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欣赏 丰收锣鼓教案及反思
展开丰收锣鼓
教学目标:
1、 通过乐曲《丰收锣鼓》的欣赏,同学们体验敲锣打鼓的音乐方式并对民族打击乐器产生兴趣,感受音乐来源于生活。
2、 通过师生互动,学生创编,肢体动作,哼唱主旋律,聆听,对比等教与学的方式,感受民族打击乐器丰富多彩的表现功能
3、 通过对乐曲《丰收锣鼓》的欣赏,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民族管弦乐的组成常识和“螺蛳结顶”的创作手法,并能够用打击乐器通过不同节奏型的创编表现“丰收”的场景及“螺蛳结顶”的创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
1、 通过体验,了解音色与节奏不同,营造不同氛围;不同的乐器所表达的情绪也有所不同。
2、 通过欣赏,体验,了解中国传统音乐创作手法“螺蛳结顶”。
3、 掌握部分主题旋律。
4、 参与创编。
学情分析: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对乐器的探究、节奏的创编活动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对民乐合奏作品的风格特点把握的较为准确。但大多数学生在对作品结构的分析中表现的有所不足,还需要继续引导与帮助。
教材分析:《丰收锣鼓》是由彭修文、蔡惠泉在1972年创编的是一首民族管弦乐合奏曲。乐曲以我国民间吹打乐为音乐素材,充分发挥民族打击乐器丰富多彩的表现力,表现了农民的劳动生活及喜获丰收的喜悦。
学情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欧美日韩的音乐更瘦学生的欢迎,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了解甚少。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已经了解中国民族乐器,并在此基础上,为今后民族乐器的欣赏奠定基础。
教学方法:欣赏发、体验法、对比法、听辨法等
教学设备:多媒体、电钢琴、鼓、锣、镲
教学年段:七年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首先想问下大家,你们知道在中国,劳动人民在庆丰收的时候会以什么样的音乐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吗?大家有说到敲锣打鼓,那今天老师把这些表现劳动人民欢庆喜悦的鼓和锣带到了这里和同学们一起感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组一个乡村乐队,大家看屏幕,三条节奏型,我们先分组练习,再合奏。
(设计意图:教师出示鼓谱,引导学生一起完成课后合奏练习,为之后的课程奠定节奏基础。)
师:大家知道这些是属于什么乐器吗?
生:
师:通过刚才的合作,你们觉得打击乐器可以营造什么样气氛呢?
生:……
师:有这样一首乐曲,就是以打击乐器为主来表现农民庆丰收时的场景,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一首《丰收锣鼓》。板书
二、新课教授:
1、初听《丰收锣鼓》,认识民族乐器
师:请大家一边听,感受情绪,一边看视频里面出现了哪些民族乐器呢?他们在民族乐器中又是如何分类的呢?(观看视频,教师写课题)
生:……
师:情绪怎么样?看来大家知识面都很广,回答得很到位。那这些在民族乐器中是如何分类的呢?(介绍民族乐器:民族乐器即中国的独特乐器,主要包括……这几类,接下来我们看一下每一类的代表乐器有哪些……这些乐器都代表着中华传统音乐文化)
(设计意图:初步了解中国民族乐曲,为之后的赏析铺垫)
2、分段欣赏
(1)第一部分:欣赏主题1和2,通过哼唱分析旋律节奏特点
师:一首名曲,都离不开它的主题旋律,首先请同学们听主题旋律1和2,从旋律和节奏角度思考,听听他们有什么特点?看看哪位同学耳朵比较灵敏。
A、欣赏第一遍,思考题旋律有何特点?
(情绪热烈欢快,主题1的旋律重复和节奏型一样)
师:那这样的一个特点,你们可以想象到什么样的劳动场面?(像你追我赶的劳动场面);我们来唱主题2……大家哼唱过这两条旋律,你们觉得它们是比较跳跃还是比较平缓?两个主题旋律跳跃;它们节奏明快,特别是(幻灯片画圈切分音,学生哼唱)切分音?(重音,改变了强弱规律)切分音使乐曲更加活跃;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旋律与节奏,学生能够更好掌握主题旋律)
B、加入打击乐器哼唱
师:接下来请全班同学唱,手上有乐器的同学打击乐器伴奏好不好?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哼唱旋律的兴趣,也更好调动气氛,学生从中感受打击乐器的魅力)
C、听辨
师:主题1用拍掌,主题2用二拍子的指挥图示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对主题旋律的掌握程度,为后边的教学提供参考)
(2)第二部分:欣赏主题旋律3和4,学生体会不同乐器表达的不同情绪并哼唱
师:接下来是主题3和4 ,同学们听听看他们有什么区别?
A.两个主题在情绪上有什么不一样?(欣赏并哼唱) 板书
B.两个主题的主奏乐器是什么?分别属于民族乐器中的哪一类?
(设计意图:教师展示相关乐器图片,让学生更直观感受,进而模仿乐器哼唱旋律,更好把握音乐情绪)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印象中你们二胡一般是表达什么样的情绪?为什么呢?这是与它的音色,表现方式有关系的。二胡:善于表现细腻的旋律,这样一段优美抒情的旋律加上二胡这样的拉弦乐器更加富有歌唱性。
琵琶:同样,大家印象中琵琶的音色是什么样的?大家可能对琵琶比较陌生,但是同学们刚刚回答了琵琶是属于什么类型的乐器呢?(弹拨乐器),注定了它的音色是颗粒性比较强的,
像叮咚的山泉,包括我们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著名诗句“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寥寥数字却形象地表达出了琵琶的音色特点清澈明亮。那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带着对这两种乐器所表达的不同情绪,将两条主题旋律再唱一遍,相信这一边会唱得更好。
(设计意图:通过对不同乐器的了解感受所表达的情绪也不同,从而更好哼唱旋律)
(3)第四部分:了解螺蛳结顶
接下来我们来听这首乐曲的结尾部分,感受情绪,在欣赏过程中,注意打击乐器部分,你们觉得哪个乐器是最突出的?
A、情绪如何?
师:怎么样,这段情绪怎么样?
生:(热烈活泼)
师:那前面主题1和主题2的旋律也是热烈活泼,这段结尾部分与它们有什么区别
生:更加欢快活泼
师:是哪里发生了变化呢?比如速度?力度?
生:(速度更快,力度更强)
师:那现在有哪位同学可以来回答一下刚才的问题,哪个打击乐器你们觉得最突出?(镲)。老师刚看到不少同学受音乐的感染,按耐不住跟着一起敲击。接下来我们再听一遍,请同学们听到镲的声音时就跟着一起敲击,手上有镲的同学用镲,没有乐器的同学我们就击掌,大胆表现,放开演奏!(包括锣的同学)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音乐,跟随音乐体验镲和锣,进一步体会打击乐器营造热烈的氛围。)
师:这个部分是全曲的高潮,所以不论从速度,力度等方面都比第一部分更热烈,表现了欢庆丰收的宏伟场面。那么其中有几个乐句在创作手法上有些与众不同,不知道大家刚刚有没有注意到,我们单独听一遍这个地方,听听看有什么特点呢?同学们暂时没有找到,没关系,老师现在有个小活动,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做,看看能不能从这个小活动当中总结出特点来。
(设计意图: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学生若对音乐不够敏感,不能第一时间反应过来,教师通过类似的节奏型互动体验,引导学生找出特点)
生:一问一答,从长句逐步变换到短句
师:那我们再回过头听乐曲中的这几句是不是有同样的特点?大家看一下谱例(教师带领学生感受“螺蛳结顶”的特点,并总结“螺蛳结顶”的创作特点)
螺蛳结顶:上下对答呼应,句幅逐层减缩,情绪逐层高涨。这也是我们中国传统音乐当中比较常用的创作手法之一。
师:通过以上对部分主题旋律哼唱,赏析,我们对这首民族管弦乐合奏《丰收锣鼓》有一定的印象,乐曲吸取了我国民间吹打音乐的素材,充分发挥了民族打击乐器丰富多彩的表现功能,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劳动生活和喜获丰收的欢乐情绪,既有民族风格,又具有时代特点。
三、拓展
小创编
1、学生当小作曲家,模仿鼓谱,用不同的节奏型编创节奏谱来表现热闹欢快的“丰收”场景。
师: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用不同的节奏型即兴编创节奏谱来表现热闹欢快的“丰收”场景。提示大家一下,在乐曲中,鼓,小锣,小镲的节奏哪个更密集哪个较疏散?
生:……
表现热闹的“丰收”场景,鼓的节奏型就需要更密集些,小锣小鼓是金属乐器,带有回声,设计时时值长些。注意区分它们的音色,可插空设计。
2、用“螺蛳结顶”的创作手法编创节奏谱或乐谱。
时间关系,有兴趣的同学呢回去可以继续完成加以排练,下节课的时候呢再来跟大家分享你们的创编小成果。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这样的创编,激发兴趣,促进合作,也能够更好掌握“螺蛳结顶”的创作手法。)
三.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丰收锣鼓》在以往大部分情况下,是应用于劳动人民的丰收喜悦,庆祝他们劳动成果的,同时也是用这些音乐方式来表达他们的劳作过程。当然,丰收锣鼓起源于农村,但是现在的应用范围更广了,在很多的场合都可以看到他们,比如说?(开业庆典的时候等等),人们以这样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对生活得热爱。音乐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劳动人民的创造,这样的音乐是非常有生命力的,也更值得我们去弘扬。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够更多地去了解去欣赏我们的民族音乐。
课后反思:
优点:学生首先通过对《丰收锣鼓》的视频欣赏,不仅能直接感受情绪,更能直观了解民族乐器,消除学生对民族乐器的陌生感,为后的课程打下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学生们进行学习、参与、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通过学生体验、创编,活跃课堂气氛。赏析,哼唱乐曲时,学生能较好掌握主题旋律。
需要改进:由于是初来乍到的新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有限,一些问题对学生来说可能偏难。由浅入深的设计也不够。
初中人教版第三单元 金色的秋天欣赏 丰收锣鼓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三单元 金色的秋天欣赏 丰收锣鼓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组织教学,新授内容,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音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欣赏 丰收锣鼓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欣赏 丰收锣鼓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组织教学,欣赏,表演,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音乐七年级上册欣赏 丰收锣鼓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音乐七年级上册欣赏 丰收锣鼓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讲授新课,音乐实践,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