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聚落的发展变化教学设计
展开第五章 第三节 聚落的发展变化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乡村与城市聚落景观的差异。掌握聚落形成和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课本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发散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世界文化的差异,理解和尊重各国的文化传统。形成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 重点难点
(一)、重点
乡村与城市不同的景观。
(二)、难点
聚落与自然环境;如何保护文化遗产
三、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我们班的同学有的来自城市,也有来自农村的,请你们谈谈城市和农村的景观。展示城市、乡村图片。学生自由举手回答(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肯定和鼓励)
辨认城市、乡村图片,描述城乡景观差异,理解聚落概念。(完成P83活动)
2、[教师设疑]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聚落是人类聚居的地方,聚落的形成受什么因素影响呢?
3、[小结]
形成因素: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地形平坦、自然资源丰富、土壤肥沃,适于耕作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结合课文,分析、判断聚落的形成因素。完成P85活动题。
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分析具体事例加深理解聚落形成与环境的关系,总结归纳形成因素
4、[教师设疑]
去过旅游的同学可能会有这样的体验,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聚落特征,产生聚落建筑物的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
展示冰屋、窑洞、蒙古包
展示开平碉楼、清远瑶族的吊脚楼
5、讨论分析、归纳聚落的建筑物的差异的因素,根据图象分析广东民居特色的原因。
6、通过展示我国少数民族及世界其他民族特有的民居,培养学生的审美观;通过分析广东民居的特色,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7、新闻:2004年10月17日山西平遥古城南门瓮城外侧东部一段长17.3米的城墙突然垮塌引出如何保护人类的文化遗产。
展示山西平遥古城图片
培养学生形成保护文化遗产的观念。
8、小结
总结学习内容
培养学生结归纳的能力
四、板书设计
1.乡村与城市
聚落的概念
聚落(乡村、城市)
2.聚落与环境
影响聚落形成的因素
3.如何保护人类的文化遗产
五、教学反馈:
1、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人居住的地方,称为聚落
B、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C、居住在乡村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手工和服务等工作
D、居住在城市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工业和林业等工作
2、关于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一些河流的中上游的河谷两岸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
B、在河流下游三角洲地区易海水淹没,聚落分布比较分散
C、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D、在一些矿产地,由于开矿占有大量土地,所以,聚落较少
3、西亚村庄的房屋墙厚窗小的原因是
A、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决定B、为了预防小偷进入民宅偷盗
C、为了抵挡当地寒冷的气候
D、厚墙是为了减少白天炎热的太阳照射,小窗是为了减少从沙漠地区吹来的热风
4、具有纳西族独特风采的丽江古城分布在我国的哪个省
A、江苏B、四川C、广西D、云南
5、对于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正确的方法是
A、拆除后建设现代化的高楼B、全部拆除再照原样重建
C、应该大力保护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D、不要乱动,任其发展
答案:1、B 2、C 3、D 4、D 5、C
粤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序 让地理走进生活 教案: 这是一份粤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序 让地理走进生活 教案,共5页。
初中地理粤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聚落的发展变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粤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聚落的发展变化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粤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粤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过程,板书设计,降水的分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