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五年级下册四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展开第8课时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2页例9、例10和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利用教科书提供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把分数与小数进行互化的心理需求,并通过自己的探索找到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
2.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
难点:比较分数与小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1.说说什么叫作小数。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2.说说下面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0.6 1.25 3.46
12.8 2.725 9.231
3.比较下面两个数的大小。
0.83 0.72 3.71 1.7335387959
(1)学生独立完成。
(2)指名说说是怎样比较的。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学例9。
(1)出示例9,读题,理解题意。
(2)要求谁用的彩带长也就是求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0.5 。
(3)要比较0.5和的大小,你准备采用什么方法?
学生回答后,明确:①估算;②将0.5化成分数;③将化成小数。
(4)选一种你喜欢的方法进行比较,然后再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
(5)集体汇报交流。
①估算:大于一半,而0.5正好是一半,所以比0.5大。
②将0.5化成分数:0.5就是一半,所以可以用表示,但是比较和的大小比较麻烦,我们还没有学到,所以一般不用这个方法。
③将化成小数:=3÷4=0.75。因为0.75大于0.5,所以比0.5大。(6)比较、总结哪一种方法比较好。
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估算有时不够准确;将小数化成分数有时不方便比较;将分数化成小数比较方便。
2.教学“试一试”。
(1)学生独立计算。
(2)指名说说计算方法,教师板书:=9÷25=0.36 =5÷6≈0.833
(3)小结:分数化成小数,只要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的通常保留三位小数。
3.教学例10。
(1)出示例10,学生结合小数的意义独立完成填空。
(2)集体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明确: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板书:0.3= 0.13= 0.213=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完成“练一练”。
(1)学生独立完成。(2)指名汇报答案。
2.完成练习九第11~12题。
(1)学生独立填写。(2)指名回答。
3.完成练习九第13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指名回答后,强调:除不尽时用“≈”符号,注意四舍五入的使用。
4.完成练习九第15题。
(1)指名读题,理解题意。(2)学生独立完成。(3)说说是怎样想的。
5.完成练习九第16题。
指名回答,提醒:注意根据具体的情况分析该选大数还是小数,如速度快,可以看工作量大或是看工作时间少。
6.完成思考题。
(1)学生独立思考。
(2)集体交流,明确:当b小于a时,ba是真分数;当b大于或等于a时,ba是假分数;当b是a的倍数时,ba能化成整数。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①估算(有时不能比较)②将0.5化成分数(不方便)
③将化成小数:=3÷4=0.75。因为0.75大于0.5所以比0.5大。
=9÷25=0.36 =5÷6≈0.833
0.3= 0.13= 0.213=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体现了两个方面,一是联系分数的意义来比较,二是把分数化成小数再比较大小。从学生练习的反馈情况看,学生对分数的意义理解得还是比较到位的,有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这一已有知识经验,对于把分数化成小数,学生也能理解并掌握。对照比较方法,不难发现,把分数化成小数后再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这种方法更方便,这一点在“练习九”第9题中也能体现出,只是除不尽的要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因为除不尽的基本都是循环小数,也有学生认为保留三位小数不一定要除到第四位,我很欣赏学生这样的想法,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书本,不盲目地服从,多给他们一点时间和空间,有时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四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四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四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四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苏教版四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苏教版四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