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自治区拉萨中学高二下学期第六次月考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25386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自治区拉萨中学高二下学期第六次月考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25386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自治区拉萨中学高二下学期第六次月考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25386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自治区拉萨中学高二下学期第六次月考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自治区拉萨中学高二下学期第六次月考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属于北半球的区域是,与图二相比,图一,X半岛与Y半岛,对甲、乙两区域认识正确的是,图中代表幼发拉底河的字母是,图中,图中洋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拉萨中学高二年级(2022届)第六次月考文科综合地理试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180分)下图为四种区域等值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1.图中属于北半球的区域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图一、图二是两区域略图。完成2-3题。2.与图二相比,图一( )①内容更简略 ②比例尺较大 ③实际面积较小 ④图幅面积较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X半岛与Y半岛( )A.白色人种为主 B.分属不同大洲 C.气候类型相同 D.地处生长边界读世界甲、乙两个区域图。回答4-7题。4.对甲、乙两区域认识正确的是( )A.甲地终年温和多雨,植被茂密 B.甲地淡水资源丰富,工业发达C.乙地政局动荡,地理位置重要 D.乙地最具代表性的作物是水稻5.有关a、b、c、d四条河流所在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四条河流全年可通航,航运便利 B.光照和热量丰富,水源充足,农业发达C.四条河流都是外流河 D.都可能存在土地沙化和次生盐碱化问题6.图中代表幼发拉底河的字母是( )A.a B.b C.c D.d7.图中两水域附近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资源是( )A.油气资源 B.水能资源 C.森林资源 D.水产资源在维多利亚瀑布顶部,岩石挡住河水形成的天然水池被称为“魔鬼泳池”。读图,回答8-10题。8.图中( )A.大陆西临大西洋,东临太平洋 B.裂谷由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形成C.大陆中部以平原为主,地势东高西低 D.甲地典型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9.图中洋流A.①的形成受西南风影响 B.②使沿岸荒漠带向北延伸C.③与暖流交汇形成渔场 D.使30°S大陆东岸水温低于西岸水温10.一年中“魔鬼泳池”相对安全的时段是A.1~2月 B.3~4月 C.9~10月 D.11~12月图为世界部分著名河流局部图。读图完成11-12题。11.关于三地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尼罗河河口为常绿阔叶林 B.恒河水量丰富且稳定C.密西西比河存在凌汛现象 D.三地河口处土层深厚,土壤肥沃12.图中各地人文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密西西比河下游主要发展乳畜业 B.恒河三角洲主要作物为黄麻C.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都是灌溉水源 D.修水库是尼罗河流域开发的核心读某半岛地形图,回答13-14题。13.关于该半岛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半岛地势西高东低 B.该半岛上最大的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C.该半岛西侧峡谷幽深,崖壁陡峭 D.该半岛上多火山地震14.ABCD四点为图中经纬线的交点,图中两点之间距离最短的是( )A.AB B.CD C.BC D.AD勒拿河是俄罗斯的主要河流,每年封冻期达8个月。该河河道宽阔、水深较浅,但河上几乎没有沟通两岸的桥梁,流域内大型城市雅库茨克夏季与对岸的联系也是依赖气垫船。据此完成15-16题。15.勒拿河凌汛现象普遍,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地形 ②纬度 ③河流流向 ④降水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6.勒拿河干流上几乎没有桥梁,其自然原因可能是( )A.河道宽阔 B.冻土深厚 C.人口稀少 D.封冻期长下图为世界某大陆地形剖面图,回答17-19题。17.下列地理事物位于该大陆上的是( )A.维多利亚湖 B.刚果盆地 C.科罗拉多大峡谷 D.死海18.该大陆上分布面积最广的森林是( )A.亚寒带针叶林 B.热带雨林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19.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B.②地有丰富的煤炭资源C.③平原主要的经济作物是棉花 D.④地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20.读下图,四个大洲中A.甲地形复杂多样,耕地面积大,农业生产技术落后B.乙平原广,高纬地区受寒流影响强,港口封冻期短C.丙纬度跨度小,地形中部高四周低,是水稻主产区D.丁为高原大陆,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城市化水平低二、非选择题:共120分.61.(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8年与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将分别在“航母”大国俄罗斯(面积1700万平方千米)和“袖珍”小国卡塔尔(面积1.14万平方千米)举办。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俄罗斯与卡塔尔的人口增长情况。
卡塔尔:2004年全国人口约为74.4万人,到2010年4月全国人口增至169.1万,其中外籍人口约占全国的70%,外籍人口主要来自印度、巴基斯坦、东南亚国家。
俄罗斯:2002年10月俄罗斯人口约为1.45亿,到2010年10月俄罗斯人口约为1.41亿。2010年10月美国《洛杉矶时报》撰文说:如果不采取措施,俄罗斯的人口到2080年将变为5200万! 材料二 垦殖指数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已开垦的耕地面积占其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是衡量一个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指标.卡塔尔垦殖指数约为0.7%,俄罗斯垦殖指数约为13%.复种指数是指一年中作物种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 (1)分析卡塔尔人口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4分)(2)简述俄罗斯人口逐年减少带来的问题和应对措施。(8分)(3)从自然条件分析俄罗斯和卡塔尔垦殖指数都不高的主要原因。(4分) 62.(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埃尔埃希多地区(如下图小方框所示)位于西班牙南部,这里阳光充足,气温较高,但气候干燥,年降水不足300mm,曾是西班牙贫瘠的地区之一。当地政府在农业生产中通过一系列技术措施有效地应对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同时对土壤进行“三明治式”的改良——当地农户利用沙土(表层)、有机肥(中层)和黏土(下层)令新土剖面呈现出三层结构,过去的贫瘠之地变成了“欧洲蔬菜之都”。下图为埃尔埃希多及周边地区地形图。(1)分析块尔埃希多地区年降水量少的原因。(4分)(2)列举埃尔埃希多地区在农业生产中应对水资源短缺可能采取的技术措施。(6分)(3)说明“三明治式”的土壤改良方法的合理性。(6分)(4)分析埃尔埃希多地区成为“欧洲蔬菜之都”的优势条件。(8分) 地理答案 12345678910CCACDAADBC11121314151617181920DBDCBDCACD61. (16分)(1)该国石油资源丰富,石油经济高速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外籍人口的大量迁入。(每点2分,计4分)
(2)问题:人口老龄化,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国防兵力不足;劳动力不足;(任答两点计4分)措施:鼓励生育; 接纳移民;延迟退休年龄。(任答两点计4分)(3)两国垦殖指数低的原因:(4分)俄罗斯:大部分国土地处高纬,气温偏低,冻土广布;卡塔尔: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控制,气候干旱,沙漠广布。 62.(24分) (1)埃尔埃希多地区位于地中海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降水少;冬季地处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降水量小,因而全年降水少。(每点2分,计4分)(2)改进农业灌溉技术,发展喷灌滴灌;加大科投投入,培育耐旱作物;海水淡化;建设现代化农业大棚,减少棚内水分损失;修建积雨池,收集雨水等。(每点2分,任答3点计6分)(3)上层沙土透水通气性好,土中氧气充足;中间层有机肥,提升土壤肥力;下层黏土,保水保肥,避免养分、水分下渗,保证土壤水分充足。(每点2分,计6分)(4)纬度较低,光热充足,蔬菜产量大,种类丰富;纬度较低,上市时间早,疏菜供应期长;具备完善的农业生产体系和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生产成本较低;海陆交通便利,便于蔬菜大规模运输;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每点2分,任答4点计8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自治区拉萨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山区的交通线路,图中的地貌类型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自治区拉萨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七次月考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人类大陆图上,世界人口的分布,该河流主要分布在,该河流春汛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川西林盘形成的主要背景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自治区拉萨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乡村的环境问题及其原因分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材料中歌词描述的现象应发生在,导致报道中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