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D A,C 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正定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试卷
生物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时,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黑色签字笔把答案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答案如需改正,请先划掉原来的答案,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4.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 单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一定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而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配子产生过程中,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配子随机结合过程中
C.多对等位基因遗传时,等位基因先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后进行
D.若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双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一定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
2.下列有关肺炎双球菌及其转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给小鼠注射S型菌的DNA,小鼠将患败血症而死亡
B.S型菌的致病性与其细胞表面的一层多糖类物质有关
C.实验中少量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现象属于基因突变
D.S型菌的DNA引起细菌的转化,转化效率的高低与其纯度无关
3.如图表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过程,关于图中信息分析正确的是( )
A.图B中细胞有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8条染色单体
B.图B表示的分裂时期相当于图A中的c-d段
C.图中m所在位置高尔基体较多,线粒体较少
D.观察该生物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应选A中a~b段所代表的时期来观察
4.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由EBV(一种丝状单链RNA病毒)引起的,EBV侵染宿主细胞后,将其核酸-蛋白复合体释放至细胞质,通过图示途径进行增殖。如直接将EBV的RNA注入人体细胞,则不会引起EBHF。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过程②的场所是宿主细胞的核糖体
B.过程②合成两种物质时所需的氨基酸和tRNA的种类、数量完全相同
C.EBV增殖过程需细胞提供四种脱氧核苷酸和ATP
D.过程①所需嘌呤比例与过程③所需嘧啶比例不同
5.XY型性别决定的某昆虫,其红眼和白眼由等位基因R、r控制,让红眼(♀)和白眼(♂)杂交,F1为红眼♂:红眼♀:白眼♂:白眼♀=1:1:1:1;从F1中选择红眼雌雄个体杂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红眼♀:白眼♂=1:1:1。(不考虑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与突变)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该昆虫的红眼对白眼为显性且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B.该昆虫中可能存在雌性红眼基因的纯合致死现象
C.若F1随机交配,则子代红眼:白眼=2:3
D.F1雌性个体和雄性个体中r的基因频率相等
6.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二倍体
B.非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C.γ射线处理使染色体上多个碱基丢失引起的变异可能属于基因突变
D.基因突变一般不会改变基因的数量,而染色体结构变异都会有基因数量的变化
7.下列关于常见作物育种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利用杂交育种可培育出新物种,促进生物的进化
B.利用单倍体育种可获得纯合子,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C.利用多倍体育种可增加染色体的数目,获得茎秆粗壮的植株
D.利用诱变育种可增大突变频率,利于获得新基因
8.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人类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要在患者家族中进行
B.遗传病患者的父母或祖辈中一定有遗传病患者
C.理论上红绿色盲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D.单基因遗传病是受一个基因控制的疾病
9.下列有关DNA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含n个碱基的DNA分子,转录出的mRNA分子的碱基数量是n/2
B.DNA分子的复制过程中需要tRNA从细胞质转运脱氧核苷酸
C.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脱氧核糖通过氢键连接
D.DNA分子互补配对的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10.下列关于物种和隔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种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
B.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属于同一物种
C.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都会阻止生物之间的基因交流
D.种群必须经过地理隔离,才能达到生殖隔离
11.如图为哺乳动物的某组织,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肌肉细胞缺氧时,3的pH会降低,但由于Na2CO3的调节作用,3的pH会维持相对稳定
B.内环境稳态受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C.2中的氧气到达4至少需要经过3层膜
D.2呼吸作用的终产物CO2不会引起3中pH的剧烈改变
12.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其中A、B代表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从外界环境摄入的O2进入肝脏细胞的途径为:外界环境→呼吸系统→A→①→②→肝脏细胞
B.①中含有葡萄糖、胰岛素、血浆蛋白等物质
C.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环境是②③
D.肾小球肾炎导致①渗透压增加,②渗透压减少
13.在2017年2月北京的“光猪跑”活动中,参加者只穿泳衣或短裤进行健身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奔跑前冷觉感受器兴奋,神经元间兴奋性神经递质的传递加快
B.低温状态下参加者的体温仍能维持37℃左右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
C.内环境中丙酮酸的氧化分解为体温的维持提供热能
D.奔跑时产生的CO2和乳酸导致内环境的pH明显下降
14.下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过程2、6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
②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甲
③淋巴细胞可以存在于甲和丙中
④丁中O2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
⑤甲、乙、丙、丁共同构成了人体细胞所生活的内环境
⑥正常悄况下,图示各部分的成分是恒定不变的,这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15.2019年初,中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剑锋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发烧在机体清除病原体感染中的主要作用及其机制做出了全新阐述。研究发现当机体温度达到高热(38.5℃)及以上水平时,热刺激会促使免疫细胞中的热休克蛋白90表达并转移到细胞膜上,该蛋白质与alpha4整合素结合后会加速免疫细胞“运动”到感染部位发挥作用。该发现让人们对发热的作用及退热药的使用有了新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生病持续高热发烧属于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
B.该研究提示我们,在病人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让病人体温维持在38.5℃以上一段时间,然后再吃退烧药
C.热休克蛋白90与alpha4整合素结合并使免疫细胞做出应答,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D.热休克蛋白90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16.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B.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发生Na+内流,运输方式属于被动运输
C.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自由扩散实现的
D.无氧条件会显著降低人体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速率
17.河豚含蛋白质高,营养丰富,但其体内含有河豚毒素。河豚毒素一旦进入人体,就会像塞子一样凝固在Na+通道的入口处,从而导致血管运动神经和呼吸神经中枢麻痹,使人体迅速死亡。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
A.极微量的河豚毒素可以作为镇痛和局部麻醉的药剂
B.Na+通道持续开放将会使神经元持续处于静息状态
C.促进Na+通道开放的药物可缓解河豚毒素中毒症状
D.河豚毒素的毒性机理是阻止神经冲动的发生和传导
18.如图表示逐渐增加电刺激强度(S1~S8)后,一个神经细胞膜电位的变化规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刺激强度在S1~S4期间,细胞膜上没有产生动作电位
B.刺激强度在S5~S8时期,大量钠离子会从膜外流入膜内
C.刺激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使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
D.在一定范围内,动作电位的强度随刺激强度增加而增强
19.γ-氨基丁酸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GABA受体结合后,引起氯离子通道开放,氯离子进入突触后神经元细胞内(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氯离子进入细胞内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B.可以推断γ-氨基丁酸可促进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C.γ-氨基丁酸增加可以维持突触后膜膜电位保持不变
D.虽然γ-氨基丁酸属于小分子,但还是以胞吐的方式释放
20.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相当于突触,结构如图)处传递功能障碍引发的疾病,患者肌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被自身产生的抗体攻击。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
A.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的方式是胞吐,不消耗ATP
B.兴奋在神经—肌肉间以神经冲动的形式进行传递
C.患者的神经—肌肉接头释放神经递质出现异常
D.患者正常的乙酰胆碱受体减少而影响肌膜Na+通道打开
二、多选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给2分,有选错的得0分。)
21.玉米植株的雄花着生在植株的顶端,雌花着生在植株的叶腋。玉米植株一般是雌雄同株异花,也出现只开雄花或只开雌花的雄株或雌株。玉米植株的性别决定受两对等位基因(B和b、T和t)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玉米植株的性别与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玉米植株控制性别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雌雄同株异花的植株有可能产生4种类型的配子,雄株或雌株不可能产生4种类型的配子
C.雌株与雄株杂交,后代可能出现雄株、雌株,还可能出现雌雄同株异花植株
D.若BbTt的玉米植株做亲本自交,后代会出现雌雄同株异花株:雌株:雄株=9:3:4的性别分离比
22.科学家利用果蝇进行生物进化实验:将基因型为Aa的果蝇随机均分至甲、乙两培养箱,除饲喂食物不同外其他条件一致。培养至15代时,甲箱中果蝇基因型频率为:AA=14%,Aa=32%,aa=54%,乙箱中果蝇基因型频率为:AA=25%,Aa=50%,aa=25%。然后分别从甲、乙两培养箱中随机选取等量的果蝇混合于丙培养箱中,并置于与甲箱相同的培养条件下继续培养若干代。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箱果蝇在培养过程中发生了不同方向的进化
B.饲喂食物的不同使甲、乙两箱中的果蝇产生了不同变异
C.丙箱中的果蝇基因A的初始基因频率低于50%
D.丙箱中的果蝇培养若干代后,基因a的频率将上升
23.人的小肠上皮细胞依赖其细胞膜上的Na+-K+泵通过消耗ATP不断向细胞外排出Na+,以维持细胞外的高浓度Na+环境。小肠上皮细胞从肠腔吸收的葡萄糖顺浓度梯度进入组织液,然后进入血液循环。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内外渗透压平衡的维持主要依赖协助扩散
B.小肠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进入组织液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C.结构Ⅰ和结构Ⅱ均为载体蛋白,其功能可以相互替代
D.根皮苷可抑制结构Ⅰ的活性,糖尿病患者注射根皮苷后,血糖会下降
24.瘦素是一种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与人体肥胖有关的蛋白质类激素。下图1表示瘦素通过下丘脑发挥作用的过程,已知瘦素可使神经元A兴奋、神经元B抑制;图2为图1中某局部模式图。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瘦素合成后,以胞吐的方式运出细胞,通过体液定向运输到下丘脑
B.当图2中神经元释放物质甲,并引起③的抑制时,③处的膜电位无变化
C.人体内脂肪含量偏高时,A、B分别兴奋、抑制,可能与其膜上瘦素的受体不同有关
D.若人体血液中瘦素水平没有降低,但神经元B上缺少相应受体,仍可能导致肥胖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4分。)
25.(每空2分,共12分)为提高某二倍体农作物的抗旱性,有人将大麦的抗旱基因(HVA)导入该植物细胞(体细胞中含有21对染色体),筛选出HVA基因成功整合到染色体上的植物细胞,并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培育成高抗旱性T0植株(假定HVA基因都能正常表达)。该农作物的花是两性花,雄蕊中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与动物的类似。
(1)某T0植株是由含一个HVA基因的植物细胞培养成的,该植株产生的配子中,含有HVA基因的配子所占比例为 %,若该植物的某雄性生殖细胞形成的一个精细胞中染色体数是22,则和它同时形成的另外三个精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 。该农作物的一个染色体组含 条染色体。在下面细胞中画出T0植株某细胞四分体时期的图像(用两个四分体来表示,标出HVA基因)。
(2) 假如每对同源染色体上只能整合一个HVA基因,鉴定植物细胞中整合了多少个HVA基因的最简单的方法是 。如果用整合了HVA基因的某植株的花粉给没有整合HVA基因的植株授粉,子代中抗旱植株:不抗旱植株=15:1,说明此植株的体细胞中整合了 个HVA基因。
26.(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10分)科学工作者为研究兴奋在神经纤维及突触间传递的情况,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图中a、b、c、d和e是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点位于灵敏电流计①两条接线的中点,且X=Y。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在a点未受刺激时,膜外电位为 (1分)电位,受到刺激时,其电位变化主要是由于
(1分)导致形成动作电位。
(2)利用上图中的电流计①,只刺激实验位点中的 点,电流表的指针发生 的偏转,可以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3)请根据已知条件,利用电流计①、②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大于其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请写出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思路: 。
结果预测: 。
27.(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8分)电影《流浪地球》中有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的温情提示。事实上,很多交通法规制定的背后都依据了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特点。下图是一般情况下,人体调节生理活动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f表示的过程引起内分泌腺发生相应的反应,此时内分泌腺属于神经调节的 (2分)。G的生理作用是 (2分)。
(2)人在醉酒驾驶时,会明显表现出反应慢、动作不协调,从而影响各项操作。人动作不协调的主要原因是酒精麻痹了人的 这一平衡中枢。
(3)红灯→感受器→神经中枢→效应器→停车是司机看见红灯后的反应。组成此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 ,在完成这一反应的过程中,兴奋在传入神经上的传导方向是 (选填“单向”或“双向”)。引起膝跳反射等非条件反射的中枢在 。
28.(每空2分,共14分)根据题意回答下列有关人体稳态调节的问题。
(1)在血糖调节过程中, 具有协同作用。胰岛素可以促进组织细胞加速 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2)体温的恒定对于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 。某人从25℃到5℃的环境中散热量 (选填“增加”或“减少”)。其热量散出的主要途径的变化是 。
(3) 下丘脑与垂体的功能联系是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联系的重要环节,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分泌与释放就体现了这种联系,抗利尿激素在 合成,其作用是调节人体的水平衡,促进 ,使尿量减少。
第一次月考生物参考答案
1.D A、如果一对相对性状由多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则其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
BC、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均发生在配子产生过程中,二者是同时进行的,B、C错误;
D、如果双杂合子的两对等位基因之间存在互作关系,则双杂合子自交后代可能不符合9∶3∶3∶1的性状分离比,D正确。故选D。
2.B A、S型细菌能使小鼠会患败血症死亡,但单独给小鼠注射S型细菌的DNA,小鼠不会患败血症死亡,A错误;
B、S型肺炎双球菌有荚膜,菌落表现光滑,能使菌体不易受到宿主正常防护机制的破坏,所以S型菌的致病性与其细胞表面的一层多糖类物质有关,B正确;
C、实验中少量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现象属于基因重组,C错误;
D、S型菌的DNA引起细菌的转化效率高低与其纯度有关,纯度越高,转化效率就越高,D错误。故选B。
3.B A、图B中不含有姐妹染色单体,A错误;
B、图B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位于图A中的c-d段,B正确;
C、该细胞不含细胞壁,所以是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缢裂分成两个子细胞,不需要高尔基体参与,C错误;
D、观察该生物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需要选择中期的细胞观察,位于bc段,D错误。
4.A A.过程②为翻译,场所是宿主细胞的核糖体,A正确;
B.过程②翻译形成两种不同的蛋白质,因此所需的氨基酸和tRNA的种类、数量不一定相同,B错误;
C.EBV是一种丝状单链RNA病毒,其增殖过程需细胞提供四种核糖核苷酸和ATP,C错误;
D.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EBV的RNA中嘧啶比例与mRNA中嘌呤比例相同,因此过程①所需嘌呤比例与过程③所需嘧啶比例相同,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A。
5.D AB、由以上分析可知:红眼对白眼为显性,且控制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与性别有关,应位于X染色体上,再结合亲代红眼(♀)×白眼(♂)产生F1的表现型及比例,可推出该昆虫中可能存在雌性红眼基因纯合致死的现象,A、B正确;
C、若F1随机交配,其中雌性个性产生配子XR:Xr=1:3,雄性个性产生配子XR:Xr:Y=1:1:2,则子代红眼:白眼=2:3,C正确;
D、F1的基因型为XRXr、XrXr、XRY、XrY,雌性个体中r基因频率为3/4,雄性个体中r基因频率为1/2,D错误。
6.C 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也可能是单倍体,A项错误;非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B项错误;γ射线处理使染色体上多个碱基丢失引起的变异,若发生于一个基因的内部,则属于基因突变,C项正确;染色体结构变异不一定导致基因数量的变化,如倒位,D项错误。
7. A A.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不产生新基因,只产生新的基因型,不能产生新物种,能促进生物进化,A错误;B.在单倍体育种中,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可获得纯合子,明显缩短育种年限,B正确;C.在多倍体育种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从而增加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获得茎秆粗壮的植株,C正确;D.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而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所以利用诱变育种可增大突变频率,利于获得新基因,
8.C
9.D A.由于DNA分子中含有非编码序列,因此一个含n个碱基的DNA分子,转录出的mRNA分子的碱基数量小于n/2,A错误;
B.tRNA的功能是转运氨基酸,DNA分子的复制过程中不需要tRNA从细胞质转运脱氧核苷酸,B错误;
C.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脱氧核糖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C错误;
D.DNA分子互补配对的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正确。
10.C 解:A、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A错误;
B、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杂交可得到三倍体,但是三倍体西瓜不可育,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不属于同一物种,B错误;
C、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都会阻止生物之间的基因交流,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标志,C正确;
D、生殖隔离的产生不一定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形成,D错误;
11.B 肌肉细胞缺氧时,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乳酸进入⑤组织液,其pH会降低,当乳酸进入③后,通过血浆中的NaHCO3等缓冲物质调节作用,③的pH会维持相对恒定,A错误;内环境稳态受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B正确;②中的氧气到达④组织细胞至少需要经过4层膜(包括1层红细胞膜、两层毛细血管细胞膜、1层组织细胞膜),②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④处,C错误;红细胞②进行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由于血浆中有缓冲离子,所以不会引起③pH的剧烈变化,D错误。
12.D 从外界环境摄入的O2进入肝脏细胞的途径为:外界环境→呼吸系统→A循环系统→①血浆→②组织液→肝脏细胞,A正确; ①是血浆,含有葡萄糖、胰岛素、血浆蛋白等物质,B正确;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环境是②组织液和③淋巴,C正确; 肾炎导致①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②组织液增加,D错误。
13.B 奔跑前冷觉感受器兴奋,促进神经元间兴奋性神经递质的传递,不是加快传递,故A错误; 低温状态下参加者的体温仍能维持37℃左右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B正确;细胞中丙酮酸的氧化分解为体温的维持提供热能,C错误; 奔跑时产生的CO2和乳酸不会导致内环境的pH明显下降,人体具有调节PH的功能,D错误。
14.B ①过程2、6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①正确;②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乙组织液,②错误; ③T细胞、B细胞可以存在于甲和丙中,③正确;
④若果丁是红细胞,丁中O2浓度可能比甲中的高,④错误;⑤甲、乙、丙共同构成了人体细胞所生活的内环境,⑤错误;⑥正常悄况下,图示各部分的成分是维持相对稳定的,这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⑥错误。
15.D 人生病持续高热发烧可导致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A正确;该研究提示我们,在病人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让病人体温维持在38.5℃以上一段时间,然后再吃退烧药,B正确;热休克蛋白90与alpha4整合素结合并使免疫细胞做出应答,体现了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功能,C正确;热休克蛋白90属于膜上蛋白,不属于内环境成分,D错误。
16.B 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方式属于自由扩散,A错误;神经细胞胞外的Na+浓度高于胞内,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是顺浓度梯度的,属于被动运输,B正确;自由扩散顺浓度梯度进行,不能维持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主动运输实现的,C错误;人体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属于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故无氧条件不会影响该过程,D错误。
17.B 河豚毒素是Na+通道阻断剂,极微量的河豚毒素进入机体后,Na+内流受阻,神经冲动不能发生和传导,因此可以作为镇痛和局部麻醉的药剂,A、D正确;Na+通道持续开放将会使神经元持续处于兴奋状态,B错误;由于河豚毒素阻断Na+通道,因此促进Na+通道开放的药物可缓解河豚毒素中毒症状,C正确。
18.D 由图中曲线可知,刺激强度在S1~S4期间,神经细胞膜电位没有发生变化,A正确;在S5~S8时期,神经细胞膜电位发生变化,大量钠离子内流,B正确;由图中曲线可知,刺激强度低时,神经细胞膜电位没有发生变化;当刺激强度达到S5时,神经细胞膜电位发生变化;说明刺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C正确;刺激强度达到S5以后,虽然刺激强度不断增强,但动作电位的强度不会增强,D错误。
19.D 焦虑症表现为过度担心的心理体验和感受,有紧张、不安等症状,说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分泌过多,脑内γ¬氨基丁酸浓度增加可能会缓解焦虑症,A错误;氯离子进入突触后神经元细胞内导致后神经元抑制,γ¬氨基丁酸可促进突触后神经元抑制状态,B错误;氯离子内流使突触后膜静息电位增大,C错误;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D正确。
20.D 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的方式是胞吐,消耗ATP,A错误;兴奋在神经-肌肉间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形式进行传递,B错误;根据题干信息(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结构如图)处传递功能障碍引发的自身免疫病)可知,患者乙酰胆碱受体数量减少,患者神经-肌肉接头处化学信号向电信号转换过程异常会影响肌肉动作电位产生,C错误,D正确。
21.ABC 玉米植株的性别决定受两对等位基因(B和b、T和t)控制,且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雌雄同株异花的植株基因型为B T ,经减数分裂有可能产生4种类型的配子;雄株(bbT_ )或雌株(B_ tt或bbtt)不可能产生4种类型的配子,分别只能产生最多2种、3种类型的配子,B正确;雌株Bbtt与雄株bbTt杂交,后代可能出现雄株、雌株,还可能出现雌雄同株异花植株,C正确;雌雄同株异花的玉米植株基因型有BBTT、BBTt、BbTT、BbTt四种,所以相同基因型的雌雄同株异花的植株自交,后代可以出现雌雄同株异花株:雌株:雄株=9:4:3的性别分离比,D错误.
22.CD A、甲、乙两箱果蝇最初的基因频率相等,且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培养至15代时甲箱果蝇的群体中A的基因频率为30%,乙箱中果蝇群体的A基因频率依然为50%,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过程就是生物界进化的过程,显然在培养过程中甲发生了进化,而乙群体没有进化,A错误;
B、饲喂食物的不同对甲、乙两箱中的果蝇进行了选择,并未诱导变异的产生,B错误;
C、丙箱中的果蝇群体中基因A的初始基因频率为(50%+30%)÷2=40%,显然低于50%,C正确;
D、根据甲箱果蝇群体的进化方向(a的基因频率增加)可推测,在饲喂甲箱所喂食物的前提下,丙箱中的果蝇培养若干代后,基因a的频率将上升,D正确。
23.AC A.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主要与K+有关,细胞外渗透压主要与Na+有关,根据题干信息“人的小肠上皮细胞依赖其细胞膜上的Na+-K+泵通过消耗ATP不断向细胞外排出Na+,以维持细胞外的高浓度Na+环境”,说明Na+-K+泵在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平衡中发挥了作用作用,Na+和K+在上述过程中进出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故细胞内外渗透压平衡的维持主要依赖主动运输,A错误;
B.根据题干信息“小肠上皮细胞从肠腔吸收的葡萄糖顺浓度梯度进入组织液”,再结合题图其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可知其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B正确;
C.结构Ⅰ和结构Ⅱ均为载体蛋白,但运输的物质不同,且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因此在行使功能时不可以互换,C错误;
D.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需要结构Ⅰ(运输葡萄糖的载体蛋白);根皮苷可抑制结构Ⅰ的活性,这样会抑制小肠上皮细胞从肠腔吸收葡萄糖,从而导致血糖含量的下降,因此给糖尿病患者注射根皮苷后,血糖将会下降,D正确。
24.CD A、瘦素是一种由脂肪细胞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以胞吐作用分泌出细胞,通过体液运输至下丘脑,没有定向运输,A错误;
B、当图2中神经元B释放物质甲,并引起③的抑制时,则③处的膜电位发生变化,静息电位差更大,更难兴奋,B错误;
C、瘦素可分别引起神经元A兴奋、B抑制,可能与其膜上瘦素的受体不同有关,C正确;
D、若人体血液中瘦素水平没有降低,但神经元B上缺少相应受体,那么,饥中枢不会被抑制,机体仍然可以大量进食,仍可能导致肥胖,D正确。
25.(1)50 22、20、20或20、21、21 21 (2) 自交 4
26.(1)正 钠离子内流(或Na+内流) (2)b 两次方向相反
(3) 刺激d点,观察电流计①、②发生第二次偏转的先后顺序 电流计①发生第二次偏转的时间早于电流计② 27.(1) 效应器(或效应器的一部分) 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2)小脑
(3) 大脑皮层 单向的 脊髓
28.(1)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 摄取、利用、储存
(2)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 增加 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收缩
(3)下丘脑 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半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9〜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