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6.6数学活动 测量距离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323723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6.6数学活动 测量距离 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323723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6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一)综合与测试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6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一)综合与测试教案,共4页。
2011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活动《测量距离》 活动思路:课前准备(室外测量)--活动评价—知识衔接--课堂活动(室内测量)--解决实际问题—玩中有学(游戏抢凳子)活动目标: 本节课是学生们在经历课前活动,运用数学知识完成室外测量任务的基础上感受数学的。1.学会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测量实际生活中的距离。2.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思考问题能力。3.通过克服困难的经历和获得成功的体验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4.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生活处处存在数学。活动形式:6人一组,合作交流活动准备:卷尺 实心球活动场景:室外测量—-操场和校园 (体育课和大课间)室内测量--- 教室 (课堂)学情分析: 学生由小学步入初中,认知能力增强,求知欲增强,动手操作能力提高。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理念。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有点厌倦,本节课采取活动课的形式,把传统的课前知识预习转变为课前活动的实际操作,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小组的合作精神,让每一位学生真正做到自己动手去测量,同时锻炼了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知识关联区:本节活动课是让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点到点的距离,点到线的距离)和生活中积累的数学知识(平行线间的距离,物高影长的比例)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也为以后步入八年级,九年级学习测量距离进行知识衔接。重难点:重点:课前与课内小组完成测量任务难点:如何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课前准备(室外测量)课前活动任务完成情况----组长展示本组课前活动表观看课前活动视频----唤起活动场景与测量过程的记忆课前活动评价: 1.你喜欢有这样的课前活动吗?为什么? 2.在测量过程中你遇到什么困难?是怎样解决的? 3.在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中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你最欣赏的是哪几个同伴? 4.你觉得在这次活动中有什么收获?----小组交流,个人发言教师总结归纳----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活动2.知识衔接回顾旧知:点到点的距离 点到直线的距离知识积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直线外一点到直线上各点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链接新知:两平行线间的距离 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成比例活动3.课堂活动(室内测量)小组合作:完成测量任务并填写课内活动表 讨论交流---如何测出教室周长大约是多少?(学生可用多种方法)活动4.知识运用趣味思考----A,B两个村庄在河L的两侧,在河上找出桥点C的位置,使桥到两村庄的距离和最短。拓展视野----蚂蚁爬行路线最短问题(小组画图展示)活动5.玩中有学游戏----抢凳子:几个学生站在一条直线上,前面放一张凳子,音乐停,看谁先坐到凳子上为赢。 游戏公平吗?为什么? 怎样修改游戏规则才合理公平? 你还想玩吗?活动6.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感想?结束寄语: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处处存在数学。活动7.课后思考拓展变式----壁虎爬行路线最短问题(小组操作交流)活动反思:上完这节精心准备的活动课后,我有很多的感触,是的,学生渴望这样的数学活动课,应该这么说,传统的数学教学过于注重数学的知识性,逻辑性,更是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学习数学的趣味性,就算是数学活动课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客观上存在轻视,消极,忽略的心理倾向。说真的,这么多年我在平时的数学活动课中,只是课堂上讲解了相关的数学知识点,几乎没有带学生走出课堂去真正的感受过活动课,就算是小组合作,也很难做到充分体验活动,总是理所当然的将学代替了做。这节活动课学生从课前活动任务的测量到课内任务的测量,学生是多么的乐意参与呀,课前将自己完成活动任务的视频交给我时,又是多么的自豪,尽管在活动过程中,离我预想的有点偏差,但学生那种积极参与,认真仔细的态度令我感动。这节课给学生设计,组织,参与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去大胆尝试,在亲身活动中尝到乐趣。为学生创设,拓展了创新思维的时控领域,使学生具有个性发展的广阔舞台,从活动中他们得到了成就感,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激情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我预感,这节课必将影响着我以后从教几十年的数学教学,我坚信,以后的教学中,我会让我的数学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让我的学生更加喜欢学数学。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第3章 代数式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究魔性“九宫格”规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上册第5章 走进图形世界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重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 有理数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材解读,重点难点,课前准备,先学任务,活动四,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