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教案
展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初步学会分析其原因。
2.了解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和分布,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分析总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及成因,并找出一月0℃等温线。
2.分析温度带的划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气候(本节课主要学习气温)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关系,养成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环境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及差异。
(难点)
1.有关气候图的分析判读。
2.温度带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教学媒体选择】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幻灯片展示:各地不同的景观图片。
教师:中国地大物博,气候多样,同一时间,在中国各地所呈现的景观,截然不同,让我们揭开它美妙神秘的面纱吧!
板书: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一、气候复杂多样
学生读图:学生读“我国的位置、地形”图,回忆以前学过的我国的位置及地形知识。
(设计意图:强化读图意识,以读图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的知识做铺垫。)
教师:我国东濒世界第一大洋,西倚世界最大陆块,复杂的地形及海陆位置,造就了气候的多样性。
任务一:了解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
(设计意图:以明确的任务形式,落实本节的学习目标,提高课堂教与学的实效性。)
学生读图:学生读“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以下任务:(1)找出一月0℃等温线及穿过我国哪一座山脉和哪一条河流;(2)了解我国一月南北的气温差异;(3)归纳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
教师补充:等温线的特点,读等温线的注意事项及读图步骤。
-8℃
0℃
8℃
-8℃
-8℃
-8℃
0℃
0℃
0℃
8℃
8℃
8℃
-8℃
0℃
8℃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忆等温线图的判读方法。)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任务二:了解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
(设计意图:以明确的任务形式,落实本节的学习目标,提高课堂教与学的实效性。)
学生读图:学生读“我国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以下任务:(1)找出七月低于8℃区域;(2)了解我国七月南北的气温差异;(3)归纳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学生:完成自主学案第1、2、6题。
(设计意图:及时反馈学习情况和巩固所学知识。)
探究活动: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阅读书P32的资料及观看幻灯片展示的视频资料,探究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
小组讨论、交流、总结并派代表回答。
教师总结。
成因
我国南北气温差异
特点
冬季南北温差很大(差约50℃)
太阳高度差别大、白昼差别大
南北受冬季风影响大小不同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差约12℃)
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白昼时间较长
北方接受太阳光热不比南方少多少
板书:
承转:前面我们一起学习了我国冬夏南北气温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下面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我国的温度带。
任务三: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和分布。
(设计意图:以明确的任务形式,落实本节的学习目标,提高课堂教与学的实效性。)
活动1:回顾地球上的五带。
活动2:重温我国在地球上的位置。
活动3:了解我国在地球五带上的位置。
学生:完成自主学案第3、4题。
(设计意图:设计以上三个活动及完成自主学案第3、4题是为了学习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做铺垫。)
活动4:认识我国温度带的划分。(教师演示关于“中国温度带”的动画,学生阅读书P33最后一段及P34-35阅读材料、P34图2-24)
学生:完成自主学案第5题。
(设计意图:及时反馈学习情况和巩固所学知识。)
活动5:认识我国温度带的分布。
学生:完成自主学案第7题。
(设计意图:及时反馈学习情况和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
温度带
划分依据:活动积温
类型: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
热带、高原气候区
任务四:我国温度带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探究活动: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学生阅读书P33最后一段及P34-35阅读材料、P34图2-24,探究我国温度带对农业生产产生怎样的影响?
小组讨论、交流、总结并派代表回答。
教师总结。
本课小结(板书设计):
我国南北气温差异
特点
冬季南北温差很大(差约50℃)
太阳高度差别大、白昼差别大
成因
南北受冬季风影响大小不同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差约12℃)
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白昼时间较长
北方接受太阳光热不比南方少多少
温度带
划分依据:活动积温
类型: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
热带、高原气候区
课堂合作探究:完成自主学案第8-15题。
(设计意图:及时反馈学习情况和巩固所学知识。)
课后拓展:完成自主学案第16-21题。
学生撰写课后小记,教师撰写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1.融入本节课设计和本堂课教学的几个理念:
(1)建构主义(心中有知识体系):如学生学会如何看某一区域的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某一区域气温是如何影响当地的农业生产的(活动积温)。
(2)以生为本(心中有学生):本节根据课标要求,以“任务驱动“的学习方式,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细化为四个任务,四个任务又分解成19个小活动(小问题),有的学生能独立完成、有的学生需要合作完成,体现出生本课堂;而且问题设置有梯度,难易层次清楚,这样使教学目标指向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整个课堂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低起点、多层次、高要求”,低起点使课堂的起始阶段人人都能参与,差生也有用武之地,通过多层次的教学,使各类学生都得到发展,从而达到较高要求;另外,设计了学生的自主学案,由课前自主研习、课堂合作探究、课后拓展延伸三部分组成,也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转变了传统“以讲为主”的课堂教学形式。
2.本节课设计和本堂课教学的几个注重:
(1)注重分析学情,如本班级大部分学生为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知识面相对较窄,学习的习惯养成偏弱,尤其是地理学科(次科)的学习,所以,依据该学情,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细化为四个任务,四个任务又分解成19个小活动(小问题),指向明确,易于操作、易于反馈、易于落实。
(2)注重课前先学,课堂重点答疑解惑,当堂练习、当堂反馈及课后巩固。
(3)注重落实基础知识、注重培养地理能力(尤其是读图能力,融入“图、思、记”三结合理念,以“图”为核心,通过地图落实识记内容,展开地理思维)、注重找准时机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如地球上的五带、我国在地球上的位置、了解我国在地球五带上的位置、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等基础知识的落实;学会读气温分布图、中国温度带分布图,学会分析中国气温分布特点、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分布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等地理能力的培养,找准时机进行“因地制宜”思想的教育及其延伸。
(4)学习过程中注重自主、合作、探究意识的培养。
3.本节课设计和本堂课教学的两个不足:
(1)学生基础及能力参差不齐,个别学生课堂学习跟不上而未能得到关注。
(2)自主学案题目的设计偏重基础知识反馈,地理能力的反馈练习偏少。
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教案及反思,共2页。
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第3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第3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多特殊天气,多气象灾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湘教版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湘教版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广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