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中考第二次练兵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你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准确的,1~12小题每小题2分。13~16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现象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披荆斩棘 B.星火燎原 C.死灰复燃 D.百炼成钢
2.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提出逐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实施“低碳生活、高质量发展”,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为满足社会用电需求,大力发展燃煤火力发电 B.燃烧农作物秸秆以增加土地肥效
C.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D.节假日燃放烟花爆竹增加节日气氛
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甲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B.
C.D.
5.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氧化物:CuO、NaNO3 B.碱:Ba(OH)2、C2H5OH
C.混合物:空气、生理盐水 D.酸:H2SO4、Ca(HCO3)2
6.幸福需要辛勤的劳动来创造。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7.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火箭燃料
B.pH>7的溶液呈碱性,则碱性溶液的pH一定大于7
C.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分子的体积增大
D.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8.下列关于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CO2可以使干石蕊纸花变红
B.金刚石、石墨和C60的性质相似
C.CO与CuO反应,利用了CO的氧化性
D.利用木炭来吸附一些食品和工业产品里的色素
9.科研人员制备了一种纳米催化剂,二氧化碳和水在其表面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在反应前后发生变化 B.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发生变化 D.生成物的化学式是CH4O
10.下列事实用化学观点解释正确的是
A.修车师傅用汽油清洗手上油污一一利用乳化原理
B.酒香不怕巷子深一一分子在不断运动
C.现代工业生产使用催化剂一一催化剂能提高总产量
D.烧火时将木柴架空燃烧会更旺一一增大氧气的浓度
11.下列有关灭火的知识,错误的是
12.“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海鲜以延长保质期
B.常吃水果、蔬菜,可以预防坏血病
C.在食盐中添加碘可以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D.冬季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时要注意通风,防止CO中毒
13.逻辑推理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复分解反应有水、气体或沉淀生成,所以有水、气体或沉淀生成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C.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所以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D.含氢元素的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一定生成水,所以燃烧生成水的可燃物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14.下列除杂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15.将下列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的值是18 B.甲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反应过程中乙、丁的质量比是8:19
16.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纯净物,它们的关系如图(“一”表示相连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B+A、B+D两两反应均能生成盐和水
B.物质A+E反应,生成物中一定有沉淀产生
C.由题意推测,物质A+D也可以反应,生成盐和水
D.物质B和其它四类物质发生的反应均属于复分解反应
二、理解与应用(30分)
17.(5分)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宏观角度看,氯化纳由组成:从微现角度看,钠、氯气、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
(2)右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填字母序号)
微粒A在化学反应中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与微粒D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18.(5分)化学知识在疫情防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预防新冠肺炎,要保持均衡膳食,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某同学的营养早餐是:豆浆、馒头、鸡蛋、苹果。其中馒头所提供的营养物质为。
(2)医用一次性口罩内层为熔喷布,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口罩鼻梁上的金属条通常采用铝条,铝条耐腐蚀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过氧乙酸溶液是常用的消毒液。过氧乙酸(C2H4O3)无色且有辛辣味:具有强氧化性,温度稍高即分解放出氧气并生成醋酸(C2H4O2),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19.(5分)化学与生活、环境、能源、材料等密切相关。
(1)“垃圾分类,人人有责”,下列可回收垃圾的主要成分是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填序号)
A.废弃纸箱 B.塑料瓶 C.铝质易拉罐
(2)人们常用“84”消毒液对各场所进行消毒,它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1O),分析次氯酸钠的构成,写出次氯酸的化学式。
(3)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C2H5OH作为汽车燃料,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请写出乙醇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2021年从三星堆出土了大量表面有一层“绿色物质”的青铜器,研究人员将“绿色物质”隔绝空气加热,发现它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由此得出组成“绿色物质”的元素有(填元素符号)。
20.(5分)2021年5月,“天问一号”搭载祝融号火星成功着陆火星。
(1)火星车使用的新型镁锂合金属于(填“金属”或“复合”)材料,实现了探测器的轻量化。
(2)火星车热控材料一一纳米气凝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化学式为,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3)火星车集热窗内装有正十一烷(C11H24),此物质属于(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4)火星车的动力来源于太阳能,人类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还有(写一种)。
21.(5分)研究物质的溶解对于生产、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下表是氯化纳和氯化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1)由表中数据可知,氯化钠属于物质(填“易溶”“可溶”“微溶”或“难溶”)。
(2)由表中数据可知,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
(3)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若使烧杯B中的溶液达到饱和,至少需再加入gKC1:降温至20℃时,烧杯C中会出现的现象是。
(4)20℃时,将装有饱和碳酸钠溶液(底部有碳酸钠粉末)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底部的粉末减少,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填字母序号)。
A.氢氧化钠 B.碳酸钙 C.硝酸铵 D.氯化钠
22.(5分)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极为广泛。
(1)下列生活用品利用金属良好导热性的是。(填序号)
a.镀铬水龙头 b.铸铁暖气片 c.黄铜钥匙
(2)我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铜盐溶液里的铜能被铁置换,这一方法是湿法治金技术的起源,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焊接钢轨的反应原理是铝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先成铁和氧化铝,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23.(11分)下图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图甲中玻璃棒的作用是,玻璃棒的下端应靠在漏斗中的处。
(2)图乙是电解水的实验,a端为电源(填“正”或“负”)极,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3)图丙A中的现象是;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该实验说明。
24.(11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探究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原理,请你一起完成实验探究。
实验一:在5mL稀盐酸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边滴边振荡,直至滴完5mL碳酸钠溶液。
现象:开始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无气泡产生。写出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如入2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则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写全才得分)。
实验二:在5mL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滴完5mL稀盐酸。
现象:整个实验过程无气泡产生。
【提出问题】用量相同的两种反应物,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为什么不一样呢?
【查阅资料】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
盐酸过量时,反应生成NaC1、CO2和H2O:
盐酸不足时,产物是NaC1和NaHCO3
【假设猜想】实验二结束后,试管中溶液的溶质有哪些?
猜想1:NaCl、Na2CO3和NaHCO3
猜想2:
猜想3:NaCI
猜想4:NaC1和HCI
小明认为猜想3和4明显不合理,理由是。
【实验探究】实验二结束后,将试管中溶液分成三等份,分别做下列三个实验。
【交流反思】用量相同的两种反应物,滴加顺序不同,现象和产物可能都不一样。
四、计算与分析(12分)
25.(12分)实验室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1)某兴趣小组打算用如图所示的整瓶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需加水g。
(2)在配制过程中,他们发现试剂瓶内壁附着不少气泡,由此推断该瓶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30%,依据是。
(3)为测定该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他们取23.2g该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并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不同时间电子秤的读数如下表所示(不考虑H2O逸出):
请回答:
①反应生成氧气的总质量为g。
②该瓶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
2022 年九年级第二次练兵考试
化学试题 答案
一、1~12 小题每小题 2 分,13~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
二、理解与应用(除有标注的和每个化学方程式 2 分外,其余每空 1 分,共 30 分。)
17.(5 分)(1) 钠、氯两种元素(或“Na、Cl”或“钠元素和氯元素”均可) 氯气(或“Cl2”均可) (2)①AC ②得到 AlCl3
18.(5 分)(1)糖类 (2)(3)
19.(5 分)(1)B (2)HClO (3) (4)C、H、O、Cu
20.(5 分)(1)金属 (2)SiO2 +4 (3)有机物 (4)风能(核聚变能、地热能等写一种即可)
21.(5 分) (1)易溶 (2)增大 (3)2.0 有晶体析出(只要含“有晶(固)体” 或“有粉末”或“变浑浊”即可) (4)A
22.(5 分) (1)B (2)(3)
三、实验与探究(除有标注的和每个化学方程式 2 分外,其余每空 1 分,共 22 分。)
23.(11 分)(1)引流 三层滤纸 (2)负
(3)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
CO2的密度比空气大(1 分);CO2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1 分)
24.(11 分)【实验一】 Na2CO3和 NaC1
【假设猜想】NaCl 和 NaHCO3 实验过程无气泡生成
【实验探究】Cl- CaC12(可溶性钡盐和钙盐均得分) 稀盐酸(用硫酸、硝酸、醋酸或Ca(OH)2、Ba(OH)2) 有气泡(选酸时)或有沉淀(选碱时) 化学方程式略,合理即可
四、计算与分析 (12 分)
25.(12 分)
(1)2500(2 分) (2)过氧化氢溶液常温下即可分解产生氧气(2 分) (3)①3.2(2 分)
②解:设该瓶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x
······················2 分
68 32
x 3.2g
68:32= x:3.2g
x=6.8g·······························2 分
该瓶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 分
答:(略)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利用活性炭自制简易净水器
活性炭具有还原性
B
用布擦干淋湿的自行车
铁部件潮湿易生锈
C
用食醋清除水壶内壁的水垢
醋酸能与水垢反应
D
用发酵培制糕点
NaHCO3能产生CO2
选项
情景
灭火方法
灭火原理
A
森林着火
开辟隔离带
隔离可燃物
B
炒菜时油锅着火
用锅盖盖灭
隔绝氧气
C
楼房着火
用水浇灭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
酒精洒在桌上起火
用湿抹布盖灭
隔绝氧气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加入的除杂试剂及方法
A
铁粉(碳粉)
O2、加热
B
NaOH溶液Ca(OH)2
通入CO2气体、过滤
C
FeCl2溶液(CuCl2)
加过量铁粉、过滤
D
NaCI溶液(FeCl3)
加过量NaOH溶液、过滤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1
10
27
4
反应后质量/g
1
a
0
23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NaCI
35.7
36.0
36.6
37.3
38.4
KCI
27.6
34.0
40.0
45.5
51.1
序号
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1
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再加入稀硝酸溶液,沉淀不消失
溶液中含(写离子符号)
实验2
加入溶液,无沉淀产生
猜想1不成立
实验3
加入,有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猜想2成立
反应时间/min
0
1
2
3
4
5
6
锥形瓶+瓶内物质的总质量/g
320.00
318.78
317.56
316.8
316.80
316.80
316.80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C
D
B
C
A
B
D
D
B
C
A
D
C
B
A
2022年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中考第二次练兵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中考第二次练兵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理解与应用,实验与探究,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中考第二次练兵考试(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1年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中考第二次练兵考试(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文件包含首发预约山东省陵城区2021年九年级第二次练兵考试化学试题doc、2021年九年级第二次练兵考试化学试题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中考第二次练兵(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1年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中考第二次练兵(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理解与应用,实验探究,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