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省双鸭山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2省双鸭山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第1页
    2022省双鸭山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第2页
    2022省双鸭山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省双鸭山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省双鸭山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及课内文言知识,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传统的图文书总是以文字为主,图像为辅。当今流行的图文书中,图像似乎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文字反倒沦为配角。如《一个人的战争》一书刊行了“新视像读本”,该读本共238页,配有图画212幅,几乎每一页都作了设计。其“卖点”不再是原有的书面文字,而在于那些新奇、精美、富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任何读物,倘使缺少图像,便会失去对读者的诱惑力和视觉冲击力。这正是“读图时代”的新法则。进一步思考这一现象,或许可以推断,当代人的阅读方式已经发生了某种转变,已从专注于文字理解转向热衷于图像直观。
    从美学角度来说,文字和图像本来各具特色,图像以其直观性和具体性见长,而文字以其抽象性和联想性著称。文字读物可以唤起读者更加丰富的联想和多义性的体验,在解析现象的深刻内涵和思想的深度方面,有着独特的表意功能。图像化将文字的深义感性化和直观化,这无疑给阅读增添了新的意趣和快感。正像林白所言:“绝妙之处在于,无论是先看图再看文,还是先看文再看图,都会发现一种有趣的吻合。”林白的解释道出了文与图之间的“互文性”阐发,但这种阐发隐含着某种“危机”。一方面存在着图像对文字的有效阐发,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图像对文字的曲解和转义。从前一方面来看,图文书把书籍“通俗化”和“大众化”了,因而扩大读者范围;但从后一方面来看,图像有可能影响人们对文字的理解,尤其一些漫画书,将一些经典“连环画化”或“漫画化”。本来,这些经典著作多以思想深刻见长,特定的古汉语不但是其独特的表述手段,同时也是读者进入这些经典深刻思想的必要条件和路径。然而,在“读图时代”,此类读物被大量的“通俗化”,改造成“图画本”,独特的语言表述被转换为“平面化”甚至“庸俗化”的图解。比如蔡志忠漫画系列,将诸子经典中的精深思想,图解为一种漫画形式,虽然这也许有助于读者理解这些古代经典,但同时又存在将古代思想家博大精深的思想漫画化和简单化的可能性。假如读者对古代智慧和思想的了解只限于这些漫画式的理解和解释。留在他们心中的只有这些平面化的漫画图像,这是否会导致古代经典中的深义的变形以致丧失呢?而唐诗宋词这样纯粹的语言艺术作品,被转化为漫画时,文字独特的魅力及其所引发的丰富联想已被刻板地僵固于特定画面,这是否会剥夺读者对文学作品诗意语言的体验呢?
    “读图”时尚的流行,也许正在悄悄地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性,其潜在的后果之一是重图轻文的阅读指向。我以为,“读图时代”的读图隐忧乃图像对文字的“霸权”,因此造成了对文字的挤压。在“读图时代”,从文化活动的对象上说,文字有可能沦为图像的配角和辅助说明,图像则取得文化主因的地位;从文化活动的主体上说,公众更倾向于读图的快感,从而冷落了文字阅读的爱好和乐趣。尤其是太多插图进入文学著作中,搅乱了文字原有的叙事格局和逻辑,中断了文章的内在文脉,将读者的注意力从文字引向图像本身,也暗藏着破坏了读者对文字沉思默想式的感悟方式的可能性。
    一言以蔽之,“读图时代”存在着一场不见硝烟的图像对文字的“战争”,图像凌越文字在当代文化中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有理由相信,“读图时代”的到来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文化,改变了文学原有的格局,也改变了我们的文化价值观。
    (摘编自周宪《“读图时代”的图文“战争”》)
    材料二:
    就图像与文字的根本属性来看,图像最显著的优点是视觉的真实感,它可以为人们带来与叙述对象几乎无差的体验,即具象性;文字则更倾向于精神层面的感悟与互通,即抽象性。图像是叙述对象的投射与镜像反应,文字是对叙述对象能指和所指的符号化反应。正是由于文字与图像之间的这些“天差地别”,许多人将它们之间的关系看作是“势同水火”,其实这些都仅仅是表象而已,它们之间更多的还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文字的形成过程包含了形象性,它内隐着建构客观世界精神的“像”。图文之间一直存在着天然联系,古时候“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论述就很好地印证了它们之间的紧密联系。在图像化时代,文字与图像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文学语言在叙述上的形象性正不断地突显出来,图像在无形之中将文学语言中的“像”进行了放大,推动了文学语言内在意蕴由感性向理性的转变。
    尽管文学深层次中的审美意义、情感内涵还无法通过图像进行完美演绎,但是文学语言图像化作为文学的表现形式,可以促进读者对文学意蕴和情感的体会。图像具有极强的情感渲染性,它的这一特性能够推动文学审美空间的扩充,在意蕴上给人以更为直观的感受,既可以实现对文学“有意味的形式”的鉴赏,又可以做到对感悟对象真实性的把握。过去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更多以心灵的体悟为主,人们从感知渠道来看属于单边的审美感悟。而文学语言图像化的出现赋予文学形态多样化与具象化,它内在的属性决定了人们可以从多角度、多感官对其进行认知和体味。因为语言的图像化意味着以感官来触摸文学深层次的灵魂,以眼、耳、鼻、口、舌来真切感受其中的酸甜苦辣,以有形来觉察无形,这势必会使接受者产生更加深入的感悟。
    (摘编自杜更胜《读图时代文学的蜕变之语言图像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流行图文书中图像数量的增加,意味着图像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文字沦为配角,当代人的阅读方式已发生转变。
    B.图像和文字的“互文性阐发”造成图像对文字的曲解和转义,影响人们对文字的理解,甚至使经典著作庸俗化。
    C.插图大量涌入文学作品,搅乱了叙事格局和逻辑,中断了内在文脉,可能破坏读者对文字沉思默想式的感悟方式。
    D.图像有视觉的真实感和极强的情感渲染性,能赋予文学形态多样化与具象化的特点,使接受者产生更加深入的感悟。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新奇、精美、内容丰富的图像会大大增加读物对读者的诱惑力和视觉冲击力,促使读者消费和阅读。
    B.如果将唐诗宋词转化为漫画,特定的画面就会使其失去文字的独特魅力,剥夺读者对诗意语言的体验。
    C.公众倾向于读图的快感,冷落文字阅读的爱好和乐趣,会使图像“霸权”加剧,文字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
    D.在读图时代,人们可以从多角度、多感官对文学作品进行认知和体味,鉴赏活动不再是单边的审美感悟。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面对空前发达和市场化的影视业,专为影视而生存的作家和专为影视而创作的文学作品纷纷涌现。
    B.精美的图画的艺术加强了语言艺术的审美感染力,而这种感染力是纯粹的语言艺术所无法达到的。
    C.图像化的写作将作家的“编码”过程与读者的“解码”过程缩短,在文字与图像的互文性阐发中扬长避短。
    D.张爱玲小说《传奇》的封面,以一个现代人立于窗外的影子表达打开洋场社会一扇窗子的寓意。
    4.材料一第二段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
    5.在对待图文关系的态度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开 锁
    程奋只
    民国初年,沧州城里出了个有名的开锁师傅,名叫王继业。王师傅开锁的本领极高,沧州城里没有他打不开的锁。
    王师傅有一个徒弟,名叫小六,自幼聪明伶俐,学艺十年,学得一手开锁的好本领。王师傅开锁全凭手上的感觉,小六开锁却全靠一双耳朵,他那耳朵异常机敏,开锁的时候把耳朵贴在锁上,锁孔里的动静听得一清二楚,开锁也就易如反掌了。看过小六开锁的人都说,这孩子的本领不在他师父之下。
    有一天,王师傅对小六说:“小六,你开锁的本领已在师父之上,师父教不了你了。”小六听闻此话,嘴上不说,心中却暗喜:我终于可以自立门户了。王师傅继续说:“只是为师还有一事,二百里外有座香积寺,寺内有一把古锁,三十年来无人能够打开,我也不曾打开,你要是能打开此锁,那天下再也没有你打不开的锁了。”
    小六说:“师父,我定要打开此锁,否则绝不出师。
    于是,小六日夜兼程,赶到香积寺后见到了方丈,说明了来意,方丈亲自把小六带到一间密室前,说自从三十年前他不慎把钥匙落在密室中后,此锁就再也没有打开过。小六抬眼观看,密室的门上果然有一把巨锁,而且这巨锁是镶嵌在石门的凹槽中的,像一把巨大的门栓。小六不禁一惊,等到他把铁丝探入锁孔,心中更是惊讶,原来那锁看上去笨重厚拙,实际上锁孔里有复杂的机关,小六足足用了两炷香的工夫,终于听到“啪嗒”一声,锁开了。小六心中一阵狂喜:天下再也没有我小六打不开的锁了。
    这时方丈推门进入密室,去寻找钥匙。站在外面的小六抬眼一看,只见密室内堆了一地的银元和银子,顿时惊坏了。不一会儿,方丈拿着钥匙出来,把石室的门一关,那把大锁竟自动关闭了。
    方丈拿出一点银钱酬谢了小六,见天色已晚,让人给小六收拾出一间空房,并安排斋饭。
    小六吃完饭,就早早歇了。可他躺在床上,满脑子里都是那白花花的银钱,心想,要是自己悄悄拿来一些用,应该不会被发现吧?就这样,小六动了邪念,等到夜半三更,他偷偷来到密室前,打开巨锁,潜入密室,用一个布袋胡乱装了大半袋银钱,正准备返回,却怎么也找不到门,也找不到锁。原来刚才小六进来时,怕被别人发现,就顺手把门关上了,谁料这个密室的门一旦关上,就再也无法从里面打开了。小六在黑暗中打亮火石。仔细观察,这个石室四壁空空,只有室顶上有一个拳头大小的小洞,他连忙冲着这个小洞大喊救命,可喊破了喉咙也没见人来。这下小六绝望了,才想起师父平日里常说的“学艺先修德”,只是自己心浮气躁,哪里听得进去,这才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小六也不知道在密室里困了多久,只觉得饥渴难忍,到后来神智都不清了,昏死了过去。
    等小六醒来,已经在一间明亮的屋子里了,旁边坐着师父和方丈,师父表情严肃,方丈却仍是微笑,他看着小六,慢慢讲了一段故事。
    原来这香积寺素来香火旺盛,但也时常引来盗贼,为了防盗,多年前,方丈命人修筑了这个坚圆无比的石室,石室四面密闭,只有一扇石门可以进出,石门配以巨锁,唯一的一把钥匙由方丈亲自保管。这石室在建造上还颇费了一番苦心,石门一旦关上,就自动上锁,只能从外面开锁进入,这样即使贼人进入石门,只要他关上了门就无法逃脱。本来以为这样就可以万无一失,谁料千防万防,家贼难防,三十年前,竟有一个小沙弥,趁方丈外出讲禅,半夜偷出钥匙。打开石门潜入密室,却被困在石室中,方丈回来发现钥匙被盗已经是三天以后了,他透过小孔看到那小沙弥已经昏死在石室中,方丈怕出人命,命人砸锁救人,可费了半天工夫都没砸开巨锁。
    也是那小沙弥命不该绝,当时恰好沧州城有名的开锁师傅王一康来香积寺祈愿,听闻此事连忙赶来帮忙。救出小沙弥后,方丈为了表示感谢,拿出银钱作为酬谢,可王师傅不仅分文不收,还让方丈为了安全,重断换一把锁。可方丈还是决定不换锁,而且为了防止钥匙再次被盗,干脆把仅有的一把钥匙也故意丢在密室之中,反正已有能开此锁之人了。
    再说那个小沙弥,从鬼门关里走了一遭,也算是大悟了,可是庙里有规矩,他还是被逐出了庙门,小沙弥本就是个孤儿,王一康看他可怜,又见他是真心悔悟,于是就收他为义子,取名继业。王继业跟着王一康学艺二十年,得到了他的真传。十年前,王一康去世,临终前告诫王继业:“学艺先修德。”
    不久,王继业也收了一名徒弟,这就是小六。小六聪慧异常,是一块好料,就是鬼点子多,心不实。王继业怕他有了这门手艺却不走正道,反而为害一方,为这事,王继业没少操心。
    再说这香积寺里的密室,自从三十年前再次锁上,就再也没有人打开过,一年一年的香火钱从密室顶上的小洞投下去,积攒下来,因此才有了满地的银钱。今年天下大旱,百姓颗粒无收,政府的赈灾粮又不够,所以方丈决定打开密室,将里面的银钱全部取出,救济天下苍生,这才写信给小六的师父王继业,让他前来开锁。接到方丈的信,王继业想,正好借这个机会,试一试小六,借开锁之名,看看他的心术正不正,这才有了上面的故事。
    听到这里,小六不禁泪流满面。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师傅要徒弟小六到二百里外的香积寺去开锁,主要原因是他知道小六心浮气躁,不能出师。
    B.小六说:“师父,我定要打开此锁,否则绝不出师。”这句话语气坚定,体现了小六的自信满满。
    C.“小六心中一阵狂喜:天下再也没有我小六打不开的锁了。”这是小六开锁之后的真实想法,他以为自己能真正自立门户了。
    D.小说写的是一个“开锁”的故事,但实际上是要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学艺先修德。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看过小六开锁的人都说,这孩子的本领不在他师父之下。”运用侧面描写,交代了小六手艺精湛,为下文师父叫他去香积寺开锁做铺垫。
    B.文中的“锁”既是各种门锁,也是心灵之锁,又是故事情节的连接点,具有以小见大的作用。
    C.方丈写信叫王师傅去开锁,但王师傅却借开锁试探小六,运用了对比手法,突出王师傅的用心良苦。
    D.王师傅和小六有相似的经历,二者的形象相互补充,但小说借方丈之口讲小沙弥的故事,客观冷静,发人深省。
    8.小说用了大量篇幅多次交代香积寺的密室,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9.“听到这里,小六不禁泪流满面。”这句话包含着哪些意蕴?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长安人。年十三,嫔于太宗。隋大业中,常归宁于永兴里。太宗即位,立为皇后,赠后父晟齐献公。太宗常与后论及賞罚之事,对曰:“妾以妇人,岂敢豫闻政事?”太宗固与之言,竟不之答。时后兄无忌以佐命元勋,将任之朝政。后固言不可,每乘间奏曰:“妾既尊贵已极,实不愿兄弟子侄布列朝廷。”后又密遣无忌苦求逊职,太宗不获已而许焉,改授开府仪同三司,后意乃怿。太宗不听,竟用无忌为大将军、吏部尚书。有异母兄安业,好酒无赖。献公之薨也,后及无忌并幼,安业斥还舅氏,后殊不以介意。及预刘德裕逆谋,太宗将杀之,后叩头流涕为请命曰:“安业之罪,万死无赦。然不慈于妾,天下知之。今置以极刑,人必谓妾恃宠以复其兄,无乃为圣朝累乎?”遂得减死。后所生长乐公主,太宗特所钟爱,及将出降,资送倍于长公主。魏征谅曰:“谓长主者,良以尊于公主也。若令公主之礼有过长主,理恐不可,愿陛下思之。”太宗以其言告后,后叹曰:“尝闻陛下重魏征,今闻其谏,可谓正直社稷之臣矣。”太子承乾乳母遂安夫人常白后曰东宫器用缺少欲有奏请后不听曰为太子所患德不立而名不扬何忧少于器物也。八年,染疾危慑,太子承乾密启后曰:“尊体不瘳,请奏赦囚徒,冀蒙福助。”后曰:“死生有命,非人力所加。若修福可延,吾素非为恶;若行善无效,何福可求!岂以吾一妇人而乱天下法?”承乾以告房玄龄。玄龄以闻,太宗及侍臣莫不歔欷,朝臣咸请肆赦。太宗从之,后闻之固争,乃止。将大渐,与太宗辞诀。时玄龄以遣归第,后固言:“玄龄事陛下最久,小心谨慎,愿勿弃之。又妾之本宗,幸缘姻戚,慎勿处之权要。妾生既无益于时,今死不可厚费。但请俭薄送终,则是不忘妾也。”十年六月己卯,崩于立政殿,时年三十六。 (节选自《旧唐书》卷五十一)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太子承乾乳母遂安夫人常白/后曰/东宫器用缺少/欲有奏请/后不听/曰/为太子所患/德不立而名不扬/何忧少于器物也
    B.太子承乾乳母遂安夫人常白/后曰/东宫器用缺少/欲有奏请/后不听/曰/为太子/所患德不立而名不扬/何忧少于器物也
    C.太子承乾乳母遂安夫人常白后曰/东宫器用缺少/欲有奏请/后不听/曰/为太子/所患德不立而名不扬/何忧少于器物也
    D.太子承乾乳母遂安夫人常白后曰/东宫器用缺少/欲有奏请/后不听/曰/为太子所患/德不立而名不扬/何忧少于器物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归宁,为古代礼俗,指已出嫁的女子回娘家探视父母。
    B. 出降,指帝王之女出嫁。帝王为天下至尊,公主下嫁臣子称“降”,臣子娶公主称“尚”。
    C. “社稷”从字面来看是说土谷之神。由于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神和谷神,即祭社稷,后来“社稷”就被用来借指国家。
    D. 皇帝死叫“崩”,皇后、诸侯死叫“薨”,大夫死叫“卒”,士死叫“不禄”,庶人死叫“死”。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唐太宗即位后,长孙皇后身居后宫,不愿干预朝廷政事。太宗准备提拔长孙皇后的兄长,她多次向皇帝表明自己的反对态度。
    B. 长孙安业是长孙皇后同父异母的兄长,品行不端,薄情寡义,曾置养护弟妹的责任。于不顾。长孙皇后并不介怀,反在他获罪时救他一命。
    C. 唐太宗宠爱长乐公主,出嫁时给她的赏赐超出了礼法规定,大臣魏征正言指出这一做法的错误。对于魏征的直谏,长孙皇后大加肯定。
    D. 长孙皇后病危之际,太子欲上奏太宗大赦囚徒以祈求福佑,长孙皇后为太子孝心和朝臣的诚意所打动,只好答应。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后又密遣无忌苦求逊职,太宗不获已而许焉。
    (2)玄龄以闻,太宗及侍臣莫不歔欷,朝臣咸请肆赦。
    14.请概括长孙皇后临终遗嘱的要点(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行香子 苏轼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①,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注】①《庄子·知北游》云:“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忽然而已。”古人将日影喻为白驹,意为人生像日影移过墙壁缝隙一样短暂。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该词开篇描绘出一幅月夜饮酒的图景,其情境与尘世的浮躁喧嚣判若两个世界,从中能看出苏轼对争名夺利的俗世的厌弃。
    B.“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写出了苏轼对时间消逝迅速的感叹,《念奴娇·赤壁怀古》也表达了类似的思想。
    C.词的下阕既有对现实处境的不满,又有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从“几时归去”看来,苏轼已经有了确定的退隐计划和安排。
    D.本词不仅做到了写景、抒情和说理的完美融合,而且用字传神精妙,如“一溪云”中的“溪”,比“一朵云”、“一团云”,都更有意境。
    16. 词中“作个闲人”中的“闲人”有怎样的内涵?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5小题,10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的价值指向不同,道德高尚者通晓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唯利是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学之道》中,写儒家以修、齐、治、平层层推进,由己及人,达到天下太平的句子是:“ , , 。”
    (3)《〈老子〉四章》中老子以车轮为例,形象说明“有”与“无”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
    (4)《无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战士们修整铠甲和兵器,奔赴前线共同杀敌的状态。
    三、语言文字运用及课内文言知识(16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7分)
    18.请提取材料的内容要点,概括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8个字。(3分)
    四川省政府2020年2月18日发布通知,批准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壤塘县、阿坝县,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炉霍县、色达县等16个藏区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加上此前已经退出贫困县序列的16个藏区县,至此,总人口217万、藏族人口160万左右的四川藏区实现全域脱贫摘帽。
    四川藏区是我国第二大藏区,包含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32个贫困县,2013年底有2 063个贫困村、36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20.1%。到2019年底,32个贫困县全部摘掉“贫困”帽子,2 063个贫困村退出贫困行列,贫困人口减少到0.24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1%。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面是写给高三学子的一段寄语,有语法、逻辑、得体等方面的错误,请找出四处并修改。 ①高三的无数莘莘学子们,你们好!②寒窗苦读数十载,秉读诗书千万册,③日夜奋进身心劳,只为金榜题名时!④高考,不仅考我们的心态,而且考我们的知识和接巧,大家平时刻苦自励,早已掌握了相关的知识、技巧,关键是保持良好的心态。⑤希望你们能够在考场上稳定心态并且积极调节自我。⑥祝你们:最后都能考出优异成绩,⑦金榜题名,蟾宫折桂!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文言知识(本题共9小题,9分)
    20.下列加点词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1分)( )
    A.在明明德B.先齐其家C.事有始终D.则近道矣
    21.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 )
    A.大学之道 道:宗旨、原则 B.知止而后有定 定:志向坚定不移
    C.安而后能虑 虑:思虑精详 D.虑而后能得 得:心得、收获
    22.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1分)( )
    A.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B.治之于未乱
    C.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D.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1分)( )
    A.曰余食赘行 B.其脆易泮 C.生于毫末 D.起于累土
    2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1分)( )
    A.质胜文则野 文:文章 B.致知在格物 格:推究
    C.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本:根本 D.譬如为山 为:堆积
    25.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1分)( )
    A.子曰:“知者不惑……”B.若火之始然
    C.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D.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2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1分)( )
    A.自矜者不长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B.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C.凿户牖以为室 客得之,以说吴王
    D.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 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2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1分)( )
    例句: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A.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B.不贵难得之货
    C.吴王使之将 D.其坚不能自举也
    28.下列特殊句式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1分)( )
    例句:察此何自起
    A.知仁者智,自知者明 B.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小子何莫学夫《诗》
    四、作文(60分)
    2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 古训有言:“一埂田坎三分烂,三穷三富不到老。”其大意为“一条田埂也总有几处会出现缺口,不容易完整,形容人生道路并非是一帆风顺的”。
    材料二 明代郑淑云说:“惟吾一身备有三穷:用世颇殷,乃穷于遇;待人颇恕,乃穷于交;反身颇严,乃穷于行。”大意是,人生常陷于三种困境之中:一是才华卓越,想奋发有为,却无人赏识,没有平台;二是以诚挚宽厚之心待人,却朋友寥寥,知己不多;三是对自己要求严格,时常反省,却处处受挫,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材料三 《曾国藩家书》有言:“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玉汝于成。李申夫尝谓余怄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徐图自强。因引谚曰:‘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此二语,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诀。”
    读了上述材料,你肯定有自己的思考。若在此时,你的亲友——云轩恰遇到某种困顿,请你写一份信安慰他,解开他的心结。
    要求:构思作文时要关涉到上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材料;自拟标题,确定立意;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统一署名为“阿新”;不少于800字。
    学生版语文答案
    1.C.2.B.3.A.4.①对比论证,比较文字和图像各自的特点和优势。②引用论证,引用林白的话,指出图文之间的互文性阐发有一种“有趣的吻合”。③举例论证,举蔡志忠漫画例子,论证经典著作漫画化的利弊。④假设论证,假设读者对古代智慧和思想的了解只限于漫画形式的理解,指出其后果。(每点1分)
    5.相同点:①两则材料都认为图像和文字各具特色,各有优势;②两则材料都认为图像化可以带来新的阅读感受。(或都认为图像对文字有一定的作用)(每点1分)
    不同点:①材料一认为图像凌越文字,挤压文字;材料二认为文字和图像相辅相成,联系紧密。②材料一认为图像会对文字产生曲解和转义;材料二认为图像推动了文学语言内在意蕴由感性向理性的转变。(每点2分)
    6.A 7.C 8.①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②是小说的窗口,窥视灵魂,洞察人性;③连接“开锁”的故事和“小沙弥”的故事,增加情节的曲折性。(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9.①小六听了方丈讲的故事,内心受到了震撼;②“泪”折射出他对师父的感激和对自己行为的悔恨,使他开始正视自我;③“泪"使他觉醒,明白了人生的真谛是“学艺先修德”。(每点2分)
    10.C 11.D 12.D.
    13.(1)皇后又私下(暗中)让长孙无忌苦苦请求辞职,太宗不得已同意了。(“密”,暗地里;“逊职”,古代被授官者以才德不堪而逊谢之谓之逊职,在这里可译为“解除职务”;“不获已”,不得已;“许”,答应。)
    (2)房玄龄把事情上奏皇上,太宗及大臣没有不感叹的,朝廷大臣都请求大赦囚犯。(“闻”,使(皇帝)知道,可翻译为双音节词“上奏”“上报”;“歔欷”,哀叹抽泣;“咸”,都;“肆赦”,大赦天下。)
    14(1)继续重用房玄龄(2)不让自己亲属位居权要(3)自己死后丧事从简(每点1分)
    C
    ①闲人可以指闲散自在、乐观通达的人(2分),从“且陶陶、乐尽天真”能看出词人的乐观洒脱,而“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勾勒出的也是一种清闲自在的生活状态(1分)。②闲人还可以指因怀才不遇、不得重用而赋闲归隐的人(2分)。从“虽抱文章,开口谁亲”可见,词人心有抱负,却世无知己,无人赏识,不得已而只能做个“闲人”(1分)。
    17.(1)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2)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3)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4)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
    18.答案 2019年底四川藏区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
    19.答案(1)无数删掉 (2)寒窗苦读数十年中“数十”用高三不结合事理,把”数十“改成”十数“。(4)不仅考我们的心态,而且考我们的知识和接巧语序不当,换位置。(5)稳定心态并且积极调节自我改为“积极调解自我并且稳定心态。
    20.C.21.D.22.A 23.C.24.A 25.D. 26.D.27.C.28.D.
    立意:1.天生我材必有用 2.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3.诚以待人,坚持本心 4.提高自我修养,适应环境
    破茧而出
    亲爱的云轩:
    您好!收到你的来信,得知你一直困惑于自己经常遭人误解,感到英雄无用武之地后,我对你的心情非常理解。但是,你能否换个角度去想你所遇到的困顿?你能否把暂时的不被人赏识,看作是人生的磨砺?古训有言:“一埂田坎三节烂,三穷三富不到老。” 人生道路并非是一帆风顺的,人生就像一只美丽的蝴蝶,出生之前,都要经历一段黑暗甚至痛苦的时期。
    困守在茧中,永远都是一个丑陋的蛹,破茧而出,才可化作美丽的蝶。
    一只美丽的蝶,在挣脱茧的束缚,冲出壳后才得以展现自我。然而,人们却不像蝶一样偏偏小心翼翼地为自己裹上一层厚厚外壳,生怕自己被别人发现、关注,不敢伸出自己的臂膀,不愿面对外面灿烂的朝阳,不敢释放胸中积聚的能量。其实,这样做,在拒绝伤害的同时也拒绝了展示自己。
    现在是改革开放的时代,是展示自我、施展才华的时代,更是创新发展的时代,大家应该转变观念,应该展现自我,塑造自我。
    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然而有的人面对每一次机会,却都悄悄的放弃,虽然眼中尽是不舍与渴望,但双脚却已不自觉地将自己推向最暗的角落,那句“枪打出头鸟”的古训,总像紧箍咒一样困束着人们。不敢走到阳光下展示自己,只是在黑暗中默默的遐想,这已成了人们的习惯。这种所谓的“谦让”,所谓的“谦虚”,无形中就扼杀了塑造自我的自信,凝聚成了一个“怕”字,怕在这场角逐中成为牺牲品。因为太怕,宁愿放弃,也不愿踏出尝试的脚步。于是,我们退缩成一只蛹,一只不敢沐浴着日光的蛹,一只只会为自己丑陋而自卑,却不知道走出去自己就会变成美丽的蝶的愚笨的蛹,其实正是我们自己亲手编织起来的茧将自己藏起来了,让所有的光芒销声匿迹。
    每个人都应该成为一只破茧蝶,相信自己,战胜自我,放弃胆怯与懦弱,勇敢地将那束缚自己的茧捅破,破茧而出,舒展腰身,在万紫千红中描绘属于自己的色彩,向着广阔而美丽的苍穹扇动着有力的翅膀。
    不要丢弃自我的本色,一定要勇于面对一切艰难险阻,满怀信心地向着下一个关口迈进,努力成为强、者胜者。
    打开一扇窗,放进一缕阳光,打开一扇心窗,增添一份自信;除却沉重的外壳,用真我赢得世界的褒扬,如果你还在黑暗中徘徊,请你鼓足勇气走出来,阳光灿烂的世界,需要你用热情和激情去拥抱,用自信做一对强有力的翅膀。在天空中自信地翱翔,无需刻意将自己隐藏,我们只要自信的站出来大声的向世界宣告:我已不再是茧中丑陋的蛹,我已是走出束缚之后绽放美丽的蝶!
    蝶在花间起舞,只因它已捅破那层束缚它厚重的茧,希望你也会像蝴蝶一样,破茧而出,美丽舞蹈在花间。
    此致
    敬礼
    你的朋友:阿新
    2021年7月10日

    相关试卷

    2024省双鸭山一中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语文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省双鸭山一中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语文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省双鸭山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省双鸭山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省双鸭山一中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2023省双鸭山一中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题,课内知识,语言文字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