较中理解直角三角形全等的过程,并能用于解决实际问题.2.经历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的过程,掌握数学方法,提高合情推理的能力.3.培养几何推理意识,激发学生求知欲,感悟几何思维的内涵.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利用“斜边、直角边”来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2.难点:培养有条理的思考能力,正确使用“综合法”表达.3.关键: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要注意这两个三角形中已经具有一对角相等的条件,只需找到另外两个条件即可.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师生活动二次修改 一、回顾交流,迁移拓展 【问题探究】图1是两个直角三角形,除了直角相等的条件,还要满足几个条件,这两个直角三角形才能全等? 【教师活动】操作投影仪,提出“问题探究”,组织学生讨论.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发表意见:“由三角形全等条件可知,对于两个直角三角形,满足一边一锐角对应相等,或两直角边对应相等,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就全等了.” 【媒体使用】投影显示“问题探究”. 【教学形式】分四人小组,合作、讨论.【情境导入】如图2所示. 舞台背景的形状是两个直角三角形,工作人员想知道这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否全等,但每个三角形都有一条直角边被花盆遮住无法测量. (1)你能帮他想个办法吗? (2)如果他只带了一个卷尺,能完成这个任务吗? 工作人员测量了每个三角形没有被遮住的直角边和斜边,发现它们分别对应相等,于是他就肯定“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全等的”,你相信他的结论吗? 【思路点拨】(1)学生可以回答去量斜边和一个锐角,或直角边和一个锐角,但对问题(2)学生难以回答.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工作人员提出的办法及结论进行思考,并验证它们的方法,从而展开对直角三角形特殊条件的探索. 【教师活动】操作投影仪,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验证.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探究原理. 做一做如课本图11.2─11:任意画出一个Rt△ABC,使∠C=90°,再画一个Rt△A′B′C′,使B′C′=BC,A′B′=AB,把画好的Rt△A′B′C′剪下,放到Rt△ABC上,它们全等吗? 【学生活动】画图分析,寻找规律.如下:规律: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画一个Rt△A′B′C′,使B′C′=BC,AB=AB;1. 画∠MC′N=90°。2. 在射线C′M上取B′C′BC。3. 以B′为圆心,AB为半径画弧,交射线C′N于点A′。4. 连接A′B′。 二、范例点击,应用所学【例4】如课本图11.2─12,AC⊥BC,BD⊥AD,AC=BD,求证BC=AD. 【思路点拨】欲证BC=AD,首先应寻找和这两条线段有关的三角形,这里有△ABD和△BAC,△ADO和△BCO,O为DB、AC的交点,经过条件的分析,△ABD和△BAC具备全等的条件.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分析例4. 证明:∵AC⊥BC,BD⊥BD, ∴∠C与∠D都是直角.在Rt△ABC和Rt△BAD中, ∴Rt△ABC≌Rt△BAD(HL). ∴BC=AD. 【学生活动】参与教师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 【评析】在证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时,要防止学生使用“SSA”来证明. 【媒体使用】投影显示例4. 【探研时空】如图3,有两个长度相同的滑梯,左边滑梯的高度AC与右边滑梯水平方面的长度DF相等,两个滑梯的倾斜角∠ABC和∠DEF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下面是三个同学的思考过程,你能明白他们的意思吗?(如图4所示) →△ABC≌△DEF→∠ABC→∠DEF→∠ABC+∠DEF=90°. 有一条直角边和斜边对应相等,所以△ABC与△DEF全等.这样∠ABC=∠DEF,也就是∠ABC+∠DEF=90°. 在Rt△ABC和Rt△DEF中,BC=EF,AC=DF,因此这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这样∠ABC=∠DEF,所以∠ABC与∠DEF是互余的. 【教学形式】这个问题涉及的推理比较复杂,可以通过全班讨论,共同解决这个问题,但不需要每个学生自己独立说明理由,只要求学生能看懂三位同学的思考过程就可以了. 四、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本节课通过动手操作,在合作交流、比较中共同发现问题,培养直观发现问题的能力,在反思中发现新知,体会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今天的学习和对前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求,可知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有五种方法.(教师让学生讨论归纳) 板书设计:把黑板分成三份,重复使用,左边部分板书直角三角形判定定理等有关概念,中间部分板书“探究”,右边部分板书例题.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在回顾全等三角形判定(除了定义外,已经学了四种方法:SAS、ASA、AAS、SSS)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特殊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让学生充分认识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加深他们对公理的多层次的理解.探索“HL”时,要求学生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强调从情景中获得数学感悟,注重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的过程.不足的方面:第一,启发性、激趣性不足,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易集中,课堂气氛不能很快达到高潮;第二,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时机控制不好,导致部分学生不能有所收获;第三,在评价学生表现时,不够及时,没有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这些在今后的教学中会争取改进.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全等三角形1.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说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指南,学习任务,困惑与建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