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大道之行也课堂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大道之行也课堂教学ppt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课文朗读,大道之行也,全文结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背诵全文。2.思维发展与提升:理清本文说理方法,把握整句的句式特点和效果。3.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4.文化传承与理解:使用网络搜索功能,查找相关资料,扩展对“大同”的认识。
假如同学们到南京旅游,一定会去中山陵。那里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长眠之地。在中山陵的大门上,镌刻着孙中山先生生前题写的四个大字——“天下为公”。它包含着孙先生为之奋斗一生的最高理想和最完美的社会构想。其实,这一句话最早出自于我国一部儒家经典著作——《礼记》。那么这四个字究竟有什么含义?为什么被孙中山先生奉为一生理想?我们不妨走进这部两千多年前就出现的典籍,共同寻找答案。(板书课题)
考一考:你知道这些诗句是谁写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背一背:你还会哪些孔子写的诗句?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说一说:你印象中的孔子是怎样的人?
一、作者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东周春秋时期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为儒教始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上帝、和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大祀"。这种殊荣除老子外万古唯有孔子而已。
本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主旨是阐明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原文此前还有一段文字记述孔子说这番话的来由。
本文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时,多加了"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男有分,女有归"二句。并且,本文描述的特征多被作为理想社会的一种,其实却是对人类社会的基本要求。 归结起来,不过是老弱有养,年轻人勤奋努力。即社会责任就是让老弱衣食无忧,年轻人可以承担更多社会发展的责任。当然,有些发达国家,100多年前,就提出,政府保证不让任何一个人饿肚子,这也是更高一级的社会要求。现在,我国也通过养老保险,残疾补助等措施,进一步达到老弱有养的基本要求。
鲁定公九年,51岁的孔子仕鲁,初为中都宰(中都为今山东汶上县),一年以后又做司空,后以大司寇。鲁定公十年,鲁定公与齐景公会于夹谷,孔子“文功武备”,取得外交上的胜利,使齐归还侵占鲁的汶阳等地。[13]鲁定公十三年,为重新确立鲁公室的权威,孔子策划实施了“堕三都”的政治军事行动,希望能够削减三桓的实力,于是先堕叔孙氏之郈,再堕季孙氏之费,然而围攻成的攻势最终功败垂成。鲁定公十四年摄行相事,并以“五恶”的罪名,以言论定罪,诛杀少正卯。 孔子治下鲁国颇有起色,引起齐人警惧,齐大夫黎锄设计,向鲁赠送女乐文马,造成鲁定公不问朝政。这使得孔子与鲁公、季桓子等在道德与政见上的分歧难以弥合,孔子最终去鲁适卫。
不独亲其亲(用作动词,以……为亲) 男有分(fèn职分,文中指职业、职守) 货恶其弃于地也(wù厌恶、憎恨) 是故谋闭而不兴(奸邪之心。闭:闭塞,这里作杜绝)盗窃乱贼而不作:(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 外户而不闭(用作动词,从外面合上。用门闩插门)
检查预习:给下列划线字注音选贤与能( ) 讲信修睦( ) 矜寡孤独( ) 男有分( ) 货恶其弃于地也( ) 门闩( )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
1.学生结合注释进行翻译
学生略读全文,初步感知内容
明确: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不单敬爱、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疼爱、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有归宿。 财货,人们厌恶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并非自己想私藏;力气,厌恶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这样一来,图谋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作乱害人的事情不会兴起,(家家户户)因此把门从外面带上,而不从里面关上。这就是理想社会。
2.提问:全文文字,共5句话,根据文意,可以分为几层?
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概述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详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总结全文。
三、合作探究,问题探究。
明确: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止争斗。
1.提问:“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
明确: (1)满足生存需要,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各个年龄段的人或者说人一生中的各个阶段都能受到应有的照顾,得到合适的安排;“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需要特别关爱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
2.提问:“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2)满足发展的需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 (3)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心竭力去工作,工作着并快乐着,把共同劳动看作是分享快乐。
明确: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
3.我们该如何理解大道、大同、大道之行也?
明确: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4.怎样实施“大道”,实现“大同”?
明确:(1)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5.本文阐述的大同社会有哪些基本特征?
明确:(1)在当时看来:不满现实,向往美好。(2)在现在来说:激励人们,仍有意义。(3)能否实现?世外桃源,美好空想。
6.如何评价孔子所描绘的“大同”社会?
明确: 透过“桃源”中的生活现象来认识这个社会,例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生活极其幸福、快乐,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由此还可以推知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同样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相似之处:没有战乱,没有剥削和压迫,人人自由平等,安居乐业
7.文中“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大道之行也》通过对理想中社会特征的描述,阐明了儒家思想中“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作者对这个理想社会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1 .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第二层(第二至三句话)
第一层(第一句话)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第三层(第四句话)全文的总结语。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
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
尽管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但它却成为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份宝贵财富,两千多年来一直成为许多思想家和改革家所追求的理想“桃源”。今天我们更要加强国防建设,以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
具有理趣的诗句总是耐人寻味,本诗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村”与七上我们学过的《次北固山下》中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皆寓理于景,传达出积极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①“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表达了诗人困境中坚持下去,终究会出现转机的乐观进取精神。②“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夜未消尽,红日已出;旧年未过,新春已到。体现了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自然理趣,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①最能体现全社会的关爱的句子:
故人不独亲其亲……女有归
②文中体现人才得到重用,社会成员间和睦相处的句子:
③文中体现“大同”社会人人都能得到关爱的句子:
使老有所终……皆有所养
④文中体现“大同”社会人人都能安居乐业的句子:
⑤文中体现“大同”社会人们毫无自私自利之心,把共同劳动看作分享快乐的句子: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为己
⑥文中体现“大同”社会安定和平的句子:
1.文言词汇选择题。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天下为公/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B.大道之行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C.故人不独亲其亲/故外户而不闭D.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
B(A.是;B.实行/同行;C.所以;D.这)
2.综合分析选择题。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A.“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讲信修睦”说的是担任社会管理职务的人应当建立讲求诚信的社会风尚。B.“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瑰丽的社会蓝图。在那里,人们生活着并快乐着。二千多年来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一直为之奋斗着,也曾出现过如桃花源那样的地方。C.文章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特征的描述,阐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天下为公”的思想。D.课文阐述了治理“大同”社会的三个最高纲领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夜不闭户。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2 《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图文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大道之行也》,①选贤与能,通假字,词类活用,形容词作名词幼童,一词多义,不独亲其亲不独亲其亲,动词以为亲,不独子其子不独子其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大道之行也教学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同“举”选举,品德高尚,才干出众,翻译课文,以为亲,以为子,有终老的保障,同“鳏”老而无妻,老而无夫,幼而无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大道之行也教课内容ppt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全文结构,礼记·礼运,理想社会,陶渊明,桃花源记,桃花源,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