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教学设计】《声音的特性》(人教)

    【教学设计】《声音的特性》(人教)第1页
    【教学设计】《声音的特性》(人教)第2页
    【教学设计】《声音的特性》(人教)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声音的特性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声音的特性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由“音调”“响度”和“音色”三部分内容组成。本节课的教学,应该通过学生自己的听、看、想、做等探究过程,使学生体验声音的特征,并能在实际中分辨这些特征,不宜过分强调概念的记忆与辨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声音的特性;
    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3.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2.通过实验探究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
    2.感受自然界声音的美妙与有趣,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相关因素
    【教学难点】
    探究决定音调、响度的因素。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钢尺(若干)、示波器、音叉、乒乓球(系有细绳)、铁支架、口琴、笛子、小提琴、录音磁带、录音机
    一、情景体验:
    用相同大小的力敲打几只不同的音叉,仔细辨别它们声音的不同。请从强弱/高低中选出一组,来描述它们的不同。
    用不同大小的力敲击同一根音叉,仔细辨别每一次敲击声音的不同。并从强弱/高低中选出一组,来描述它们的不同。
    (生)回答:声音的高低不一样。
    二、新课教学:
    提出问题:我们先来研究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关系:
    音调──声音的高低。
    唱一唱简谱中的,这7个音符的音调如何?说说音调高和音调低都有何
    特点?你能从平时听的歌曲中举出些高音调和低音调的例子吗?
    用同样的力让纸片从梳子齿上面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听听两次发出的音调有
    什么不同?思考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不同?
    设计和进行实验:
    让我们一起来探究:[生分组试验]
    物品:钢锯条,记录表格。
    过程:把钢锯条紧压在桌边上,(1)将锯条1/5伸出桌外;(2)将锯条1/3伸出桌外;(3)将锯条1/2伸出桌外,使其振动发声。
    操作关键:(1)按锯条的手要用力压紧。(2)使锯条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
    观察:锯条伸出桌外长短不同时:振动快慢情况?发出声音的特点?
    实验总结:请填表。
    我的结论: 振动的越快 发出的声音越高(音调越高)。
    同学们,刚刚的探究活动很成功,让我们一起为同学们成功的合作及探究鼓掌加油!
    我们得到的结论是: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板书)
    那么能不能用一个物理量来表示振动的快慢程度呢?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37-38页,试着回答下面的问题:
    1.频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什么叫频率?
    2.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什么?
    3.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跟音调的关系是什么?
    频率:
    (1)频率是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频率高则表示物体振动的越快。
    (2)频率,即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为赫兹,简称赫,符号Hz。
    (3)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频率高则音调高;频率低则音调低。
    4.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多少?
    5.什么叫超声波?什么叫次声波?
    6.生活中你对超声波,和次声波了解多少?他们有什么用处?
    (以上问题事先写在小黑板上)
    老师先引导学生回答,再讲解:
    1.大多数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20赫兹~20000赫兹(板书)(其中最敏感的频率是3000赫兹;老年人的听觉会衰退;20赫兹是听觉下限~20000赫兹是听觉上限)
    2.超声波:高于20000赫兹的声。次声波:低于20赫兹的声。(这两种声,人是听不到的)(板书)
    3.超声波特点:能量大,沿直线传播。
    超声波利用:(1)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成像(B超)。举例:如何探伤;B超原理。(2)超声处理──利用强超声波的高能量。举例:空气加湿器;超声洗牙、洗工件;超声钻孔。
    次声波(又叫亚声波,大致范围:10-4~20赫兹)产生:火山爆发、地震、极光、海啸、台风、雷暴、龙卷风等自然灾害;还有,核爆炸、火箭发射、化学爆炸、机器工作时也能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
    次声波特点:传播的距离远,而且不容易被吸收。
    次声波利用:从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的用于预测自然灾害。
    超声波和次声波在生活中的现象和应用:有一些动物有完善的发射和接受超声波或次声波的器官。
    超声波如:蝙蝠、海豚(要说明它们是如何利用超声波的)、猫、狗(讲犬笛的故事)。
    次声波如:大象(解释章首图,讲海啸中大象救人的故事),狗(讲唐山大地震中,小狗救主人的故事)。
    在故事中,让学生懂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要保护我们的生存家园。
    [演示] 以上讲完后,用示波器来演示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
    达标反馈:
    一起来看教材上的“想想议议”。
    引导学生分析,蝴蝶、蜜蜂、蚊子的飞行特点,频率的高低,是否能听到。
    声音有音调的不同,也有强弱、大小的不同。
    (二)响度──声音的强弱(大小)(板书)
    提出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响度和振动的哪方面有关?
    猜想:先引导学生猜想,
    设计和进行实验:
    物品:钢锯条,记录表格。
    过程:把钢锯条紧压在桌边上,(1)将锯条1/2伸出桌外轻轻拨动 (2)将锯条1/2伸出桌外用力拨动 使其振动发声。
    操作关键:(1)按锯条的手要用力压紧。(2)使锯条两次振动的伸出长度相同。
    观察:锯条两次拨动时,振动幅度情况?发出声音的特点?
    实验总结:请填表
    我的结论: 振幅大 声音大(响度大)
    好,这次探究也很成功!
    我们得到的结论是:振幅大,响度大;振幅小,响度小。(板书)
    [演示] 敲音叉试验,让学生注意观察。
    这个小试验,验证了我们得到的结论。
    另外,声音的响度,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板书)。举例:听喇叭广播,远近听声音大小不同。
    以上,我们共同研究了声音的两个特性:音调和响度。
    [演示]用吉他来演示,声调和响度是声音的两个不同的特征。
    用力拨粗弦──音调低,响度大。
    轻轻拨细弦──音调高,响度小。
    可见: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不一定高;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不一定大。
    讨论:(1)蚊子与黄牛的叫声。(2)1234567(老师唱出音调)指的是音调还是响度?
    [生做小游戏]前排指定一位同学不许回头,后面的同学指到谁,谁说一句话。让前排指定同学判断是谁的声音。
    [师做]在桌子底下分别敲鼓和音叉,让学生判断是什么发出的声音。
    学生回答后,引出问题:我们是怎样区分开不同的声音的?这是由于音色不同。
    (三)音色(板书)
    1.物理上,把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特色叫音色,又叫音品。(板书)──这是声音特征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为什么每一种物体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色都不同呢?
    2.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决定的。(板书)人也有各自的音色,但人的一生中,随着年龄的不同,音色会发生改变。
    [示波器演示]音叉、吉他、笛子同是C调1的波形:声音即使音调、响度都相同,波形长相也会各有不同,即音色不同。
    (三)典例精析:
    例1.一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歌唱,为他轻声伴唱的是女高音歌手,则女高音歌手音调 ,男低音歌手响度 。
    例2.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鼓面,发出声音的不同之处是( )
    A.声速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例3.大象可以用次声波交流,海豚可以利用超声波进行交流,此时人类不能(填“能”、“不能”)听到。
    例4.在音乐会上,长笛和二胡协奏同一首曲子,但仍能明显区别开两者的声音,主要是由于( )
    A.音调不同 B.振动频率不同
    C.响度不同 D.音色不同
    三、课堂总结:
    乐音的三个特性:音调──振动频率;响度──振幅;音色──不同发声体。
    四、布置作业:
    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3小题。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一、音调:声音的高低
    频率:hz
    二、响度:声音的强弱
    响度决定于振幅、距发声体的远近
    三、音声决定于发声体本身
    教学反思

    锯条伸出长度
    振动快慢
    声音高低
    伸出1/5
    最快
    最高
    伸出1/3
    较快
    较高
    伸出1/2

    最低
    拨动方式
    振动幅度
    发声特点
    轻轻拨

    声音小
    用力拨

    声音大

    相关教案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分析,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文件包含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doc、《声音的特性》课堂实录mp4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3页, 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第2节 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第2节 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引入,新课教学,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