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七上地理地理全册 教案 (共97页)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七上地理地理全册 教案 (共97页)01
    人教七上地理地理全册 教案 (共97页)02
    人教七上地理地理全册 教案 (共97页)03
    还剩9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七上地理地理全册 教案 (共97页)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七上地理地理全册 教案 (共97页),共96页。

    前言  与同学们谈地理
    教学目标 
    1、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从生活入手,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们感知地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使学生初步具备地理的思考观念,学会用地理的方法“想”问题。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
    我们形容一个人博学,通常都用“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其实,天文和地理都属于现在地理学的范畴。大家知道什么是地理吗?地理又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吗?这些相信都是同学们急于想知道的问题。那么我们就从先从这里入手。
    板书:一、生活离不开地理
    提出问题:
    Ⅰ将学生分组,让每组学生都联想一下我们生活中什么事物和现象与“地理”有关,并说出来?
    Ⅱ教师根据学生说的内容,并选择一部分对应做出简单的解释。
    教师总结:
    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地理与我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息息相关,总而言之,生活离不开地理
    学生看书p2图片:
    Ⅰ 从图上看到什么?
    提示:为什么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们的生活有这么大的差异?
    Ⅱ 让学生分组,一组根据图提出问题,一组回答问题。
    Ⅲ 教师对各组的回答进行总结并说明这四幅图存在差异的原因,进行详解,逐步让学生了解生活和生产与地理的关系,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观念。
    教师讲述:
    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人总是会生活在一定的地方,不过不同地方的环境有不同的特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有着必然的关系。人类正是通过逐步的积累这些关系,从而形成地理学。它研究的内容包括天文知识、地表的形态、天气、气候、人口分布等等方面,应用的范围也十分广泛。
    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地理的,处处都有地理。
    好像一些谚语:“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便能够充分说明我们生产和生活都要遵循一些客观规律,这些规律就是地理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也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我们学地理,就是要学会这些规律,让它们指导我们的生活,使我们更好的生活。
    板书:二、学习地理,为了更好的生活
    提问:在大自然中存在着许多现象和奥秘是我们目前不了解甚至是不知道的,同学们能列举一些吗?
    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这些现象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也是以后我们要逐步要研究的问题,甚至有一些问题就连老师现在也搞不懂。而我们学习地理更重要的是在我们形成一个地理的观念,学好地理需要有一个“地理的头脑”,面对我们身边的问题,都会用地理的方法去“想”问题。
    看p3巴比伦介绍
    讨论:
    提问:说一下这段文章的认识,试说明了什么问题?
    让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概括,说明尊重自然规律、爱护大自然就是爱护我们自己,否则要受到惩罚,自毁家园。
    板书:1、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
    看p3“姑姑的故事”
    讨论:
    提问:说一下这段文章的认识,试说明了什么问题?
    让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总结:
    由于人类的生存环境的差异,只有扬长避短,才能发展,同时也说明尊重大自然规律给我们的好处,这与破坏大自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板书:2、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看p4“城市的形成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讨论:
    让学生谈谈想法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在分析地理问题时,要用综合眼光,综合地分析问题。
    板书:3、综合地分析问题
    看p4标出地话:
    提问:说一下对这句话的认识,说明了什么问题?
    让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概括,社会地发展一方面给人们带来物质财富,同时由于人口过多、资源浪费等许多原因破坏了大自然,形成了目前严峻的环境问题,因而要更好地生活下去,必须建立可以持续发展的观念,建立新地生活、生产方式
    板书:4、具备可持续发展地观念
    课后反思: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大家初步对地理有了一个简单地认识。地理是一门有趣的科学,也是一门有用的科学。我们知道要学习地理就是为了更好的利用地理,学会用地理的方法“想”问题,利用地理的知识指导我们的生产和生活,遵从客观的规律,使我们能够更好的生活。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地球是个球体,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2.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记住地轴、两极、赤道、纬线、经线、本初子午线。
    3.理解掌握东西经度、南北纬度的划分和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
    能力目标
    1.通过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2.观察地球仪,认别经纬线、经纬度、东西半球、南北半球。
    3.熟练地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
    德育目标
    人类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认识过程,体现着人类认识自然、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科学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因而教育学生要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认识地理事物的发生、演变和发展。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探求自然奥秘的志趣和崇尚科学、实事求是的观念。
    ※教学重点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经线和纬线的特点,经度和纬度的划分。
    3.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
    4.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位置。
    ※教学难点
    1.东西经度、南北纬度的判读。
    2.东西半球的划分。
    3.借助经纬度及经纬网知识,使学生对空间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教学方法
    观察、比较、归纳等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1.地球仪、经纬仪。
    2.自制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第二课时 纬线和经线
    第三课时 利用经纬网定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离不开地理。学习地理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生活和生产。那么,学习地理从哪开始呢?(学生议论)对,从认识人类的家园——“地球”开始。
    多媒体画面1 浩瀚的太空,星光灿烂。配上音乐,推出旋转的地球和课题。
    [讲授新课]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提出问题 晴空万里,我们能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十五的夜晚,我们能看到月亮像一个明亮的银盘;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个什么形状呢?
    学生回答 球体(球形)。
    设问过渡 我们生活在地球的表面,是无法看到地球整体面貌的。那么,古代人是如何逐步认识了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呢?
    多媒体画面2 图略(课本P2图1.1“天圆地方”)
    读图思考 我国古代为什么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后,教师评价点拨。
    设问引导 随着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人们产生了疑问,很多现象说明大地不是直觉的那么方方的、平平的,大地又变成了个什么样呢?
    多媒体画面3 图略(课本P2图1.1“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请同学们说说当时人们臆想中的大地是个什么样,并举例说明“大地不是平面的”。
    组织活动 1.学生描述、举例。教师评价。
    2.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进行以下几项活动:
    列举事例:
    模拟观船 ①模拟“海边看船”。让学生参照课本P4图1.3,边模拟,边记录体验,如有到过海边亲身体验过的同学,可以交流印证。
    实验行船 ②实验“桌上行船”。让学生做一个对比小实验:把纸船在桌子上推移,平视纸船,看到船的部位有没有变化?
    观察照片 ③观察“月食照片”。让学生观察课本P4图1.4,指出地球的影子是哪一部分?(古铜色的部分)说明古铜色影子的边缘呈什么形状?(弧形)弧形就能说明地球是个球体吗?(不能,如果地球是圆的或圆柱形,看到的影子边缘也是弧形)
    引导思考 ④思考“高站远瞩”。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站在广阔平坦的田野上,瞭望四周,最多能看到约4000米的地方。若站得高一些,就能看得远一些。同理,飞机飞得越高,俯视的范围就越大,这也说明地球不是平面的。
    提出问题 通过以上实例,证明了大地确实不是平的,是不是就能得出地球是一个球体的结论呢?(不能)这是人们的猜测和推理,还有什么办法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呢?
    多媒体画面4 图略(课本P2图1.1“麦哲伦环球航行线路图”)
    请同学们沿着当年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路线,结合课本P3阅读材料“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的介绍,进行一次图上旅游,看看证明一个什么事实。
    评价过渡 学生发言,教师评价后指出:1519年9月至1522年9月,麦哲伦率领船队环球航行,用事实证明了过去人们的猜测和推理,地球确实是一个球体。但是最科学的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依据是什么呢?
    多媒体画面5 图略(课本P2图1.1“地球卫星照片”)
    20世纪,人类进入了太空,从太空观察地球,并且从人造卫星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小结过渡 教师边小结,边点击在多媒体画面6上依次出现的图片和问题。
    多媒体画面6
    同学们,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辛的历程。从一开始人们的直觉感知(点击“天圆地方”)、到后来的猜测推理(点击“天如斗笠,地如覆盘”)、再到用事实论证(点击“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最后的科学证明(点击“地球卫星照片”),从这一认识过程中(点击箭头依次连接以上四图),你感悟到些什么呢(点击讨论问题)?请以学习小组讨论交流。
    讨论交流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大家谈的很好,我们应该学习前人认识自然,不畏艰辛,勇于探索的精神;树立破除迷信,抵制邪教,实事求是,崇尚科学的观念和探求自然奥秘的志趣;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认识地理事物的发生、演变和发展。
    提出问题 人们在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还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想一想,用哪些资料数据来描述地球的大小呢?
    请大家在笔记本上画出“地球的大小示意图”。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学生画示意图。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承转过渡 地球的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相当于飞机飞行30个小时的航程,时速100千米的汽车日夜不停17天的路程。人一刻不停地步行绕赤道一圈,大约要一年多才能走完。这样大的一个地球,人们要认识它,研究它,看到它的全貌太困难了。如何才能便于我们学习、研究呢?(教师出示地球仪,有条件的学校可每个学习小组发一个地球仪,配合学生学习)
    多媒体画面8

    地球仪略图
    同学们请看课本P4中间自然段,观察地球仪,以学习小组共同完成以下各题:
    1.什么是地球仪?
    2.画略图,并指出地轴、北极、南极是怎样确定的?
    3.转动地球仪应向哪个方向转?
    4.地球仪有什么作用?
    5.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讨论、交流,总结地球仪的特点。
    教师点拨 根据学生讨论、交流的情况,利用地球仪,边演示,边补充点拨,并渗透在地球仪上确定方向的知识:指向北极方向为北,指向南极方向为南。在确定南北方向的基础上,定出东、西方向,提示学生“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因而演示地球仪转动也应自西向东转,并指导学生演示。
    教师要对第5个问题作必要的总结,地球仪与地球实体的不同表现在:①地球仪是地球大大缩小了的模型;②地球仪上的能使之绕着转动的地轴,以及绘制的经纬网和经纬度,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③地球仪上是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地球上不同的地理事物。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是我们“认识地球”的第一节课,同学们不仅明确了人类的家园是一个球体,而且对它的大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同学们还认识了“地球仪”这样一位“新朋友”,它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地球,学习地理。
    根据板书设计师生共同复述本节知识要点,并概括为“一球三数”“一轴二极”。
    ※板书设计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活动与探究
    1.随着人类科技手段的进步,目前人类对地球的形状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2.利用生活体验、其他学科知识或上网等渠道,找出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一些证据。
    3.美国的孟席斯经过14年悉心考证,得出一个惊世结论:发现美洲大陆的人不是哥伦布,最早环球航行的也不是麦哲伦,而是早在1421年至1423年间,中国明朝的郑和用了两年的时间完成了环球航行的壮举,将世界环球航行的历史又往前推进100多年。请收集这一新观点的有关资料。
    课后反思:本节课内容较多,难度也较大,试图通过直观地球仪演示观察和小组合作的组织形式解决难点,设计思路新颖独特,操作起来容易出现课堂混乱的问题














    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第2课时)
    [导入新课]
    方法1 同学们,生活离不开地理。比如我们要了解某个国家的首都在哪里?某两个风景区的位置是什么关系?某个地区的范围有多大?如何才能从地球仪或地图上查找表述这些地理信息呢?这就离不开经纬线、经纬度的知识。因此,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就能解决这些问题了。
    方法2 出示地球仪,让学生指出一轴两极。然后设问:地球仪表面还有这些弧线及其标注的度数,它们分别叫什么名称呢?作用是什么呢?
    [讲授新课]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认识它们。
    投影展示 投影展示自学或研讨表格(见板书设计)。能保证每4~5名学生有一个地球仪,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的学校,可把学生分成两大组,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讨论,完成新知识的学习。
    对于多数学生没有地球仪做保证的班级,教师可以采用问题教学法,利用地球仪、经纬仪,结合多媒体画面,组织学生边提问启发,边引导观察,边讨论填表,完成这部分内容的学习。
    多媒体画面11 图略(课本P5图1.7只要纬线的说明文字“简化地球仪”,课本P6图1.11“地球仪上的纬线”,课本P6图1.9“基多赤道纪念碑”)

    低、中、高纬的划分
    读图分析,并结合观察地球仪讨论下列问题,把答案填入表中。
    启发研讨
    1.什么叫纬线?纬线是圆还是半圆?
    2.各纬线的长度是否相等?最长的纬线是哪一条?(说明基多赤道纪念碑)纬线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3.纬线指示什么方向?
    4.地球仪上能画多少条纬线?
    5.什么叫纬度?
    6.零度纬线是哪一条?
    7.纬度从赤道开始,分别向什么方向排列?范围是多少?有什么规律?(指导学生做填图练习)
    8.纬度相同的纬线有几条?怎样区分它们?各用什么符号表示?有没有不做标注的纬线?
    9.纬度最大值的纬线有什么特征?该最大值出现在哪个地区?(让学生在图中标出南北极点和纬度值)
    10.请按图说出低、中、高纬度各自所占的纬度范围。并根据自己学校所在地的纬度,说出它大致位于哪个纬度带。(也可以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分别位于低纬、中纬、高纬三个区域的国家各一个)
    多媒体画面12 图略(课本P7图1.12“南北半球的划分”)
    读图分析 读图分析,并结合观察地球仪思考下列问题:
    1.赤道把地球分为哪两半球?(学生观察回答后,并指导学生描画此纬线,填写南北半球的名称)
    2.指出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大部分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和地跨赤道两侧的大洲。(让一位学生上来指图说明)
    3.在地球仪上找出北回归线、北极圈、南回归线、南极圈。看看这几条纬线所经之处,有没有自己听说过的地名。(强调这是几条重要纬线,让学生记住)
    承转过渡 通过研讨大家知道纬线和纬度的知识,但要确定地表事物的位置、方向、范围等地理特征,还需要学习经线和经度的知识。
    多媒体画面13 图略(课本P5图1.7只要经线的说明文字“简化地球仪”,课本P6图1.10“地球仪上的经线”,课本P6图1.8“格林尼治0°经线”)
    读图思考,并结合观察地球仪,自学完成下列问题,把答案填入表中。
    1.什么叫经线?
    2.经线的形状、长度和指示方向与纬线有什么不同?
    3.经度是以哪条经线为起点的?(此题较难,以教师回答为主,并引导学生看图,说明本初子午线及其标志)
    4.经度从本初子午线开始分别向什么方向排列?范围是多少?有什么规律?(教师要做必要的提示)
    5.同一度数的经线有几条?如何区分它们?各用什么符号表示?有没有不做标注的经线?
    6.在地球仪上找出160°E和20°W以及0°和180°组成的经线圈,比较哪个经线圈穿过的陆地少?(提示学生组成经线圈必须是相对应的两条经线,即两条经线的度数和是180°)
    学生自学 教师及时巡视,引导学生与纬线和纬度的特点进行比较学习,组织学生边自学,边将答案填入表格中。
    多媒体画面14 图略(课本P7图1.13“东西半球的划分”)
    读图思考下列问题:
    1.东西半球是如何划分的?这样划分的意义是什么?
    2.全部和大部分位于东半球的有哪几个大洲?位于西半球的呢?(让一位学生上来指图说明)
    讨论评价 学生以学习小组讨论交流,教师评价点拨后强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然后转入下面的课堂练习。
    多媒体画面15 想一想:
    1.在地球上任意一点,沿纬线方向一直前进,最后能回到出发地吗?为什么?(能,纬线成圆)沿经线呢?(不能,经线是半圆)
    2.在地球上能否找到一处其前后左右都朝南的地方?(能,北极)
    3.根据图甲和图乙所示,说说经纬度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评价点拨 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相互问答交流,教师评价后重点点拨第3题,在学生对图理解的基础上,为便于学生记住其变化规律,可以概括为“北大北纬,南大南纬,东大东经,西大西经”。
    [课堂小结]
    教师先用鼠标点击出板书设计表格,然后引导学生共同边回忆、边总结、边点击逐项填出内容。
    多媒体画面16 经线和纬线(见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纬线和经线


    ※活动与探究
    按照课本P4活动中的步骤,用乒乓球制作一个简易地球仪,每隔30°标出纬度与经度,并标出北京与学校所在地的省会城市,比较两地相差多少纬度和经度。
    课后反思:通过提高引伸,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对所授知识延伸拓展,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棠上有讲有练,讲练结合,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第3课时)
    [导入新课]
    方法1 茫茫的大海中,有一艘遇难的海轮,无法自救,眼看就要沉船了,欲向邻近国家发出“呼救”,请求快速救援。试问船上发报员如何报出自己所在的位置,才能使救援的船只或飞机准确无误地快速到达事故现场呢?(学生抢答后)教师指出:经纬网就是用来确定地球表面位置的重要方法。
    方法2 同学们,我们去电影院根据票上的“排”和“座”就能准确地找到座位。那么,要在地球仪、地图上、地球上准确找到某地的位置,该怎么找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地球仪指出:地球仪上虽然没有“排”和“座”,但有经线和纬线,它们就相当于电影票上的“排”和“座”,这样就能准确找到某地的位置了。
    [讲授新课]
    含义
    教师板书 经纬网
    作用
    学生自学 让学生翻开课本P8,阅读课文和观察图1.4“经纬网”,了解经纬网的含义,知道经纬网的作用。
    多媒体画面17 阅读下面两幅经纬网图和甲、乙两地的有关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甲:2001年3月23日,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第一批碎片安全坠入44.4°S、150°W。
    乙:今天20时,台风“桑美”的中心位置已经移至28°N、125.3°E,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
    1.甲地的位置在_________________(A、B),应该如何表述?
    2.乙地的位置在________纬__________度、________经_________度。
    3.A、B分别属于哪个半球?
    A:_________________半球、_________________半球。
    B:_________________半球、_________________半球。
    引导分析 在学生议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甲地所在的两条经纬线,用手指住交点,教师指住图上的B点说明:B点的地理位置在44.4°S和150°W的交点上。强调要用两个数值来表述。如A的地理位置在28°N、125.3°E。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判断半球位置的问题。A点→28°N→北半球;B点→44.4°S→南半球。概括为南北半球看纬度——“北北”“南南”。A点→125.3°E→东半球;B点→150°W→西半球,概括为东西半球看经度——在20°W→160°E范围内为东半球,在160°→20°W范围内为西半球。
    多媒体画面18 在地球仪上,按下表中列出的经纬度,找出该经纬度附近的一座大城市的名称,或者按表中的地名,找出该地点的大致经纬度。




    经度
    纬度
    地名
    地名
    经度
    纬度
    117°E
    39°N
    天津
    上海
    121°E
    31°N
    123°W
    49°N
    (温哥华)
    伦敦
    (0°)
    (52°N)
    151°E
    32°S
    (悉尼)
    纽约
    (75°W)
    (41°N)
    学生活动 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查找、填表,并引导学生观察城市这类地理事物在地球仪或地图上表示出来是点。
    教师点拨 评价学生完成的情况后,点击出表中括号内的正确答案,并强调对于点状地理事物,如城市、山峰等的位置,必须要用所在的纬度和经度两个数值来共同确定。对于面状事物,如国家、平原等的范围,须用两条纬线和两条经线及其度数四个数值来确定。教师可用学校所在省或地区的范围作实例,给学生说明其表示的方法。
    学生活动 组织学生同桌2人为一组,看课本P8活动2。一个扮演杰克寄信,一个扮演小明收信。看看小明能否找到信中所说的地方,差错出在哪?如果小明想去找杰克,在哪几个地方才有可能找到杰克?
    教师点拨 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评价后强调:用经纬度确定地理位置时需要切记,经度必须说清是东经还是西经;纬度必须说清是北纬还是南纬,不能只写度数,否则,就不能确定某地的位置。
    定位游戏 组织全班同学进行定位游戏,加深学生对经纬网的理解,在游戏中练习利用经纬网定位。
    1.游戏的准备。教师根据学生的座位在黑板上画出经纬网图(如下图),使学生明确每一排是哪一条纬线,每一行是哪一条经线,先让学生对照经纬网图确定自己的位置,然后再观察其他同学的位置。
    2.游戏的方法。“定位站人”,如图上定出A点,那么,第三排、第三行的同学就站起来说出自己的位置(20°N,10°E)。“站人定位”,如第6排、第5行的同学说出自己的位置(10°S,10°W)。那么,让其上来描出B点。

    3.游戏的方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说位置比赛、描位置比赛、说描结合,自说他(她)描接力赛等等多种形式的游戏练习。还可以让说错或描错的同学表演一个节目活跃课堂气氛。
    多媒体画面19 做一做
    根据下列经纬网略网,回答问题。


    1.图中下列各点的经纬度是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各点位于东半球的有_________________,位于西半球的有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的有_________________,位于南半球的有_________________。
    4.A点在E点的_________________方向,B点在E点的_________________方向,F点在C点的_________________方向,F点在D的_________________方向。
    5.A点在B点的_________________方向,B点在A点的_________________方向,C点在D点的_________________方向,D点在C点的_________________方向。
    反馈练习 教师引导学生以学习小组互问互答,讨论交流,看哪个小组完成的又快又准确。并给学生说明图2中放射状的直线是经线,弧线是纬线,提示学生注意东西经的辨别。
    评价点拨 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评价后边补充点拨,边鼠标点击出正确答案。
    参考答案:1.A(92°E,32°S) B(100°E,36°S) C(170°E,40°N)
    D(170°W,20°N)
    2.AEB CFD
    3.CFD AEB
    4.正北 正东 正南 正西
    5.西北 东南 西北 东南
    [课堂小结]
    同学们利用经纬网可以准确地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用途广泛,希望大家能够熟练掌握。
    ※板书设计
    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活动与探究
    把经纬网定位当作消谴娱乐,同学们可以相互报经纬度找地点,或对感兴趣的城市找经纬度数。

    课后反思: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充分利用地球仪这个直观教具和小组学习的组织方法,通过活动的形式变难为易,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掌握重点,解决难点!效果很好,细节上还需要把握,课堂秩序也需要维持好!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规律。
    2.理解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
    3.初步了解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知识。
    4.知道地球公转引起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变化。
    5.知道五带的界线及各自的特点。
    能力目标
    1.学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能用简单的工具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更替。
    3.能用图或亲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
    4.初步学会绘制简略的地球公转示意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和动手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地球运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上的物质是运动变化的,探索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必须用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无神论教育。
    ※教学重点
    1.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
    2.地球公转和四季变化、五带的划分。
    ※教学难点
    1.实例解释时差现象。
    2.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
    ※教学方法
    演示、分析、写结论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1.地球仪和手电筒等。
    2.绘制有关投影片及教具。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规律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
    第二课时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季节变化
    第三课时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五带划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是毛泽东主席七律《送瘟神》中的诗句。人坐在地球上不动,为什么会日行八万里呢?原来地球不是固定不动的,而是始终在运动着。赤道的周长约4万千米,在赤道上每天随地球自转一周正好是八万里。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就来学习地球是怎样运动的及其产生的现象。
    板书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讲授新课]
    设问 地球是如何运动的呢?请同学们先看一个演示,大家要注意仔细观察。
    演示 教师用三球仪演示地球的运动。(如没有三球仪,教师可在讲桌中假设一个太阳,用地球仪进行演示)
    提问 从刚才的演示中同学们观察到地球的运动有哪两种形式?
    生答 一是围绕地轴自转,二是围绕太阳公转。
    过渡 大家说的很好,下面我们就共同来看看地球在自转和公转的过程中有哪些规律。
    板书 一、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
    活动 1.投影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比较表(见板书设计),并指导学生画到笔记本上。
    2.引导学生认识球体旋转,必须绕轴转动,并用地球仪演示,得出结论:地球自转的旋转中心是地轴。
    3.教师用地球仪自西向东慢慢旋转,引导学生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得出结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然后指导学生用手中的小地球仪(没有地球仪的学生可将课本卷起来,一端标出北极,另一端标出南极代替地球仪)自己或以小组演示,也可让部分学生上讲台进行演示。
    4.让学生将地球仪的北极对着自己演示地球的自转,观察地球做什么样的运动?(逆时针转动)
    5.让学生再将地球仪的南极对着自己演示地球的自转,观察地球做什么样的运动?(顺时针转动)
    6.让学生列举自然界什么现象可以证明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每天太阳的东升西落现象)进而引导学生根据日常生活体验得出结论: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是24小时(一天)。
    7.组织学生讨论“我们为什么感觉不到地球在运动?”教师可启发学生坐火车或汽车的时候,当车行驶很平稳,又不看车外只看车内时的体验得出结论。(由于我们也随着地球转动,因而并不感觉到地球在运动)
    过渡 通过演示、观察,我们知道了地球在自转运动时的规律。那么,地球在公转时,围绕什么旋转?公转的方向是否和自转的方向一致?公转一周需要多长时间?
    活动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1第一自然段,并把得出的结论填入表格中。
    2.组织学生阅读课本P9阅读材料“是天转还是地转”。
    3.组织学生进行趣味演示,两人一组,一人代表地球,一人代表太阳,叫若干组上讲台演示地球自转,同时在围绕太阳公转,大家观察、评判,看哪一组演示的好。并纠正演示中出现的问题。
    4.在学生演示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思考:地球无论是自转,还是公转的过程中的姿势是直立着身子转呢?还是倾斜着身子转呢?地轴在空间指向的方向改变不改变?(倾斜着转,保持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继而得出结论:地球转动的特点是地轴倾斜,空间指向不变。
    过渡 通过演示、观察,同学们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归纳的很好。下面我们来看看地球自转时会产生什么现象?有什么意义?
    板书 二、自转的地理意义
    演示 1.教师用地球仪把亚洲、欧洲和非洲面对学生,让学生观察能否看到南北美洲?为什么?(不能,因为地球仪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教师同时指出,地球也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2.教师用手电筒作光源(太阳),照射在地球仪上,让学生观察产生什么现象。(朝向太阳的半球为昼,背向太阳的半球为夜)然后教师指出这种昼夜现象是在地球仪不动的情况下产生的。那么,假如说地球也不自转,是不是也会产生这种昼夜现象呢?(是的,地球不动,同样会产生昼夜现象)
    3.继续演示,教师慢慢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让学生观察昼半球和夜半球发生什么变化?(昼半球不断变成夜半球,夜半球不断变成昼半球)然后教师进一步指出:这种地球仪上昼半球和夜半球不断相互更替的变化,说明地球上产生昼夜更替的现象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朝向太阳的半球——昼
    板书 昼夜更替
    背向太阳的半球——夜
    活动 1.指导学生以小组(按学生拿的地球仪和手电筒的数量,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及观察昼夜更替的现象。并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计算每天我们在夜半球和昼半球大体经历多长时间?(学生议论回答后,教师需指出12小时左右,究竟多长时间因季节和所在纬度不同而有差异,待上高中学习时,再深入了解)进而让学生议议完成一次昼夜更替需要多长时间?有什么意义?引导学生认识人们以1天(24小时)为单位的起居和作息时间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2.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北京和美国的纽约,然后演示观察,当北京是傍晚时,纽约是什么时间?(早上)并看课本“畅畅和姨妈的问候”,思考在同一时刻,为什么会有时间上的差异?
    3.让学生带着上述问题继续演示。指导学生先在地球仪上同一纬线上做了3个标记,然后自西向东慢慢转动地球仪,观察3个标记从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顺序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认识相对位置偏东的标记,要比位置偏西的标记先进入昼半球,也就是说,在同纬度地区,偏东地点要比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显然在时刻上偏东地点要比偏西地点早一些,使学生知道地球的自转还使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区产生了时刻的差异。在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就有不同的时刻。
    4.让学生列举自己所遇到的时差问题的例子,并思考如果观看在国外举行的各种国际体育比赛的电视直播时,如何来计算时差准时收看呢?教师启发学生按地球24小时转动360°来计算出:经度每隔15°,时间相差1小时。让学生了解时刻计算“东早西晚,东加西减”的一般方法。
    5.投影展示:①日本的东京于今天当地时间下午3点钟有一场精彩的中日足球赛,在北京中央电视台直播的时间应是几点钟?
    ②俄罗斯的莫斯科也于今天当地时间下午3点钟有一场中俄篮球友谊比赛,我们在家打开电视收看的时间应是几点钟?
    教师指出我们全国统一采用的是“北京时间”。然后指导学生进行计算:①东京和北京的时差是1小时,且北京在东京以西,所以,中央电视台直播的时间应该是:15-1=14,即下午的2点钟;②莫斯科和北京的时差是5小时,且北京在莫斯科以东,所以,我们在家打开电视收看的时间应该是:15+5=20,即晚上的8点钟。
    [课堂小结]
    投影展示板书设计,总结新课,并强调地球自转是地球上产生昼夜更替的基本原因,“更替”二字是关键。
    ※板书设计
    设计1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
    1.自转——绕轴旋转——自西向东——一天
    2.公转——绕日旋转——自西向东——一年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
    设计2

    ※活动与探究
    1.通过查资料或上网等方式,搜集能够证明地球自转的方法。
    2.地球上产生昼夜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地球上产生昼夜更替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假设地球不自转,能否产生昼夜更替的现象?如果能产生,那么,需多长时间昼夜更替一次?
    课后反思:本节课内容较多,难度也较大,试图通过直观地球仪演示观察和小组合作的组织形式解决难点,设计思路新颖独特,操作起来容易出现课堂混乱的问题



    第一章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
    [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复习地球公转运动的规律后承转:我们已知道了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那么,地球公转会产生什么样的自然现象呢?
    [讲授新课]
    设问 同学们,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时,地球是倾斜着身子,而且地轴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教师出示地球仪说明)。假如地球是直立着身子(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90度)围绕太阳公转会产生什么自然现象呢?
    活动1 打比方,把讲桌比作公转轨道面,讲桌中心放一个自制的有支架的四个水平方向带有光线箭头的太阳(支架的高低要使光线箭头指向演示用的地球仪赤道为准),并把地球仪上的赤道、南、北回归线用红纸条明显地标出来。
    2.投影展示 演示比较表
    项目
    假设性演示
    模拟性演示
    地球绕日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
    (一年)
    (一年)
    地球绕日公转时的姿势
    (直立)
    (倾斜)
    某地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有无变化
    (无)
    (高低不同)
    某地一年内每天昼夜长短有无变化
    (无)
    (长短不同)
    某地一年内各月获得热量有无差别
    (无)
    (多少不同)
    原因分析
    (太阳始终直射赤道)
    (太阳有时直射赤道,有时直射南、北回归线)
    3.教师用地球仪在讲桌上分别进行以上两项演示(可以用电脑动画演示),要求学生以学生小组边观察、边思考、边讨论、边记录表中内容。
    4.组织学生交流各小组观察、讨论的情况后,教师指出:同学们,通过以上对比演示,使我们知道了假如地球是直立着身子围绕太阳公转,一年内我们的日常生活可就单调乏味了。正是由于地球在绕日公转时地轴倾斜,且它的空间指向不变的转动特点,才使我们在一年内有了现在这样冬去春来的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
    过渡 那么,一年内冬去春来的季节变化是如何形成的呢?下面我们以北半球为例,进行演示分析。
    板书 季节变化
    活动1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①在同一天中,早、午、晚三个时段相比,哪个时段我们感觉到太阳光照射最厉害?(中午最厉害)那么,你能从这一现象中总结出什么规律来吗?(引导学生议论发言)使学生认识太阳光线照射到地面的角度越大,地面所得到的太阳光热能量越多,反之越少。进而给学生说明太阳光线照射到地面的角度,就是课本中提到的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也就是一天中12点时的太阳高度。太阳高度不用大小来说,而是用高低来表述,太阳高度高,也就是太阳光线照射到地面的角度大,地面获得的热量就多;太阳高度低,也就是说太阳光线照射到地面的角度小,地面获得的热量就少。一天之中我们感到中午比早晚热,就是中午的太阳高度比早晚高,获得的太阳热量多的缘故。阳光直射是指太阳高度为90度,阳光斜射是指太阳高度小于90度。(必要时可用手电筒对着墙壁演示,使学生明确太阳高度的高低以及与地面单位面积上获得太阳光热多少的关系)
    ②与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同理,结合当地的情况,说明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年中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教师引导学生按春→夏→秋→冬的顺序依次回答)
    ③一年之中,当地每天白昼的时间一样长吗?(不一样)什么季节较长?(夏季)什么季节较短?(冬季)白昼时间的长短与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有什么关系呢?(白昼时间越长,获得的太阳光热就越多,反之越少)
    2.投影展示 演示分析引导表(见板书设计)
    3.教师按冬至→春分→夏至→秋分的顺序,一边重复刚才的模拟性演示,一边引导学生结合课本P11“地球公转示意图”,以学习小组边观察、边思考、边讨论、边记录表中内容。在演示到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冬至日和夏至日的位置时,教师注意要简要说明南、北纬23°26′为什么被称为南、北回归线。
    4.组织学生以自己的家乡为例,结合观察、记录的内容进行交流总结,使学生认识由于地球公转,引起在一年中正午太阳的高低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导致地球上所接受到的太阳光热的多少随季节而有规律地变化,从而形成了四季。并给学生指出我国绝大多数地区,都能感受到这种显著的四季变化。
    5.组织学生进行反馈练习(见“备课资料”,教师视情况而选择使用)。
    [课堂小结]
    根据板书设计表格、师生边议论,学生边整理课堂笔记,并强调四季变化为本节的重点。
    ※板书设计
    设计1




    设计2











    设计3
    半球
    北半球
    节气
    冬至
    春分
    秋分
    夏至
    时间
    12月22日前后
    3.21
    9.23
    6月22日前后
    阳光直射的纬度
    南回归线(23.5°S)
    赤道
    北回归线(23.5°N)
    正午太阳高度
    最低
    过渡
    最高
    白昼时间
    最短(昼短夜长)
    昼夜平分
    最长(昼长夜短)
    地面获得太阳光热状况
    最少,气温最低
    过渡
    最多,气温最高
    季节
    冬季
    春季
    秋季
    夏季
    月份
    12、1、2
    3、4、5
    9、10、11
    6、7、8
    半球
    南半球相反


    ※活动与探究
    1.对照课本P11图1.19,完成一幅简略的地球公转示意图。
    2.学校所在地一年之中,夏季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多,气温较高;冬季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少,气温较低。这是什么原因?

    课后反思: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注重对所授知识的运用,让学生体会到我不是在死记硬背知识,而是在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激发学习的欲望,鼓励学生用掌握的知识为生产、生活服务,体会到学习的价值,体会到自己的成长,从而提高学习的动力,为学好知识而勤奋努力,奋勇前进。



















    第一章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第3课时)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四季的形成后提出:同学们回答的很好。由于地球绕日公转,在一年中正午太阳的高低变化和一年中白昼时间的长短变化,使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的多少随季节而有规律的变化,从而形成了四季。这是就同一地方,不同的时间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而言的,那么,不同纬度的地方,在同一时间内,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又是什么状况呢?我们用这节课共同探讨学习。
    板书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五带划分
    [讲授新课]
    读图思考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1图1.19“地球公转示意图”思考: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如何?试画一幅简图加以说明。

    组织活动 让学生以学习小组观察归纳,并画出简图。然后用实物投影展示若干小组的简图并让各组代表说明交流。最后教师边点拨边画图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也就是太阳直射点的范围最北可以达到北纬23.5度,最南可以达到南纬23.5度。南、北回归线以南以北地区没有太阳直射。
    讨论解答 让学生观察课本P12图1.20“地球上的五带”,思考:北纬66.5度和南纬66.5度两条纬度为什么分别叫北极圈和南极圈?组织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了解自由发言、描述。
    评价点拨 在学生自由发言交流后,教师可列举一些实例描述出现极昼、极夜的景象,如位于北极圈内的瑞典北部,被称为“子夜太阳”的故乡,在每年的5月18日至7月14日的午夜12点,一团火球刚落在地平线上,随即立刻升起,光芒万丈,直射天空,观者皆啧啧称奇。在这一段时期内,这里没有黑夜,太阳每天24小时悬在天上,毫不吝啬地把光和热洒向大地。再如,挪威的哈默菲斯特位于北极圈内,是濒临挪威海的一个港口。那里的冬天有两个半月见不到太阳,长夜漫漫,路灯连续几个月不灭,人们只能在灯光下工作和生活。通过这些描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欲望。然后指出发生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出现在南纬66°34′以南和北纬66°34′以北的地区。因此,把这两条纬线分别称为南极圈和北极圈。
    画图标线 指导学生画出地球上五带划分略图,标出南北极圈、南北回归线、赤道五条纬线,让学生明确五带各自的范围,填出五带的名称。
    角色扮演 把全班学生分为三个小组,分别代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的儿童,讨论、感受归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时,各自所在温度带接受到的太阳光热能量状况和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以及总结出所在温度带的气候特征。并推荐出5名同学就四个节气和气候特征分别在全班交流。
    交流评价 在各组讨论、推荐出发言代表后,从代表各温度带在春分这一节气时发言的3名学生开始,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气候特征的顺序,组织学生交流,让学生了解、比较在同一时间(季节)各带太阳高度不同,昼长时间不同,因而获得的太阳光热也不同,因此,根据获得太阳光热的多与少,把地球表面划分成了五个带。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及时点拨、评价,最后进行小结。
    [课堂小结]
    1.投影展示本节知识要点总结与检测,师生边回忆复述,边归纳要点,强调重点。
    2.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地球上的许多地理现象。如昼夜更替、季节变化、五带形成等,这些都与地球的运动有关,而不是什么上帝的主宰、什么神的力量决定的。我们要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用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来探索事物的运动和变化规律。
    ※板书设计
    设计1

    设计2

    设计3

    ※活动与探究
    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五带中的哪一带?在当地,竹竿的影子在一年中的什么时候朝南?什么时候朝北?有找不着竹竿影子的时候吗?为什么?

    课后反思:通过提高引伸,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对所授知识延伸拓展,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棠上有讲有练,讲练结合,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第二章 第三节 地 图(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以及等高线等基础知识。
    2.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图上量算两地间的距离,以及在地图上辨认方向。
    3.初步学会在各种地形图上判断地势高低起伏状况,以备将来能用在生活和生产上。
    4.在地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五种地形。
    能力目标
    1.用比例尺量算距离,在地图上识别方向、填绘常用图例和注记。
    2.在各种地图上,学会判断地势起伏高低的方法,提高读图分析能力。
    3.能够使用目的(如旅游)确定所选择的地图类型及其比例尺。
    4.举例说明一到两种现代高科技地图(例如遥感图像和电子地图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德育目标
    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读图方法和运用地图的能力,使学生领会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明确掌握地图知识和技能,也是今后建设祖国所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
    ※教学重点
    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和线段比例尺。
    2.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
    3.用海拔计算地面高度。
    4.等高线稠稀与坡度徒缓。
    5.分层设色地形图。
    ※教学难点
    1.比例尺大小的判别以及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2.在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
    3.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各种地表形态。
    ※教学方法
    对比、计算、练习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1.地球仪、世界地形图、各种地图及有关图片。
    2.绘制图表等投影片、课件。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
    第二课时 地图的基本要素——方向
    第三课时 地图的基本要素——图例和注记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第四课时 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等高线地形图
    第五课时 分层设色地形图 地形剖面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请同学观察、思考地图和地球仪有什么异同?从使用的角度分析它们各有哪些优缺点?(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归纳总结出地图的主要特性和使用特点)
    板书 第三节 地图
    [讲授新课]
    提出问题 让学生观察课本P13图1.22“台湾岛”或一幅其他地区的地图,思考:你能够在地图上看到什么?你能从这幅图中获得哪些信息?你是如何获取这些信息的?
    学生讨论 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开展读图及介绍地图所提供的地理信息的比赛,看看哪个小组介绍的信息多。
    点拨过渡 教师根据各小组的发言,给予评价补充后说明地图的概念,并指出地图是我们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是我们获取地理信息的重要来源,它能帮助我们认识家乡,认识祖国,认识世界。那么,我们要读懂地图,用好地图,就必须知道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的知识。下面我们首先来学习地图的比例尺。
    板书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
    1.比例尺
    提出问题 1.如何量算地图上两点之间的实地距离?
    2.在台湾岛地图上,从高雄到台北,这两座城市的图上直线距离是多长?实地距离又是多长?如何利用图上给出的条件计算出来?
    讨论计算 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讨论明白第一个问题,需先量出图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再根据图上给出的比例尺进行计算,才能得到两点间的实地距离。然后指导学生动手解决第二个问题,并告诉学生图上的这种方式表示的比例尺,叫线段比例尺。
    提出问题 同学们能否利用地图给出的比例尺,计算出这两座城市的图上距离是它们之间实地距离的多少分之一?写成1厘米/40千米,对不对呢?能说说比例尺的含义吗?
    点拨说明 学生回答后教师要补充强调以下几点:
    1.比例尺的本质特征就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即缩小的倍数,所以,比例尺又叫“缩尺”。
    2.比例尺是个分数,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倍数,因而不带单位,分子通常为1。
    3.计算过程中分子、分母的单位必须统一。计算结果,图上距离一般用厘米表示;实地距离一般用千米或米表示。
    4.厘米和千米的换算方法是:厘米减五个0变成千米;千米加五个0变为厘米。米和厘米的换算方法是加减两个0。
    小结板书 (1)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2)公式:比例尺=
    反馈练习 求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求实地距离,各做1~2题,以达到熟练应用,并让学生总结比例尺公式应用的三种情况:
    1.已知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求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已知比例尺和实地距离,求图上距离: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
    3.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地距离: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提出问题 根据你们所学的数学知识,地图上的比例尺除了这种线段式,还能用什么方式表示?
    组织讨论 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以学习小组讨论推导出比例尺的其他表示方式:数字式、文字式。然后,教师再出示一些比例尺表现形式不同的地图,使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板书小结 以台湾岛地图的比例尺为例,小结板书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式(见板书设计)后加以说明:由此可见,同一个比例尺有3种表示方式,但表示的内容完全相同,而不是3种比例尺。同一个比例尺的3种表示方式可以互相转换。数字式是最基本的形式,因为只有通过数字才能准确说明图上距缩小的程度。文字式是解释或直接说明数字比例尺的大小。线段式比例尺使用最方便,为了减少换算麻烦,用直尺或两脚规直接在地图上量出两点间的距离。
    电脑展示 中国地图和北京地图(见课本P23图1.37和图1.38),思考填写下表中的问题:








    问题
    中国地图
    北京地图
    ①两幅图的比例尺各用的是哪一种表示方式?
    (线段式)
    (线段式)
    ②将两幅图的比例尺用数字式表示出来。
    (1∶80000000或或八千万分之一
    (1∶4000000或或四百万分之一
    ③将两幅图的比例尺用文字式表示出来。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800千米)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0千米)
    ④量算两幅图最西端到最东端、最北端到最南端的直线距离。
    (东西距离5200千米,南北距离5500千米)
    (东西距离220千米,南北距离192千米)
    ⑤两幅图表示的范围哪个大、哪个小?
    (大)
    (小)
    ⑥两幅图表示的北京市的地理事物,哪幅图详细一些;哪幅图简略一些?
    (简略)
    (详细)
    ⑦两幅图的比例尺哪个大哪个小?
    (小)
    (大)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学生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完成表格内容(也可以前4个问题独立完成,后3个问题讨论解决)。
    提出问题 比较表中后3个问题,请同学们继续讨论归纳:如何衡量比例尺的大小?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表示范围的大小以及内容的详略是什么关系?
    归纳板书 根据学生讨论回答的情况给予评价后,边归纳、边板书。
    ①强调比例尺是个分式,从分式的比值大小确定比例尺的大小。即分子为1,分母愈小,比值愈大,比例尺愈大;反之,分母愈大,比值愈小,比例尺愈小。
    ②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以及内容详略的关系:就同一地区地图而言,比例尺越大,图幅越大,内容越详;比例尺越小,图幅越小,内容越略。就图幅相同的地图来说,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比例尺的概念和公式,认识了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式,学会了在地图上量算距离以及如何衡量比例尺的大小,但比例尺只是地图基本要素之一,如在地图上如何辨别方向呢?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
    ※板书设计
    第三节 地 图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

    ※活动与探究
    1.从一幅中国政区图上,分别量算学校所在地到北京和所在省的省城的直线距离。
    2.请同学们课后收集人们在生活中、自然界辨别方向的方法。
    课后反思: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平时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观察得不够深入,也不够细致,因此在表达时缺乏整体性和逻辑性,这也是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我们慢慢培养的。













    第二章 第三节 地 图(第2课时)
    [导入新课]
    利用上节课布置的“活动与探究”问题导入新课。让同学们谈谈收集到的在自然界和生活中人们辨别方向的方法,教师评价后也可列举一些。继而设问:在地图上如何来辨别方向呢?
    板书 地图的基本要素——方向
    [讲授新课]
    提出问题 在地球仪上是如何辨别方向的?地图上的方向应该如何辨别呢?地图上的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又应该如何确定呢?
    启发引导 在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指出在地球仪上用经纬线确定方向的方法,同样在地图上适用。然后让学生说说地平面上有哪八个方向?
    电脑展示 鼠标点击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然后逐个点击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四个方向,使学生进一步确认地平面上的八个方向。







    读图回答 电脑展示“动物园导游图”让学生读图回答:
    ①金丝猴馆在熊猫馆的什么方向?(东南)
    ②虎山在熊猫馆的什么方向?(西北)
    ③孔雀馆在金丝猴馆的什么方向?(正西)
    ④在这幅无经纬线、也无其他指示方向的地图上,你是如何来确定方向的?

    动物园导游图
    点拨归纳 在学生议论回答后,教师补充归纳在这种一般地图上确定方向的方法:面对地图,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此基础上,再确定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的方向。
    读图讨论 电脑展示“某村平面图”,让学生观察该图与刚才的“动物导游图”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并以学习小组讨论、分析“想一想”提出的问题和归纳公路方向的变化是根据什么来辨别的。

    某村平面图
    想一想 看右图中公路的方向是怎样变化的?
    点拨归纳 在组织学生讨论、小组代表发言评价后,教师指出: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箭头指示的北方,再确定其他方向。并以辨别图中公路方向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例,点击鼠标,在原图上加上虚线,指导学生学会用指向标辨别方向的方法,这样就能很快辨别出公路的方向发生的变化:从左向右公路是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延伸,然后转向正东方向延伸。
    读图回答 电脑展示“经纬线为平行直线的地图”读图回答:

    ①A在D的什么方向?
    ②D在C的什么方向?
    ③B在D的什么方向?
    点拨归纳 在学生议论回答后,并让1~2名学生上讲台指图说一说自己的解答思路。然后教师进行点拨归纳:有经纬网的地图,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来确定方向。并具体说明在经纬线为平行直线图上确定方向的思路和方法。
    第一步,根据经纬度数值的变化规律,辨别图上的经线是东经还是西经,纬线是北纬还是南纬。即经度数值向东逐渐增大的为东经(东大东经),向西逐渐增大的为西经(西大西经);纬度数值向北逐渐增大的为北纬(北大北纬),向南逐渐增大的为南纬(南大南纬)。
    第二步,根据经纬线确定方向。
    ①两点在同一条经线上,只有南北方向之分,没有东西方向之别。如图中:A和D的相对位置是正南正北方向,即A在D的北方,D在A的南方。北极是地球上的最北点,南极是地球上的最南点,向北极方向为北——A,向南极方向为南——D。
    ②两点在同一条纬线上,只有东西方向之别,没有南北方向之分。如图中:C和D的相对位置是正东正西方向,即C在D的东方,D在C的西方。地球上东西方向是相对的,地球一周360°,要选择两点之间经度差不超过180°的弧段确定两点的相对位置,沿着地球自转方向,前方的在东——C,后方的在西——D。
    ③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就是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方向了。如图中:D在B的西南方,B在D的东北方。可采用下列方法分析确定:
    一是假设组合法
    a.先看B、D的东西方向(假设两点在同一条纬线上),B——东,D——西;
    b.再看B、D的南北方向(假设两点在同一条经线上),B——北,D——南;
    c.各点的方向组合起来,B——东北,D——西南;
    d.二者的相对位置:B在D的东北方,D在B的西南方。
    二是定位组合法,如B在D的什么方向?
    a.确定定向点——B,参照点——D;b.以D确定B在D的右上方;
    c.D点向右——东,向上——北;d.组合右上——东北,的以,B在D的东北方向。
    提出问题 在以北极或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地图上,经纬线有什么特点?如何确定方向?
    引导分析 电脑展示下图,引导学生边观察、边启发、边分析。

    1.经纬线特点:经线呈放射状,纬线呈同心圆(或圆弧形)。
    2.辨别南北极:图上标出地球自转方向呈逆时针方向的,则中心是北极(如甲图);呈顺时针方向的,则中心是南极(如乙图)。反之,根据图中心是北极,还是南极,也可以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是逆时针,还是顺时针。
    3.辨别方向:无论经纬线怎样变形,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永远不变。
    对于以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地图(甲图),中心是北极,地球的最北点,它周围的各个方向均为南;地球自转的方向呈逆时针,因而辨别方向的方法可归纳为:内北(D)外南(C),顺西(A)逆东(B)。
    对于以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地图(乙图),中心是南极,地球的最南点,它的外围各个方向均为北;地球自转的方向呈顺时针,因而辨别方向的方法可归纳为:内南(D)外北(C),顺东(A)逆西(B)。
    [课堂小结]
    根据板书提纲进行简单小结,强调重点在于运用。
    ※板书设计
    地图的基本要素
    一般地图定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方向 有指向标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
    有经纬网地图→经线示南北,纬线示东西

    内北外南
    以北极为中心
    顺西逆东
    以极地为中心地图
    内南外北
    以南极为中心
    顺东逆西
    ※活动与探究
    下图中为某村路标:
    已知该村正西为火车站;(F)
    向东有影剧院、农机站;(E、D)
    向南为百货商场及乡政府;(B、A)
    向北通往县城并经过学校;(G、H)
    向西北经过农产品加工厂去林场;(C、I)
    该村东南有海滨浴场。(J)
    请将下列指路标牌字母代号分别注在路标上,并用简易材料制作出该村的路标(高度为10厘米)。









    第二章 第三节 地 图(第3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和方向,但是,要和地图“对话”,获取我们所需的信息,这是不够的,还必须认识和熟悉地图的“语言”——图例。
    板书 地图的基本因素——图例
    [讲授新课]
    提出问题 什么是图例?
    指导阅读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3图1.22中有关图例的文字说明,以及课本P14第3自然段,使学生知道图例是指: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说明各种地理事物的文字和说明各种地理事物的数字,又称注记。
    组织活动 1.让学生看课本P14图1.24“一些常用图例”,自己想办法尽快记住一些常用的图例。
    2.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记忆的好方法。教师给予指导启发,如点状的符号有哪些?分别表示什么地理事物?线状的呢?面状的呢?等等。
    3.教师可用电脑逐个展示各种图例,让学生辨认,也可用课前准备的“图例卡片”,进行“找朋友”或“对号入座”等游戏。
    4.组织学生进行绘制自己居住房间平面图的比赛,看谁画的又符合实际又美观,图上要有比例尺、方向以及自己设计的图例等要素。
    评价点拨 展示若干学生绘制的平面图,点拨评价后说明记住图例固然很好,但地图一般都附有图例,所以也不需去死记硬背,关键是要掌握识图的方法和步骤。结合绘图中的问题,强调在绘图和填图时,图例要规范准确,特别是注记,应该字体清晰匀正,大小合适,排列应“横写自左向右,竖写自上而下”,点状事物不离点,线状事物也是线,面状事物不出面。
    小结过渡 同学们,比例尺、方向、图例是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只有熟练掌握了这些阅读地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很好地与地图“对话”,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板书 二、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提出问题 1.当前人们的哪些社会活动会用到地图,各需要什么样的地图?
    2.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你是否知道人们除了利用地图之外,还有哪些方法、手段,能够更加快速和准确地获得有关地表环境状况的信息?
    讨论交流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9第1和第3自然段以及阅读材料“地图家族一览”,以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列举说明。
    评价点拨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情况评价后小结点拨。
    ①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地图,如气候分布图、农作物分布图、工业区或工业城市分布图、铁路、公路分布图、旅游景点分布图、商业中心分布图、政区图、军事地图等。
    ②根据地图的内容,通常可以划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两类。普通地图是反映自然和社会经济一般特征的地图,概括程度高,多为小比例尺地图。专题地图则是根据专门用途着重反映一种或几种自然或社会现象的地图。
    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在地图绘制中的广泛应用,出现了许多新型的地图,地图家族中新贵族不断涌现,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使传说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变成了现实,人们能够更快、更准确地传输和获取地理信息,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更大的方便。
    ④根据目的和需要,选择和使用地图,查找和获得所需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好习惯。特别是地理课的学习过程中更是离不开地图,正如人们说的那样:“地图是地理的眼睛”,如何才能充分利用地图学好地理呢?
    讨论引导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地图在自己学习地理过程中的体会后进一步引导:
    1.运用地图的方法——上课时要做到左图右书,图文结合,养成读图、用图的好习惯。
    2.运用地图的步骤:
    ①看和指——在图上找到所学地名,指出它的位置。
    ②读和写——生疏地名反复读,同音、近形、近义的地名要多写。
    ③想和说——看到的事物要多动脑想,想好以后要表达出来,能够“看图说话”,把“哑图”变为“活图”。
    ④变和画——变是指在地图上获取的信息,要善于迁移应用(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画是指要多动手进行画图练习。如照着画、默着画、反着画(如图上画的是南半球某种现象,你就画北半球相反的某种现象)、繁化简、图配文、创新画等。
    总之,学地理,在脑海里时时、事事都要装有一幅活地图,逐步建立空间概念。
    反馈练习 1.电脑展示下面三件事,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件事,让各小组去组织分配的活动,看看需要选择什么样的地图,为什么?
    ①我们组准备到郊外的山地进行越野活动,活动前需要设计好行动方案。

    世界地图




    市区交通图
    ②听说印度和巴基斯坦又发生了冲突,我们组想知道这两个国家在哪里?



    ③星期天我们组想去博物馆参观,博物馆离学校比较远,我们得想一想怎样乘车?

    城市旅游图



    2.各小组再去韩国汉城乘坐地铁,让学生完成课本P21活动2。
    [课堂小结]
    根据以下电脑展示,引导学生共同归纳地图基本要素的内容,强调养成运用地图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活动与探究
    每个学习小组,用16开纸把学校的平面图设计出来,以“我为学校提建议”为形式设计未来的学校建设方案;或以“我浪费时间了吗”为主题,结合现有城市地图分析本组同学上学的路线是否最为简捷。地图上要有自己设计的图例及其他要素,以及绘图小组同学的姓名,一周后,大家评比,看哪个组绘的最准确、最美观。
    课后反思:教学重点和难点突出,能利用身边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利用活动课,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





















    第二章 第三节 地 图(第4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回忆地图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学生回答)对,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是构成一幅地图的三大要素,也是我们阅读、运用地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今天我们就用这把“钥匙”打开地形图,去认识和辨别地球表面各种各样的地形。
    板书 三、地形图的判读
    悬念设问 世界最高峰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8米,而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人们看它只不过4000米高,为什么一座山峰会有两个不同的高度值呢?这两个高度值又是如何测量得到的呢?
    板书 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电脑展示 课本P16图1.27“海拔的计算”,让学生观察对甲、乙两地高度的测量方法,鼠标点击甲地相对于海平面所作的垂线及数值。
    说明提问 甲地相对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为1500米,这叫做甲地的海拔高度。那么,乙地的海拔高度是多少呢?
    电脑展示 鼠标点击乙地相对于海平面所作的垂线及数值,让学生自己得出乙地的海拔高度为500米。
    提出问题 从乙地看甲地的高度是多少?
    电脑展示 鼠标点击甲地相对于乙地所作的垂线及数值,让学生自己分析回答。
    说明提问 甲地相对于乙地1000米的垂直距离,这就是甲地相对于乙地的相对高度。那么,图中1500米、500米表示的是海拔、1000米表示的是相对高度,请比较两者之间有什么异同?分别应该如何表述?
    讨论小结 教师在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讨论比较后进行小结板书。
    ①三个高度的共同点都指的是垂直距离。
    ②1500米和500米都是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故叫做海拔或绝对高度,表述为:甲地海拔1500米,乙地海拔500米。而1000米则是甲地高出乙地的垂直距离,故叫做相对高度,即甲地比乙地高1000米。
    ③地图上,都是用海拔来表示地面某地点的高度。
    板书 ①海拔——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解决问题 前面提到的珠穆朗玛峰为什么会有两个不同的高度呢?请同学们分析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回答后,教师评价并确定正确答案:8848米是指珠穆朗玛峰的海拔,4000米则指的是珠穆朗玛峰高出青藏高原表面的相对高度。
    设问过渡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不平,而地图是平面的,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地在平面的地图上表示出来呢?现在我们运用地面高度,通过绘制等高线地形图来解决这个问题。
    板书 2.等高线地形图
    电脑演示 课本P16图1.28“等高线示意”。首先鼠标点击出现一幅有两座山峰的山体;点击山体下方出现相当于地图图纸的水平面;再点击,一水平截面运动至山体海拔100米处与山体水平相切,由水平截面与山体周围的各交点向下引垂线,垂线与水平面的各交点最后连接在一起形成封闭式的曲线,并在曲线上注明海拔为100米。用同样的方法,在水平面上分别作出110米、120米、130米、140米的封闭曲线。
    学生活动 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先让学生将自带的泡沫塑料或橡皮泥、小刀、白纸和铅笔准备好。然后按照课本P17活动2的要求和步骤,教师一边解说,一边指导学生进行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的比赛,并评选出若干好的模型在全班传阅。
    引导板书 通过电脑演示、学生动手和教师的解说,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地形实体和所绘成的地图之间的联系,并引导学生得出等高线的概念。
    板书 ①等高线——在地图上海拔相同点的连线。
    提出问题 让学生观察等高线示意图,并对照山体地形思考:等高线数值大小与地势高低的关系,等高线疏密与山体坡度陡缓的关系。
    讨论归纳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评价并归纳:等高线数值大——海拔高,等高线数值小——海拔低;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由此可见,运用等高线把一座高低起伏的山体在地图上反映出来了,因此,我们把这种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叫做等高线地形图。
    引导推理 引导学生同理得出:在地图上把海洋深度相同各点连成的线,叫做等深线。从等深线上所标注的深度,可以看出海洋的深浅;从等深线的疏密情况,可以看出海底坡度的大小。
    标注深度——表示海底的深浅
    板书 ②等深线
    疏密状况——表示海底坡度大小
    提出问题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通过等高线数值的大小,可以判断山地的高低,疏密的状况,可以辨别山地坡度的徒缓。但是,山地的形态是各种各样的,如山顶、山谷、陡崖等,它们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是如何表示的呢?应该如何去辨认它们呢?
    电脑展示 课本P16图1.29“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米)形态示意”让学生观察不同部位的名称、位置,以及表示它们的等高线的特点,即辨别其的方法。
    指图交流 先把学生分成五个小组,每小组重点讨论总结一个部位,然后各小组推荐一名代表上讲台指图说明。
    分析归纳 在学生交流后,教师给予评价,并一边点击闪动各个部位,一边分析说,一边归纳板书。
    1.山顶是山的最高部分,等高线数值最大的地方,等高线呈封闭曲线,数值内大外小。
    2.山脊是指山岭的顶部,呈线状延伸,类似于房屋的屋脊或中脊,马背的脊梁。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等高线数值小的方向)凸出。
    3.山谷是山脊之间低洼的部分,也是呈线状延伸。等高线弯曲的部分向高处(等高线数值大的方向)凹进。
    4.鞍部是相邻两个山顶之间相对低下的部分,类似马鞍,因此而得名。由一对等高线组成的中间部分。
    5.陡崖是近于垂直的山坡,又称峭壁。多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加上符号表示。
    形象演示 让学生伸出自己的一只手,五指并拢向下隆起扣在桌面上。手背部关节突起的部位相当于山顶,关节间的部位相当于鞍部,手指的背部相当于山脊,手指缝相当于山谷。向手背上撒些水,水顺着指缝向下流,说明山谷是集水的部位,往往成为河流的发源地。小指和拇指的外侧相当于陡崖。演示时,师生共同参与,边指部位,边提问,边回答,充分发挥学生的思考和想像力。然后再回到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地形图的表示上,加深学生对图上地表形态的辨别能力。
    反馈练习 见“备课资料”,教师选择使用。
    [课堂小结]
    根据板书复述要点,强调海拔、等高线地形图判读两个重点。
    ※板书设计
    三、地形图的判读
    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①海拔——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2.等高线地形图

    ※活动与探究
    以班或小组组织一次就近登山活动,辨认山顶、山脊、山谷等,辨别方向,体会海拔与相对高度的概念。活动时还可以让爱好摄影的同学进行自然风光摄影比赛,爱好写作的同学进行游记小论文比赛等,使登山活动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第二章 第三节 地 图(第5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等高线地形图的有关知识,现在,我们共同来学习另一种新的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地形图。
    板书 三、地形图的判读
    3.分层设色地形图
    [讲授新课]
    提出问题 电脑展示课本P17图1.30“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素描图”。让学生读图分析这种表示地形的方法与单纯用等高线表示的地形有什么不同?并总结分层设色绘制地形图,其着色随地势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讨论点拨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后,教师补充点拨。
    1.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出来的,即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基础上,分层着上不同的颜色,并以一定的颜色变化次序或色调深浅来表示地势的高低起伏,使人看起来产生明显的立体感,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面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图的旁侧附有高程表和深度表,供人们对照查看。
    2.图上的颜色随地势高低的变化也是有规律的。例如,陆地部分,海拔200米以下用绿色,海拔200~500米的地方用浅绿色,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地方用黄色表示, 地势越高,黄色越深;一般来说4000米以上用褐色,雪线以上则用白色。海洋部分用蓝色表示,蓝色由浅至深表示海洋由浅而深。这样,人们对地势高低的印象也就更加深刻了。
    演示活动 1.教师用电脑演示,鼠标点击拖动,逐步给等高线地形图着色、还原。
    2.让2~3名同学,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把右图着上不同的颜色(蓝、绿、黄,并提示学生陆地地势按由低到高着色,海洋按由浅到深的顺序着色)。

    过渡承转 地形图只能表示地面起伏的状况,包括高低、坡度等,有时需要了解一条河谷的起伏形态或一座山峰的形态,地形图就不够直观。为了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还有一种新的方法。
    板书 4.地形剖面图
    演示提问 教师出示两个一样的有两个山顶的山地泡沫塑料模型。先用一个模型演示:用刀沿一个山顶中央竖直方向切开,说明其切面即剖面或叫断面;再将剖面用印台印到一张白纸上,说明得到的图形即该山顶的剖面图。用同样的方法将另一个模型沿两个山顶的中央竖直方向切开,将剖面印到纸上。让学生观察思考:什么是地形剖面图,为什么同一个山体模型,我们看到了不同的剖面图。
    交流点拨 组织学生议论交流后,教师补充点拨:地形剖面图是表示地表沿某条线上的垂直断面的图形。我们在模型上选择了不同方向的切线,看到了不同的剖面,直观地显示了山体模型不同方向的起伏状况和坡度的陡缓。因而选择剖面线很关键,要根据需要来确定。这是一个山体的模型,我们能随意沿某条线切开看到其断面,但是在实际中是无法切开一座山的,如何才能绘制出它的剖面图呢?
    指导阅读 让学生阅读课本P18图1.32“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和文字介绍,简要归纳依据等高线地形图,绘制剖面图的方法和步骤。
    讨论归纳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后,教师可以把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概括为:一选剖面线,二画平行线,三引垂直线,四连交点线。
    电脑演示 以课本P18图1.32为例,分步骤演示,同时让学生对照课本的介绍,了解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和过程及其意义。
    1.鼠标点击等高线地形图。
    2.鼠标点击直线AB(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根据需要,沿着某个方向画一直线——选剖面线)。
    3.鼠标点击间隔高度相等的平行线(作AB线的间隔高度相同的平行线,并注明每条平行线的高度——画平行线)。
    4.鼠标点击垂线(把等高线地形图上AB线与每条等高线相交的各点,做垂线与高度相同的平行线相交,得到不同的交点——引垂直线)。
    5.鼠标点击流水出现剖面线(把各交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连交点线)。
    学生活动 按演示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方法和步骤,把课本P18图1.32补充完整(教师也可以另外设计一幅等高线地形图,让学生做绘制地形剖面图的练习,以便巩固绘制地形剖面图的基本技能)。
    小结过渡 同学们,通过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的学习,我们能够在地形图上判别地势高低起伏的状况。但是,地球表面不仅高低起伏,而且形态多样,有海拔几千米的高山,有低于海平面的洼地,有连绵起伏的群山,有平坦宽广的原野,请看下面一组景观图。
    电脑展示 鼠标逐幅点击五种地形的彩色景观图或者素描图(或者教师展示五种地形的有关挂图、图片),然后说明,这些各种各样的地表形态总称地形。通常,人们把地形分为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五种基本类型。那么,我们在地形图上如何去识别这五种地形呢?
    板书 5.五种地形的判别
    电脑展示 点击出下表,让学生观察景观图,并对照课本P17图1.30“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素描图”完成表中内容。
    地形
    景观图
    等高线特征
    高度
    地面起伏程度
    高原

    (等高线在高原边缘较密,面上稀疏而数值较高)
    (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
    (起伏不大)
    山地

    (等高线较密而数值较高,山顶呈封闭曲线,内高外低)
    (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
    (起伏很大)

    地形
    景观图
    等高线特征
    高度
    地面起伏程度
    丘陵

    (与山地相似但等高线数值较低)
    (较低,一般在500米以下)
    (起伏不大)
    盆地

    (等高线呈封闭曲线而数值与山顶相反,是内低外高)
    (无一定标准)
    (起伏不大)
    平原

    (等高线稀疏而且数值很低)
    (很低,一般在200米以下)
    (起伏很小)

    讨论归纳 先把学生分成5个小组,每个小组重点议论完成一种地形。然后各小组代表逐个在全班发言交流,教师评价并点击出答案。最后让学生图表对照,列表归纳。
    反馈练习 见“备课资料”,教师根据教学时间选择使用。
    [课堂小结]
    电脑展示本节知识要点与检测,引导学生边复述,加强调本节重点。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搜集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5种地形景观的图片,观察课本P17图1.30“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素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上图5种地形的联系与区别,填出其他4种地形的名称。
    2.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如何区别5种地形(填入下表)?
    3.描述比较5种地形的形态特征(填入下表)。







    类型
    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方法
    形态特征
    海拔
    颜色及变化
    高原
    (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
    (呈片状或块状的黄包)
    (地面坦荡,边缘陡峻)
    山地
    (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
    (呈条带状的黄褐色)
    (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丘陵
    (较低,一般在500米以下)
    (呈片状或小块状的浅黄、浅绿色)
    (起伏不大,坡度和缓)
    盆地
    (无一定的标准)
    (四周为黄褐色,中间为黄色或四周为黄色,中间为绿色)
    (四周高,中间低)
    平原
    (很低,一般在200米以下)
    (呈片状或带状的绿色)
    (起伏很小,平坦广阔)

    课后反思:将电子地图,遥感地图引入教学,体现了地图的发展,使学生了解现代技术手段在地理学科中的应用。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
    2.运用地图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
    3.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能力目标
    1.能够在地图上准确、规范填写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
    2.通过景观图转换成平面图等教学,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迁移能力,以及填图、绘制地图的技能。
    德育目标
    通过认识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历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1.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例。
    2.七大洲的名称、分布及其分界线。
    3.四大洋的分布及与各大洲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
    1.大陆与大洲的联系、区别。
    2.亚欧、亚非及南、北美洲之间的分界线。
    3.七大洲和四大洋空间概念的建立。
    教学方法
    以读图、训练为主进行教学。
    ※教具准备
    1.地球仪、投影仪。
    2.自制有关投影片、大陆轮廓图卡。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地球?水球——海陆分布大势,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
    第二课时 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第一位乘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谁吗?(加加林)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在进入太空后,通过拍摄到的照片和观测到的现象说过这么一句话——其实我们人类给地球起错了名字,不应叫“地球”,而应改叫“水球”。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板书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讲授新课]
    一、地球?水球?
    1.提出问题 让学生阅读课本P27图2.3,加入到宇航员和小朋友的讨论之中。一半学生讨论的观点是:应该继续称我们居住的家园为“地球”。另一半学生讨论的观点是:应该把地球改为“水球”更准确。
    2.学生辩论 在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双方展开辩论,让学生说出证明各自观点的理由。
    3.印证观点 教师对双方的辩论给予评价鼓励后,印证说明双方的观点。
    (1)出示地球仪,问答:蓝色表示什么?(海洋)地球仪上大部分是蓝色说明什么?(海洋面积大于陆地的面积)
    (2)投影展示“东、西半球图”,问答: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大部分是什么颜色?(蓝色)说明了什么?(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3)投影展示“南、北半球图”,回答: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哪个半球的陆地面积大?(北半球)在北半球是陆地面积大还是海洋面积大?(海洋面积大)
    (4)投影展示“水、陆半球图”,先说明水半球的中心在新西兰以东安蒂波德斯群岛附近。陆半球的中心在法国西部卢瓦河河口附近。然后问答:在水半球海洋面积占多少?(90%)在陆半球陆地面积超过海洋面积吗?(没有)
    那陆地面积占多少?(只占48%)
    4.总结过渡 通过以上的观察和印证,无论我们怎样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地球,正如宇航员看到的确实是个水球,但是,人类生存在这个“水球”的陆地上,还是习惯把我们的家园叫“地球”。那么,地球表面陆地和海洋分布呈什么大势呢?
    5.观察比较 让学生观察地球仪,并对照课本P26图2.1“世界海陆分布”和图2.2“世界海陆面积比较”。看看地球表面海陆的面积比例各占多少?海陆分布呈什么形势?(陆地占29%,海洋占71%,即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海洋连成一片,陆地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块)
    6.读图对比 投影“南北半球图”,让学生读图指出: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哪个半球?(南半球)北极和南极周围分别是陆地还是海洋?(北极周围是一片海洋,南极周围是一块陆地)那么,世界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是什么?(海陆分布不均)
    7.小结板书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评价后,从地球表面的海陆面积的比例和海陆分布的特点二个方面,边小结,边板书。(见板书设计)
    8.指导阅读 让学生分成学习小组阅读课本P26“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历程”,并结合自己对此了解的内容作介绍,谈感想。使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艰苦历程,知道我们今天能够坐在教室,从课本上认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大势,这是无数的航海家、旅行家、探险家、外交使节以至近代的航天英雄拼搏奋斗和科学探究的结果。指出尚有许多还未被人类认识的领域,鼓励大家好好学习,为将来去发现探究这些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9.承转过渡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全球海陆分布的大势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那么,这三分陆地和七分海洋又分成了几大洲和几大洋呢?(七大洲和四大洋)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1.提出问题 投影展示课本P28图2.5“大陆、半岛、岛屿与海洋”(去掉说明文字)说明这是一幅关于海陆分布各种不同形式的立体景观图。然后提出:你能把这幅立体景观图结合学过的地图知识绘成平面图吗?图上这些海陆分布的各种不同形式如何识别它们呢?
    2.地图转绘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不同形式的陆地轮廓并画出来,平行画上斜线表示陆地,空白表示海洋,然后标出海陆分布各种不同形式的名称,将立体景观图转绘成平面示意图。
    3.读图识别 在学生画好示意图后,投影展示“大陆、半岛、岛屿与海洋示意图”,让学生对照自己所画的示意图,分成学习小组边观察,边讨论下列问题。

    (1)大陆与岛屿有什么不同?(面积大的陆地是大陆;面积小的陆地是岛屿)
    (2)岛屿与半岛有什么不同?(岛屿四面临水;半岛三面临水,一面同陆地相连)
    (3)洋、海和海峡有什么联系与不同?(洋、海和海峡都是海洋的组成部分;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海是海洋的边缘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4)我国东部濒临什么海,连接什么洋?(渤海、黄海、东海,连接太平洋)
    4.设置悬念 全球有六块大陆,但有七个大洲,你能理解这是怎么一回事吗?
    5.引导发现 投影展示课本P29图2.6“大洲和大洋的分布”。教师先指图说明全球有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南极大陆等六块大陆后,设问:六块大陆怎么会有七个大洲呢?请看亚欧大陆上有几个大洲呢?(亚、欧两个大洲)
    6.提出问题 澳大利亚大陆属于哪个大洲?(大洋洲)为什么不叫澳洲?大陆和大洲是不是一回事?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7.评价说明 学生议论回答,教师评价后说明大陆是大洲的组成部分,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为大洲,这样,全球分为七个大洲。
    8.读图回答 投影展示“七大洲和四大洋面积比较”(展示在“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图的下面)。让学生指出全球有哪七大洲?你能说说这些大洲名称的由来吗?比较七大洲的面积,并从大到小给他们排排位次。

    七大洲面积的比较 四大洋面积比较
    (单位:百万平方千米) (单位:百万平方千米)
    9.评价点拨 学生议论回答,教师评价后用顺口溜总结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的位次是:“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10.读图回答 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了彼此相连的哪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比较四大洋的面积最大的是哪个洋?(太平洋)最小的是哪个洋?(北冰洋)知道这些大洋名称的由来吗?
    11.评价点拨 学生议论发言后,教师评价,并用顺口溜总结大洋面积从大到小的位次是“太大印北,四洋贯通”,继而对四大洋名称由来简要介绍如下。
    (1)太平洋 当年麦哲伦率领船队来到这片海域(指图),当时天气格外晴朗,风平浪静,好美的一幅景象啊,因而他把这片海域取名为“太平洋”,这个名字起的吉利,就一直沿用到今天。其实太平洋并不太平。
    (2)大西洋 “大西”一词,出自古希腊神话中大力士阿特拉斯的名字。
    (3)印度洋 当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绕道非洲好望角(指图)向东寻找印度大陆,将经过的这片海域(指图)称为“印度洋”。
    (4)北冰洋 北冰洋位于北极,终年冰层封盖,因此而得名。
    [课堂小结]
    根据板书概述全球海陆分布大势;强调读图识别海陆分布的各种不同形式。
    ※板书设计




    一、地球?水球?
    陆地占29%
    1.海陆的面积比例
    海洋占71%
    陆地主要在北半球
    2.海陆的分布特点 不均
    海洋大多在南半球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陆地:大陆、岛屿、半岛、大洲
    1.有关概念
    海洋:海、洋、海峡
    2.七大洲——“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3.四大洋——“太大印北,西洋贯通”
    ※活动与探究
    1.参看第一章的分层设色地形图,有条件的学生创造一幅多种海陆分布形式的平面图。
    2.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与课本最后的“本书主要地理词汇中英文对照表”进行对照,学会用英文读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
    课后反思:教师教学方法灵活,利用启发、反思、互助、探究、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气氛活跃。教学过程中以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动手操作、讨论来体现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潜能,通过观察,分析大洲分布的规律,较好地掌握了大洋和大洲的分布。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第2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会用英语说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吗?现在我们共同来试试看,老师说中文,大家用英语翻译,如果老师说英文,大家用中文回答。亚洲、(Asia)Africa、(非洲)Europe、(欧洲)北美洲、(North America) South America、(南美洲)大洋洲、(Oceania) Antarctica、(南极洲)太平洋、(Pacific Ocean) Atlantic Ocean、(大西洋)印度洋、(Indian Ocean)北冰洋、(Arctic Ocean)。大家说的很好,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知识。
    板书 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讲授新课]
    1.辨认界线 让学生查阅课本最后的“世界地形图”回答投影展示的下列问题。
    (1)大洲与大洲之间的分界线用的是什么样的图例符号?
    (2)哪些大洲是相连的?找出它们之间的分界线。(亚欧,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3)以运河为分界线的是哪些大洲?(亚非——苏伊士运河,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
    (4)以海峡为分界线的是哪些大洲?(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
    (5)投影展示课本P27图2.7“亚洲与欧洲、非洲的分界”(去掉说明文字)。让2~3名学生上来边指图边说出每条分界线。然后教师告诉大家亚欧界线很长,可以简写为“乌—乌—大—土”来记,并启发学生在受了很大委屈时会怎么样:“呜(乌)—呜(乌)—大—哭(土)”,用谐音记。
    (6)小结板书,强调三条重要大洲界线。

    亚欧:乌—乌—大—土
    板书 1.主要大洲界线 亚非:苏伊士运河
    北南:巴拿马运河
    2.读图回答 投影展示课本P29图2.6“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并回答下列问题(指定两名学生上讲台,一名学生指图,一名学生手拿地球仪,两人分别在图上和地球仪上逐个指给学生看,学生边看、边思考、边回答)。
    (1)哪几个大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
    (2)哪几个大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北美洲、南美洲)
    (3)哪几个大洲的全部或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
    (4)哪几个大洲的全部或大部分分布在南半球?(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5)赤道横穿哪几个大洲的大陆?(南美洲和非洲的大陆。教师要提示学生注意该问题与赤道穿过哪几个大洲的区别)
    (6)七大洲分别濒临哪些大洋?(亚洲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欧洲濒临大西洋、北冰洋;非洲濒临大西洋、印度洋;北美洲濒临太平洋、大西洋和北冰洋;南美洲濒临太平洋和大西洋;大洋洲濒临印度洋和太平洋;南极洲被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环抱)
    3.列表归纳 让学生列出表格(见板书设计),再将上述问题,边看图,边填表,独立完成。
    4.读图回答 教师先将投影片上的问题换成下列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再让各小组推荐代表上讲台指图回答。
    (1)太平洋位于哪几个大洲之间?(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南美洲和北美洲之间)
    (2)大西洋位于哪几个大洲之间?(位于欧洲、非洲、南极洲、南美洲和北美洲之间)
    (3)印度洋位于哪几个大洲之间?(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非洲之间)
    (4)北冰洋被哪几个大洲环抱?(被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环抱)
    5.列表归纳 同样让学生列出表格(见板书设计),将上述问题,独立填表归纳。
    6.读图讨论 让学生阅读课本P31图2.8“各大洲轮廓和分布特点”,分成学习小组观察讨论。使学生认识除南极洲外,亚洲和大洋洲、欧洲和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是成对且一北一南的分布特点。以及大陆轮廓多为北宽南窄,大致呈倒三角形,南极洲像一个大问号的轮廓特征。对以上现象目前尚无合理的解释,不要作过多的讨论,但要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
    7.辨认轮廓 教师课前将七大洲的轮廓用硬塑纸剪下来(每洲剪两个),采用两种不同颜色分别代表东半球、西半球的大洲,并在背面注明名称。请7名学生在讲台上举起各洲轮廓图,让学生观察辨认。或者以学生的座位每行为一组,教师出示轮廓图,每组学生依次辨认,对一个记一分,看哪个组得分高。
    8.拼图游戏 把学生分成男女生两大组,每组出15名同学进行接力赛。教师先在黑板上画两个长方形(根据所剪轮廓图的大小画),并用红粉笔标出赤道,把轮廓图分成两组(顺序任意)放在讲桌两边。然后告诉学生游戏方法,以粉笔为接力棒,在指定的长方形内拼图。
    两组同时开始,各组的第一名同学先上来拿图贴在长方形内该洲的相应位置上,并用粉笔把轮廓描出来,放了图后下去把粉笔交给第二名同学上来填出该洲的名称,下去再把粉笔交给第三名同学上来拿图描轮廓,第四名同学填名称……第15名同学上来填出四大洋的名称。看哪个组的图位置准、名称对、完成快,落后的一方表演一个节目。
    9.绘图比赛 在拼图游戏的基础上,再组织全体学生参与绘图比赛。先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两幅拼图,再次对照“世界地形图”找出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观察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这几条关键控制线与有关大洲的相对位置的关系,然后让学生看课本P31活动4的要求,准备好铅笔,开始绘图,看谁绘的准确而且速度快。
    10.对照校正 教师巡视查阅后可选几幅绘的比较好的图,让学生传阅,给予鼓励。(有实物投仪更好)然后投影展示下图,让学生对照找出自己图中的问题进行校正。

    [课堂小结]
    投影展示板书设计,强调学生逐步建立七大洲和四大洋分布的空间概念。
    ※板书设计
    4.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亚洲欧洲:乌—乌—大—土
    (1)主要大洲界线 亚洲非洲: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
    (2)七大洲的位置







    大洲名称
    亚洲
    欧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南极洲
    濒临海洋
    太平洋
    印度洋
    北冰洋
    大西洋
    北冰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太平洋
    大西洋
    北冰洋
    太平洋
    大西洋
    太平洋
    印度洋
    太平洋
    印度洋
    大西洋
    半球位置
    东半球
    西半球
    东半球

    北半球
    南半球
    (3)四大洋的位置
    名称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
    地理位置
    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南北美洲之间
    位于欧洲、非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
    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非洲之间
    被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环绕
    ※活动与探究
    用硬塑纸等材料,将七大洲的轮廓剪下来,并注明名称。进行拼图练习,或以小组组织拼图游戏比赛,逐步建立七大洲和四大洋分布的空间概念。
    课后反思 :利用特殊经线纬线穿过大洲和大洋,将大洲的相对位置和经纬度位置相结合。利用海陆分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培养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探究地球的陆地是否会缺水,如果缺水,该怎样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第二章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
    2.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3.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课文的示意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想像能力、推理能力。
    2.运用板块运动解释地球表面基本面貌的形成及火山、地震的分布。
    德育目标
    1.通过海陆的变迁,使学生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
    2.通过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教学重点
    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
    1.海陆变迁的原因。
    2.板块相对移动形成的地表形态。
    教学方法
    演示、分析、推理为主要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绘制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沧海桑田——海陆变迁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大陆漂移
    第二课时 板块运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美丽的星球上,不论是多姿多彩的陆地,还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你知道“沧海桑田”的成语故事吗?(让一两个学生讲讲)传说我国古代有个叫麻姑的仙女,曾经三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后人就以这种沧海桑田的变更,来比喻世事变化很大。(如果学生讲到,不必重复)其实这个故事的原意是指海陆的变迁,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板书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一、沧海桑田
    [讲授新课]
    1.设置悬念 电脑展示课本P33图2.10“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图2.11“我国东部海底的古河流遗迹”和图2.12“荷兰的围海大坝”。请同学们观察这些地理现象,进而思考下面有趣的问题。
    (1)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
    (2)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反映了该海域过去是什么状况?
    (3)荷兰的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为什么在不断扩大?
    2.学生讨论 组织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观察图片,结合思考问题的提示展开讨论。
    3.点拨过渡 学生代表发言,教师评价后点拨归纳。
    (1)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区,在地质时期曾经是海洋,现在变成了陆地,也就是说海洋可以变成陆地。
    (2)我国东部海域发现了古河流和古人类活动的遗迹,说明了我国东部海底大陆架,在地质时期曾经为陆地,现在变成了海洋,也就是说陆地可以变成海洋。
    (3)荷兰是著名的“低地国”。荷兰人通过围海造田,使本国的国土面积不断扩大,说明了我们人类的活动也能使海陆发生变化,不过这种变化只是局部的和小规模的,而且这种活动还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否则,要受到大自然的报复。那么,引起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4.学生探讨 引导学生探讨分析喜马拉雅山为什么会由海变成陆?而东部海域为什么由陆变成海?在学生探讨的基础上,教师再进一步演示分析归纳。
    5.演示归纳
    (1)演示喜马拉雅山由海变陆的变迁过程。

    鼠标点击,演示由画面1渐变为画面2。说明喜马拉雅山原来是海洋,海底岩层中沉积有海洋生物化石,岩层受到挤压逐渐抬升形成了山地,由海洋变成了陆地。
    鼠标点击,演示由画面3渐变为画面4。说明东部海域原来是陆地,地面上有森林,地表岩层受到挤压逐渐凹陷海水进入,由陆地变成了海洋。
    由此可见,地壳的变动是海陆变迁的一个主要原因。可能有同学要问,地壳为什么会变动,这个问题问得好,学习就要有这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这个问题的答案,大家学习了下一节课的内容就知道了。
    (2)演示东海海域由陆变成海的过程。鼠标点击,回到“我国东部海底的古河流遗迹”画面;再鼠标点击,使海平面逐渐上升淹没沿岸部分陆地,说明海平面上升可以使陆地变成海洋。继续鼠标点击,使海平面下降,原来被淹没的陆地又露出水面,说明海平面下降可以使海洋变成陆地。
    由此可见,海平面的升降是海陆变迁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对于海平面的升降原因是与气候有关,气候变冷,海平面就要下降;气候变暖,冰雪消融,海平面就要上升。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了无论是地壳的变动,还是海平面的升降都能使海陆发生变迁。所以,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板书 海陆变迁←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
    6.承转过渡 刚才的几个例子,说明了在一些局部的地方,海陆是可以变迁的。那么,从全球来看,现在的海陆分布大势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吗?怎样形成的呢?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是固定不变的呢?还是在不断变化的呢?你同意哪种观点呢?(学生议论)请大家不要着急下结论,现在我们从世界地图上来看看会得到些什么启示。
    板书 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1.学生阅读 让一名学生朗读课本P36阅读材料“偶然的发现 伟大的假说——魏格纳与大陆漂移说”。
    2.启发引导 偶然中有必然,必然中有偶然。成功与失败,就隔着一层纸,你能比别人多想一步,坚持不懈地去努力,这层纸被捅破了,成功就会向你招手。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就是在偶然中比别人多想了一步,才提出了大陆在漂移这一伟大的假说,并为此献出了生命,他这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事业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大陆真的在漂移吗?
    板书 大陆漂移
    3.读图观察 电脑动画演示课本P35图2.15“大陆的漂移”。第一次鼠标点击2亿年前的海陆分布状况;第二次点击漂移成6500万年前海陆分布的状况;第三次点击漂移成现在的海陆分布的状况。教师边点击,图文结合,边讲述,边归纳板书(见板书设计)大陆漂移说的主要内容。
    4.列举证据 让学生阅读课本P34图2.14“难道仅仅是巧合吗”。思考:大陆漂移说的提出是偶然发现了什么现象受到启示的?阅读课本P35图2.16“拼合大陆几种古老地层的相似性”和课本P36图2.17“海牛,鸵鸟在非洲和南美洲的分布”。思考:你认为大陆漂移说,是空想的呢?还是有依据的?组织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展开讨论。列举出证据,选出代言人,在全班交流。
    5.评价点拨 学生交流后,教师补充小结魏格纳从地图上得到启示,进而大胆提出大陆在漂移的证据。
    (1)各相邻大陆的边缘大致吻合。
    (2)调查发现,各相邻大陆,特别是大西洋两岸的古生物化石、地层构造相吻合。
    (3)现在测量证实,海陆分布至今尚在极其缓慢地变化着。
    6.设置悬念 由此可见,海陆分布不是固定不变的,七大洲和四大洋也不是自古以来就是这样分布的,而且至今尚在极其缓慢的变化之中。那么,大陆为什么会漂移呢?要想知道答案,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课堂小结]
    概述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和大陆漂移说的基本观点。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活动与探究
    1.从魏格纳与大陆漂移说的故事中,我们会得到些什么启示。
    2.阅读课本P35图2.15“大陆的漂移”三幅不同时期的海陆分布图。说说两亿年来南北美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的位置有了些什么变化?看看大西洋是怎样形成的?太平洋有什么变化?
    课后反思:能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制作课件──板块运动,将抽象的理论直观形象地向学生展示,利用学生活动,加深对两种理论主要观点的认识和理解,利用课本插图,了解海陆变迁。本课的活动有创意,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理解透彻、业务水平高。活动过程中,体现了以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第二章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第2课时)
    [导入新课]
    大陆漂移的畅想曲,描绘了一幅惊心动魄的地球演化史。大陆为什么会漂移呢?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板书 三、板块运动
    [讲授新课]
    1.简要介绍 大陆漂移说是人类探索大自然奥秘,认识地球演变的一支畅想曲。但由于它无法解释一些自然现象,渐渐被人们遗忘了。随着不断的探究,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谱写了大陆漂移的第二乐章——海底扩张说,又给了大陆漂移说新的生命力。法国地震学家勒皮雄又进一步探索了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谱写了第三畅想曲——板块构造学说。这是人类揭开地球演变神秘面纱的三部畅想曲。那么,板块构造学说是如何来解释大陆漂移的呢?
    2.读图讨论 电脑展示课本P37图2.19“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让学生观察,并分成学习小组讨论:
    (1)板块构造学说有哪些基本观点?
    (2)世界火山、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哪些地带?为什么?
    3.归纳板书 学生发言,教师评价后边归纳,边板书(见板书设计)。
    (1)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概括起来有三点:第一,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说一块,鼠标点击闪动一块)。第二,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分别点击各板块的箭头,让学生观察其运动的方向)。第三,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2)世界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两大地带,即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鼠标点击闪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让学生指出是哪些板块的交界地带。(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的交界地带)
    鼠标点击闪动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让学生指出是哪些板块的交界地带。(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的交界地带)然后说明这些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因而多发生火山、地震。
    4.形象比喻 如果把地球比作一个鸡蛋,那么,蛋壳[注意提示学生,蛋壳(ké)、地壳(qiào)不同的读音]就是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这个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不像蛋壳一样,是一个整体,而是破裂为六块的“蛋壳”。
    如果把一个蛋壳破裂的鸡蛋放到锅里煮熟,会出现什么现象呢?你遇到过吗?(如有遇到的同学,让其描述一下)蛋壳不破裂的地方什么也没有,这就好比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而沿着破裂的地方挤出来很多白白的蛋清,这些裂缝就好比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那些裂缝上的一小堆一小堆的蛋清不正是火山喷发后形成的一座座火山吗。如感兴趣,同学们可回去做个实验,观察、体会一下。
    5.提出问题 有人预言,几千万年以后,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将会从地球上消失,你能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一下吗?
    6.指导读图 先让学生在课本最后的“世界地形图”上查找红海和地中海。再对照“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图,看看红海和地中海分别在哪两个板块之间,并观察这些板块上交界地带的箭头,根据板块运动的方向去思考红海和地中海将来要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7.组织讨论 让学生根据以上的观察,用课本当作板块,分成学习小组边演示,边讨论,作出解释。
    8.演示分析 学生回答后,教师用电脑边演示印证,边分析说明。
    (1)电脑展示课本P38图“东非大裂谷”。指图说明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由于两大板块运动的方向不同(相背),使地壳板块发生张裂运动,于是亚洲和非洲之间的距离不断扩大,红海也就在不断地扩张。
    (2)电脑动画演示课本P38图2.21“红海的形成示意图”,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红海从裂谷到海洋乃至继续扩张成为将来新的大洋的过程:大陆板块张裂运动地表裂谷带产生(东非大裂谷)大陆解体(亚、非大陆分离)新海洋出现(红海)新大洋形成(大西洋)。
    (3)电脑展示课本P39图2.22“地中海、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地带”。指图说明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之间,由于两大板块运动的方向不同(相对),使地壳板块发生挤压,欧洲或非洲之间的距离不断缩小,因而地中海也就在不断地缩小,将会慢慢消失。
    9.提出问题 在上节课演示喜马拉雅山由海洋变成陆地的原因是地壳的变动,地壳为什么会变动?喜马拉雅山是怎样形成的?至今,珠穆朗玛峰为什么还在不断升高?试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10.读图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共同分析,作出解释。
    (1)指导学生从“地中海、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地带”图上观察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地带的推挤方向(相对)。
    (2)指导学生观察课本P40图2.24“喜马拉雅山的形成示意图”并结合上节课喜马拉雅山由海洋变成陆地的演示,按AD的顺序认识喜马拉雅山从海洋到高山的整个过程。
    (3)让学生观察“根据卫星照片制成的喜马拉雅山电子影像图”,同“世界地形图”加以对照。并指导学生推挤课本,体会珠穆朗玛峰还在继续长高。
    11.归纳板书 通过以上的演示和分析,使我们认识到了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不是一个整体,所有的板块都在不断地运动之中。当地壳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会使地表发生断裂,形成裂谷、海洋。如东非大裂谷、红海。当地壳板块发生碰撞挤压时,会使地表隆起抬升,形成巨大山脉。如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总之,板块的运动,使地球表层像个有“生命”的东西,在漫长的不断运动变化之中形成了今天世界面貌。
    [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回忆本节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并鼓励大家发奋学习,去发现探索地球的奥秘。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1.做一个小实验,把一个有裂缝的鸡蛋煮熟,观察出现什么现象。通过这个实验,体会和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
    2.美国科学家根据观测资料,已经绘制出八百万年以后世界海陆分布图:巴拿马将消失在波涛中,佛罗里达半岛将和西印度群岛、南美洲相连,格陵兰岛将远远离去。里海被填平,波斯湾变成大高原,非洲大裂谷变成新的海洋。花彩列岛将和澳大利亚、新西兰连成一体,成为一个新的雄伟山脉。试根据美国科学家的描述和大陆漂移说、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绘制一幅800万年后的世界海陆分布图(如下图)。

    课后反思:利用课本插图,了解海陆变迁。本课的活动有创意,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理解透彻、业务水平高。活动过程中,体现了以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第三章 天气和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在生活中能正确使用天气与气候术语。
    2.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3.学会识别卫星云图、常用天气符号,能够收看电视天气预报。
    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联系实际区别天气和气候。
    2.初步学会阅读天气预报中的卫星云图和简易天气预报的技能。
    德育目标
    1.通过联系本地的天气变化、气候特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开展气象观测、预报的课外活动兴趣,增强科教兴国的意识。
    2.通过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使学生认识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1.天气和气候术语的正确使用。
    2.收看电视天气预报。
    ※教学难点
    风向标——风杆、风尾、风旗及风向。
    ※教学方法
    联系生活体验、比较、识图、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1.投影仪、录像机、录像带等。
    2.自制有关投影片及卡片等。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多变的天气
    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第二课时 收听收看天气预报
    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三国时期诸葛亮“趁浓雾草船借箭”“借东风火烧曹营”的故事已成为千古佳话。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法西斯突然向当时的苏联发动闪电站,未料到寒冬早到,士兵冻伤,连汽油也冻了,使坦克装甲部队失去了威力。而苏联红军利用冬季的有利条件,发动全线反击,使德军损失百万兵力。这说明了在战争中了解天气的变化是多么重要,而在现实社会中,无论是人类的生产活动,还是生活活动无一不与天气和气候有着密切的联系。
    板书 第三章 天气和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讲授新课]
    让学生指出导语3中,哪两句是对天气的描述?哪两句是对气候的描述?根据学生自由回答的情况,教师恰当转入下面的教学。
    板书 一、天气和气候的概念
    1.引导学生观察课本P42图3.1A、B、C三幅景观图片,看看几位小朋友各描述的是什么状况的天气,然后让学生把视野放开。结合生活体验,想想除了这三种状况的天气外,还有什么状况的天气?试着把它描述出来。
    2.学生议论分别进行描述天气,教师根据学生描述的情况,边点拨、边启发、边归类、边板书:
    (1)冷、热——气温
    (2)雨、雪、雹——降水
    (3)风、扬尘、沙尘暴——风
    (4)晴、阴、多云——云
    (5)雾、霜、露——雾
    然后指出:气温、降水、云、风、雾等是人们描述天气状况常用的要素,并让学生观察上课时教室外的天气状况,看看用哪些要素把它描述出来。
    3.欣赏配乐散文节选:“前些天暖和得如同阳春三月。昨天清早,天气骤然变冷,空中布满了铅色的阴云;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呼呼地刮了整整一个下午;黄昏时分,风停了,就下起鹅毛般的大雪来。”
    4.让学生根据散文节选中对天气的描述,结合生活体验实例,分成学习小组从时间上、变化上讨论归纳天气的特点及其概念。
    5.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进一步边引导学生,边举例说明,边归纳板书。
    从时间上看天气,可从某时刻、一天、几天等不同的时间尺度举例说明。如“现在正在下雨”“今天有风”“这几天阴雨连绵”等。让学生归纳出天气的第一个特点是——短时间。
    从变化上看天气,可从同一地方不同时刻的天气变化举例说明。如夏季暴雨前后的天气变化,有雾天气的变化等。再从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看看是不是一样,如“东边日出西边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等。让学生归纳出天气的第二个特点是——变化大。
    从“天”是指时间、而且是短时间,“气”是指一个地方阴晴、风雨、冷热的大气状况入手,归纳出天气的概念——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然后过渡设问:那么,气候指的是什么呢,它和天气有什么联系呢?
    板书 2.气候
    1.让学生阅读课本P57图3.22,对照A、B、C每幅景观照片,看看几位小朋友对当地的气候是怎样描述的。
    2.引导学生归纳出描述气候时所关注的时间长,如某季、全年;要素少,一般只用气温和降水。
    3.让学生思考:描述中所说的“一年”是指某一特定年?还是一般而言?通过辨解使学生知道该地的气候特征,是根据多年的长时期的大气状况总结出来的。由此而引导学生得出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4.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气候的理解,参照图中对气候的描述,描述一下当地的气候特点,并想一想从记事以来,这种气候特点是不是年年如此呢?引导学生认识一个地方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不会在几年、几十年内有所改变。
    5.投影展示比较表(见板书设计),师生共同小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6.教师出示下列卡片(或投影展示),把学生分成男女生两组,采用必答或抢答等形式,进行辨别天气和气候的比赛,看哪个组正确率高,以达到巩固之目的。
    (1)狂风暴雨(天气) (2)多云转晴(天气)
    (3)四季如春(气候) (4)冬冷夏热(气候)
    (5)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天气)(6)一场秋雨,一场寒(气候)
    (7)春风又绿江南岸(气候) (8)乌云密布(天气)
    (9)彩霞满天(天气) (10)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
    7.教师对学生的比赛点拨评价后,设问过渡:天气是人们经常谈论和关注的话题,那么,天气对人类有什么影响呢?
    板书 3.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
    1.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天气对自己的上学、参加各种活动、生活等方面有什么影响。
    2.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43图3.2中的资料,看看这些信息,说的是人类哪方面的活动与天气的关系呢?(A说明了天气与交通的关系,B说明了天气与生活的关系;C说明了天气与农业生产的关系;D说明了天气与军事的关系)
    3.启发学生从天气与工业生产、工程建设、商业活动、旅游活动、休闲娱乐等方面的关系,参照已有资料至少再补充一个资料。
    4.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交流补充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全组给这项活动拟订一个名称。各组推荐一名代表,在班上谈谈本组拟订的名称和理由。
    5.各组交流后,教师根据发言情况给予点拨评价,启发学生认识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的方方面面都受着天气的影响,也就是说“人类与天气息息相关”。因此,各组拟订名称并写一篇小短文,都要围绕这一主题。也正因为“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天气对我们人类来说太重要了,全国各地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等,才每天要进行多次天气预报,那么,天气预报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呢?
    板书 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1.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44图3.3“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从A至E,图文结合,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天气预报是运用了许多先进设备,并由许多专业人员、许多单位共同参与制作的结果。从而使学生在感性认识天气预报制作过程的同时,受到科学精神的教育。
    (2)师生共同归纳天气预报制作过程的主要环节:A.获取情报B.接收信息C.制作成图表D.得出结论E.电视播报(具体内容不需要求学生掌握)。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两部分内容,一是天气和气候,天气是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因而具有短期、多变的特点;气候是多年大气的平均状况,因而具有长期、少变的特点;天气是气候的基础,气候是天气的综合。在今后的生活中大家要正确地使用天气和气候术语。二是了解了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至于天气预报的内容,我们怎样收听收看天气预报?下节课再学习。
    ※板书设计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一、天气和气候的概念
    描述
    1.天气
    特点:短时、常变
    描述
    2.气候
    特点:长期、少变
    3.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
    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1.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活动与探究
    1.以本小组讨论拟定的活动名称为题,围绕“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这一主题,写一篇小短文,可综合写,也可就某一方面展开写。
    2.组织一次到当地气象台(站)参观学习的活动。
    课后反思:本节课以三个活动“天气离我们有多远、明天的天气怎么样、关爱气象关爱生活”贯穿始终,使知识问题化,问题活动化,活动趣味化,创造了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轻松融洽的教学氛围


    第三章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第2课时)
    [导入新课]
    天气预报可以使我们预知未来一两天或近期的天气变化,这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生产都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天气预报通常要预报哪些主要内容呢?
    板书 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2.天气预报的内容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45图3.4,说明这是刊登在报纸上的天气预报,请大家通过阅读分析,归纳出天气预报通常要预报的主要内容。并对图中提到的天气要素加以解释,以便为今后收听收看天气预报排除障碍。还需给学生补充说明:温度的两个值依次是当日的最高温度(3℃)和最低温度(-8℃)。
    (2).在学生归纳出天气预报通常是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的情况等主要内容后,组织学生进行列举比赛,说明天气预报有什么作用。
    3.教师评价后并概括:天气预报可以让人们根据天气的变化及早做好准备,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避免和预防不利天气的危害。因此,天气预报是人人每天都关心的话题,人们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多种渠道获得天气预报,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电视天气预报。那么,你会收看电视天气预报吗?中央电视台每天播放天气预报时,最先出现在屏幕上的是一张什么图?
    板书 3.电视天气预报
    (1)卫星云图
    a.播放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录像,停在卫星云图上(或电脑、投影展示课本P46图3.5卫星云图,或自绘一张卫星云图挂图均可),让学生观察图上主要有哪几种颜色?在不同颜色下的地方可能会是什么天气?
    b.学生议论后,让1~2名学生上讲台指图讲述,然后教师指图小结:卫星云图上有蓝、绿、白3种颜色表示的区域。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说明这些区域无云,可能是晴天。白色表示云区。白色愈浓,表示云层愈厚,云层愈厚的地方(亮白色),一般是阴雨天,有灰白色的地方可能是阴天。因此,卫星云图可以真实地显示出云雨区的位置及分布。尤其是能直观地看到台风、寒潮、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位置、强度及其变化情况,从而准确地作出预报。
    板书 蓝色表示海洋(蓝色粉笔) 绿色表示陆地(绿色粉笔)
    白色表示云区:白色愈浓,云层愈厚,下雨愈大
    c.接着放录像,电视上播放天气形势图和天气预报图,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图?这些符号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如何就能预知自己想要知道的地方或城市的天气状况?
    板书 (2)天气预报图
    d.投影展示天气符号(或出示自制的天气符号卡片),分四组按下列顺序展示识别各种天气符号,并要求学生边观察,边用手比划。
    (a)晴天、多云、阴天的符号;
    (b)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冰雹、雷阵雨的符号;
    (c)小雪、中雪、大雪、雨夹雪的符号;
    (d)雾、霜冻、沙尘暴的符号。
    e.让学生比较四组符号的异同点,小组协作认识和记忆天气符号,尝试寻找最佳的记忆方法。
    f.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找朋友”,教师先把天气符号卡分发给各组,然后在投影上随意指出不同的天气符号,有关学生手持对应的天气符号卡,上讲台作自我介绍。也可让无卡的同学描述不同的天气状况,有卡的对应组合相关的天气符号。最后教师作归类小结,指导记忆的方法。
    g.投影展示风向标,指导学生如何识别风向、风力,以及画法。
    (a)风旗向东漂,吹的是东风,这种说法对不对?(不对)应该是什么风?(西风),强调学生一定要注意:风向是指风来的方向。
    (b)风向标由风杆和风尾或风旗组成,风杆上的横道叫做风尾。风杆上画有风尾的一方,即指示风向。每一道风尾风力为4米/秒,即风力为2级。二道风尾,表示风力为4级,三道风尾,表示风力为6级,风旗,表示风力为8级。风尾和风旗在风杆的左侧。在此,教师要注意学生画错风尾,强调风尾要画在风杆上风向的左侧,而且要背对风向确定左侧。可以告诉学生运用左手定则,即伸出左手,手心向上,四指并拢与风向一致代表风杆,拇指与四指垂直代表风尾,那么,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画风尾的一侧。然后让学生跟着教师的示范——左手比划,右手画不同风 、不同风力的练习。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还可以组织一些其他形式的练习。如让学生上黑板上画,大家评判;同桌一方说风向、风级,另一方画,然后互换;或进行小组之间的画风向、风级的游戏竞赛等。教师要注意随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
    h.让学生阅读课本P47图3.7“中国城市天气预报图”。把图中所示的13个城市分成若干组,学生也分成若干组,进行模拟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练习,看哪个组模拟的逼真,播报的准确,使学生熟悉天气符号,看懂城市天气预报图。
    i.让有条件的学生,还可以进入“中国气象在线”网站(www.nmc.gov.cn),获得更多的气象知识,这样既能使学生学习使用现代化手段,又能使学生多了一条获取天气预报的途径。并希望全体同学把学到的收看天气预报的知识,在生活实践中进一步体验,养成收看天气预报的好习惯。
    j.给学生讲故事:话说孙悟空随唐僧西行,修成正果,便在天宫行事。这一日,他驾着祥云回花果山,打算去看看多年不见的猴子猴孙。
    一路上,鸟瞰人类社会的现代文明——高楼林立,道路纵横。突然,一大朵浓烟扑面而来(投影展示漫画),悟空惊叫一声,“妖怪”,举棒便朝那浓烟打去,却听不到对方有啥响动,他手搭晾篷寻找烟雾之源,只见在那高楼群里有好多高高的圆筒形的“怪物”正面目狰狞地喷着黑色、黄色、白色的浓烟。不多时,他便被浓烟包围,只觉得头晕目眩,呼吸困难……怪不得这些年天宫各种呼吸道疾病和眼疾流行,原来是这些怪物在作怪。悟空想着,刚要举棒狠打,却见它们竟毫无惧色,也不还手。悟空仔细一瞧:那是烟囱,原来是人类现代文明的产物。

    悟空一阵叹息,观赏人类现代文明的雅兴也顿时减弱。一个跟斗下来,找到一家工厂的厂长问到:“如此污染空气,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吗?”谁知,厂长竟厚颜无耻道:“那没关系,我已规划着生产一系列新产品,到时请大圣您做广告,名曰美猴王系列产品,一定畅销”“什么产品”“比如说……”那厂长边说边从抽屉中拿出一件新研制的“高科技产品”——一只式样奇特的防毒面具。令悟空哭笑不得。同学们,听完这个故事,你在想些什么?我们要这样的防毒面具吗?我们需要的是什么?
    板书 三、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图3.9“全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除了关心每天的天气状况外,对空气的质量状况也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
    2.组织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讨论:目前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怎样判断一个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以及空气质量的高低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使学生学会识读城市空气质量日报。
    3.通过学生讨论交流,教师补充点拨,使学生知道目前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有: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和空气质量状况。根据空气污染指数来判断一个城市空气质量的状况,污染指数小,空气清新,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指数越大,说明污染越严重,空气质量状况就越差,对人体健康越有害,影响越严重。
    4.先让学生谈谈当地的空气质量状况怎么样,主要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然后组织学生阅读课本P48活动的内容,说说活动中所列举的是人类活动哪四个方面与空气质量的关系(农业生产、交通、生活、居住)。继而通过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发言交流,引导学生认识人类活动产生污染物污染空气,使空气质量下降,反过来又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为此,人类应该控制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以创造美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从而使学生对空气质量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
    反馈练习 见“备课资料”,教师选择使用。
    [课堂小结]
    投影展示本节知识要点与检测,查漏补缺,强调重点,希望学生养成收看天气预报的好习惯,增强自己的环保意识。
    ※板书设计
    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2.天气预报的内容
    3.电视天气预报
    (1)卫星云图 (2)天气预报图
    三、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1.全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日报。
    2.空气质量级别、污染指数和空气质量高低的关系。
    ※活动与探究
    请同学们连续一周收看每日的电视天气预报,并用符号将结果记录在下表中,包括天气状况、风向、风力等。最后小组内进行检查评比,看谁记的准确。
    日期
    星期
    天气状况(阴、晴、多云等)
    风向
    风力




































    课后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养成一种习惯,即收听收看天气预报;树立一种意识,即保护大气环境。
















    第三章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气温及测定方法。
    2.能举例说明气温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3.能用气温曲线图,说明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
    4.能用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明世界气温分布的基本规律。
    能力目标
    1.学会计算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
    2.初步学会阅读和绘制气温曲线图。
    3.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独立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使学生体会、感悟“气温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1.气温的年变化。
    2.世界气温分布的基本规律。
    ※教学难点
    1.有关气温的计算。
    2.气温曲线图的判读。
    3.等温线图的判读。
    ※教学方法
    结合生活体验,对比、推理、图表分析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1.投影仪、温度计等。
    2.绘制有关投影片、课件等。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生活和气温
    气温的变化
    第二课时 气温的分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描述的是天气,还是气候?(天气)描述这种天气状况的是什么要素?(气温)那么,什么是气温?(大气冷热的程度称为大气温度,简称气温)气温是反映一个地方天气状况和气候特征的重要要素之一。现在开始来学习气温的有关知识。
    板书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讲授新课]
    一、气温和生活
    1.投影展示自学提纲,让学生阅读课本P50阅读材料——气温的观测,独立完成下列各题。
    (1)测定气温的工具是____________。
    (2)气温的表示方法是____________。
    (3)怎样观测气温?
    2.请2~3名学生回答,其他同学评论、补充,教师评价。然后教师出示温度计,说明其使用的方法,并让学生观测当时的气温值,读、写出来。注意给学生说明气温在零度以下时的读法和表示方法,如-5℃。
    3.投影展示课本P49图3.10“一天中不同时间的气温”。让学生观察读出各时刻的气温值,并计算出日平均气温。然后思考怎样以类似的方法,求得一个月或一年的平均气温,归纳写出日、月、年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
    4.投影展示日、月、年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和自己归纳的方法加以对照校正,加深对平均气温的理解。
    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需要给学生说明每日观察的次数是根据需要而确定的,但无论观察多少次,观察的时间间隔必须是相等的。如需观察4次,每隔6小时观察1次;如需观察6次,就是每隔4小时观察1次)
    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
    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
    5.让学生阅读课本P50活动,思考讨论各项资料反映的是气温与人类生产和生活哪些方面的关系,使学生得出结论:五个实例分别说明的是气温与穿衣、饮食、住房、农作物、交通等的关系。
    6.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所见所闻,仿照已有资料再列举出一些,气温与人类活动其他方面关系的实例。
    7.根据学生列举情况,教师评价点拨,以加深学生对气温的认识和体验。然后让学生再观察投影“一天中不同时间的气温”,说说气温在一日之内不同时刻的气温一样不一样,继而转入气温变化的学习。
    板书 二、气温的变化
    1.投影展示课本P51图3.12“气温日变化”。教师先向学生说明气温曲线图的结构:横坐标轴表示时间(24小时),纵坐标表示气温刻度,曲线是不同时刻气温高低的连线。然后让学生观察曲线的弯曲状况,说明一日之内气温的变化,指出最高气温出现在什么时间?(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什么时间?(日出前后)并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加以验证。教师进一步说明气温在一日之内的变化,叫气温的日变化。
    最高气温——午后2时左右
    板书 1.日变化
    最低气温——日出前后
    2.让学生观察指出该图中气温的最高值是多少?(约31℃)最低值是多少?(约24.5℃)并让学生计算出它们的差是多少?(约6.5℃)由此得出结论: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的日较差,即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3.投影展示课本P51图3.13“气温年变化”,先让学生观察该图与气温日变化气温曲线图有什么不同?(横坐标表示的时间为一年的12个月,气温曲线是一年12个月的月平均气温的连线)然后让学生根据气温曲线的弯曲状况,观察一年内气温的变化趋势。以学习小组讨论下列问题并填表。
    该图是北半球某地年气温变化曲线图,最高和最低的月平均气温分别出现在几月份?海洋上呢?南半球大陆和海洋上最高、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的月份与北半球有什么不同?


    大陆
    海洋
    月平均最高温
    月平均最低温
    月平均最高温
    月平均最低温
    北半球
    (7月)
    (1月)
    (8月)
    (2月)
    南半球
    (1月)
    (7月)
    (2月)
    (8月)





    4.教师指导学生一边讨论,一边得出表中结论。至于大陆和海洋的差异,只要学生知道结论就行,不要讲解原因。对于南半球,启发学生用南半球的季节与北半球相反,去得出结论。并让学生根据当地一年内气温的变化加以验证。从而使学生知道气温在一年之内的变化,叫气温的年变化。

    5.让学生观察该图中月平均气温最值是多少?(约24℃)最低值是多少?(约-6℃)并计算出它们的差是多少?(约30℃)计算时要注意提示学生,温度出现了零上和零下度数的时候,按有理数法则去计算。如:24℃-(-6℃)=24℃+6℃=30℃。通过计算让学生得出结论: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而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
    6.投影展示课本P51表3.1“某地月平均气温”(用当地的更好),完成下列各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20.1
    -15.8
    -6.0
    5.8
    13.9
    19.7
    23.3
    21.6
    14.6
    5.6
    -6.7
    -16.8
    (1)用表中的气温数据,画出该地气温曲线图。
    (2)读出最高月平均气温的数值及月份。
    (3)读出最低月平均气温的数值及月份。
    (4)算出该地气温年较差。
    (5)说明该地气温的年变化。
    (6)该地位于北半球还是南半球?为什么?气温曲线呈什么形状?南半球的气温曲线应该呈什么形状?
    7.教师边讲述,边示范,引导学生共同来绘制该地气温曲线图。

    某地气温曲线图
    (1)绘出横坐标轴,把它平分成12段,逐段标上月份(注意把握图幅的大小,横坐标轴不易过长或过短)。
    (2)绘出纵坐标轴,按相等的温度差标上气温刻度(注意把握温度差不易太大或太小,并要根据月均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确定和标注气温的刻度)。
    (3)画出4月、7月、10月份与横坐标轴的垂线,以及各气温刻度与纵坐轴的垂线。
    (4)将表中各月的气温数据用点标注出来。
    (5)将各点平滑地连接成一条曲线(注意画曲线时,既要平滑,又要使曲线通过每个点的中间)。
    (6)教师在检查评价学生的画图情况后,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52“气温曲线图的画法和步骤”,为了好记,可将其概括为:一横月,二纵温,三网格,四定点,五连线。
    8.引导学生根据所绘制的某地气温曲线图,共同分析读图要求:
    (1)最高月平均气温出现在7月,数值为23.3℃。
    (2)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在1月,数值为-20.1℃。
    (3)气温年较差为23.3℃-(-20.1℃)=43.4℃。
    (4)该地气温夏季热,冬季冷,年较差大,四季分明。
    (5)该地是在北半球,因为该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最低值出现在1月。气温曲线形状呈波峰状。南半球的气温曲线形状应该是呈波谷状。
    9.让学生将自己画的气温曲线图和课本P51上的几幅气温曲线图加以对照比较,分成学习小组讨论归纳阅读气温曲线图的方法,以及气温年较差的大小、气温曲线弯曲的程度的大小和气温变化的大小三者之间的关系。
    10.学生发言交流后,教师评价并小结。气温曲线图的阅读方法:一是找极值,即找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二是看弯曲,即看气温曲线的弯曲程度的大小;三是析变化,即分析气温的变化。
    11.投影展示下图。引导学生归纳气温年(日)较差、气温曲线弯曲程度和气温变化特征三者之间的变化规律。

    12.学生独立完成课本P51活动1。
    (1)最高月平均气温出现在7月,数值为22℃;
    (2)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在1月,数值为1.5℃;
    (3)气温年较差为20.5℃;
    (4)该地气温冬暖夏凉,年较差不很大。


    [课堂小结]
    根据板书总结本书知识要点,强调重点,2种计算——平均气温,气温年较差;2个变化——气温的日变化、年变化。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一、气温和生活
    气温的表示符号及读法
    1.气温的测定
    气温的观测及平均气温的计算

    2.气温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二、气温的变化




    ※活动与探究
    阅读下列四个地点全年气温变化曲线图和D地月平均气温表,完成以下问题。
    1.图中位于热带的是(A),判断的依据是(各月气温都高,均在20℃以上,气温曲线弯曲程度很小)。


    不同温度带各月气温的变化
    D地月平均气温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23.3
    19.7
    14.3
    5.6
    -6.7
    -15.8
    -20.1
    -16.8
    -6.0
    5.8
    13.9
    21.6
    2.图中位于温带的是(B),判断的依据是(各月气温高低变化明显,气温年较差大,四季分明,气温曲线弯曲程度也大)。
    3.图中位于寒带的是(C),判断的依据是(各月气温都很低,大多在0℃以下,只不过各月的寒冷程度不同)。
    4.根据上表中的气温数据,在图D中绘制出该地全年气温变化曲线图。
    5.图中各月平均气温相差最小的地方是(A)。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地方是(D)。
    6.图中位于南半球的是(D)。判断的依据是(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在1月,最低值在7月,气温曲线呈波谷状)。
    课后反思: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填鸭式"为"启发式",由"我要学"转变为"我会学",极大地活跃了课堂的教学氛围






    第三章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第2课时)
    [导入新课]
    方法1 复习提问:一天之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分别出现在什么时刻?(午后2时左右、日出前后)北半球大陆,一年之中,月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值分别是几月份?(7月、1月)这是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规律。那么,气温在空间上有什么分布规律呢?
    方法2 设问质疑:大家喜欢旅游吗?夏季你们最愿意到哪里去?(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设疑)为什么喜欢到海边等地去旅游呢?为什么登山时,会感到山麓和山顶的气温不一样呢?学完这节课,你就有答案了。
    板书 三、气温的分布
    [讲授新课]
    1.电脑展示课本P52图3.15(不要说明文字、摄氏度,即将该图变成一幅等高线地形图),让学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等高线是(地图上海拔相同的点连成的线)。
    (2)运用等高线图是表示(地面的高低)。
    (3)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高度)相等。
    (4)等高线数值大,海拔(高),数值(小),海拔低。
    (5)等高线(稠密)的地方,坡度陡;稀疏的地方,(坡度)缓。
    (6)等高线呈封闭形状,如果中心海拔低,表示的是(洼)地,如果中心海拔(高),表示的是(山顶)。
    2.引导学生复习,每个问题让1名学生回答,大家评判补充,然后鼠标点击正确答案,共同复述。继而教师设问:地球表面高低不同,我们能用等高线图表示出来。那么,世界各地的冷热也不同,能不能用类似的方法来表示出气温的水平分布呢?
    3.鼠标点击,图中数值加上“℃”,变成气温分布图,以及设计的问题(或用投影另外展示)。让学生仿照等高线图的判读方法,以学习小组讨论完成下列各题。
    (1)等温线是(地图上气温相同的点连成的线)。
    (2)运用等温线图是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3)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同。
    (4)等温线数值大,气温(高),数值(小),气温低。
    (5)等温线(稠密)的地方 ,温差大,稀疏的地方,(温差)小。
    (6)等温线呈封闭形状,如果中心(气温)低,表示的是(低温)中心,如果中心(气温)高,表示的是高温(中心)。
    4.在小组讨论交流后,选1名学生代表上讲台指图逐题讲述,大家逐题评判补充,教师逐题点击正确答案。使学生掌握阅读气温分布图的基本要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世界气温的分布。
    5.电脑展示课本P53图3.17“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读图分析:
    (1)分别指出年平均气温高于20℃和低于-10℃的主要纬度范围。
    (2)从赤道向两极,气温有什么变化规律?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6.应用启发式,教师一边提出问题,让1名学生上讲台一边指图说明,大家一边观察回答,引导学生共同分析:
    教师 请大家找出20℃等温线,看看和哪两条纬线接近?
    学生 南回归线、北回归线。
    教师 这说明年平均气温高于20℃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哪里?
    学生 南、北回归线之间。
    教师 南、北回归线之间是“五带”中的哪一带?
    学生 热带。
    教师 请大家再找出-10℃等温线,看看和哪两条纬线接近?
    学生 南极圈、北极圈。
    教师 这说明年平均气温低于-10℃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哪里?
    学生 南极圈以(南),北极圈以(北)。
    教师 南极圈以南是什么带?北极圈以北是什么带?
    学生 南极圈以南是南寒带,北极圈以北是北寒带。
    教师 请大家再找出20℃、10℃、0℃等温线,观察这3条等温线的数值分别在南、北半球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学生 北半球自南向北(从赤道向北极)等温线数值逐渐减小;南半球自北向南(从赤道向南极)等温线数值逐渐减小。
    教师 那么,从赤道向两极,气温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学生 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教师 在黑板上画简图(如下图),请大家判断甲、乙两地分别位于南、北半球的哪半球?判断根据是什么?

    学生 甲地位于北半球,因为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乙地位于南半球,因为气温自北向南逐渐降低。
    教师 回答的很好,运用等温线的分布规律,可以判断所在区域的半球位置。同学们,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已经知道了世界气温变化的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那么,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8.投影展示“太阳光照分布图”,引导学生利用旧知分析不
    同纬度获得的太阳光热不同,则气温不同。即:



    太阳高度
    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光热
    气温
    高纬度地区



    低纬度地区




    太阳光照分布图
    所以,纬度因素是影响气温分布的基本因素。纬度低——气温高,纬度高——气温低。
    板书 1.由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纬度因素。
    9.教师进一步指出:受纬度因素的影响,不同纬度的地区,气温有所不同。那么,同一纬度带内的气温是否就完全一样呢?比如:在同一纬度的陆地和海洋的气温一样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大家先来看一个实例:小时候玩过沙子和水吗?现在我们就来玩一玩,看看你会有什么感觉。
    夏季中午的时候,同时受太阳照射了一上午后,有一盆水和一堆沙,你用手分别去试试,感觉一样吗?(沙热,水温)等到晚上以后,还是这一盆水和一堆沙,你再去试试,结果会怎么样?(沙已凉,水还是温的)
    请大家根据在同一地点、同样阳光照射条件下的沙和水,在中午沙的温度比水高,而到晚上水的温度比沙高的变化,推理在同一纬度(同一地点)的陆地(沙)和海洋(水),在夏季(中午)和冬季(晚上)气温的变化规律。
    10.组织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各组并选一个代表在全班发言交流。教师进行评价归纳,得出结论:受海陆的影响,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也不一样。

    11.受海陆影响,同一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那么,处在同一纬度的陆地上气温是否就一样呢?
    12.投影展示“七月重庆与峨眉山气温示意图”(两地同在30°N以南)。观察思考:

    七月重庆与峨眉山气温示意图
    (1)两地海拔相差多少米?(2839米)
    (2)两地的气温约相差多少度?(16℃)
    (3)根据两地的高度差和温度差,计算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多少度?
    (16℃÷≈0.6℃)
    教师进而说明气温的空间分布,不仅有水平分布,还有垂直变化,并要求学生记住气温垂直递减率: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因此,各地的气温差异还要受到地形的影响。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海拔高——气温低
    板书 3.同一地点 地形因素
    海拔低——气温高
    13.组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1)投影展示课本P52图3.16“气温的垂直变化”,请大家帮助这位同学(指图)来计算一下,山顶的气温应该是多少呢?看谁算的快而准,并让先举手的同学讲一讲计算的结果和思路。
    (2)让学生用本节所学知识,解释导入新课时提出的两个问题。
    [课堂小结]
    从水平分布和垂直变化两个方面,对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概括:受“3种”因素影响,形成“3个”分布规律,表现为“4高”“4低”的变化(3 3 4 4)。
    ※板书设计
    二、气温的分布
    低纬度——气温高
    1.一般来说 纬度影响
    高纬度——气温低
    夏陆冬海——气温高
    2.同一纬度 海陆影响
    夏海冬陆——气温低
    海拔低——气温高
    3.同一陆地 地形影响
    海拔高——气温低
    ※活动与探究
    1.我国冬季,北国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风光;而南国却是“莺飞草长,百花盛开”的景象。试分析两地景色差异的原因。
    2.试分析:“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和“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这两句诗中所蕴涵的地理原理。
    课后反思: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勤动手、勤动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快乐,情趣中学习,实现轻松学习的愿望,为实现轻松教学,作的尝试。
















    第三章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降水及降水量的测定。
    2.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3.能用降水量柱状图,说明降水的变化规律。
    4.能用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图,说明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阅读、绘制降水柱状图。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
    3.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解疑能力和思维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对降水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降水的分布
    ※教学难点
    1.降水和降雨。
    2.降水的季节变化。
    ※教学方法
    启发式谈话、图像分析为主的教学方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具准备
    1.降雨、降雪等景观图片。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创设环境,引导学生自觉地、积极地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之中。用一段视频材料“降雨、降雪、降冰雹”,依次展示三种天气现象,最后画面定格为正在降落中的雨、雪、雹三种降水的形式,使学生观察得出降水的概念。推出课题: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讲授新课]
    一、降水与生活
    1.教师提出:“降水就是降雨”的说法,把学生一分为二,争辩这个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让学生在争辩中知道:降雨只是降水中的一种主要形式,降水还包括雪、雹等其他形式。因此,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雨、雪、雹等,统称为降水。
    板书 1.降水及其主要形式
    2.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体验来描述下小雨、中雨、大雨、暴雨时,所看到的、听到的情景和感受。然后教师进行描述,让学生判断。
    雨滴下落时清晰可辨,地面全湿,但无积水或积水很少。(小雨)
    雨滴下落时连续成线,落到地面四处飞溅,能听到雨声,地面积水较多。(中雨)
    雨滴下落时模糊成片,落到地面溅的很高,雨声激烈,地面积水很多。(大雨)
    雨如倾盆,雨声猛烈,地面积水特别快,下水道往往来不及排泄,常有外溢现象。(暴雨)
    3.让学生阅读课本P54活动1,以第一项给出的影响案例做参照,讨论降水从哪些方面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教师把学生分成3组,每组讨论剩余三项中的一项。在各组讨论形成共同意见后,选出一名代表在全班发言交流。通过此项活动,使学生加深认识降水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教师对学生的交流情况评价点拨后承转:无论是人类的生产还是生活活动,都受降水的影响。那么,降水落到地面,我们如何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呢?
    板书 2.降水量的测量
    5.多媒体课件演示降水量的测定

    雨量器画面1 依次展示储水筒、储水瓶、漏斗、盛水器,并组装成降水量测定的工具——雨量器及量杯,说明雨量器的构成和测量单位(毫米)。
    画面2 用降水动画,并配以降水声,雨水通过漏斗进入储水瓶,再倒入雨量杯,从而测出降水量。并依次显示某天上午8时的降水量知晚上20时的降水量,指导学生会测、会记录、会计算日降水量。继而引导学生思考月降水量、年降水量。
    6.在学生观察了解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说明:一般每天(不管是否降水)8时、20时各观测一次,并把两次观测到的降水量相加,得到的是该地的日降水量;把某月每天观测到的降水量相加,得到的是该地的月降水量;把某年每月观测到的降水量相加,得到的是该地的年降水量。教师要特别强调:通常所说的年降水量,是指多年平均降水量。
    7.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说说当地一年内各季的降水是否均匀;哪个季节多?哪个季节少?转入降水的季节变化。
    板书 二、降水的季节变化
    1.教师说明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
    2.多媒体课件展示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教师边鼠标点击,边说明。引导学生了解降水柱状图的组成以及绘制的方法和步骤,并让学生准备好画图工具跟着绘制。
    (1)显示某地多年月平均降水量资料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毫米
    10
    5
    22
    47
    71
    81
    135
    169
    112
    57
    24
    12
    (2)画面显示一个长方形图(指导学生要把握图幅的大小,不要过小或过大)。
    (3)画面显示横坐标,依次标注12个月份。(指导学生把横坐标12等份,在每等份的中央标注月份)
    (4)画面显示纵坐标,依次标注降水量刻度,单位是毫米(指导学生降水量的刻度,要根据资料中月平均降水量的最高值和最低值来确定。如本资料中,最高值169毫米,最低值5毫米,因而每个刻度就应确定为30毫米或50毫米,总刻度从0至200毫米就行了)。
    (5)画面逐月显示12根柱形,说明12根柱形表示12个月的降水量,每根柱形的高低表示各月降水量的多少,12根柱形的降水量之和,表示年降水量(指导学生根据资料中各月降水量的多少,依次画出12根柱形,注意提示学生每根柱要画在横坐标每等份的中央,即12根柱形之间的距离要相等,不要太粗或太细)。
    3.学生画好图后,鼠标点击读图要求,引导学生分析该地降水在一年的季节变化情况。
    (1)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较多?(7、8、9月份)
    (2)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较少?(1、2、3、4、11、12月份)
    (3)该地的年降水量是多少?(约749毫米)
    (4)说明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该地全年降水较多,且不均匀,夏秋降水较多,冬春降水较少)
    4.根据以上分析,总结降水柱状图的阅读方法。先让1~2名学生谈谈,大家补充,最后归纳:首先看柱状高低,对照降水量刻度,读出各月降水量的约数,以及计算全年的降水量。其次分析降水在一年内的季节变化情况,包括该地降水全年多或少,各季降水分配是否均匀,什么季节多雨,多到什么程度,什么季节少雨,少到什么程度等。
    5.多媒体展示反馈练习。把学生分成5个小组, 某地各月雨量的分布
    先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问题(或让各小组自选、抽题都可以),然后各小组根据问题找出相应的图组织讨论(如第1小组②题→E图→讨论)
    根据A~E几个地方的全年各月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世界各地各月雨量的分布
    (1)哪个地方的降水量夏季多,冬季少?最多月与最少月相差多少毫米?(B图所在的地方夏季多雨,冬季少雨。最多月与最少月相差约200毫米)。
    (2)哪个地方各月降水量都很少?少到什么程度?(E图所在的地方全年少雨,少到连续几个月不降一滴水)
    (3)哪个地方的降水量冬季多,夏季少?年降水量约多少毫米?(D图所在的地方冬季多雨,夏季少雨,年降水量约850毫米)
    (4)哪个地方各月降水量适中,分布比较均匀?各月降水量大致在多少毫米左右?(C图所在的地方雨量适中,各月降水量分配比较均匀,而且大致都在50毫米左右)
    (5)哪个地方各月的降水量都很多,最多的月份在多少毫米以上?(A图所在的地方各月降水都很多,最多的10月份降水量达到400毫米以上)
    6.各小组代表发言交流,教师评价点拨后承转:世界各地的降水不只是季节上有变化,就不同地方来说,降水也不一样,有的地方多,如A地,(指图)有的地方少,如E地,(指图)那么,世界降水分布有没有规律可循呢?
    板书 三、降水的分布
    1.教师指出世界降水的空间分布,通常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等降水量线与前面学习过的等高线、等温线一样,都属于等值线。也就是说,在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相等,等降水量线图的阅读要领与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的阅读要领基本相同。
    2.多媒体展示课本P56图3.21“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读图分析下列问题。
    (1)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
    (2)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是怎样变化的?
    (3)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与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4)在中纬度地区,大陆内部与沿海地区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5)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和最贫乏的地区各分布在哪里?
    3.以“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为底图,教师边鼠标点击,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读图要求,边得出结论。
    (1)画面显示用红色勾勒出赤道,并闪烁。对赤道附近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的地区用黑色闪烁,让学生读出降水量,归纳出第一问的结论: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
    (2)画面显示用蓝色虚线勾勒出南、北极圈,并闪烁。对两极地区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地区用黑色闪烁,让学生读出降水量,归纳出第二问的结论:两极地区降水少,年降水量多在200毫米以下。
    (3)画面显示用绿色虚线勾勒出南、北回归线,并闪烁。然后用黑色块分别闪烁回归线东西两侧的降水量,让学生观察、比较;得出第三问的结论: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
    (4)画面分别显示北回归线和北极圈、南回归线和南极圈,让学生指出是哪两带?(北温带和南温带)然后对温带地区内陆和沿海地区降水量分别闪烁,让学生观察、比较,得出第四问的结论: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5)画面分别显示乞拉朋齐和阿塔卡马沙漠所在地方及降水量,并闪烁。让学生从两地所在的降水量的多少,得出第五问的结论: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乞拉朋齐,最贫乏的地区是阿塔卡马沙漠。
    4.通过以上读图分析,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共同归纳出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板书 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3.在温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5.让学生回忆影响世界各地气温的分布,有很大差别的因素有哪些?(纬度、海陆、地形)同样,使世界各地,有的地方降水多,有的地方降水少,也是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因素影响的结果,除此之外,还受地形的影响。
    6.多媒体演示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1)画面显示山体。

    (2)画面显示暖湿气流,并沿坡爬升,闪现云层、降雨。
    (3)让1名学生上讲台指图说明:哪是迎风坡?降水多还是少?(多)哪是背风坡?降水多还是少?(少)大家评判补充,使学生认识迎风坡和背风坡及其与降水多少的关系。教师并给学生说明乞拉朋齐在喜马拉雅山的南坡(印度境内),位于迎风坡,因而降水很多,被称为世界“雨极”。
    板书 4.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课堂小结]
    多媒体展示本节知识要点与检测。边检测,边质疑,边归纳知识要点。
    ※板书设计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活动与探究
    1.根据你的生活体验,结合本节所学的知识,思考学校所在地的一年之中,哪个季节降水多?哪个季节降水少?为什么?
    2.阅读课本P56图3.21“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思考下列问题。
    (1)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的地区主要在哪些大洲的什么位置?(非洲的中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南美洲的北部和中部)
    (2)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地区主要在哪些大洲的什么位置?(非洲的北部、亚洲的西部和中部、大洋洲的澳大利亚中部)
    (3)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上的有哪几个大洲?(南美洲、欧洲)
    课后反思:通过对降水这一节的教学,让学生掌握降水与生活、生产之间的重要关系;了解降水的季节变化;学会绘制降水柱状图;知道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和习惯。











    第三章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2.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3.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阅读世界气候的分布图,建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的空间概念。
    2.培养学生初步学会通过读图,分析某一地区气候特征的能力。
    德育目标
    1.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体会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2.通过“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教学,使学生体会、感悟“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地域观念、灾害意识。
    ※教学重点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教学难点
    1.纬度位置等主要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空间分布。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列表对比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1.投影仪及有关自然景观图片。
    2.绘制多媒体课件及投影片。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气候的地区差异
    第二课时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看课本P57三位小朋友家乡的自然景象:我们这里一年到头高温多雨,植物茂密,四季花开,长年结果;我们这里终年炎热干燥,一片黄沙,上面只点缀着一些耐旱的植物;我们这里夏季炎热多雨,郁郁葱葱,冬季寒冷干燥,一片枯黄。大自然为什么会有这样气象万千、奇妙无穷的差异变化呢?现在我们就来揭开这个谜底。
    板书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讲授新课]
    一、从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气温和降水入手。通过与学生谈话,使学生认识到气温和降水在时空分布上的差异很大,因而由这二者组合成的气候特点的地区差异也就很大。各地不同的水热组合,形成了世界上气候的地区差异。
    教师 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主要用的是哪两个要素?
    学生 气温和降水。
    教师 对,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在第二节,我们学习了有关气温的知识。谁有勇气来谈谈世界气温分布的特点?
    学生 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同一纬度带内,海拔高气温低,海拔低气温高。
    教师 谈的很好,这说明了世界各地的气温差异很大。通过第三节的学习,我们也知道了世界各地的降水也同样差异很大,谁能具体说说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
    学生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的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温带地区的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教师 说的非常好,气温和降水是描述一个地方气候的两个主要要素。请大家根据两极地区的气温的特点和降水的特点,把它们组合在一起,描述一下两极地区的气候特征和景观。
    学生 两极地区的气温低,降水少,所以这里的气候特征是全年寒冷少雨。冰雪的世界。
    教师 对,两极地区形成的是全年寒冷少雨的气候。那么,在赤道地区,根据全球气温和降水分布的特点,这里的水热又是怎样的组合呢?
    学生 赤道地区气温高、降水多。
    教师 是的,请大家看课本,A小朋友的家乡就在赤道地区,这里一年到头都很热,几乎天天下雨,生长着常绿茂密的森林,树林里阴暗潮湿,叶尖经常滴雨,又称“雨林”,所以在赤道附近的大部分地区形成了这种全年高温多雨的气候。
    请大家再看B小朋友的家乡所在的地区,谁能描述一下你看到的自然景象,为什么会这样?
    学生 B小朋友家乡所在地区的自然景象是一片黄沙,上面点缀着一些耐旱的植物(学生能描述出沙漠、植物稀少就行)。原因是这里一年到头很热,却极少下雨。
    教师 不错,这里气温和降水的组合是一年到头炎热和少雨,所以B小朋友家乡所在的地区形成了全年炎热干燥的气候。
    同学们,再看看C小朋友的家乡所在地区,气温和降水的组合和两极地区、赤道地区有什么不同?自然景观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学生 两极地区是全年寒冷少雨。赤道地区是全年高温多雨。而C小朋友家乡所在的地区却是夏季热,常下雨,林木郁郁葱葱;冬季冷,很干燥,树木叶黄枯落。
    教师 大家说的很好。我国北方的东部地区就是这种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由此可见,世界气温和降水时空分布上的差异,在世界不同的地区,出现了不同的气温和降水的组合,形成了不同特征的气候,使世界气候复杂多样,地区差异很大。
    板书 一、气候的地区差异
    二、通过阅读“世界气候的分布”图,一方面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很大;另一方面使学生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1.投影展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比较表,并让学生画到笔记本上(表见板书设计)
    2.多媒体展示课本P58图3.23“世界气候的分布”。教师边鼠标点击,边引导学生观察,并对照课本最后“世界地形图”,在表中填出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1)显示闪动赤道、南、北回归线,让学生指出这是哪一带?(热带)然后依次闪动显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引导学生逐个观察、对照、填表。
    (2)显示闪动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让学生指出这是哪两带?(北温带和南温带)然后闪动显示温带气候类型,让学生指出温带有哪些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以及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继而引导学生逐个观察、对照、填表。
    (3)让学生指出寒带的范围(北极圈以北为北寒带,南极圈以南为南寒带),然后闪动显示寒带气候,让学生观察、对照、填表。
    (4)引导学生在地形图上找出青藏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落基山脉、安第斯山。然后闪动显示高原山地气候,使学生知道其主要分布在世界高大的山地高原地区。
    3.组织学生反馈练习,使学生记住各气候类型的名称,知道各气候类型分布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1)把学生按座位分成左、中、右三部分,分别位于北温带亚欧大陆的西岸、内部和东岸,各组说说所在地是什么样的气候类型?(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并让学生填在课本P59表中。
    (2)还是分成三组学生,把课本P57A、B、C三图每小组分配一幅,根据各自小朋友对当地气候特点中气温和降水的描述,结合学过的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知识,对照世界气候分布图,讨论三位小朋友各自家乡所在的地区是什么气候类型,并指出这种气候类型在世界上的主要分布。(A地为热带雨林气候——赤道附近地区;B为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C为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的东岸)
    (3)教师指图,让学集体和个人回答相结合,说出所指气候类型的名称及分布。
    (4)让学生独立完成热带、温带和寒带各有哪些气候类型,名称填在课本P59表中。
    (5)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和理解,说说当地是什么气候类型。
    (6)组织学生进行说气候类型名称,指该气候类型的分布接力游戏。教师先说一个气候类型的名称,指定一名学生上来在图上指出其分布地区,该生接着说一气候类型名称,并指定下一名学生上来指图……谁说不出名称或指不出分布,中断了游戏,表演个节目。
    [课堂小结]
    评价学生课堂的表现,强调世界气候类型的空间分布。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1.联系所学的气温、降水等知识,结合自己的体验,说说当地属于什么气候类型?这种气候是什么特点?描述一下当地的自然景观,并说明气候与自然景观的关系。
    2.根据热带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结合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比较各种热带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的异同点。
    课后反思:悬念设置,引起学生注意力集中。利用投影,反映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加强直现性。通过提高引伸,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对所授知识延伸拓展,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棠上有讲有练,讲练结合,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第三章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第2课时)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1.在热带、温带、寒带分别有哪些气候类型?
    2.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是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是影响气温和降水出现地区差异的主要因素。而不同的气温和降水的组合又形成了世界各地气候的差异,因此,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也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板书 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对于本段教学内容,要围绕课本P59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活动中读图、讨论、运用旧知,分析归纳,体会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1.投影展示课本P60图3.24“两地气温、降水量的月份分配”。教师先指图说明其是“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的组合,图的下端表示一年的12个月,图的左侧是气温刻度,右侧是年降水量刻度。阅读时以“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的方法和要领进行分析判读。然后把学生分成两大组,每组讨论分析一地的气温是什么特点?降水是什么特点?组合成什么样的气候特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属于何种气候类型?并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
    2.各组的代表发言交流、大家评判补充、教师评价点拨,并画黑板简图或投影展示甲图。使学生认识和体会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A地的气温各月均在20℃以上,降水各月都很多,年降水量超过2000毫米。因而该地的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多雨。该地位于赤道地区,纬度位置低,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甲图
    3.把教室比成是亚欧大陆的温带地区。学生分成三部分,两边的学生分别位于大陆的东岸和西岸,中间的学生位于大陆内部。各组由于所处的海陆位置不同,分别讨论本组形成了哪些气候类型?并结合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的特点,说说各气候类型的特征。
    4.各组代表发言、大家评判补充、教师评价点拨,并画黑板简图或投影展示乙图。使学生认识和体会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由于地处同纬度的温带地区,气温夏季陆高海低,冬季海高陆低。但是所处的海陆位置不同,东西两岸地区距海洋近而且能受到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降水较多,而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降水就少,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气候。
    位于亚欧大陆温带地区沿海的大陆东岸,形成的是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以及温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一年之中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气温冬季在0℃以上,年降水量要比温带季风多。

    乙图
    位于亚欧大陆温带地区沿海的大陆西岸,形成的是湿润的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前者的气候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后者的气候特征是全年温和多雨,气温和降水的年变化比较小。
    位于温带的亚欧大陆内陆地区形成的是冬冷夏热,气温变化大,降水较少(集中在夏季)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5.让学生观察课本P60图3.25,指出A坡属于(迎风坡),B坡属于(背风坡),降水多的是哪个坡?(A坡)。教师画黑板简图或投影展示丙图,加深学生认识和体会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丙图
    6.组织学生先独立完成课本P10活动4,然后让3名学生说说自己的答案和做题思路,大家评判补充。
    (1)青藏高原纬度较高,但是气候寒冷。(地形因素,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2)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纬度位置:海南岛纬度低,气温高;而黑龙江省北部,纬度较高,气温低)
    (3)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较湿润。(海陆位置:二者虽同处亚欧大陆的温带地区,但新疆塔里木盆地位于大陆内部,距海较远,降水少;而北京位于大陆东岸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板书 三、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气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关系密切。这里的教学,通过从学生的自身体验出发,实例讨论分析,让学生认识体会不同地域,由于气候条件不同,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也不一样。
    1.学生从自身体验出发,结合当地的实际,列举一年内的不同季节,人们在衣、食、住、行以及农业生产方面有什么不同。学生相互交流、补充,教师引导评价。
    2.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61活动1,分成学习小组,谈谈这是气候对人类活动哪方面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正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等,互相交流感想。并推选一个代表概括大家的发言,在全班进行交流,如果能选用当地的实例或让学生结合自己家里的变化等,学生的感受会更深。通过讨论交流,教师的引导点拨,使学生认识气候对人类生活有很大的影响,但是随着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生活受气候的限制越来越小。
    3.让学生阅读课本P61“水稻种植与气候”。结合自己对当地气候条件的了解,结合水稻的生长习性,看看当地适合不适合种植水稻,使学生认识气候对人类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4.用两个学生扮演小强和小明进行对话,让学生进行讨论,看看他俩的愿望能不能实现,为什么?通过讨论交流,教师评价点拨,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的地区,气候条件不同,不能简单地把甲地区的树、农作物移到乙地区,不能凭主观愿望做事,人类的活动必须要符合自然规律。
    5.组织学生阅读活动3,然后把学生分成两组,并结合当地发生过什么样的自然灾害,造成哪些损失或危害,组织学生进行辩论。
    根据双方辩论的情况,教师要适时启发引导,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灾害是对人类危害而言的。否则只是自然现象,成不了灾害。沙漠地区,荒无人烟,长时间不下雨,对人类来说造不成危害,所以这只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就不同了,这里人口稠密,城市集中,经济发达,又是我国的主要农业区,一个月不下雨,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就要受到影响,造成损失。同理,就是同样等级的灾害,在人口密集或经济发达区造成的损失,要比人口稀疏或经济落后的地区大得多。
    通过对实例的辩论、分析,使学生自己去体会气候异常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培养学生的灾害意识。

    6.投影展示漫画欣赏:“地球出汗了”。地球为什么出汗了?

    让学生阅读课本P62“气候变暖”。然后组织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讨论:地球为什么出汗了?面对全球变暖的趋势,人类应该怎么做,我们应该怎么做。
    让学生自由发挥,不要作过多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所以,人类应该理性地控制对气候有负面影响的活动。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和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通过这些实例的分析,一方面要认识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一方面要体会、感悟“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特别是气候变暖已成为人类普遍关心的环境问题,要保护好大气环境,这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作为新世纪未来的青年,同学们也要积极投入行动行列。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课堂的讨论,以及通过调查、查找资料,自拟题目,写一篇地理小论文。一星期后,组织一次论文交谈评比活动。
    材料1 据在南极考察的美国科学家考证,阿德利亚企鹅通常喜欢在海面浮动冰山的顶部成群生活。据统计,南极的平均气温近50年来升高了2.5度,导致浮动冰山顶部的大量积雪融化,淹没了企鹅赖以产卵和孵化幼仔的地方,致使企鹅数量剧减。南极地区阿德利亚企鹅数目已从1975年的1.5万对,减少到目前的9000对左右。
    材料2


    课后反思:课棠上有讲有练,讲练结合,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教案书写完整、规范、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教学过程清晰、教学手段先进。板书条理清楚,字迹清晰。对所讲授的世界气候复杂多样,地区差异很大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两大问题,教师能及时作出小结,归纳重点。














    第四章 居民和聚落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运用资料说出人口增长特点。
    2.运用地图说出人口分布的特点。
    3.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4.知道世界三大人种特点。
    5.在图上指出世界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能力目标
    1.学会利用世界人口统计数字,绘制人口增长统计图表。
    2.通过读图讨论,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分析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1.使学生认识世界人口问题的严重性,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2.使学生树立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反对种族歧视的观念。
    ※教学重点
    1.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2.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3.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及分布地区。
    ※教学难点
    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的概念。
    2.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3.人口问题及对策。
    4.三大人种的地区分布。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推理、比较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1.投影仪、“中—美”女足比赛录像片段等。
    2.绘制有关投影片。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世界的人口增长
    第二课时 世界的人口分布
    不同的人种
    第三课时 人口问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方法1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如地形、气候等。那么,地球上最活跃的最重要的成员是谁呢?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对,这个成员确实就是我们人类自己。从本节课开始,我们来学习探讨这方面的基本知识,看看我们人类自己在地理环境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板书 第四章 居民和聚落
    过渡 在上个世纪下半叶地球村的居民急剧增长,以致人们惊呼“人口爆炸了”。人口问题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全球性问题。了解世界人口的数量、增长、分布和人种等知识,树立正确的人口观,是每位中学生必需的地理知识。现在我们先学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板书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讲授新课]
    提问 你知道现在地球上有多少人吗?地球上的人口总数是怎样变化的呢?
    板书 一、世界人口增长
    活动 1.让学生根据他们平时的了解展开讨论。
    2.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教师给予评价。并说明人口数据是一个动态的数据,也就是说是一个变化的数据。所以要说清楚是哪一年的,通常以最近一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为准。如1999年,世界人口为60亿。
    板书 1.人口总数:1999年达60亿
    3.投影展示课本P64图4.1“世界人口增长曲线”教师先给学生说明在人口增长曲线图中,曲线的倾斜程度越大,说明人口增长越快,然后引导学生分时段,边观察曲线的倾斜程度,边分析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并板书。
    (1)让学生观察18世纪以前的人口曲线的倾斜程度:平缓。得出这一时期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结论:十分缓慢。
    (2)让学生观察18世纪至19世纪30年代(130年)人口曲线的倾斜程度:比较平缓。得出这一时期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结论:比较缓慢。
    (3)让学生观察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120年)人口曲线的倾斜程度:倾斜程度越来越大。得出这一时期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结论:越来越快。
    (4)让学生观察20世纪50年代以后至2000年(50年)人口曲线的倾斜程度:倾斜程度更大了。得出这一时期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结论:极快。
    (5)让学生观察进入21世纪人口增长的预测曲线(虚线部分)的倾斜程度:较20世纪末稍缓一些。得出未来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结论:将逐渐趋缓。
    板书 2.变化趋势:缓慢→加快→更快→变慢
    4.投影展示资料1、2。让学生计算世界人口从50亿到60亿,仅用了多少年?并填入课本P65表中。
    资料1 地球上第五十亿个人诞生
    1987年7月13日《人民日报》记者萨格勒布报道:7月11日上午8时35分,从南斯拉夫萨格勒布彼特洛瓦医院的产房里传出今天第一声婴儿啼哭的声音,南斯拉夫一个新的公民,世界上第五十亿个人终于诞生在地球上。
    资料2 地球村第六十亿位居民降生
    1999年10月13日《人民日报》报道:据新华社萨格勒布10月12日电,波黑时间12日凌晨零时02分,一名3.6千克重的男婴在波黑首都萨拉热窝的一家医院降生,成为地球上的第六十亿位居民。
    5.让学生依据课本P65图4.3“世界人口增长示意,”所提供的资料,计算出世界人口从1830年的10亿到1987年的50亿,人口每增长10亿所需要的时间,并把计算结果填入表中。
    6.投影展示下列问题,让学生根据计算所得到的数据讨论。
    (1)从1830年至1999年,世界人口每增长10亿,所需的时间有何变化?
    (2)这种时间的变化,说明了人口增长的速度有何变化?
    7.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进行讨论,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和印证从1830年到1999年世界人口增长的变化趋势:从1830年到1999年世界人口每增长10亿人口所需的时间越来越短,这表明在这段时间内,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
    提问 1.为什么人口增长越来越快?
    2.人口增长的快慢用什么衡量呢?
    活动 1.教师先引导启发:中国有句古话“人生七十古来稀”,说明旧中国人的寿命很短,约平均33岁。目前,我国人的平均寿命男68岁,女为71岁。旧中国婴儿死亡率很高,许多贫困家庭生育六、七个孩子中仅能成活一、二个。而现在的婴儿死亡率已降至非常低的水平。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认识随着现代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人的寿命延长,婴儿死亡率降低,使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为了准确表示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通常以人口自然增长率作为衡量指标。
    2.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3自然段,结合图4.2“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示意”,使学生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
    板书 3.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3.教师进一步对关系式加以说明:当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表示人口增加,值越大,表示增加越多,也就是说人口增长快;当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表示人口既不增长,也不减少,也就是说人口停止了增长;当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表示人口减少,数值越大,表示减少越多,也就是人口减少快。
    4.根据资料,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
    某镇有1万人,2002年出生婴儿并成活了130个,死亡人数为30人,该镇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多少?人口是在增加、减少?还是既不增加,也不减少?(10‰、增加)
    5.组织学生依据P65活动2所提供的资料,分别计算表中四国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并把计算所得的数据填入表中。
    6.组织学生根据计算所得的数据讨论下列问题,使学生认识到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是不一样的。
    (1)比较表中的四个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最大的是尼日利亚,次之是巴西,第三是英国,最小的是德国)
    (2)尼日利亚这个国家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与其他三个国家相比较有何特点?(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增长率)
    (3)比照尼日利亚这个国家人口变化的特点,分析其他三个国家人口变化的特点,填写下表:
    国家
    尼日利亚
    巴西
    英国
    德国
    出生率

    较高
    较低

    死亡率


    较高
    较低
    自然增长率

    较高
    较低

    (4)德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其他三个国家相比,有何不同?这意味着德国的人口是怎样变化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表明德国的人口在减少)
    7.指导学生依据课本P66图4.4“非洲人口增长柱状折线”提供的统计数据,比照已画出的部分柱状折线,独立完成这幅“非洲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
    8.根据下表提供的资料,组织学生讨论。
    时间
    平均年人口增长率

    世界
    非洲
    1950~1960年
    1.88%
    2.23%
    1960~1970年
    1.97%
    2.26%
    1970~1980年
    1.84%
    2.27%
    1980~1990年
    1.83%
    2.28%
    1990~2000年
    1.56%
    2.21%
    (1)1950年至20世纪末这50年间,世界人口增长率有何变化?(除60年代外,平均年人口增长率呈下降趋势)非洲的人口增长率是怎样变化的?(平均年人口增长率呈上升趋势,到20世纪90年代后下降)
    (2)非洲人口增长的情况与世界相比,有何明显的特点?(非洲人口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
    9.投影展示“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图”,读图思考:
    (1)哪个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非洲)
    (2)哪个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欧洲)
    (3)哪个洲没有人口自然增长率?(南极洲)为什么?(没有常住人口)

    世界各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1995~2000年平均)
    10.教师对学生讨论交流的情况评价后小结:世界人口的增长,在地域上是有很大差别的。有的大洲快,有的大洲慢,有的国家快,有的国家慢,还有些国家出现了负增长。
    板书 4.世界各地人口增长速度不同。
    [课堂小结]
    评价学生表现、概括知识要点:世界人口数量,世界人口增长的变化趋势和地区差异。
    ※板书设计
    第四章 居民和聚落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一、世界人口的增长
    1.人口总数:1999年达60亿
    2.变化趋势,缓慢→加快→更快→变慢
    3.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4.世界各地人口增长速度不同
    ※活动与探究
    世界人口的增长,在时间上是逐渐加快的,在地域上是有很大差别的。人口列车是否会一直这样狂奔下去,地球村真的要“人口爆炸”吗?请阅读以下材料,并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绘制一幅世界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
    材料1 根据联合国有关方面的报告和预测,2001年世界人口已增加到61亿。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还将持续一个时期,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0亿。到22世纪初,世界人口达到105亿左右时,人口将停止增长。人口最先停止的是欧洲、北美洲;最后停止增长的是非洲、亚洲南部。
    材料2
    年代
    1830
    1930
    1960
    1975
    1987
    1999
    2013
    2030
    2050
    世界人口数量(亿)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课后反思: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平时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观察得不够深入,也不够细致,因此在表达时缺乏整体性和逻辑性,这也是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我们慢慢培养的。


    第四章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第2课时)
    [导入新课]
    方法1 人总要居住一定的空间,人口增长在空间上的表现,即人口分布。各地的人口是怎样分布的呢?为什么要这样分布?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探讨的内容。
    板书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讲授新课]
    过渡 我们要准确地了解和说明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地区人口分布的特征,就需先知道什么是人口密度。
    活动 1.让学生阅读课本P61活动1,根据人口密度的概念和举例,写出人口密度的计算公式。
    板书 1.人口密度=
    2.指导学生根据活动1所提供的资料,计算人口密度,并把计算所得的数据填入表中。
    3.投影展示下表,反馈学生对“人口密度”的理解及计算的结果。
    地区
    面积/千米2
    人口数/人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A地
    12500
    1000000
    80
    B地
    12500
    2000000
    160
    4.投影展示课本P66图4.5“世界人口的分布”(不要文字说明),读图思考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世界人口分布的稠密地区和稀疏地区及其分布规律。
    (2)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5.教师先说明图中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200人以上的地区,是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然后引导学生在世界人口分布图上找出人口稠密地区及其分布规律。(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北美洲东部,都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的近海地带)并让1~2名学生上讲台指图说明。
    6.教师再说明图中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1人以下的地区,是世界人口稀疏的地区。然后引导学生先在世界人口分布图上找出人口稀疏地区,并让学生注意观察这些地区分别有哪些特殊的纬线穿过。继而让学生对照“世界地形图”,列举实例说明人口稀疏区及其分布的规律。(撤哈拉大沙漠、大洋洲西部沙漠地区——沙漠地区,亚马孙平原——雨林地区,亚洲和北美洲的北冰洋沿岸地区——高纬度地区,青藏高原——高原山区)并让1~2名学生上讲台指图说明。
    7.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比较世界各地区人口密度的差别,使学生归纳出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不均匀。
    板书 2.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
    8.出示下表,以世界上人口稠密地区和稀疏地区为例,从地形、气候、降水三方面引导学生边观察、边讨论、边填表,分析影响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的自然原因。
    人口分布地区
    自然条件
    分布规律
    分布地区
    年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mm)
    地形或地表特点
    人口稠密地区



    北半球低中纬度的近海地带
    亚洲东部
    10~20
    >1000
    平原
    亚洲南部
    >20
    >1000
    平原
    欧洲
    0~10
    500~1000
    平原
    北美洲东部
    10~20
    >500
    平原
    人口稀疏地区



    沙漠地区
    撒哈拉沙漠
    >20
    <200
    沙漠
    雨林地区
    亚马孙平原
    >20
    >2000
    平原
    高纬度地区
    亚洲、北美洲的北冰洋沿岸
    <-10
    <500
    平原、山区
    高原、山区
    青藏高原
    <-10
    <1000
    高原
    (1)投影复合:在世界人口分布图上复合上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各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的年平均气温状况,得出结论,填入表中。
    (2)投影复合:将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各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地区的年降水量的状况,得出结论,填入表中
    (3)引导学生对照“世界地形图”观察各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或地表特点,得出结论,填入表中。
    (4)让学生以学习小组根据填入表中的结论,归纳出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各自的自然条件的特点,并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人口稠密地区——平原广,气候温湿,自然条件优越;人口稀疏区——沙漠地区极端干旱,雨林地区过于潮湿,高纬度地区终年严寒,高原、山区地势高峻,自然条件恶劣)
    9.引导学生认识各地区人口分布是稠密还是稀疏不仅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还要受社会经济、历史等条件的影响。让学生阅读课本P66图4.5“世界人口的分布”的文字说明,结合自己的了解分析人口稠密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各组讨论统一认识后,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亚洲的东部和南部这两个地区都是人类发祥地之一,这里农业发展较早,历史悠久;欧洲和北美洲东部都是工业发展较早的地区,经济发达)
    10.教师对学生的发言交流评价后进行小结: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主要是受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历史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形成的,其中与经济条件的关系最为密切。自然条件优越,历史悠久,经济发达的地区,人口就稠密。自然条件恶劣的干、湿、冷、高的地区,不适合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人口就稀少。
    板书 (1)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的地区人口稠密。
    (2)自然条件很差的地区人口稀疏。
    过渡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东部沿海是世界上人口稠密地区之一。随着改革开放,到我国访问、经商、投资、留学、定居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他们抱着共同的心愿来到中国,但他们的皮肤、头发、面部特征确是不同的。
    板书 三、不同的人种
    说明 把全班同学分成三组,说明每组要根据课文内容自编、自导、自演一个节目。要求各组要推荐三名以上善于表演的同学分别扮演白、黄、黑三种人进行表演,希望各组同学认真准备。
    准备1
    录像:播放“中—美”女足比赛录像片段。
    投影:课本P71图4.10“世界上三个主要人种”
    阅读:课文P71第1自然段;P72阅读材料“环境对人种形成的影响”。
    目的:使学生观察了解:①人种划分的依据,即皮肤、头发、面部特征、体毛等外部体质特征;②世界上的主要人种,即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③三大人种的体质特征(见板书设计);④人的体质特征与原居住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准备2
    投影:课本P72图4.11“世界人种的分布”
    阅读:课文P71第2自然段,P73活动2。
    目的:让学生观察了解世界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及理解三大人种在世界上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分布区,又有小范围零星分布的特点。
    准备3
    阅读:课文P71第3自然段。
    目的:让学生认识当前世界上有些地区仍然存在种族歧视和压迫的现象,树立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观念。
    准备4
    各组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世界三大人种的体质特征和地区分布为重点内容,结合当前国际上发生的有关事件或事例,以及已有的知识,讨论、设计出要表演的剧情和台词,节目名称和表演的形式,各组自定。
    表演 全班推荐一个节目主持人。三个组分别上讲台进行表演,全班同学评判,最后评选出一个优秀节目和2~3名表演优秀的同学。
    总结 教师对每个组的讨论准备及节目表演给予肯定评价后,根据情况适当说明以下几点:
    1.课文之所以说人类可以分为三个主要人种,是因为世界人种还有其他多种划分的方案。
    2.三大人种的划分依据是人种的外部体质特征,包括肤色、头发、面部特征、体毛四个方面,这是同各人种原居地的自然条件有关,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而绝不是什么“神的意志”。
    3.人种的区分只是身体外部的特征不同,没有优劣之分,任何种族歧视和压迫都是错误的,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
    4.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适当说明美洲的印第安人,因纽特人都属于黄种人,南亚的印度人则属于白种人。
    5.投影展示世界三大人种的体质特征及主要分布地区表(见板书设计),强调这是本节重点内容之一。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主要探讨了二个问题:一是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二是世界三大人种的体质特征及主要分布地区。具体内容请看下面的地理歌:
    自然优越经济兴,人口稠密要记清;
    恶劣自然人稀少,世人分布不均匀。
    三色都浅白种人,高高鼻梁薄嘴唇;
    肤黄发黑黄种人,体毛中等面庞平;
    皮黑发卷黑种人,体毛较少厚嘴唇。
    欧北大洋多白人,非大美国有黑人;
    东亚分布黄人种,世界各地多华人。
    人种没有优劣分,各个人种应平等。
    ※板书设计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1.人口密度=
    2.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
    (1)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的地区人口稠密。 (2)自然条件很差的地区人口稀疏。
    三、不同的人种
    1.人种划分的依据
    2.三大人种的体质特征及分布
    3.人种都是平等的
    ※活动与探究
    1.阅读“世界人口的分布”图,列表比较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2.有人说:非洲是黑人的故乡。但是,黑种人不仅仅分布在非洲。结合下面的阅读材料,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形成当今世界三大人种“大范围的集中分布”与“小范围的零星分布”这种空间分布特点的一些原因。
    阅读材料 从16世纪中期开始,欧洲殖民者就开始掳掠非洲黑人,他们用廉价纺织品、铜品、猎枪等工业品,向当地酋长换取奴隶,或大肆搜捕非洲黑人,运往西印度群岛或美洲其他地方,高价卖给那里的矿山主和种植园主,再把换取到的棉花、烟草等廉价原料运回欧洲;然后又把这些原料加工成工业品,运往非洲换取奴隶。在进行奴隶贸易的400年间,有1500多万个黑人奴隶被贩运到美洲。这种在大西洋上进行的罪恶的循环贸易,被后人称为“三角贸易”。

    课后反思:这一节我们主要学习了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方法、世界各个地区人口增长率情况、人口曲线图的绘制、人口密度的计算方法和世界人口的分布等知识,希望对同学的日常生活有用











    第四章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第3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21世纪人类仍然面临着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发展问题等全球性重大问题的挑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将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其中人口问题既是产生其他三个问题的重要根源,又是解决其他三个问题的关键。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探讨有关世界人口问题的内容。
    板书 四、人口问题
    [讲授新课]
    提问 有人称人类进入了“人口爆炸”的时代,现在世界上每年增加近8000万人,请你计算一下,每天、每小时、每秒中各增加多少人?
    活动 1.组织学生进行计算比赛,看谁算的快、算的准。注意提示学生一年按365.25天计算,然后将计算结果每天增长219028人,每小时增长9126人,每秒钟增长2.5人填到课本P70图4.9中。
    2.让学生计算出上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内全世界增长多少人?(6750人)如果按每年增长8000万人口,那么经过多少年,全世界又将增长10亿人口?(12.5年)并再次说明全世界:秒针每动一下,就有2.5个婴儿诞生,每走一圈就有150人问世;我们每上一节课,就有6750人出生,日历每撕去一张,就有近22万人来到世上;地球每绕太阳一周,全世界就净增人口8000多万人。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现在全球人口增长速度之快。
    提问 当今世界人口数量过多,人口增长速度又如此迅猛,这会给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哪些问题?产生什么影响呢?
    阅读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以及图4.7“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的实例,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去认识人口增长过快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本P70活动2:人口增长过快除了带来图4.7中提到的问题外,还会带来什么问题?请你再举出几个例子。
    启发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适当补充有关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方面的图片资料,启发学生从世界粮食问题、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消耗、环境污染、社会治安等方面去展开讨论。
    活动 1.各组内每位学生先用一张小纸条,就“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至少写出课本P68图4.7中所列举以外的某一方面影响的一个实例。
    2.各组然后在组内交流各自写出的实例,并共同把交流的情况进行讨论归纳,列举出本组就“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的某几个方面的影响。
    3.由组长或小组推荐的同学代表本组,将归纳列举的“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的某几个方面的影响在班上发言交流。
    4.各组发言后,全班展开讨论。最后教师作适当的归纳评价,引导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板书 1.人口增长过快对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质疑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对环境、社会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那么,是不是人口增长愈慢愈好呢?请你说说对与不对的理由。
    讨论 学生相互讨论,自由发言后,教师评价点拨:人口增长过慢或停止增长或不断减少都不好,也会带来不少问题。例如: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问题。
    提问 人口增长过快过慢都不好,请大家想办法,看看人口问题应该如何合理解决呢?
    活动 1.先让学生讨论,各抒己见。
    2.然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69阅读材料“不同的人口政策”以及课文第二自然段。围绕“人类为什么要控制自己的数量”这一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3.教师对学生的讨论交流评价后,投影展示下面的“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图式进行小结,使学生明确人类要解决人口增长过快和过慢带来的一系列人口问题,就必须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板书 2.解决人口增长的措施和策略
    过渡 在世界人口不断增长的同时,世界上许多国家还出现了乡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的现象。如我国每年春节过后,出现的“民工潮”大部分都涌向什么地方?(全国各地的大、中城市)那么,为什么城市对农村人口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
    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根据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特别是乡村的学校,教师要引导教育学生热爱家乡,为建设家乡奔小康,缩小城乡差别而奋斗。
    归纳 投影展示课本P69图4.8“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示意”,引导学生归纳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主要原因:①乡村人口增长造成劳动力过剩;②城乡差别——城市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多,城市的物质生活条件较乡村好,城市的文化、教育等条件比乡村优越。
    提问 乡村人口涌入城市,对城市的发展会带来什么影响?
    活动 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3段,并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围绕这一问题,按课本P70活动3以学习小组展开活动。
    2.要求组内每位学生用一张小纸,就“乡村人口涌入城市,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至少写出一个实例。
    3.在组内交流各自写出的实例,根据交流的情况,各组归纳出本组所列举的“乡村人口涌入城市,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的实例。
    4.由组长或小组推荐的同学代表本组,将归纳的“乡村人口涌入城市,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的实例在全班发言交流。
    5.全班展开讨论。教师作适当的归纳评价。引导学生一分为二认识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对城市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一方面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有力地支持了城市的建设和繁荣。另一方面,过多的涌入,则可能造成城市人口膨胀,以及引发一系列的城市问题:如物质供应问题、城市就业问题、城市交通拥挤问题、城市社会治安问题、城市环境问题等。特别是对于城市的学生,这方面的体会更深,可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板书 3.乡村人口涌入城市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对于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问题,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农民和市民对话”的活动。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3自然段,以及图4.8活动3等内容的基础上,先把学生分成“农民”和“市民”两大组,围绕“乡村人口为什么要向城市迁移,这对城市的发展会带来什么影响”这一问题,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每组分别进行讨论准备。“农民”组重点准备介绍乡村的情况和向城市迁移的主要原因;“市民”组重点准备介绍城市的情况和乡村人口涌入城市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由于有的学校在城市,有的学校在乡村,教师要对不熟悉角色的组给予提示和引导,然后组织学生开展对话活动,最后教师进行评价总结。
    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反馈练习(见备课资料,教师根据具体课堂教学情况选用)。
    [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归纳本节探讨的三个问题:人口增长过快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解决人口增长过快的措施、策略,以及乡村人口涌入城市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投影展示本节知识要点与检测(见备课资料),归纳本节知识要点,同时进行反馈检测)。
    ※板书设计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四、人口问题

    ※活动与探究
    1.请看漫画《苦难的母亲》,你能够讲讲这幅画的含义吗?

    (人类从环境中取得资源,又将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污染环境。人口过多超过了环境的供应能力,人类无节制地滥用资源,使环境不断恶化。地球上出生这么多的人,个个都要“母亲”来照顾饮水、吃饭、穿衣,多么难啊。人类共同的母亲——地球,因人满而不堪重负,母亲在呻吟,在哭泣,在呼唤)
    2.观察下面的城市环境问题图,说明城市人口增长过多过快,所产生或加剧的一系列问题中:

    (1)图中所示的是哪些问题:
    甲图(住房紧张)问题;
    乙图(交通拥挤)问题;
    丙图(垃圾污染)问题;
    丁图(噪声污染)问题。
    (2)除了图中所示的问题外,还会出现什么问题?(除此之外,还会出现供水、供电、食品供应、医疗卫生、教育和就业等问题。)
    课后反思:在课堂上虽然不能把每组的所有成果都展示出来,但是使学生能通过合作与探究,学会搜集整理分析的能力。

    课后反思:利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通过读图分析、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世界语言和宗教的差异,并尊重世界各国的语言和宗教,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第四章 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
    2.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分布地区。
    3.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能力目标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图,能从中获得语言分布的信息。
    德育目标
    使学生正确对待宗教信仰的差别,树立无神论的观念。
    ※教学重点
    1.世界上使用汉语、英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国家和地区的分布。
    2.世界三大宗教及主要分布地区。
    ※教学难点
    1.世界上6种主要语言的地区分布。
    2.宗教与文化。
    ※教具准备
    投影仪及自制投影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宗教对许多国家的历史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因而语言和宗教是重要的人文地理基础知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探讨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板书 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一、世界的语言
    [讲授新课]
    自学 投影展示自学提纲,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73第1自然段,P74图4.12“不同的语言文字”和阅读材料“世界语言知多少”。独立完成下列各题:
    1.世界上大约有多少种语言?
    2.哪六种语言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3.哪种语言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4.哪种语言是世界上使用较广的语言,也是国际上通用的语言?
    交流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就上述问题以及他们所知道的其他语言,自由发言,相互交流。使学生扩宽和加深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了解。
    板书 1.世界的主要语言——汉、英、法、俄、西、阿。
    提问 世界上最主要的这六种语言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
    活动 1.投影展示课本P75图4.13“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并让学生翻开课本后的《世界政治地图》。
    2.把学生分为6个小组,分别扮演中国人、英国人、法国人、俄罗斯人、西班牙人和阿拉伯人,让他们对照两图,结合自己对这些国家的了解,以组讨论所扮演国家人民使用的文字和语言,及其在世界上的主要分布地区,以及该国的风土人情。
    3.由组长或小组推荐的同学,代表本组上讲台指图说明所扮演国使用的文字和语言及其在世界上的主要分布地区,并介绍该国的风土人情。
    4.根据课本P75活动2的要求,教师边归纳,让学生边指图,边填表,把六种主要语言的主要分布地区一一落实到图上。
    语言
    主要分布地区
    汉语
    中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的国家
    英语
    欧洲的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
    俄语
    俄罗斯和独联体的其他许多国家
    法语
    法国、非洲的中部和西部的许多国家
    西班牙语
    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
    西亚和北非的许多国家
    提问 你能谈谈除我国之外,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的国家为什么使用汉语吗?
    启发 引导学生联系在东南亚各国的华人很多,华侨把东南亚叫做“南洋”等历史知识去探讨、自由发言,相互交流。
    点拨 教师就这一问题可作适当补充说明:东南亚的华人、华侨分布很广,人数很多,在这些国家使用汉语就不足为奇了。这主要是在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大批中国人下“南洋”谋生。他们有的在种植园、厂矿里当苦工;有的从事商业、手工业活动。现在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取得所在国的国籍,成为外籍华人,还有一部分仍保留我国国籍的华侨。他们为所在国的开发做出了贡献。我国改革开放后,他们很多人回国投资,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小结 我国的汉语不仅使用的人数最多,而且汉语和汉字还是世界上最科学、最优美的语言和文字之一,汉字书法还是高雅的艺术品。每一位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都应为之而骄傲和自豪。因此,科学规范地使用汉语、写好汉字是我们中学生的重要任务之一。
    读图 投影展示课本P77图4.15“世界三大宗教的建筑景观”(或教师出示收集的有关图片)让学生观察照片A、B、C,说说这些建筑各有什么特色?当地有没有类似的建筑物?它们是用来做什么的?分别是哪种宗教的代表性建筑物?
    辨别 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和观察,相互交流,自由发言,探讨各宗教建筑的风格和特色,学会从宗教建筑物上辨别三大宗教。
    小结 同学们谈的很好,是的,照片A是基督教的教堂,尖顶是它的特色。照片B是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圆顶是它特有的建筑风格。照片C是佛教的寺庙,佛塔是佛教建筑物的代表。它们都是教徒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人们的一种精神依托,它对人们的生活以及许多国家的历史、文化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是世界的三大宗教。那么,你对这三大宗教了解吗?想不想体验一下做教徒的感受?
    板书 二、世界三大宗教
    分组 把全班同学分为三大组,分别扮演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教徒,各组并推荐一名对本教比较了解且善于组织表演的同学,分别扮演基督教的神,伊斯兰教的阿訇,佛教的主持。说明每组要根据课文内容,在推荐同学的组织下表演本教的一次宗教活动。
    阅读 指导学生先阅读课文第1自然段,让学生了解宗教产生的原因和影响,然后阅读课文第2、3、4自然段,让学生了解三大宗教的主要分布地区及产生地;最后阅读图4.14“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宗教分布的地区差异。
    讨论 各组教徒在阅读了解本教的基础上,并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如本教的风俗习惯、衣饰特点以及一些重要节日、活动仪式等等,展开讨论,确定介绍本教的内容,表演的活动如扮演基督教的小组,可以表演去教堂在神父主持下的做礼拜活动。
    表演 各组被推荐的同学分别介绍所扮演宗教的分布地区以及相关的内容,并组织本教教徒进行活动表演。另外两组同学当观众评判。
    归纳 教师对各组的介绍和表演给予评价,并投影展示下表,让学生归纳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进行填写。
    三大宗教
    产生地区
    分布地区
    基督教
    亚洲的西部
    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伊斯兰教
    阿拉伯半岛
    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佛教
    创始于古印度,后传入亚洲
    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小结 在宗教的发展过程中吸取了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民俗、经济、哲理等诸多要素。所以,宗教发展到今天不能简单地视为迷信,而是应该看成是一种文化现象、社会现象。对信仰宗教的人不能歧视反对,应尊重信教人的信仰自由,保护宗教。
    反馈 投影展示A——D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图表示使用(汉语)语言,该语言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2.B图表示使用(英语)语言,该语言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
    3.C图表示使用(俄语)语言,该语言主要集中在(俄罗斯)国家。
    4.D图表示使用(阿拉伯语)语言,该语言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的许多国家。
    投影展示A、B、C三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1.A图是(基督)教的建筑物,该教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2.B图是(佛)教的建筑物,该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3.C图是(伊斯兰)教的建筑物,该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4.(伊斯兰)教在中国又称为回教或清真教,其教徒被称为(穆斯林)。少数民族中,信仰该教的是(维吾尔)族和(回)族。
    5.我国的藏族和(蒙古族)多信仰的喇嘛教,是(佛)教中的一派。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主要讲了两个问题:一是世界上主要的语言及其地区分布;二是世界三大宗教及其地区分布。这也是本节的两个重点。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广泛收集关于宗教的图片和文字报导等,每人自编一份宗教专版的手抄小报,在班上展出,让大家了解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课后反思:建立了探究、体验、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玩中学、学中乐、乐中学,师生共同成长进步。





















    第四章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和聚落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聚居地的总称。
    2.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能力目标
    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以及各地民居建筑的差异,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认识保护传统聚落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保护和珍惜传统聚落的意识,并把这种责任和义务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
    ※教学重点
    1.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
    2.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教学难点
    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方法
    启发、讨论、比较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1.投影仪及有关景观图片。
    2.绘制有关投影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建立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以及进行劳动生产的场所。这就是:
    板书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讲授新课]
    板书 一、乡村和城市
    1.提问:什么叫聚落?聚落可分为哪两大类?
    2.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找出答案,使学生知道聚落的概念及其类型。
    板书 1.聚落的概念及类型
    3.提问:(1)居住在乡村与城市不同类型聚落的居民所从事的生产活动有何不同?
    (2)乡村聚落按聚落中的居民所从事的生产活动又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4.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找出答案,使学生认识聚落既是人们居住的地方,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而且聚住在乡村和城市这两个不同聚落的人们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不同。
    5.读图 投影展示课本P78图4.16“人们居住在不同的聚落里”和P79图4.17“乡村与城市的景观差异”,让学生观察图片并结合自己的了解,以学习小组讨论说明乡村景观和城市景观的主要差异。
    6.启发:教师可先启发学生从房屋的密集程度、高度,道路修筑情况、商店、学校、医院等的多少,有无农田、果园、鱼塘等方面对比,说明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的主要差异。
    7.讨论:组织学生仔细观察城乡景观图片,结合教师的提示及自己对城乡的了解进行讨论,比较城乡景观的主要差异。
    8.比较:在学生口头讨论的基础上,投影展示下表,引导学生比较填写乡村与城市的景观差异。

    房屋
    道路修筑情况
    商店的多少
    学校的多少
    医院的多少
    有无农田
    有无果园
    有无鱼塘
    其他差异
    自然景观改变的大小
    密集度
    高度
    乡村
    稀疏

    稀疏






    人口
    稀疏

    城市
    密集

    密集






    人口
    密集

    9.小结:通过以上观察分析,可知乡村与城市不仅景观特征不同,而且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也不同。
    景观特征不同
    板书 2.乡村与城市的差异
    生产活动不同
    10.让学生观察课本P79图4.18“不同地方的村落景观”,并结合活动2中的提示进行辨别,使学生知道,即使同样是乡村,不同地区的景观也是不一样的。教师可适当补充一些不同地区的乡村或城市的景观资料,以开拓学生的视野。
    11.过渡: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为什么有的聚落大?有的聚落小?一个聚落为什么建在这里?而不是建在那里?这与自然环境有关系吗?
    板书 二、聚落与环境
    1.提问:(1)人们为什么要选择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的地区作为聚居地?
    (2)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有哪些?
    2.讨论:让学生阅读课文第1自然段和图4.19“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并结合自己知道的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引导学生以学习小组展开讨论,列举出课本图中所没有列举出的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其他环境因素。
    3.小结:各组学生代表发言,教师评价后补充说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除课本图中列举出来的地形、资源、土壤、水文、交通因素外,还有气候、植被、地质等因素,并让学生参照课本上的方法填入图中。
    板书 1.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
    4.提问:目前世界上的聚落为什么集中地分布在平原地区,而高山、荒漠地区就较少或没有聚落的分布呢?
    5.讨论:让学生阅读课文第2自然段和图4.20“平原区聚落众多”,并联系已学过的世界人口分布知识,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相互交流。使学生得出结论:平原地区,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历史悠久,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因此,聚落分布比较密集;而高山、荒漠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困难,因此,就少有或者没有聚落。
    板书 2.世界上聚落的分布
    6.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3自然段和图4.21“东南亚的高架屋”、图4.22“西亚的村庄”,使学生认识聚落民居建筑因受自然环境和当地居民生产活动、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和宗教信仰等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
    7.讨论:把学生分成三组,分别看图4.23“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冰屋”、图4.24“我国黄土高原上的窑洞”和图4.25“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竹楼”中作客,谈谈各自的体验感受以及这些建筑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9.归纳:各组代表在全班交流后,投影展示下表,要求学生归纳各组意见填表。


    当地的气候特点
    民居的建筑特点
    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冰屋
    严寒
    很低矮,无窗户,保温效果好
    我国黄土高原上的窑洞
    冬冷夏热
    利用黄土挖掘成窑洞,具有夏凉冬暖的功能
    我国去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竹楼
    高温多雨
    屋顶坡度陡,下部通风隔潮
    10.列举:让学生列举一些自己知道的其他地区的民居建筑,并说明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如:我国新疆地区气候干燥,风沙大,建成平顶房,其屋顶可以用来晒庄稼;我国的东北地区冬季气候寒冷,一般都建成墙体较厚有火墙、火炕的居室,那里风比较大,所以窗纸都贴在窗外等。
    板书 3.各地民居建筑的差异
    11.过渡: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聚落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人们的居住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也给人们留下了遗憾,一些传统的聚落遇到了破坏,甚至消失。因此,如何处理好聚落的发展和保护的关系,就成了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
    板书 三、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1.提问:结合你所居住的城市、小区或县城、乡村聚落发生的变化,谈谈聚落的发展有哪些主要的表现?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好处?
    2.讨论: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1自然段,并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展开讨论交流。教师根据讨论的情况给予评价归纳。
    板书 1.聚落发展的变化
    3.提问:结合所在地区有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遗址和民居等传统聚落以及它们目前的处境,说说为什么在聚落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有特色的传统聚落和民居?
    4.讨论: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2、3自然段,并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展开讨论交流。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适时引导评价,使学生知道传统聚落是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从不同侧面记录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的信息,保护传统聚落有重要意义。
    板书 2.保护传统聚落的意义
    5.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82“传统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并结合观察课本P83图4.26“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和图4.27“我国云南的丽江古城”的实例(如果当地有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实例更好),使学生了解有关世界文化遗产的知识和情况,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保护传统聚落的重要性。
    6.列举:组织学生先以学习小组互相介绍交流自己所知道的外国和我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文化遗产,并记录下各自的名称。然后让两名同学作主持,把各组的记录收起来宣读,让全班同学裁判,看看哪个组列举的多,使大家了解更多的世界文化遗产。
    7.辩论:先让学生阅读课本P83活动2,以北京城市建设中关于四合院的不同观点和做法为例(不同地区的学校,也可以用当地传统聚落中民居的开发与保护问题中的实例)。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各组选出主辩上来抽题,并组织本组同学围绕所抽题目进行讨论。然后各组阐述本组的观点和做法及其理由。继而组织四个小组之间展开相互辩论。
    8.评价:教师对于学生辩论的结果不需多讲,主要肯定学生的积极探讨态度。让学生明白对于传统聚落中民居的开发与保护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多方考虑,综合论证,才能处理好聚落的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培养学生保护、珍惜传统聚落的意识,使学生明确保护传统聚落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并要把这种责任和义务变成自觉的力所能及的实际行动。
    [课堂小结]
    根据板书概括本节知识要点
    1.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的景观和人们的生产活动存在很大的差异。
    2.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工农业生产发达的地区有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3.传统聚落是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人类应该保护具有民族特色的民居。
    ※板书设计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一、乡村和城市
    1.聚落的概念及类型
    2.乡村与城市的差异
    二、聚落与环境
    1.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
    2.世界聚落的分布
    3.各地民居建筑的差异
    三、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1.聚落发展的变化
    2.保护传统聚落的意义
    ※活动与探究
    1.请阅读下面的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武当道观变宾馆
    武当山作为道教圣地,素有“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美誉。70千米长的古建筑群,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道教古建筑群,不仅被国务院列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更于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复真观又名太子坡,为明代敕建的武当八观之一,今存殿堂道房105间,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观内有极为珍贵的楠木雕刻真武组像,有我国古代木构建筑的典型杰作“一柱十二梁”,是武当山目前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道观。
    据知情人介绍,从2001年开始,武当山文管所在“复真观”内大兴土木,对部分古建筑进行改造,扩建成了三星级宾馆——“太子养生堂”,对外提供吃、住、游、购、娱全方位服务。
    ——摘自2002年12月24日《新民晚报》
    2.请你列举出几处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并谈谈如何开发和保护这些传统聚落中的民居?
    3.爱好摄影的同学,在班里举办一次当地乡村、城市景观或传统文化聚落摄影展,让大家了解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景观差异以及当地有特色的传统文化聚落。
    课后反思:联系生活实际发掘地方地理的内容,突出了地理课程的生活价值,同时将复杂的聚落知识生动简捷的提炼出来,对学生来讲使其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解释实际的问题,同时也体现了新课改将乡土地理作为学习的基本载体这一基本理念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内容标准]
    1运用数据和实例,说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
    2知道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
    3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4说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课时目标]
    1学会运用数据、图表和实例,说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
    2通过个案分析,理解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并知道重要的国际组织及其分布。
    3理解世界各国发展与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导入:地球上有大洲、大洋之分,人们居住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
    活动一 认识“国家和地区”。
    1、 说出世界上面积位于前六位的国家?在“世界政治地图”上用铅笔圈出这六个国家。
    2、 说出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在“世界政治地图”上用铅笔圈出这十个国家。
    (小结:各国不论大小、强弱,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平等的。)
    3、 在世界政治地图上,找出跨两洲的国家,完成课本列表。
    4、 国界是国家主权范围的边界。看看图5.3中A、B、C三幅图的国界,各是以什么为主要依据划分的?
    5、 阅读地图册P36《世界的国界》,你还能找出哪些类型的国界?
    6、 阅读地图册P36《领土的模型图》,说说领土包括哪些内容?
    7、 除了以下有关领土的知识,你还知道其他有关的知识吗?大家交流一下。
    材料一:领土是一国行使主权的空间,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材料二:国与国之间有时会因领土而引发纠纷,甚至发生流血战争。
    材料三:中国一向主张通过和平的手段解决领土纠纷。




    活动二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比较。
    1、 读图5.4、图5.5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人们生活状况的差异引入:经济水平的差异。
    2、 在“世界政治地图”上找出主要发达国家。
    3、 阅读地图册P38《南北的差异》,认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布特点。并说说“南北对话”、“南南合作”的含义。
    4、 读图5.6、图5.7,说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水平的差距。
    5、 读图5.7中的B、F以及图5.8,补充介绍印度的软件产业,引导学生认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正在快速发展。
    6、 布置课后搜集当地的资料,认识当地经济水平的发展。

    活动三 认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1、 读图5.9,讨论:该公司的汽车生产与哪些国家有着密切的生产合作关系?这种生产方式有什么好处?
    2、 完成课本P93活动1。
    (小结:在经济发展中,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需要在彼此之间进行积极的交往与合作。但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合作并不是平等的。)
    3、 除了经济合作外,你还知道哪些重要的国际合作组织?比一比,谁知道的多。
    4、 课后搜集近期的国际热点问题,看看哪些国际组织参与了问题的调解和解决。
    (以上两个问题最好能组织学生编一期小报,并在班内展示、交流。)

    课后反思:对教材的重点内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布与差异,采用学生讨论、读图析图、探究学习与教师讲解相结合。对造成差异的原因则只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安排在课后搜集资料,小组讨论分析原因。
    相关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册: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全册综合教案及反思,共6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师准备,学生准备,导入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绪言:与同学们谈地理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绪言:与同学们谈地理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什么是地理,生活离不开地理,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天气及其影响,明天天气怎么样?,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