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浙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课件PPT+教案
小学数学浙教版三年级上册1、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浙教版三年级上册1、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铺垫,回顾整十数乘一位数,6个十),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巩固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和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相关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相关的口算和笔算。知道可以用再乘一遍的方法进行乘法的验算。2、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培养分析、综合及简单推理的能力。3、使学生在口算、笔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养成细心读题、认真计算的习惯,进一步体会验算的价值。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师:请看大屏幕,口答。14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2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 )。8个十是( )。32个十是( )。56个十是( )。30+30+30=( )×( )。二、回顾整十数乘一位数今天,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老朋友,请看他是——课件演示。师:聪明能干的海绵宝宝最擅长做蟹黄堡了,瞧:它一次做了多少个?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1:我先数一盘是10个,两盘就是20个。生2:我用10×2得到20。你说得很好!师:海绵宝宝每次做20个,3次一共做多少个呢?怎样列式。 生3:我用20+20+20。生1:我用3×20。生2:我用20×3。师:20×3表示什么意思?生1:3个20是60。20×3等于多少?师:你们同意吗?师:60是怎样算出来的?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同桌说说。生:我是用20+20+20得到60根的。(板书20+20+20)生:先算2×3,再在后面加一个0。(板书:2×3=6,20×3=60)。师:刚才有人说先算2×3,再在后面加一个0。老师不太懂,你能讲给大家听听吗?(等学生说完再规范)师:2指的是——(2个十),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是60。(板书2个十、6个十)(结合图)生: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是60。手势:会说了吗?谁来说说?小朋友们真了不起,想出了三种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三、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的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海绵宝宝过生日,派大星给它送来了漂亮的贝壳。(课件出示)它送了多少个?你是怎么知道的? 珊迪送来了多少个?(14个贝壳。)他们一共送了多少个贝壳。师:怎样列式呢?生:14×2=28 2×14=28(板书:14×2=)2、结合场景图探索算法。师:28是怎么想出来的?生:14+14=28。师:你真聪明,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师:我们再来看看图。生:从图上看出:右边有(有8个,)左边盒里有(有20个,)。 把20和8合起来是28。生:我是用乘法来想的,10乘2等于20,4乘2等于8,20加8等于28。(再指名说)师:先算2个4是8,再算2个10是20 。(课件圈起来)再指名看算式说一遍。分别板贴4×2=8 10×2=20 20+8=283、教学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师:这题还可以用竖式计算。师:怎么写?(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板书。)师:从哪一位乘起。师:列竖式计算时一般从个位乘起。先算——2乘个位上的4(标出箭头)得8,8表示8个(一),写在个位上。再算2乘十位上的1(标出箭头)得2个?(2个十)2个十也就是20。 师:再把20和8加起来是28。师:谁能把刚才的计算过程完整地说一遍。(移动板贴)先算——再算——再——。师:请大家把刚才的计算过程和你的同桌再说一说。师:口算也好,笔算也好,道理是一样的。刚才老师根据大家的想法写出了这样的算式,想一想,这一题如果让你列竖式计算,还可以怎样写?请在作业纸上写一写。学生尝试写竖式。指名到黑板上写出了简易的竖式。并请他说一说积28里的8和2是怎么来的。从而沟通两个竖式的联系。师:这里(繁琐的竖式)把20和8相加得28,这里(简易的竖式)把20和8直接合成了28,这样写的可以吗?也是这样写的举手。师:这样写不仅正确而且简便。师:我们用通常不这样写(框去左边),而直接写成这样的形式。师:不要忘记写出横式得数和单位名称。四、巩固练习1、算一算,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公布答案。2、算一算,比一比。学生独立完成,再和同桌讨论,看谁做的又快又好。五、课堂小结师:同学们,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三年级上册二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1 口算乘法精品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探求新知,巩固知新,达标反馈,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三年级上册2、两位数乘一位数(二)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铺垫,探究新知,巩固练习,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三年级上册1、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