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9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9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识字解词,初读课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9课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会读“闻、名、景”等14个生字,会写“南、部、些”等9个生字。能力、方法培养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黄山奇石的独特和美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黄山奇石的栩栩如生,感受拟人、比喻的描写手法。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黄山奇石的独特和美丽。教学难点: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黄山奇石的栩栩如生,感受拟人、比喻的描写手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黄山四绝吗?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最为著名,号称“天下四绝”。今天,让我们去欣赏一下黄山的四绝之一——黄山奇石吧!(出示课件) 知识链接: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是我国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风景秀丽,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著名,并称“黄山四绝”。七十二峰各具特色。有玉屏楼、半山寺、天都峰、莲花峰、仙人洞等名胜古迹。为世界地质公园、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列入《世界遗产名录》。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黄山奇石》二、识字解词1.学生自读课文。(课件出示) 提出要求:(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第一行生字 (课件出示) wén míng jǐng qū shěng闻 名 景 区 省 bù xiù yóu qí xiān 部 秀 尤 其 仙 jù wèi zhù xíng zhuàng巨 位 著 形 状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课件出示生字组词。(2)开展读字游戏。 开火车读,再读。小老师领读,齐读。(3)出示认读生字组词。(课件出示)wén jǐng qū shěng bù 闻名 景 区 安徽省 南部Xiù yóu qí xiān jù 秀丽 尤 其 仙桃石 巨石Wèi zhù míng xíng zhuàng 一位 著名 奇形怪状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借助拼音,自由小声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不添字、不掉字,读时注意生字中的翘舌音、后鼻音和多音字“省、都、弹、还”的读法.多音字认读。省:shěng (省会)xǐng (反省)都:dū (天都峰)dōu(都是)弹:tán (弹琴)dàn(弹弓)还:huán (归还)hái (还有)5.理解词意(可以多种形式,借助语境,引导学生理解词意),并造句。【闻名】:有名。造句:红军的两万五千里长征闻名世界。【秀丽】景色清秀美丽,非常奇妙。造句:五彩池的景色秀丽神奇。【尤其】表示更进一步。造句:黄山景色秀丽,尤其是云海,美丽极了。【陡峭】山势坡度大,好像直上直下似的。造句:运动员能登上陡峭的山崖,真是了不起。【翻滚】本课指云上下滚动。造句:一阵狂风过后,天空中乌云翻滚,雷声大作。【奇形怪状】不同寻常的,奇奇怪怪的形状。造句:在石灰岩洞里,到处是奇形怪状的钟乳石。二、生字书写出示生字:南 部 些 巨 位 每 升 闪 狗指导写字:(1)师范写,重点指导“南 部 些 巨 位 每 升 闪 狗”并讲述,组词、造句、指导:南 nán 书写指导:首笔“一”宜短,稍向上斜,“冂”写的稍宽。 结构:上下部首:十 组词:南部 南方 造句:从南面看千佛山,倒映在水中很是壮观。 部 bù 书写指导:左宽右窄,“阝”写的稍偏下。 结构:左右 部首:阝 组词:南部 内部 造句:济南南部山区有很多个景点。 些 xiē 书写指导:“此”写的宜宽,“二”上横短。下横长。但比“此”窄。 结构:上下部首:二组词:那些 一些 造句:那些气球多漂亮啊。 巨 jù 书写指导:外框包住里框,长 横居中,竖折要直。 结构:半包围部首:十 组词:巨石 巨浪 造句:古代人类留下了神秘的巨石阵。 位 wèi 书写指导:左宽右窄,“立”的第三笔是点。 结构:左右 部首:亻 组词:一位 诸位 造句:李叔叔是一位医生。 每 měi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土”作为部首,最后一笔变为点。 结构:上下 部首:母 组词:每当 每回 造句:每当太阳升起时,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就开始了。 升 shēng 书写指导:撇短,横长且在横中线上,竖为悬针竖。 结构:独体 部首:十 组词:升起 升旗 造句:我看到国旗在赛场上升起高兴极了。 闪 shǎn 书写指导:第一笔点在左上格,第三笔是横折钩。 结构:半包围 部首:门 组词:闪闪 电闪雷鸣 造句:国旗上的五颗星星金光闪闪,非常美丽。 狗 gǒu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句”的口字宜小。 结构:左右部首:犭 组词:天狗 看门狗 造句:我们家的小狗太可爱了。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课件出示)提出要求。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严格按笔顺描写。(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过渡:让我们把这些字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3.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你们掌握的可真不错,那同学们齐声朗读我们的课文,看看这篇课文分为几部分?四、理清层次,分段 边读边想,每一部分写了什么?【出示课件】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引出奇石。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详细描写奇石。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略写奇石,总结全文。同学们齐读一下。整体感知内容。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再读课文。 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 读文后,讨论交流,展示交流,填空。本课生动地介绍了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有趣的奇石、怪石。课堂练习1.读拼音,写字词。 nán bù yì xiē jù dà yí wèi měi tiān shànɡ shēnɡ shǎn shǎn tiān ɡǒu 2.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空。秀丽 美丽(1)中外闻名的黄山风景区,景色( )神奇。(2)松鼠是一种( )的小动物,很讨人喜欢。参考答案:南部 一些 巨大 一位 每天 上升 闪闪 天狗2.秀丽 美丽课堂小结: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我们从读中感受到了黄山风景区自然景观的美丽壮观,真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创造!板书设计:黄山奇石闻名 景区 安徽省 南部 秀丽 尤其 仙桃石 巨石 一位 著名 奇形怪状教学反思:语文课就是应该始终围绕语文学习的目标—识字、写字、朗读等,始终运用语文学习的手段,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感受语言的魅力,体会语文的味道。 对词语的理解这一部分,我提示了一些方法,在具体的语言情况中理解,通过比较进行理解,用词语说话等多种方法理解,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选择。词语的理解是学习语文的重点,逐步引导学生自己体会词语的意思,通过慢慢引导,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 第9课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复习巩固认读本课的生字、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能力、方法培养目标: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黄山奇石的栩栩如生,感受拟人、比喻的描写手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反复阅读、分析、理解课文,结合图片想象其他奇石的形貌,并且培养对黄山的向往之情和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黄山奇石的栩栩如生,感受拟人、比喻的描写手法。教学难点:通过反复阅读、分析、理解课文,结合图片想象其他奇石的形貌,并且培养对黄山的向往之情和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同学们,课前通过大家搜集的资料,我们已经知道黄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现在让我们一起跟着作者的脚步,去看看黄山的奇石。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黄山奇石》。板书:妈妈睡了2.再来看一下这些字词你还认识吗?wén jǐng qū shěng bù 闻名 景 区 安徽省 南部xiù yóu qí xiān jù 秀丽 尤 其 仙桃石 巨石wèi zhù míng xíng zhuàng 一位 著 名 奇形怪状 讲授新课:(一)(出示音频)同学们边听边思考:为什么把黄山的石头称为“奇石”?生听课文录音。 1.“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的南部。” “闻名中外”一词表明了什么? “闻名中外”表明了黄山风景区在世界上的地位,这句话还黄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 仿写: 试着写出几个和“闻名中外”意思相近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驰名中外 举世闻名 名扬四海 “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秀丽神奇”一词写出了什么? “秀丽神奇”写出了黄山景色的特点,强调了怪石的“有趣”。 “就说‘仙桃石’吧, 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你从这句中体会出了什么?把“仙桃石”比喻成“大桃子”,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仙桃石”的形状。“仙桃石”原本是静止的, “飞”和“落”这两个动作描写,将石头写“活”了。 阅读方法解密:认识比喻 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 用和它有相似点的事物或道理打比方,叫比喻。 一般要用具体的、浅显的、人们比较熟悉的事物 比那些抽象的、深奥的、陌生的事物。 判断:借助比喻词“像”“似”“仿佛”等来判断。 拓展:大象的耳朵像扇子。 “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找出句中的动词,你体会到了什么? “抱” “蹲” “望” “一动不动” 等动词,把这块形状像猴子的奇石写得活灵活现,突出了“猴子观海”的有趣。 仿写: 请你也用连续用几个动词,写一句话,来描写你熟悉的一种小动物的动作。 示例:小猫轻悄悄地走过去,蹲下身子,眼睛紧 紧盯着笼子里欢蹦乱跳的小鸟。 5.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腾的云海。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齐读,说一说这句话哪里写得最有趣?释义双引号:出示双引号的有关作用解释,说一说这两处的双引号分别有什么作用。(第一处表示特殊含义,第二处表示特定称谓)6.“‘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这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体会出了什么? 把“巨石”比喻成“一位仙人” 在指路,将奇石的特点描绘得惟妙惟肖,突出石头的有趣。“站”“伸”“指”等动词,写出了“仙人”的动作,使得 “仙人”的形象更加生动、形象。 7.“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从这几句你体会出了什么? 这一句是作者的想象“伸着脖子” 从形状上写出了巨石上部的修长之美,“不住地啼叫”从声音的角度来写石头 的特点。这句话把“金鸡叫天都”写得栩栩如生。8.重点理解:石头怎么会变成“金光闪闪的雄鸡”?(联系上下文阅读思考) 山峰上几块巨石的形状很像只雄鸡,太阳光一照,巨石上金光闪闪,就更像是一只美丽的“金鸡”了。指名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像。睁开眼睛,把你想到的说出来。 黄山石可真奇妙,就像人们精心雕琢的一样,有的像巨大无比的仙桃,有的像猴子观海,有的像仙人指路,还有的像金鸡叫天都。是不是就有这些呢?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课文是按“总-分-总”的顺序来写的。先总写黄山奇石的地理位置、奇石的有趣,然后分别介绍了四种奇石,最后总结全文。巩固升华: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文本,感受到了黄山风景区自然景观的美丽壮观,为什么把黄山的石头称为“奇石”?因为黄山的石头奇形怪状,有的像水果,有的像动物,有的像神,形状多样,惟妙惟肖,神奇有趣,所以作者把黄山的石头称为“奇石”。 1.说一说课文写到了哪几种奇石? 课文写到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几种奇石。2.品味一下描写奇石的句子,说说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仙桃石”“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用比喻的方法,形象生动地展示出石头的形状。“猴子观海”用几个传神的动词,描绘出了猴子观海的动作神态,惟妙惟肖。 3.课文主旨:本课生动地介绍了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有趣的奇石、怪石,表现了黄山风景区自然景观的美丽壮观,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课堂小结:文章语言优美、描写生动,通过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刻画了黄山奇石的样子,为我们展开了一幅生动的奇石风景图。作业布置:1.结合文中所提供的图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并复习本课生字新词; 2.搜集你喜欢的其他景点的图片进行描述,尽量用到我们本节课学习的比喻修辞,下节课与全班同学分享。板书设计: 黄山奇石“仙桃石” 像大桃子“猴子观海” 蹲在山头望云海“仙人指路” 像仙人指前方“金鸡叫天都” 伸着脖子“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课后延伸:黄山四绝 相传黄山因轩辕黄帝在山上炼丹而得名。它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黄山松长在石缝中,千姿百态。最著名的黄山松有迎客松、送客松、望客松等。黄山怪石,形态可谓千奇百怪,令人叫绝。黄山山瑰丽壮观的“云海”以美、胜、奇、幻享誉古今,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黄山温泉可饮可浴。传说轩辕黄帝在此沐浴七七四十九日得以返老还童,羽化飞升。黄山“四绝”美不胜收,难怪人们常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松长在石缝中,千姿百态。最著名的黄山松有迎客松、送客松、望客松等。黄山怪石,形态可谓千奇百怪,令人叫绝。黄山山瑰丽壮观的“云海”以美、胜、奇、幻享誉 古今,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黄山温泉可饮可浴。传说轩辕黄帝在此沐浴七七四十九日得以返老还童,羽化飞升。黄山“四绝”美不胜收,难怪人们常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松长在石缝中,千姿百态。最著名的黄山松有迎客松、送客松、望客松等。黄山怪石,形态可谓千奇百怪,令人叫绝。黄山山瑰丽壮观的“云海”以美、胜、奇、幻享誉古今,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黄山“四绝”美不胜收,难怪人们常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描写黄山的诗句】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唐·李白《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明·徐霞客《漫游黄山仙境》教学反思:语文学习,目的是为了学以至用。在原先备课时,我把朗读指导放在第一位,想让学生在朗读中体验并感悟。我在指导学生学习并列段式的基础上,增加看图联想,给怪石起名字,写"奇石"这一环节,学生在与小组讨论交流之后,加上先前的语言积累,通过儿童特有的思维,写出了比文中更具有童真童趣的话语。这一环节也使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尝到了合作的快乐。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更加深深地体会到:要让学生注重对文本的感悟。重感悟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地去想象。我如果能在课堂上创设好一定的活动情境,就能使课堂教学更加和谐,融洽,使学生始终处在兴趣盎然的气氛中。还应该相信学生的能力,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把更多的机会,更多的思考留给孩子。这将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9 黄山奇石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揭题,了解黄山,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复现生字,规范书写,课后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二年级上册9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共12页。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二年级上册9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