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三 倍数与因数第2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教科书第32~33页例4和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会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结合2的倍数特征认识偶数和奇数。
2.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概括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2和5的倍数特征,偶数和奇数的概念。
难点:培养学生的概括、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老师有一种本领:你随便说出一个数,我就能马上判断出它是不是2或5的倍数。
2.提问:你想知道为什么老师能判断得那么快吗?奥秘藏在2和5的倍数特征中,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2和5的倍数特征。(板书:2和5的倍数特征)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出示“百数表”挂图。
1.探索5的倍数特征。
谈话:在这张百数表中,你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找出5的所有倍数,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标出来吗?
教师示范在5、10上画“△”。学生独立画一画。
(1)提问:观察5的倍数,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先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
板书:5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是5或0。
(3)练一练:下面的数都是5的倍数吗?
895 372 460 705 147 645
教师依次出示这些数,指名回答。
2.探索2的倍数特征。
(1)谈话:2的倍数是不是也像5的倍数一样有一定的特征呢?
(2)操作:在百数表上找出2的所有倍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标出来。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讨论2的倍数特征。
(3)明确:2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是2、4、6、8或0。
3.奇数、偶数的认识。
(1)谈话:双数和单数与2有什么关系?(双数都是2的倍数,单数都不是2的倍数。)这些双数和单数还有一个名字,叫什么呢?
学生自学第33页偶数和奇数的定义。
(2)指出:是2的倍数的数叫作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作奇数。
(3)交流: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要看什么?
三、应用练习,巩固新知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1)指名读题。
(2)同位互说,再指名回答。
(3)提问: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有什么特点?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1)学生分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
(3)提问:有没有哪个自然数既不是偶数又不是奇数?
3.完成“练习五”第6题。
(1)自由读题。
(2)学生独立书写,要求每项至少写出一个数。
(3)交流:你是怎样选的?
(答案:(1)50、60、70、56、76(2)50、60、70、65、75(3)50、60、70)
四、课堂小结
提问:今天你对自然数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板书设计】
2和5的倍数特征
5的倍数:个位上是5或0
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或0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在体验中获取知识,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质量。对于5和2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究过程,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思考的结果,所以用时不多。但在练习、运用、深化的过程中用了较多的时间。
小学数学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共2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2 因数与倍数2、5、3的倍数特征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五年级下册2 因数与倍数2、5、3的倍数特征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探究新知,整百,课堂检测,拓展练习,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五年级下册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及反思,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