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归纳与练习附答案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24185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归纳与练习附答案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24185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归纳与练习附答案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24185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整套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试卷补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平面镜成像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平面镜成像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虚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四章 光现象 第3节 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2.虚像:平面镜所成的像不是光线会聚而成的,而是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这样的像为虚像。虚像无法用光屏承接。 知识点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像照镜子时,可以在镜子里看到另外一个“你”,镜子里的这个“你”就是你的像。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设计(1)实验目的: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实验原理:光的反射。(3)实验器材:玻璃板、白纸、两支相同的蜡烛、火柴、刻度尺。(4)实验步骤:①如图那样,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②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的像。③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同样的蜡烛,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的像的位置。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④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实验。⑤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连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分析论证 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像到平面镜的距离连线与镜面第一次10 cm 10 cm垂直第二次20 cm 20 cm 垂直实验中,未点燃的相同的蜡烛处于像的位置,它看上去好像也被点燃了,可知物、像大小相同,且是正立的。两次所画物、像的连线均与镜面垂直,且物到平面镜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可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如下:①平面镜所成像是虚像;②像与物的大小相等;③像与物的对应点连线跟镜面垂直;④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实验点拨 ①做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实验,一定要选取薄玻璃板做平面镜,不要用厚玻璃板,也不要用平常梳妆时的镜子,以便确定像的位置和像的大小;平面镜放置时要与白纸垂直,以保证点燃蜡烛的像能够跟未点燃蜡烛重合。②实验中选用刻度尺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比较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大小。③实验过程中应让背景暗一些,以便于寻找蜡烛的像。④必须选用两支相同的蜡烛,这样可方便地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3.虚像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镜后没有点燃的蜡烛,但我们却看到镜后好像有蜡烛,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以点成像为例说明一下。如下图所示,我们从镜前点燃的蜡烛烛焰上任找一个发光点S,它发出的光线照射到平面镜上,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以作出它们相应的反射光线,这样光线是发散的,它们不可能会聚。将它们进行反向延长,其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一点S',反射光线就好像从S'点发出的一样,则点S'就是点S的像。由于镜后并不存在此发光点,故是虚像。对应于物体上每一个物点有一个虚像点,这些虚像点就组成物体的虚像。虚像可以用眼睛直接观察到,但不能用光屏呈现。拓展延伸 (1)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外形完全相同,但物体与像不同部分间的对应关系却是有所不同的。物体和像上下一致,但左右相反。例如站在平面镜前的任何一个人,举起左手,镜子里的像就会举起右手。(2)虚像和实像: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物体发出(或反射出)的光线射到镜面上发生反射,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在镜后相交而形成。如上图所示:点光源S在镜后的像并不是实际光线会聚形成,而是由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得到,所以S'叫做S的虚像,如果把光屏放在S'处是接收不到像的,因为虚像只能用眼睛看到,不能用光屏承接。平常所说的“镜中花水中月”,说的就是镜子里的花摘不来,水中的月亮捞不出,只能用眼睛来观察,实际并不存在,属于平面镜所成的花和月的虚像。实像则是指那些不仅能用眼睛来观察,而且能够呈在光屏上的像。例如小孔成的像就是实像。 (3)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定律,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光的反射定律作图,是中考一大热点。如上图是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下图是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作图时要注意光实际经过的地方用实线画出,而且实线上带有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箭头,不是光实际经过的地方用虚线画出,虚线上不能出现箭头。巧记速记 平面镜成像问题的解决必须借助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用“正立、等大、对称、虚像”来简记。【例】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中:(1)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①厚为2 mm的茶色玻璃;②厚为5 mm的透明玻璃;③直尺;④光屏;⑤两支相同的蜡烛;⑥火柴。探究活动中应选用的玻璃板是 (填序号)。 (2)如图所示,点燃A蜡烛,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慢慢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 为止,证明像与物的大小相同。 (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先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在光屏上 ,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答案:(1)① (2)重合 (3)不能接收到像点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应选用薄玻璃板。光屏上不能接收到像,证明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知识点2:平面镜的应用1.利用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平面镜的表面光滑平坦,当光照射到平面镜上时,能够被平面镜反射回来,从而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光在平面镜上反射时遵守光的反射定律,但平面镜对光既不会聚,也不发散。2.平面镜成像的应用平面镜成像在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古人用的铜镜、现在人们使用的各种梳妆镜都可用来正衣冠;练功房里用大平面镜矫正舞姿;平静水面上呈现的岸上景物的倒影等。多个平面镜以不同方式组合可得到不同的成像效果,如军事上的潜望镜就是由两块与水平面成45°角的平面镜组成的。 【例】下列各种现象中,不是利用光的反射的是( )A.夜晚,在路灯下出现人的影子 B.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C.汽车的后视镜能看到大范围内路段情况 D.手电筒的反光装置使光照得更远答案:A 点拨:路灯下人影的出现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白云”在水中飘动是平面镜成像,汽车的后视镜利用的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装置利用的是凹面镜,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利用的都是光的反射现象。故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要求。 考点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例1】 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然后将与A等大的蜡烛B放在像的位置,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他还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选用此测量工具是为了 。 (2)选用两支等大的蜡烛是为了 。 (3)若移去蜡烛B,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 像。 答案:(1)刻度尺;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是否相等(或比较像距与物距之间的关系) (2)比较像与物是否等大(或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不能;虚点拨:本题考查“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器材的选择、操作的要求及对虚像的认识。在探究中要测量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故需要刻度尺;选用等大的蜡烛是看未点燃的蜡烛是否与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以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由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故不能用光屏接收到。考点2:平面镜成像作图【例2】 如图所示,平面镜OM斜放在水平桌面上。(1)请画出小球A在平面镜OM中所成的像A';(2)若将平面镜沿顺时针旋转90°至OM'位置,请画出这个过程中小球A在平面镜中的像移动的轨迹。解:如图所示。点拨: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物点与像点关于镜面是对称的。由A点向镜面作垂线并延长到等距离处A'点,即为A点的像点。若连接O、A',则有OA=OA',当平面镜转过90°时,像的位置转动了180°,故像的轨迹是以O点为圆心,以OA为半径的半圆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第2节 密度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密度,6×10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透镜课后作业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透镜有两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5节 光的色散精练,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光的三原色,光谱,红外线,紫外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