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语文名著阅读《红楼梦》训练题(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高考语文名著阅读《红楼梦》训练题(附解析),共6页。
名著阅读题——《红楼梦》一、阅读下面三段文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①“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②“你也不用说誓,我很知道你心里有‘妹妹’,但只是见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③“凭他是谁,除了林妹妹,都不许姓林的!”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善于运用对比法,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来塑造“同中迥异”的人物。上述三段话中都有“妹妹”,请分别说出出自谁人之口,并结合说话人的形象对其语言进行赏析。参考答案:第一问:这三句话分别属于王熙凤的“奉承语”、林黛玉的“吃醋语”、贾宝玉的“痴情霸道语”。第二问:王熙凤善于逢迎,她每天事务繁忙,风风火火,她的语速快且多是短句,但她会千方百计的哄老祖宗(贾母)开心、讨老祖宗的宠爱;林黛玉猜忌多疑,所以语气中含酸意,她最介意的是薛宝钗和自己在宝玉心中的地位高低,因为她明白,薛宝钗无论家境人品还是才华容貌都不逊色于自己,而且更有“金玉良缘”的舆论造势,所以黛玉总是在日常生活中时刻衡量着宝玉心里的爱情天平到底是倾向于“姐姐”还是“妹妹”;贾宝玉对林黛玉一往情深,时时说出痴语,而“林妹妹”这三个字每天不知要在心里想多少遍,嘴里说多少遍,特别是在二人拌嘴后,见着黛玉哭泣,这宝玉便“打叠起千百样的款语温言来劝慰”,要将“林妹妹”喊上百遍千遍。【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与综合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熟悉名著的情节、人物、主题等,在此基础上按照题干要求选择思考方向。答题时要先概括观点,再结合具体例子来论证。本题考查人物语言所体现出的人物性格,属于鉴赏人物方面的考查。答题时要弄清出谁,在什么情况下说了这句话,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特点。①是王熙凤的“奉承语”。王熙凤乐贾母之所乐,又悲贾母之所悲,思想感情和老祖宗的完全融会贯通。特别是”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这一句最妙,妙就妙在“忘记了老祖宗。”明明是笑和哭都是给老祖宗看的,句句字字都是说给老祖宗听的,却偏偏说忘记了老祖宗。为什么竟把老祖宗忘记了呢?那原因自然是“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了”,一个“忘”字就把全部虚伪做作变成了一片真情实意。此句“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既讨好了黛玉,又逢迎了贾母,可谓一语双关,体现了王熙凤的聪明伶俐,机变逢迎;“又是喜欢,又是伤心”“该打,该打”都是短句,符合王熙凤贾府管家的身份,也符合她风风火火的性格。②是林黛玉的“吃醋语”。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呢?是在元妃春节赏给贾府各人礼物,宝玉同宝钗的一样,宝玉怕黛玉多心,将自己的东西拿去让她挑拣,而黛玉什么也不要,还说了句“我没这么大福禁受,比不得宝姑娘,什么金什么玉的,我们不过是草木之人!”急的宝玉赌咒发誓,这是林黛玉说了此句。“我很知道你心里有‘妹妹’,但只是见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语气中颇含酸意,这不仅仅反应林黛玉的多疑小性,更是她内心不安的真实反应。因为宝钗各方面不比她差,又有“金玉良缘”的说法,黛玉怕宝玉心中的天平倾向宝钗,因而时时拿话试探他。③是宝玉的“痴情霸道语”。凭他是谁,除了林妹妹,都不许姓林了”看这一段,又哭又笑。分明就是个小孩子撒娇耍赖,可是有哪个小孩子能情深至此。对林黛玉一见钟情,第一次见面就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自己有宝玉,听闻黛玉没有,便狠命把自己的玉摔在地上直说:“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潜台词就是黛玉在他看来才真正是完美无瑕的宝玉;林妹妹生气一千次,他就有一万个哄好她的理由,看见好东西,第一个想到的都是想给林妹妹送去,有意无意都希望别人夸的是林妹妹,一下子把林妹妹哄得一愣一愣的;紫鹃假装骗他说:林妹妹要回苏州了,急得深陷情中的宝玉又痴又傻,只听门外一个小厮报个“林”字,就满床闹起来,“凭他是谁,除了林妹妹,都不许姓林!”这一句“林妹妹”,是多么深情啊。 二、《红楼梦》中贾宝玉曾说自己是“俗中又俗的一个俗人”,你认同他的自我评价吗?请结合原著内容,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认识。答案示例1:我不认同宝玉的自我评价。宝玉是不入流俗的,他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他追求平等,没有等级观念,如纵晴雯撕扇、替香菱换裙(与蒋玉涵交往以及见黛玉没有玉而摔玉等),可见他的与众不同;此外,宝玉厌弃功名,不走仕途之路,不愿意去读科考之书(视宝钗、湘云劝其读书的话为混账话等)都可以看出宝玉是一个与当时社会格格不入的不俗者。答案示例2:我认同宝玉的自我评价,他是一个与常人相似的融入世俗的人。宝玉不以自我为中心,生活中他懂得人情世故,懂得礼尚往来,如他本不想参加薛姨妈的生日,但听闻宝钗替自己赶蚊子就决定去参加;宝玉也很孝顺,他从父亲锁着的房门前经过,也要从马上下来;还比如宝玉不爱读书,比较贪玩,和大多数这个年龄的男孩子很相似。可见宝玉并非一个不问世事的特立独行者,可谓俗中又俗的一个俗人。【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名著内容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本题,平时一定要熟读名著,对于大纲要求的篇目,有时间时反复读,只有熟到一定的程度,类似题目才能应对自如。另外,课下可以多读一些名著,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贾宝玉说自己是“俗中又俗的一个俗人”,是否认同他的这个自我评价,需要从三点入手。第一,结合语句出处。原著中贾雨村来贾府拜访,邀请宝玉相见,史湘云觉得贾雨村是个高雅的客人,让宝玉去会会他。贾宝玉却说:“罢,罢,我也不敢称雅,俗中又俗的一个俗人,并不愿同这些人往来。”由此可见,贾宝玉认为,诸如贾雨村之流的所谓文人雅士,是伪君子,真小人,是浊臭不堪的,是虚伪透顶的,贾宝玉不屑与这类人为伍,只好嘲笑自己是个俗人。贾宝玉对于薛宝钗史湘云等人的仕途经济论,也一直持反感的态度。所以,宝玉是不入流俗的,他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第二,把握人物性格。在原著中,贾宝玉是一个追求平等、没有等级观念的人,当金钏因为他投井而死的时候,他非常内疚,在后来金钏生辰的时候单独跑去祭祀他,作为一个豪门大户的公子哥,做到这一点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另外,在贾宝玉眼里,人只有真假、善恶、美丑的划分,他憎恶和蔑视世俗男性,亲近和尊重处于被压迫地位的女性,他说过“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他放纵晴雯撕扇、替香菱换裙(与蒋玉涵交往以及见黛玉没有玉而摔玉等),这些都可看出他的与众不同。第三,通过分析事件把握人物形象。在《红楼梦》中,贾宝玉又是一个与常人相似的融入世俗的人。他不以自我为中心,生活中他懂得人情世故,懂得礼尚往来,他从父亲锁着的房门前经过,也要从马上下来;他不爱读书,比较贪玩,和大多数这个年龄的男孩子很相似。通过对原著中“俗中又俗的一个俗人”出处的分析,以及对原著人物性格和形象的把握,考生可以得出自己对此题的理解,言之有理即可。 三、《红楼梦》中一些主要人物进入回目,作者往往在其名字前加一个字,来概括或凸显其品性,即所谓“一字评”,如“敏探春”“酸凤姐”“贤袭人”“勇晴雯”“慧紫鹃”等。请任选一人,结合原著内容,谈谈你对该人物“一字评”的理解。例如:敏探春的“敏”意思是“聪敏”“敏锐”“敏慧”等。比如抄捡大观园,探春敏锐地觉察到贾府的败势;替凤姐理事时“开源”“节流”的措施,可见她的“聪敏”等。【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注意常见题目类型:简单记忆型 情节概括型 结合表达型 简评推荐型。复习重点:① 识记作者(含国籍)及作品风格或主题。②仔细体会作者的意图,概括小说故事情节。③品味小说的精彩片断,结合人物描写,分析归纳人物性格特征。本题要求从所给人物中任选一人,结合原著内容,谈谈你对该人物“一字评”的理解。首先要确定你最熟悉的那个人,然后解释这一个字的含义,再结合原著内容具体举例说明这个字在人物身上是如何体现的。比如“敏探春”,曹雪芹赐给探春一个“敏”字,这是最恰当最准确的评价。她性灵敏锐,作事敏捷,心地敏慧。比如红楼梦抄检大观园时,探春从这些人的丑恶行径中敏锐地觉察到贾府已经有了衰败之势,说“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再如原著第五十五、五十六回里,有一出“敏探春兴利除宿弊”,探春制定了许多“开源”与“节流”的措施,例如,“承包”之后园内“省了这些花儿匠、山子匠打扫之人等的工费”等,展现出探春的聪敏与才华。因此,“敏”字能凸显探春的品性。 四、根据晚清李庆辰《醉茶志怪·说梦》中辞赋,为“代怡红公子吊黛玉之作”,中写林黛玉的句子,完成下面小题。①伶仃辞故里,聊投渭馆(舅家)以栖身②仿繁英之凋谢,一抔净土,锄成舍北花坟③观梅赏雪,闺帏擅名士风流④床头回首,犹呼浊玉之名⑤炉面飞灰,尽毁香奁之稿请任选三句,分别写出该句在《红楼梦》中对应的情节第④句中,“浊玉”指的是谁?“浊”字有什么含义?参考答案:①林黛玉进贾府 ②黛玉葬花 ③芦雪庭争联即景诗 ④黛玉临死,呼“宝玉,宝玉,你好……”⑤黛玉临死焚诗稿“浊玉”表示自谦,指宝玉自己。宝玉一直认为“男人是泥做的,女人是水做的”,所以用这个词自称。【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①“伶仃辞故里”是指林黛玉孤单一人离开家乡,“投渭馆(舅家)以栖身”,指林黛玉离开家乡去的是舅舅家,即贾府。故本句对应的情节是“林黛玉进贾府”。②“繁英之凋谢”指落花,“锄成舍北花坟”指的是葬花成花坟。故本句对应的是“林黛玉葬花”。③“观梅赏雪”写的是赏雪观梅花的情景,“擅名士风流”,指的是在观赏美景时的吟诗作对。故本句对应的是“芦雪庭争联即景诗”。④“床头回首”是写林黛玉临终卧病在床,“犹呼浊玉之名”是指林黛玉临终前还在喊贾宝玉的名字。故本句对应的是“黛玉临死,呼‘宝玉,宝玉,你好……’”。⑤“尽毁香奁之稿”是指林黛玉烧毁自己的诗稿。故本处对应的是“黛玉临死焚诗稿”。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第④句中“浊玉”,是林黛玉在临终时呼喊贾宝玉的名字,故此处“浊玉”指的是“贾宝玉”。称“浊”的原因是,贾宝玉认为女人是水做的,一看到就会让人感到清爽;男人都是泥做的,会让人感到污浊。故称为“浊”。 四、脂砚斋在评价《红楼梦》人物时说“真正美人方有一陋处”。意思是说有缺陷的美人,才是真正的美人,活的美人。请从《红楼梦》中选取一个人物,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参考答案:林黛玉的美是“病如西子胜三分”的病态之美。然而这样一个美人,性格里的多愁善感使得命运里的悲剧更加让人同情、唏嘘。她手把花锄逶迤而出,在点点落红之间,吟出了绝唱《葬花词》,这首辞赋就像是她的自我写照,透露着封建礼教压迫下,一个少女渴望爱情自由,以及人性自由的强烈愿望。【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阅读内容的掌握能力。解答此题,要熟悉名著的情节,尤其要熟悉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本题要求从《红楼梦》中选取一个人物,谈一谈对“真正美人方有一陋处”的理解,结合句子的含义可知,“有缺陷的美人,才是真正的美人,活的美人”强调的是文学作品塑造人物要展现人物的不完美的一面,不完美才符合生活的真实,才更有打动人的魅力。选取人物时要注意选择有缺陷的美人的形象,然后结合小说内容分析其缺陷美。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高考语文名著阅读考点训练:《红楼梦》分析人物形象,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要求,回答问题,根据要求,完成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高考语文名著阅读考点训练:《红楼梦》把握情节内容,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高考语文名著阅读专项训练,共4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要求,回答问题,阅读《论语》三则,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