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课时教案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约分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约分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书第65页例4。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
2.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归纳、概括出最简分数的概念及约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地对分数进行约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提问:你能很快找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吗?
9和1815和217和94和2420和2811和13
2.提问:你是怎样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有几种情况?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小结: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时,有两种特殊情况:一种是两个数成倍数关系,较小的数就是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另一种是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4:把2430化成分子和分母比较小且分数大小不变的分数。
(1)学生先尝试,引导学生想出多种方法进行约分。
方法一:用分子、分母的公因数,逐次去除分子和分母。
2430=24÷230÷2=12151215=12÷315÷3=45
方法二:用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分别去除分子和分母。
2430=24÷630÷6=45
(2)教师:怎样进行约分?
引导学生概括出方法:用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1除外)去除。
(3)指出:像这样,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板书)
约分时还可以怎样写呢?请同学们自学教科书第65页的例4。试着自己写一写。学生汇报约分的写法,教师板书。
2.教师:45的分子和分母有什么关系?(学生观察后汇报:45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
教师指出: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强调约分时,要约成最简分数)
三、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叫最简分数和怎样约分。在约分时,可以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分别去除分子和分母,直到约成最简分数为止;也可以直接用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去除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得到最简分数。用第二种方法比较简便,但是,必须要能看出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
【板书设计】
约分
2430=24÷230÷2=12151215=12÷315÷3=452430=24÷630÷6=45
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是约分,它是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直接运用,与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等概念密切相关。在本课教学中,我关注学生探究活动的空间,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比较计算结果的过程中认识最简分数,理解最简分数的含义,引导他们在活动中通过观察、判断、比较、归纳等方式,经历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约分约分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复习导入,新课讲授,课堂作业,课堂小结,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约分优秀第4课时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系统梳理,针对练习,巩固练习,拓展延伸,课堂总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版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约分约分精品第3课时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预习反馈,探索新知,巩固练习,拓展提升,课堂总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