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山东省夏津一中高三上学期9月入学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24732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山东省夏津一中高三上学期9月入学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24732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山东省夏津一中高三上学期9月入学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24732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山东省夏津一中高三上学期9月入学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夏津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9月入学考试
化学试题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20国青年评选出了中国的“新四大发明”:网购、支付宝、中国高铁、共享单车。“新四大发明”中与化学关系最密切的一项是( )
A. 网购 B. 支付宝 C. 中国高铁 D. 共享单车
2. 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
A. 甲醇低温所制氢气用于新能源汽车 | B. 氘、氚用作“人造太阳”核聚变燃料 | C. 偏二甲肼用作发射“天宫二号”的火箭燃料 | D. 开采可燃冰,将其作为能源使用 |
3. 下列关于古籍中的记载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本草纲目》“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里所用的“法”是指蒸馏
B. 《吕氏春秋·别类编》中“金(即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体现了合金硬度方面的特性
C. 《抱朴子·金丹篇》中记载:“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成丹砂”,该过程发生了分解、化合、氧化还原反应
D. 《本草经集注》中关于鉴别硝石()和朴硝()的记载:“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该方法应用了显色反应
4. 玻璃棒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之一,其主要用于搅拌、过滤或转移液体时的引流。下列有关实验过程中,肯定不需要使用玻璃棒进行操作的是( )
①用试纸测定溶液的
②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剩余固体中提取
③用饱和溶液和沸水制取胶体
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钠溶液
⑤取某溶液做焰色试验,检验该溶液中是否含有钠元素
⑥用适量的蔗糖、浓硫酸和水在小烧杯中进行浓硫酸的脱水性实验
⑦促使过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析出晶体
A. ③⑤ B. ③④⑤⑦ C. ①②④⑤ D. ⑤⑥⑦
5. 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编号 | 实验目的 | 实验过程 |
A | 配制的溶液 | 称取固体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转移至容量瓶中定容 |
B | 探究维生素的还原性 | 向盛有黄色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生素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
C | 制取并纯化氯气 | 和浓盐酸共热,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溶液、浓硫酸 |
D | 鉴别溶液和溶液 | 取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
6. 用固体样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 )
A. 称量 B. 溶解
C. 转移溶液 D. 定容
()
7. 已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氧化产物为
B. 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C. 通过该反应可说明的氧化性强于
D. 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8. 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含、、、杂质),工业上用孔雀石制备硫酸铜的第一步用过量硫酸溶解并过滤。常温下,分别取滤液并向其中加入指定物质,反应后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一组离子正确的是( )
A. 加入过量稀溶液:、、、、、
B. 加入过量氨水:、、、
C. 加入过量溶液:、、、、
D. 加入过量溶液:、、、
9. 某白色固体混合物由、、、中的两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澄清透明溶液;②做焰色反应,通过钴玻璃可观察到紫色;③向溶液中加碱,产生白色沉淀。根据实验现象可判断其组成为( )
A. 、 B. 、 C. 、 D. 、
10. 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借助某些金属离子制造出复杂新分子,从而合成分子机器的三位科学家,合成新分子过程模拟如图有关信息错误的是( )
A. 图中新月形分子和环状分子“组合”在一起,铜离子起关键作用
B. 利用此方式可以合成新分子,同时也可能创造一种全新“机械键”
C. 在创造新分子技术中,铜离子是唯一可以借助的金属离子
D. 此技术可以“互锁”合成分子,甚至合成更复杂的分子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 国宝回家,天耀中华。“天龙山佛首”、“五牛图”等一批国宝亮相春晚,让亿万人为之动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佛首”的雕刻岩石主要成分为方解石、石英,都属于硅酸盐
B. 专家对“佛首”鉴定时,发现颈部风化形成的边缘与照片资料完全一致,“风化”是化学变化
C. “五牛图”是我国唐代珍贵的纸绢画,“纸、绢”化学成分相同
D. 古代字画修复常用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是化学除菌法
12.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用酸性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草酸:
B. 向溶液中通入少量:
C. 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
D. 向溶液中通入足量:
13.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
B. 的溶液中微粒数大于
C. 与完全反应,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介于和之间
D. 与混合物中含原子数为
14. 已知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B.
C.
D.
15. 高铁酸钠是一种新型高效水处理剂,主要制备方法如下:
湿法:(反应未配平)
干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高铁酸钠既有杀菌消毒的作用也有净水的作用
B. 用湿法制备需消耗
C. 干法中被还原的与做还原剂的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D. 分别用湿法和干法制备等量高铁酸钠,两个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相同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60分)
说明:本部分共3大题,每空2分,共50分。
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16. 将、、三种溶液,按一定顺序滴入到溶液中至恰好完全反应有以下现象:
(1)加入时有白色沉淀;
(2)往(1)中沉淀里加入时沉淀溶解,并有气体逸出;
(3)往(2)中溶液里加入时,又有白色沉淀生成。
根据以上现象判断、、分别是溶液、溶液、溶液中的哪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使沉淀溶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下列物质中:
①溶液 ②铝 ③液态氯化氢 ④碱石灰 ⑤二氧化硫 ⑥氨气 ⑦氢氧化铝 ⑧碳酸氢钠 ⑨甲烷。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
(2)标准状况下,将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其密度是,则此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在反应中,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当有被氧化时,被还原的为__________。
(4)向溶液中滴入溶液至中性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一种橘红色的硫化锑()胶体,装入型管,插入电极后通直流电,发现阳极附近橘红色加深,这叫_____________现象,证明胶粒带__________电荷。
18.(实验探究·探索反应规律)某班同学通过实验探究、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取一定量氯化铁、氯化亚铁固体,均配制成的溶液。在溶液中需加入少量铁屑,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组同学取溶液,加入几滴氯水,再加入1滴溶液,溶液变红,说明可将氧化。溶液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组同学认为甲组的实验不够严谨,该组同学在溶液中先加入煤油,再于液面下依次加入几滴氯水和1滴溶液,溶液变红。煤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丙组同学取溶液,加入溶液混合。分别取此溶液于3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支试管中加入充分振荡、静置,层显紫色;
②第二支试管中加入1滴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③第三支试管中加入1滴溶液,溶液变红。
实验②检验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实验①和③说明:在过量的情况下,溶液中仍含有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由此可以证明该氧化还原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丁组同学向盛有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溶液,溶液变成棕黄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向溶液中滴加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沉淀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19. 硼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玻璃、医药、肥料等工艺。一种以硼镁矿(含、及少量、)为原料生产硼酸及轻质氧化镁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溶浸”硼镁矿时,为了提高溶浸速率,可以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措施(答两条即可)。
产生的气体在“吸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渣1”的主要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检验“过滤1”后的滤液中是否含有离子,可选用的化学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的解离反应:,,可判断是__________酸;在“过滤2”前,将溶液调节至3.5,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沉镁”中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母液经加热后可返回__________工序循环使用。由碱式碳酸镁制备轻质氧化镁的方法是__________。
20. 二氧化氯是高效、低毒的消毒剂。已知:是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制备及性质探究装置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用于制备,同时还生成一种酸式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中滴有几滴淀粉溶液,反应时有蓝色出现,淀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静置的导管靠近而不接触液面,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用于吸收尾气,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一种单质,且氧化剂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则还原产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装置中的溶液改为溶液,通入后溶液无明显现象。由此可以产生两种假设:
假设a:与不反应。假设b:与反应。
①你认为哪种假设正确,阐述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假设(仅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答案】
1-5:CBDAB 6-10:BDABC 11-15:BD、BC、C、A、AC
16. 溶液 溶液 溶液
17. ③⑧;①② 25 1 电泳 负
18.(1)防止被氧化
(2)
(3)隔绝空气(排除氧气对实验的影响)
(4) 可逆反应
(5)
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红褐色。
19.(1)适当升温,适当增大溶浸液浓度,研磨成粉末,搅拌;
;
(2)、、;;
(3)一元弱;转化为,促进析出;
(4)或;溶浸;高温焙烧。
20.(1);
通过检验的存在,证明有强氧化性;
(2)使尽可能多的与溶液反应,并防止倒吸;
(3);
(4)①假设b,的还原性强于,所以也能氧化;
②。
2022山东省夏津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山东省夏津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共15页。
2022岳阳县一中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岳阳县一中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岳阳县一中2022届高三年级入学考试试卷化学docx、化学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眉山彭山区一中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眉山彭山区一中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设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室温下用0,[化学——选修3,5kJ/m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