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示范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示范课课件ppt,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千古愁绪谁堪言,寓情于景,欲说还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读许浑《咸阳城东楼》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在博山道中的山壁上所题的词
咸阳城东楼许浑 (唐)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 (宋)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行人:指作者自己当年事:指秦、汉灭亡的往事
找出相关诗句,说说当年的秦汉旧址如今怎么样了?用了哪些意象?
鸟、绿芜、蝉、黄叶、渭水
此时的大唐王朝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际,政治非常腐败,党争激烈,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局势十分紧张。
有哪些诗句暗示了当时的局势?
汀洲:故乡江南水中的小洲
咸阳:在今陕西咸阳东北
少年登高望远强说愁而今愁绪满怀强不说
层楼:高楼强:竭力,极力
少时:饱览山川形胜 立志从军报国,恢复中原
中年后:执着北伐、饱受排挤 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经历了官场上的排挤与失意,作者却为何欲说还休,转言天气?
许浑的难言之愁,寓于景物之中虽“莫问”,却道出了_________辛弃疾的难言之愁,藏在今昔对比中欲说还休,却说出了___________难言之愁一倍增其哀愁
如果可以穿越时空,登上咸阳城的许浑见到了暮年的辛弃疾,他们终于可以表达彼此的忧愁,他们可能会说什么呢?请同学们查找相关资料,发挥想象,写一写那时的场景与对话,300字左右。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李商隐(约813——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唐代诗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为朦胧诗鼻祖。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 ,尤其写一些爱情诗。
以“无题”作为诗的题目是李商隐的独创。这类诗并非成于一时一地,大多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其中有的可能别有寄寓,也可能以恋爱本事为依托。情思婉转沉挚,辞藻典雅精丽。 其内容或因不便明言,或因难用一个恰当的题目表现,所以命名为“无题”,这是一类;还有一类无题诗,是用篇首或句中二字为题,如《锦瑟》《碧城》。 李商隐的“无题诗”大多隐约、朦胧,表现含蓄、委婉,因此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无 题 李商隐(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 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相见时困难,离别时也更加痛苦。又兼暮春时节,春风无力,百花凋零。
借景抒情,以暮春衰残景物营造了离别的悲伤凄凉的意境,映衬爱情的艰难。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与“思”谐音,暗喻相思之意
春蚕只有到死的时候才会停止吐丝,蜡烛只有化成灰时才会没有了泪水。
“丝”字与“思”谐音双关,运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表现两个有情人之间至死不渝的爱情。 现在常用来比喻无私奉献的精神。
这两句就“合掌”,就是说意思太接近了。 ——《叶嘉莹说中晚唐诗》
一联中对仗的两句,一般内容不同或相反。如果两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叫作“合掌”。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妻子早晨照镜子,只担心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容颜逐渐消失。男子夜晚读书时,应该感觉到清冷的月光寒气袭人。
如云的头发,代指青春年华
“应”是估计、料想的意思,表明这一切都是女子有自己转向对对方的想象,想象着对方别后的生活,表现了思念之深。
“寒”是寒冷、凄凉之意,一语双关,渲染了凄清寒冷的环境,烘托出了悲凉伤感的心境。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好在)蓬莱山从这里去没有多远,可以让青鸟一样的信使热情而周到地为我探寻、察看,传递消息。
传说中为西王母传递信息的神鸟,指信使。
用神话传说来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一来,倾诉了自己绝对没有放弃再次相见的一线希望的恒心与决心,二来也让这个愿望带上了相对渺茫的意味。
诗中每一联都是这种感情状态的反映,但是各联的具体意境又彼此有别,从而让全诗从头至尾 融铸出了一段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感情。这是一首思恋之歌,写尽离别之痛与相思之苦。
李商隐的一生是很不幸的。 他九岁时父亲去世了,死在浙江,他是家里最大的男孩,于是“躬奉板舆”。但他们那时已经离开河南老家很久了,“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 历史上记载,他十几岁就写过《才论》《圣论》。 但他只活了四十几岁,历经六个皇帝,仕宦之路坎坷。当时牛、李两党之争,李党人王茂元是他的岳父,李商隐从而卷进两党纷争。既和他们都有交往,又反对两党争权夺利。牛党主持朝政以后,他遂受冷遇、排斥,以致漂泊四方。最后李商隐满怀报国之志,带着一颗“夙心”,在悲愤寂寞中死去, 所有的哀怨和苦闷只能被委婉曲折地表达在诗作里。
他所写的世界,永远是一个失落的世界,永远是在追寻跟哀悼之间的怅惘,永远是在追寻跟失落之间。 ——叶嘉莹
1、背诵《无题》。2、课外搜集李商隐其他的无题诗,进一步感受他哀婉的情思。
行香子北宋·秦 观
秦观: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hán)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北宋高邮(今江苏)人。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苏轼曾戏呼其为“山抹微云君”。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合称“苏门四学士”。秦观一生坎坷,所写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
该词大约作于作者创作早期的熙宁年间,当时作者家居,尚未出仕。在此期间作者也曾写过同类题材的《田居四首》等诗,也曾写过一些学习乡言土语的诗词。 这首词描绘春天的田园风光,写景抒情朴质自然,语言生动清新。(唐、五代、北宋的词一般都是描写男女之情夫妇之爱,像这样用朴素的语言、轻快的格调描写农家风景的,可谓异类,与秦观的一贯词风也不大相同。)
行香子北宋·秦 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bēi)塘。倚\东风,豪兴\徜(cháng)徉(yáng)。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yáng)青旗,流水\桥旁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gāng)。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
结合课本注释,你能从以上词句中读出哪些信息?
陂塘:池塘 徜徉: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
村庄的周遭,层层绿树环绕;村子里的池塘,水已涨得满满的与池岸齐平了。东风徐徐吹来,词人兴趣正浓地信步漫游村庄。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朱自清《春》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岗。正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小园”:园子虽小,但却像收入了全部春光:红色的桃花,白色的李花和黄色的菜花.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几许:多少,这里表示园子不大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朱自清《春》
小园里,眼近处,百花争艳,竞相开放。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
飏:飞扬,飘扬 青旗:酒店门口挂的青色酒幌。
远望处,围墙里,茅堂隐现,酒旗飞扬。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乘兴”:趁着游兴,走过东冈:莺儿在啼叫,燕子在飞舞,蝴蝶在忙碌。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朱自清《春》
由静转动,相互呼应,一派大好春光!
全词用白描的手法,描绘出一幅清新自然、质朴生动同时也色彩明丽、春意盎然的田园春光图。表现了作者对乡村田园春天景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名著导读 《简·爱》:外国小说的阅读教课内容ppt课件,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体裁,作品简介,体裁自传体小说,创作背景与缘由,主要情节,主要人物,罗切斯特,圣·约翰,作品主题,作品意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课堂教学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预习检测,寻读诗眼,品读意象揣摩虚词,首联东风无力百花残,情景交融,自然环境,爱情艰难,内心凄楚,思谐音,吐丝绵绵不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二)无题课前预习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预习检测,寻读诗眼,品读意象揣摩虚词,首联东风无力百花残,情景交融,自然环境,爱情艰难,内心凄楚,思谐音,吐丝绵绵不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