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衡水武强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2衡水武强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第1页
    2022衡水武强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第2页
    2022衡水武强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衡水武强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衡水武强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武强中学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三历史试题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3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图是出土于甘肃嘉峪关墓葬的3世纪壁画描绘了耕地、播种、耙地的劳动情景。据此可知当时    A.牛耕技术普遍推广         B.曲辕犁进一步完善C.男耕女织的生产状况        D.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2. 下表为不同文献关于经济重心南移方面的记述,由此可以推知记述文献(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宋书》(南朝宋)江、淮田一善熟,则旁资数道,故天下大计,仰于东南。《新唐书》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楚故泽国,耕稔甚饶。……谚曰:湖广熟,天下足明李釜源《地图综要》A.经济重心南移在明清时期最终完成    B.江南地区的经济规模与产业结构逐渐改变C.江南地区形成了稻麦兼种的作物体系  D.湖广地区是自两晋以来的全国粮食主产区3. 如下图所示,与隋朝大运河相比,元朝大运河航道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洛阳城市经济衰落 B.加强对南方的控制 C.政治中心向北迁移 D.经济重心南移4. 下表是18世纪末清政府的税收结构,这反映了   A.农耕经济仍占据主导          B.对外贸易获得较大发展C.对农民人身控制加强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5. 至1906年,中国自产鸦片584800担,产量达同年外国进口鸦片的11倍,种植鸦片的耕地约占全国耕地的2%。1928年甘肃部分地区鸦片种植竟占农田面积的75%,产值占农作物的90%。这一现象造成的最主要影响是A.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                  B.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危机加剧C.清政府禁烟政策的失败                  D.西方列强的鸦片在中国滞销6.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认为:到了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晚期,作为中国对付外国问题的一项政策,比起六十年代时期来,已经变得大为多样化和复杂化了。中国国内工业和交通运输业采用了西方技术,它开始使努力的中心从防务转移到工业化方面。一项政策是指A.自强新政       B.改革开放         C.维新变法       D.实业救国7. 孙中山卸任临时大总统后,接受了袁世凯授予的全国铁路督办的头衔,负责筹划全国铁路建设,还担任上海中华实业联合会会长等职,并于1912年筹建中华银行作为振兴实业之总机关。黄兴也和其他革命党人一起,先后创办了国民银行、中华汽船公司,并且带头组织拓殖协会,计划开发西北地区的资源。这些活动A.促进了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B.体现了革命派的软弱与妥协C.极大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D.改变了工业布局不合理现象8. 下表为19141927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入超情况统计(单位:千海关两)年份1914191519171919192019261927入超额21301535615865871618822061925992694312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不断加深      B.一战后中国产品失去欧洲市场C.国内外局势变动影响对外贸易      D.工业结构不合理状况得以缓解9. 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经济极其落后的基础上,开始大规模工业建设,各行各业掀起劳动建设高潮。1955年3月,天津制表业的工人们在缺少资金设备、没有图纸资料的情况下,奋战数月,研制出第一块国产手表,用智慧的双手结束了中国只能修表,不能造表的历史。由此可以看到当                         四名工人在简陋的条件下研制手表A.国民经济恢复的重要成果           B.工业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C.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D.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10. 下表为某一时期在党的中央会议上陈云作了题为《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高潮以后的新问题》的报告,提出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经济思想。据此可知。这一经济思想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工商业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生产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国家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市场方面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A.服务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需要       B.具有计划性、多样性、灵活性C.超越了当时中国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战略11. 1961年中共中央发出:商业四十条明确指出国营商业、供销合作社商业和农村集市贸易是我国现阶段商品流通三条渠道,积极恢复已撤销或合并的供销社、合作商店和合作小组,同时,有领导的开放农村集市贸易。这一规定A.缓解了市场供应紧张状态         B.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C.承认了市场经济的合法性        D.取消了个体经营模式12. 1983年,安徽某濒临倒闭的国营制药厂被8个年轻人承包,实行有奖有罚的经济责任制,9个月就盈利12万元。后来安徽省委、省政府从中得到启示,下发通知明确提出,小型国营企业也可以实行承包经营。由此可以看出A. 市场经济体制全国逐步建立            B. 政企职责不分弊端得到解决C. 经济所有制结构开始发生变化          D. 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逐渐扩大13. 汉萨同盟是德意志北部城市之间形成的商业、政治联盟。13世纪同盟逐渐形成,14世纪达到兴盛,加盟城市最多达到160个。15世纪转衰,1669年解体。导致其衰落的主要原因是A.德国北部经济的衰落          B.欧洲重商主义兴起C.德国宗教改革的出现          D.新贸易路线的竞争14. 在非洲殖民地存在非常奇特的现象,输出花生却进口花生食品、输出咖啡豆却进口咖啡饮料、输出棉花却进口纺织品、输出铁矿砂却进口铁器生产工具、输出铝矾土却进口铝制器皿。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奴隶贸易导致非洲人口丧失       B.非洲地区物产资源十分丰富C.殖民者推行掠夺性经济政策       D.殖民地缺乏相关的工业技术15. 19世纪中叶,为处理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成堆难题,英国通过公共卫生立法,在中央建立了专门的中央卫生机构,从总体上指导和监督英国的公共卫生管理;在地方建立相应的地方卫生机构,具体实施公共卫生的管理。这主要说明A.城市化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B.工业革命推动了政府职能的完善C.英国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英国已经建立了完备的法律体系第II卷二、非选择题:共四道大题,共55分。16.(12分)文学作品是时代的反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明末小说《初刻拍案惊奇:转运汉巧遇洞庭红》故事梗概:    商人文若虚在国内做生意曾挫折,眼看就要到破产的境地了。后来朋友到海外经商时顺便邀请他同往,开船前他用一两银子买了一篓太湖特产洞庭红橘子准备在路上享用。没料到了海外吉零国,这一篓橘子竟卖出了一千多两银子。他在返程的路上又偶然捡到了一只大龟壳,到达福建后被一个波斯商人用5万两银子买去,文若虚用赚来的钱在沿海地区购买田宅重置家业,娶妻生子,家道殷富不绝。结合明清史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社会实际情况或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今中外历来重视农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铁器发生影响的方式人人都很熟。比以往工具生产效率更高的铁制农具使农业有可能从起初的黄河发源地向南扩展到森林茂密的长江流域。铁制工具还促进了在大河流域地区兴修大批水利的排水工程、为远距离运大批商品而进行的运河开挖以及在西北干旱地区进行的打井灌溉工程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1978年11月,小岗村迎来发展的第一春。一天晚上,当地18位村民私密签下了分田到户、自主生产的生死契约。这在当时被认为是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举动,可能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危险。所幸的是,这一改模式后未得到中国改革开放事业总设计邓小平的高度认可,随之获得中央政府的肯定,并被推向全国。小岗村也因此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分田到户刺激了大锅饭时代农民被压抑的生产积极性,随之而来的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发展的黄金期,农民收入一度超过城市居民。                                             ——2008-10-15《中国国土资源报》(1)根据材料一结合汉代史实,说明铁器使用带来的影响。分析汉代推动铁器铸造的有利条件有哪些?(12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出现在小岗村的原因,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积极意义。(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材料有学者根据人类文明发展水平,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主要划分为三个阶段,具体划分如下:时间发展阶段典型特征公元前1万年公元前3千年生存大革命农业、畜牧业产生;新石器革命公元前3千年1600年交流大革命文字、数学等科学起源;青铜、冶铁技术发展;文明对外传播交流1600年效率大革命机器、科学革命;新能源、新动力;现代信息革命           ——摘编自时斗等《用科技改变人类社会的进程为标准划分历史阶段》请对上述任一阶段的划分提出你的看法(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9.(12分)自古以来,一定时期工商业的地区分布反映着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状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西汉工商业分布图                            明朝工商业分布图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材料一、二中工商业区域分布变化及原因。 武强中学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三年级历史试题答案1-5   D B C A B    6-10  A A C D B    11-15  A D D C B 16.. (12分)示例一:情节:捡到一只大龟壳,被一位波斯商人用5万两白银买去。(2分)历史现象:明朝时期货币经济发达。(2分)概述和评价:明朝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放市场,加之赋税制度的改革,社会对货币的需求量大增,使白银逐渐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同时,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大批白银流向欧洲,欧洲统治者为了追求享乐,通过阿拉伯商人大量购买中国的丝绸、瓷器等产品,使大量白银流入中国。货币经济的盛行,推动了中国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商业城镇的崛起,一定程度上对抗着明朝的重农抑商政策与海禁政策,使中国缓慢地向近代社会迈进。总之,明朝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客观上冲击了传统的自然经济结构,使中国社会的发展呈现出新的气象。(8分)示例二:商人文若虚在国内做生意要到破产的境地了。(2分)历史现象:明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2分)概述和评价:明朝时期,为了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厉行重农抑商政策,该政策导致商人经营环境严重恶化,遭到各种压制和盘剥,甚至会面临破产的境地,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与此同时,该政策导致许多商人把赚来的钱用于购置土地,强化了小农经济,使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缺乏资金、市场和劳动力,导致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总之,一个国家的经济政策合理与否,会对一个国家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8分)17. (18分)1)影响:农业和牛耕技术逐渐普及到全国,东汉王景治理黄河成功,关中地区创造井渠法(6分)有利条件:汉武帝时期铁业官营: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装置水排:用煤炭做燃料。(6分)2)原因:安徽的重大旱情:农村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压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分,只答出第二点也给满分)意义: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4分)18. (13分)【示例一】看法:我不赞同作者关于交流大革命的观点。交流大革命应该发生于新航路开辟以后。(3分)论述:公元前3000年至1500年前后,世界各文明总体处于相对分散独立发展的阶段。欧亚文明对美洲、大洋洲尚无认知,世界各地间交流并不密切。1500年前后,伴随新航路的开辟,西欧走上殖民扩张道路,加强了世界各地的交流和联系,客观上传播了资本主义文明,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开发,以西欧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人类社会从分散孤立开始走向整体世界,促进了各地区之间的物种交流,玉米、土豆等原产于美洲的高产作物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丰富了人类的饮食结构,也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7分)总结:综上,世界各地的密切广泛交流开始于新航路开辟后,并推动了世界的发展,因此交流大革命的观点应该更改为发生于新航路开辟以后。(3分)【示例二】看法:我不赞同作者关于效率大革命的观点。效率大革命应该发生于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以后。(3分)论述:1600~1765年间,人类社会生产仍停留在手工工场阶段,技术虽然在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但并未出现生产效率质的飞跃,产生效率大革命。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以蒸汽机为代表的机器动力取代人力,近代工厂取代传统手工工场,生产效率大大提高;19世纪70年代开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掀起新一轮的技术革新,开展第二次工业革命,采用新的能源和动力,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20世纪四五十年代,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信息时代的到来,人类社会智能化程度提高,极大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生产力发展。(7分)总结:综上,工业革命的开展革新了生产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人类社会进步,因此效率大革命的观点应更改为发生在工业革命以后。(3分)19. 12分)变化西汉时期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原因西汉时期经济和政治中心在北方,南方经济比较落后。变化明朝时期分布往东往南转移,长江流域增加较多。原因全国统一、政治稳定;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变化1919年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其他省份较少。原因分布比较多的地区受西方列强侵,自然经济解体较早;这些地区经济基础较好;思想相对开放。   

    相关试卷

    2022衡水武强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衡水武强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衡水武强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衡水武强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河北省衡水市武强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河北省衡水市武强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