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六单元古诗词诵读《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课件(27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古诗词诵读《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课件(27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页
    第六单元古诗词诵读《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课件(27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页
    第六单元古诗词诵读《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课件(27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3页
    第六单元古诗词诵读《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课件(27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4页
    第六单元古诗词诵读《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课件(27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5页
    第六单元古诗词诵读《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课件(27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6页
    第六单元古诗词诵读《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课件(27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7页
    第六单元古诗词诵读《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课件(27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8页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卜算子•咏梅课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卜算子•咏梅课文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乌台诗案,疏通词意,枝叶稀疏的桐树,幽居之人,隐隐约约若有若无,抑郁寂寞孤独痛苦,孤高自许蔑视流俗,清冷孤寂的氛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卜算子:词牌名,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外号。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毛先舒《填词名解》)。万树撰《词律》以为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最早是一位叫张先的诗人为这种曲子填词,取名为卜算子。 “寓居”在古代指寄居他国的官僚贵族;后泛指失势寄居他乡的地主绅士官员等人。
    题解: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 父子三人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其诗清新豪健,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擅长行书、楷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著有《东坡易传》、《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于“乌台诗案”后谪居黄州,初寓定惠院,后迁临皋亭。苏轼因写诗获罪,幸免一死。被贬到黄州之后,仍惊魂未定,梦寐惶恐。这首小词作于初到黄州之时,描写了深夜独自漫步时的所见所感。此词中诗人以“幽人”自称,就反映了他在这种特定环境下的处境与心情。
    北宋著名的文字狱。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与时任宰相的王安石政见不合,出补外官。他看到当时地方官吏执行新法扰民,心中不满,任杭州通判后写了二十多首托事以讽的诗,因而激怒新党。被构陷成罪,囚捕至京,系狱一百三十天。李定等人曲解了苏轼以前写的诗词,并对苏轼严刑拷打,“诟辱通宵不忍闻”。此事牵连甚广,苏轼的友朋故旧被连累处罚的达二十二人。苏轼在狱时自度必死,曾作诗与苏辙诀别。乌台诗案由于王安石的求情,苏轼虽免于一死,但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在贬谪到黄州的初期,苏轼是失意自伤、低沉苦闷的,但他很快从中逃离出来。中期的他是一个随遇而安洒脱旷达的人。面对人生的困境,他没有颓废,没有逃避,而是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去挑战。所以,他战胜了生活,战胜了自我。后期的苏轼是乐观豪迈、积极向上的。 所以,我们才看到,黄州时期的苏轼是一个无畏风雨、笑看坎坷的潇洒之人,是一个超然物外的旷达之人。
    苏轼在黄州的心路历程: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piā miǎ)/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xǐnɡ)。拣尽/寒枝/不肯/栖(qī),寂寞/沙洲/冷。
    听音频,把握节奏,初步感知诗文内容。
    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指深夜。漏,指漏壶,古代计时的器皿。深夜壶水渐少,很难听到滴漏声音了,所以说“漏断”
    译文:一弯残月高挂在枝叶稀疏的梧桐树上,深夜人声已静。有谁见到幽居人独自往来?仿佛那孤雁的缥缈身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江河中泥沙淤积而成的小块陆地
    译文:孤雁惊飞却又回过头来,心里有幽恨却无人知道。它挑遍了寒枝不肯栖息,宁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冷。
    上片着重写的意象是什么?
    幽人,原指幽囚之人,引申为含冤之人或幽居之人。这里指谪宦生涯中的词人自己。被贬黄州之后,“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彼此音问,一时尽绝。词人只能在清冷的世界里孤独徘徊,无人相知,无人相伴,突显了词人内心的孤独。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下片着重写的意象是什么?
    孤鸿指孤单的鸿雁,喻指人生遭遇的凄凉悲苦的词人自己。 下片写孤鸿惊恐不安,心怀幽恨,在寒枝间飞来飞去,不肯选择高枝栖息,宁愿忍受寂寞和寒冷,落宿于荒冷的沙洲;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全文共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分别有哪些特点?营造了怎样的氛围?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词的上阕开头两句“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有什么作用?
    通过“缺月、疏桐、漏断”三个意象,描绘出了月挂疏桐、夜深人静的环境,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
    2.“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赏析)
    虚实结合。实写诗人独自徘徊,虚写孤鸿隐约掠过,人、鸟形象互为补充,使孤独的形象更具体,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
    3.“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直抒胸臆,写“孤鸿”惊飞又回头寻觅,有恨无人知晓,表现自己没有知音,孤苦难耐的心境。
    前人认为作者内心的寒凉来源于“恨”字,“恨”字是全词关键。词中“恨”的内容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恨”有遗憾之意,遗憾无知音与他志同道合。“恨”有怨恨之意,怨封建社会文字狱对人才的摧残。怨朝廷不能正确对待他。同意:上片描写缺月、疏桐、漏断、人静、幽人、孤鸿等特定景物,正是由“恨”而生,由于含恨,所以必然产生“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徘徊心境。
    4.有人评价这首词“物我交融,含蕴深广”,请结合“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一句作简要赏析。
    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拣尽寒枝不肯栖息,独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表现孤鸿的清高,也表达了词人的孤寂处境和高洁志趣、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结合下片词句,说说幽人与孤鸿有哪些共同的处境、心理、志趣?①处境:飘零失所,孤独凄冷。词人寓居定慧禅院,孤鸿“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鸿无良木之可栖,只好栖于寂寞冷清的沙洲。②心理:“惊”“恨”,心怀幽恨,惊恐不已。乌台诗案,词人九死一生,牵连众多,如惊弓之鸟。孤鸿惊飞就是作者的写照。③志趣:孤高、洁身自好、坚持操守,不肯同流合污。孤鸿飘零失所,惊魂未定,却仍择地而栖;词人不肯同流合污、坚守理想。
    借物比兴、托物写怀、象征
    5.词中所描写的孤鸿的形象是怎样的?请作简要赏析。
    全词刻画了一个飘飞不定、惊恐不安、心怀幽恨、孤独寂寞的孤鸿形象。 用“缺月”“疏桐”“漏断”“寒枝”“洲冷”等词语为孤鸿描绘了一个清冷萧瑟的环境,用“孤”“惊”“回”“恨”“寂寞”等词语极写孤鸿的神态和心理。
    6.(甘肃天水中考)简要赏析“缥缈孤鸿影”的意境。(作者借“孤鸿”传达了怎样的心境?)
    孤鸿若有若无,也许就是词人心灵的投影,与词人合二为一。写鸿“惊起”“有恨”“不肯栖”,独宿荒冷沙洲,表现了词人心境的孤独和志趣的高洁。
    7.(甘肃天水中考)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主要运用了象征手法,托物写怀,通过写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词人的孤寂心情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人生追求。(对人生的反省和对理想的坚守)
    本词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写怀,描写了深夜独自漫步时的所见所感,是词人对人生的反省,也是对理想的坚守,表现了词人心情的孤独、志趣的高洁和蔑视流俗的心境。
    邵元四年(公元1094年)在新党重新执政的时候,苏轼因为性格耿直,仗义执言不仅得罪了新党也得罪了旧党,导致他人生道路上不断受到了贬斥,最后被贬至惠阳一带。苏东坡于宋哲宗绍圣元年被人告以“讥斥先朝”的罪名被贬岭南,“不得签书公事”。于是,东坡先生流连风景,体察风物,对岭南产生了深深的热爱之情,连在岭南地区极为平常的荔枝都爱得那样执着。
    《惠州一绝 食荔枝二首·之二》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轼的其他关于荔枝的诗文:《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新年五首》、《赠昙秀》、《〈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引》、《和陶归园田居》、《食荔枝二首》。
    1.《卜算子》中,“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营造了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2.《卜算子》中,“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3.《卜算子》中,“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这是直写自己孤寂的心境。
    4.《卜算子》中,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词句是: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5.《卜算子》中,“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两句写孤鸿遭遇不幸,在幽恨中度过寒冷的夜晚。6.《卜算子》中,词人以“孤鸿”自比,表现自己遭贬官后内心孤苦清高的语句是: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7.《卜算子》中,写词人无知音可寻,孤苦难耐的语句是: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相关课件

    初中语文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卜算子•咏梅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卜算子•咏梅精品ppt课件,共5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分析题目深入题意,先请大家一起来,欣赏范读,卜算子咏梅,诵读古诗,托物言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八年级下册卜算子•咏梅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卜算子•咏梅图文课件ppt,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壮志难酬,文本研读,烘托愁,荒凉破败,孤独寂寞,惆怅萧瑟,凄凉惨淡,困难处境,高洁的词人,当权的投降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卜算子•咏梅教课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卜算子•咏梅教课内容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了解作者及背景,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