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届中考化学冲刺猜题卷 重庆专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中考化学冲刺猜题卷 重庆专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中考化学冲刺猜题卷 重庆专版满分7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22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只有一个地球”,聚焦可持续生活,致力于实现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主题理念的是( )A.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 B.生活垃圾分类投放C.提倡广泛使用一次性餐具 D.禁止燃放烟花爆竹2.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着卓越的智慧和创造力。下列古代发明和创造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甲骨刻字 B.水车灌溉 C.湿法炼铜 D.纺纱织布3.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图中的X、Y、Z分别表示混合物、纯净物、单质中的一种,则下列物质属于X范围的是( )A.高锰酸钾 B.冰水混合物 C.洁净的空气 D.液氧4.下列二氧化碳的用途既与它的物理性质有关,又与它的化学性质有关的( )A.制干冰 B.温室中作气体肥料 C.作化工原料 D.灭火5.合理施用化肥可提高农作物产量。小张家种植的水稻出现了倒伏现象,你认为可以施用的化肥是( )A. B. C. D.6.过氧化钙()常用作鱼塘增氧剂,将过氧化钙放入水中,会放出氧气同时生成另一种物质,该物质可能是( )A. B. C. D.7.2021年7月,新冠病毒的变异体德尔塔病毒在整个欧洲大规模传播。75%的酒精可杀灭新冠病毒,酒精溶液中的溶剂是( )A.乙醇 B.白醋 C.水 D.食盐8.七氟丙烷()灭火剂容易汽化不留残渣,适用于电器、精密仪器、图书档案等灭火,根据上述信息可以推测七氟丙烷具有的性质是( )A.导电性 B.腐蚀性 C.不助燃 D.沸点高9.连花清瘟胶囊可用于治疗流感。没食子酸(化学式为)是其成分之一,下列有关没食子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没食子酸溶液pH>7 B. 一个没食子酸分子中含有3个氢分子C.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D. 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6:510.重庆享有“山水之城,美丽之都”的美誉,长江、嘉陵江穿城而过。下列关于江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滤可除掉江水中的所有杂质 B.明矾可对江水进行消毒C.活性炭可促进江水中悬浮物的沉降 D.可用肥皂水鉴别江水属于硬水还是软水11.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12.随着科学发展,新能源的开发不断取得突破。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图中微粒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物质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 B. 丁的化学式是C. 该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D. 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13.2022北京冬奥会将秉持“科技冬奥”,使用多种“黑科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颁奖礼服:用石墨烯发热材料抵御严寒,石墨烯由碳原子构成B.“飞扬”火炬:首次采用氢气做燃料生成水,实现零污染C.“冰丝带”:利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该过程是物理变化D.火炬机器人:水下对接呈现的水火相融,说明燃烧可以不需要氧气14.天地共迎冬奥,空间站“变”出奥运五环。2月3日的天宫课堂,航天员王亚平表演的“魔术”里,五环的其中一环先加入碳酸钠溶液,然后加入溴百里酚蓝试剂,呈现出鲜亮的蓝色。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 B.指示剂变色属于化学变化C.溴百里酚蓝可作为一种酸碱指示剂 D.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蓝15.下列有关实验方案,说法正确是( ) 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鉴别和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B除去中 KCl 少量的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鉴别与CaO取样,加入稀盐酸D除去NaOH 溶液中少量的加入适量溶液,过滤16.烧杯中盛有和HCl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滴加的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a段溶液的pH不变 B.a~b段产生两种沉淀C.b~c段发生两个反应 D.c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有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21分)。17.(4分)用化学用语填空:(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_________________。(2)铁强化酱油因添加了_________________可预防贫血病。(3)锌离子 _________________。(4)含有60个碳原子的分子 _________________。18.(5分)新冠疫情期间,增强体质、做好防护是抗疫的有效方法:(1)戴口罩。制作口罩常用的聚丙烯属于___________(填“合成”或“金属”)材料;活性炭口罩能有效阻隔空气中的氨、苯、甲醛等气体,其功能比普通口罩强大,原因是活性炭具有___________性。(2)测体温。体温计中汞柱上升的微观解释是温度升高,微粒间空隙___________。(3)勤消毒。用于教室消毒的过氧乙酸化学性质不稳定,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4)讲营养。午餐食用米饭、红烧肉、青菜、牛奶,其中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是_______。19.(4分)如表是氯化铵和氢氧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温度/℃010203040506070溶解度/g29.433.337.241.445.850.455.060.2NaOH4251109119129145174299(1)氯化铵和氢氧化钠的溶解度曲线____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相交。(2)50℃时,向100g水中加入150g氢氧化钠固体,充分搅拌后,恢复至50℃,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3)70℃时,等质量的饱和氯化铵、氢氧化钠溶液分别降温至20℃,析出晶体较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4)烧杯A中是70℃时含有100g水的氯化铵不饱和溶液,经过如图的变化过程(整个过程中不考虑水分的蒸发),则C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g。20.(4分)2021年5月15日,中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它应用的新型镁锂合金材料是由西安四方超轻材料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为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则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2)图2为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②和③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俗名是___________。(3)锂原子(Li)在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锂离子,写出锂离子的符号:______________。21.(4分)工业上以稀硫酸、氧化铁、铜粉为原料制备硫酸铜的流程如下:已知:①;②易被氧化成(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_。(2)溶液Ⅱ中溶质的成分是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3)红褐色沉淀加热时,生成和一种常见的氧化物,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4)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11分)22.(5分)根据如图实验装置,请回答。【资料】HCl极易溶于水(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2)实验室利用装置B 和 C 组合加热固体混合物来制取并收集纯净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判断已经收集满的现象是_________。(3)查阅资料:常温下,氯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难溶于饱和食盐水的有毒气体,可利用固体与浓盐酸加热制取。实验室制取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填标号,请在 A-E 之间选择),若在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之间连接装置 F,与不连装置F相比,其优点为_________。(4)装置D 可用于气体的收集,用该装置收集,气体应该从__________口进(填“a”或“b”)。23.(6分)2021年12月9日,我国“天宫课堂”第一课成功授课。兴趣小组同学对其中的“泡腾片实验”很好奇,于是一起开展如下探究。【查阅资料】某品牌维生素C泡腾片主要成分如图一,其溶于水会产生许多气泡(如图二)。探究一:维生素C泡腾片溶于水后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实验1】将产生的气体收集在集气瓶中,滴入适量澄清石灰水,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1】产生的气体是______。探究二:维生素C泡腾片固体会产生气体吗?【实验2】取一片泡腾片于玻璃杯中,观察到______。再向杯中加入少量水,立即产生大量气泡。【结论2】维生素C泡腾片固体不会产生气体。探究三:维生素C泡腾片加到其他液体中会产生大量气体吗?【实验3】分别取等体积的95%的酒精、大豆油于两个玻璃杯中,各放入一片泡腾片。观察到95%的酒精中的泡腾片表面几乎没有气泡产生,大豆油中的只有一点点气泡产生。【结论3】______。【结论分析】(1)根据泡腾片的主要成分,同学们认为气体是碳酸氢钠与柠檬酸反应生成的。已知柠檬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若其化学式可表示为,则碳酸氢钠与柠檬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复分解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水溶液中离子间相互结合产生______。所以,泡腾片放入水中会解离出离子,离子间相互反应而产生气体。【评价反思】维生素C泡腾片的保存注意事项是______。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个小题,共6分)24.(6分)叠氮化钠()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的安全气囊中、已知叠氮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氢叠氮酸()是一种可溶于水的无色液体。小童将15g叠氮化钠样品(假设杂质只有)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请计算:(1)氢叠氮酸中氢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2)求所得溶液中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3)若要将所得溶液中的质量分数变为8%,求需要加入水的质量。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可以防止水污染,A选项符合;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既能将可回收物重新利用,节约资源,又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B选项符合;广泛使用一次性餐具,既浪费资源,又增加了垃圾的产生,造成环境污染,C选项不符合;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粉尘,造成大气污染,所以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有利于环境保护,D选项符合。2.答案:C解析:甲骨刻字、水车灌溉、纺纱织布的过程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湿法炼铜指的是将铁浸泡在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单质铜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3.答案:C解析: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题图可知,X表示混合物、Y表示纯净物、Z表示单质。高锰酸钾属于化合物;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有水这一种物质,属于化合物;洁净的空气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液氧属于单质。故选C。4.答案:D5.答案:C解析:水稻出现了倒伏现象,可以施用钾肥增强水稻的抗倒伏能力,中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6.答案:D7.答案:C解析:75%的酒精溶液是乙醇的水溶液,有水时,不管量多量少,一般把水看作溶剂,所以75%的酒精中,乙醇是溶质,水是溶剂;只有C符合题意。故选C。8.答案:C9.答案:C解析:A、没食子酸溶液pH<7,故选项说法错误; B、没食子酸分子中不含有氢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没食子酸(化学式为)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7):(1×6):(16×5)=42:3:40,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故选项说法正确;D、没食子酸(化学式为)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7):(1×6):(16×5)=42:3:40,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10.答案:D解析:A、过滤可除掉江水中不溶性杂质,错误;B、明矾可加速水中悬浮颗粒物沉降,错误;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除去水中色素和异味,错误;D、硬水是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鉴别硬水和软水可以使用肥皂水,泡沫较少浮渣较多的是硬水,泡沫较多浮渣较少的是软水,故可用肥皂水鉴别江水属于硬水还是软水,正确。故选D。11.答案:D解析:用橡皮塞塞住试管时,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面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A错误;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B错误;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C错误;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D正确。12.答案:B解析:由微观示意图可知:氢气与二氧化碳在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和冰,该反应化学方程式:.A、乙物质是二氧化碳,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碳元素化合价为+4价,说法错误;B、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个数和种类不变,丁的化学式是,说法正确;C、两种化合物彼此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该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说法错误;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变少,说法错误;答案:B。13.答案:D解析:A、石墨烯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由碳原子直接构成,选项正确;B、氢气做燃料燃烧后只生成水,不产生有害气体与烟尘,能够实现零污染,选项正确;C、利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正确;D、水下对接呈现的水火相融,是燃料与氧气在水下接触发生燃烧的现象,也需要氧气参加反应,选项错误,故选D。14.答案:D解析:A、碳酸钠俗名纯碱,苏打,故选项说法正确;B、不同的指示剂变色过程,是酸碱指示剂和酸、碱等发生了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C、溴百里酚蓝遇到酸碱性溶液可以显示不同的颜色,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故选项说法正确;D、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可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而不是变蓝色,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15.答案:C解析:A、和加入熟石灰研磨,都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无法鉴别,说法错误; B、除去中KCl少量的,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的是二氧化锰,滤液蒸发结晶得到的是氯化钾,说法错误;C、鉴别与CaO,取样,加入稀盐酸,有气泡生成的是碳酸钙,没有气泡生成的是氧化钙,可以鉴别,说法正确;D.除去NaOH溶液中少量的加入适量溶液,碳酸钠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过滤除去碳酸钙,溶液中有氢氧化钠和氯化钠,引入新的杂质,说法错误;答案:C。16.答案:B解析:0~a过程中,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氢离子减少,溶液酸性减弱,pH增大,A不正确;a~b段沉淀质量增幅增大,说明HCl反应完全,和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镁沉淀,B正确;b~c段发生一个反应,即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C不正确;c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没有,D不正确。17.答案:(1)(2)Fe(3)(4)解析:(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化学式为:;(2)铁元素可以预防贫血,化学式为:Fe;(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锌离子表示为;(4)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含有60个碳原子的分子表示为。18.答案:(1)合成;吸附(2)变大(3)(4)青菜解析:(1)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属于三大合成材料,聚丙烯属于热塑性塑料,为合成材料;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2)水银温度计测体温利用的是温度升高体温计中汞柱上升,微观解释是温度升高,微粒间空隙会变大。(3)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碳、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8、6,反应后碳、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8、4,故1个X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化学式为:。(4)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维生素,米饭中富含糖类,红烧肉、牛奶中富含蛋白质,故所给定的食物中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是青菜。19.答案:(1)不能(2)29:20(3)氢氧化钠或NaOH(4)137.2解析:(1)因为在每一相同温度下,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都比氯化铵的大,所以氢氧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始终会在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上面,因此两条曲线不能相交。(2)50℃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为145g,所以在此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145g氢氧化钠,因此加入的150g氢氧化钠只能溶解145g,所以此时的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45g:100g-29:20。(3)氢氧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氯化铵的大,所以降温后,氢氧化钠的溶解度减小的幅度大,因此将70℃的等质量的饱和氯化铵、氢氧化钠溶液分别降温至20℃,析出晶体较多的是氢氧化钠溶液。(4)烧杯A中是70℃时含有100g水的氯化按不饱和溶液,降温到20℃后得到C溶液,溶液中有溶质析出,说明此时溶液为20℃的氯化按的饱和溶液,而降温后,溶剂质量没变,仍为100g,根据表格中的信息,20℃时,氯化按的溶解度为372g,所以此时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为37.2g,则C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100g+372g-137.2g。20.答案:(1)24.31(2)①④或④①;生石灰(3)解析:(1)在元素周期表单元格中,最下方的数字表示的是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2)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所以属于同种元素的是①④;②和③对应的元素为氧元素和钙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钙,俗名为生石灰。(3)锂原子在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锂离子,符号为。21.答案:(1)过滤(2)(3)(4)氧化铁解析:(1)操作①能将沉淀与溶液分离,操作①的名称是过滤。(2)氧化铁与过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Cu与反应生成和,易被氧化成,在热空气的作用下,硫酸亚铁溶液氧化为硫酸铁,由于稀硫酸是过量的,则溶液Ⅱ中溶质的成分是硫酸铁、硫酸铜,其化学式为。(3)红褐色沉淀是生成的氢氧化铁,加热时生成和一种常见的氧化物,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生成的氧化物是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在流程图中,氧化铁既是某个反应的反应物,也是另一个反应的生成物,可循环利用。22.答案:(1)长颈漏斗 (2); 瓶口有大气泡冒出 (3) ED;除去氯化氢气体 (4)b解析:(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2)实验室利用装置B和C组合加热国体混合物来制取并收集纯净的氧气,反应药品为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并且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验满方法是瓶口有大气泡冒出。(3)利用二氧化锰固体与浓盐酸加热制取氯气,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力加热,故发生装置选择:E;常温下,氯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难溶于饱和食盐水的有毒气体,故收集装置选择:D;利用二氧化锰固体与浓盐酸加热制取,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使产生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气体,该装置导出的气体中所含的杂质气体有: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若在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之间连接装置F,与不连装置F相比,其优点为可以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氯化氢气体。(4)装置D可用于气体的收集,用该装置收集氢气,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氢气应该从短管进入。23.答案:二氧化碳;;无气体产生;维生素C泡腾片分别加到95%的酒精、大豆油中不会产生大量气体;;气体、沉淀或水;应在阴凉干燥处密闭保存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结合各探究过程分析解答。①由题知维生素C泡腾片主要成分是:维生素C、碳酸氢钠、柠檬酸,泡腾片溶于水时碳酸氢钠和柠檬酸发生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填:二氧化碳。②取一片泡腾片于玻璃杯中,泡腾片中的碳酸氢钠、柠檬酸中的离子未解离出来,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不能结合,所以无气泡产生;向杯中加入少量水,碳酸氢钠、柠檬酸会解离出大量自由移动的离子,水溶液中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结合生成气体,观察到立即产生大量气泡,故填:无气泡产生。③在等体积的95%的酒精、大豆油中各放一片泡腾片,其中碳酸氢钠、柠檬酸不能解离出或解离出很少碳酸根离子、氢离子,因此酒精中的泡腾片表面几乎没有气泡产生 ,大豆油中泡腾片表面只有一点点气泡产生。故填:维生素C泡腾片分别加到95%的酒精、大豆油中不会产生大量气体。④碳酸氢钠与柠檬酸反应生成柠檬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⑤复分解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水溶液中离子间相互结合产生气体、沉淀或水,故填:气体、沉淀或水。⑥通过以上探究可知,维生素C泡腾片溶于水会产生大量气泡,所以应在阴凉干燥处密闭保存,故填:应在阴凉干燥处密闭保存。24.答案:(1)1:42(2)14.1%(3)87.5g解析:(1)氢叠氮酸中氢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14×3)=1:42。(2)解:设叠氮化钠质量为,生成硫酸钠质量为。 =13g,=14.2g的质量分数 答:所得溶液中的质量分数14.1%。(3)若要将所得溶液中的质量分数变为8%,求需要加入水的质量答:需加水87.5g。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届中考化学冲刺猜题卷 河北专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镉是一种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元素,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合理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中考化学冲刺猜题卷 江西专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选择与填充题,填空与说明题,实验与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中考化学冲刺猜题卷 陕西专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事实用化学观点解释正确的是,甲、乙试管中各盛有1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