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仁寿县二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仁寿二中2021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B-1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K-39 Fe-56 Cl-35.5
一、单选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个小题3分,共48分)
1.电子级氢氟酸(一般指各种杂质含量低于百万分之零点零二的HF)为无色透明液体,沸点为112.2℃,易溶于水,是生产高端半导体、集成电路不可或缺的基础化工材料。由HF溶液获得电子级氢氟酸的过程中最可能用到的分离方法是
A.过滤 B.萃取 C.蒸发 D.蒸馏
2.下列实验仪器名称错误的是
A.蒸发皿 B.直形冷凝管 C.漏斗D.蒸馏烧瓶
3.下列关于“1molK2SO4”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共含有2NA个离子(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B.含有1molK+
C.与200mL5mol∙L-1的Na2SO4溶液中的溶质等物质的量
D.将其溶于1L水中,得到的溶液中K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
4.某试剂瓶标签上的安全标志如图所示,其中的试剂可能是
A.碳酸钠 B.氢氧化钠 C.氯化钠 D.乙醇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蒸发结束后,用手直接拿走蒸发皿
B.分液漏斗使用前需要检查是否漏液
C.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时,可用无水酒精代替四氯化碳
D.蒸馏时,应从冷凝管的上口通冷却水
6.浓硫酸俗称“坏水”,具有极高的腐蚀性。下列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 C. D.
7.已知标准状况下,气体X的密度为1.25g×L-1,则下列关于X的说法错误的是
A.X可能含有两种元素 B.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
C.X一定是纯净物 D.X可能是N2
8.2KClO32KCl+3O2↑是实验室制取O2的主要反应之一。为了从反应后的剩余固体中回收MnO2(难溶于水的黑色固体),需要多步实验操作,下列仪器用不到的是
A.烧杯 B.漏斗 C.玻璃棒 D.蒸发皿
9.将20mL0.2mol×L-1Al2(SO4)3溶液加水稀释到100mL,据此分析下列物理量不能确定的是
A.稀释液中铝元素的质量 B.稀释液中氧元素的质量
C.稀释液中Al2(SO4)3的物质的量 D.稀释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1装置制取氧气 B.用图2所示方法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C.用图4装置从食盐水中提取NaCl D.用图3装置制备CO2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20mL1.0mol∙L-1NaCl溶液与80mL蒸馏水混合,所得溶液浓度为0.2mol∙L-1
B.将25gCuSO4∙5H2O溶于蒸馏水配成100mL溶液,所得溶液的浓度为1mol∙L-1
C.将5.8gMg(OH)2溶于蒸馏水配成100mL溶液,所得溶液的浓度为1mol∙L-1
D.将10.6gNa2CO3放入250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定容,所得溶液的浓度0.4mol∙L-1
12.NH4N3(叠氮化铵)易发生分解反应生成N2和H2,且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若得到NH4N3的分解产物(简称a)28g,则下列关于a的说法错误的是
A.a中两种气体的体积(同温同压)比为1:1 B.a的平均摩尔质量为15g×mol-1
C.a的密度为1.25g×L-1 D.a中两种气体的质量比为14:1
13.为了除去FeSO4溶液中的少量CuSO4,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
A.甲同学:将溶液蒸发结晶 B.丁同学:向溶液中加入沸石,加热蒸馏
C.丙同学:向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D.乙同学:向溶液中加入CCl4,萃取、分液、蒸馏
14.临床证明磷酸氯喹对治疗新冠肺炎有一定的疗效,磷酸氯喹常温下为固体,化学式为C18H32ClN3O8P2。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关于磷酸氯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0.3NA个P原子的C18H32ClN3O8P2物质的量为0.1mol
B.磷酸氯喹的摩尔质量为515.5
C.标准状况下,4.48LC18H32CIN3O8P2含有0.2NA个氯原子
D.10g磷酸氯喹中m(H):m(O)=1:4
15.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氖气与22.4L氢气所含原子数均为2NA
B.28g铁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C.0.1NA个CO分子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是4.48L
D.标准状况下,22.4LCCl4所含氯原子数均为4NA
16.下列各物质所含原子数按由多到少顺序排列的是
①0.5mol NH3②4g He③4℃时,9g H2O④0.2mol H3PO4
A.①④③② B.④③②① C.②③④① D.①④②③
17.请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相关问题:
(1)从溴水中提取溴可选用a装置,用此装置萃取时,倒转振荡后_______,避免内部压强过大;
(2)用b装置能除去CO中的CO2,气体应从_______侧导管通入(填“左”或“右”);
(3)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分离出溴应选用_______装置(填字母),该装置一般适用于分离_______(填序号)混合物;
①固体和液体 ②固体和固体 ③互不相溶的液体 ④互溶的液体
18.AlCl3在有机催化、农药生产、金属冶炼等方面应用广泛。
(1)实验室中用铝和盐酸在常温条件下制备AlCl3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工业上在高温条件下用碳氯化法制备AlCl3,其化学方程式为Al2O3+xC+3Cl22AlCl3+3M,则M为_______;
(2)标准状况下,2.24LCl2的质量为_______g,标准状况下,将aLHCl气体溶于水配成500mL0.4mol∙L-1的溶液,则a=_______;
(3)已知溶液X中的溶质只有AlCl3和MgCl2,其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1mol∙L-1和0.2 mol∙L-1,则X中c(Cl—)=_______mol∙L-1;已知溶液Y由20mL0.1 mol∙L-1AlCl3溶液和30ml0.2 mol∙L-1MgCl2溶液混合而成,则Y中c(Cl—)=_______mol∙L-1 (假设混合溶液的体积等于混合前两种溶液的体积之和)。
19.某NaCl样品中含有少量Na2CO3、Na2SO4和不溶于水的杂质,为了提纯NaCl,设计如下流程:
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需要2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为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加入试剂I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检验沉淀完全的方法是取少量混合物A,_______;步骤③的目的是_______;
(4)试剂III是_______(填名称),加入它的目的是_______;
(5)步骤⑤需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
20.某同学帮助水质监测站配制240mL0.5mol∙L-1的NaOH溶液以备使用。
(1)完成该实验所需要的计量仪器除了托盘天平、量筒外,还需要_______;
(2)配制NaOH溶液的过程中涉及的一些关键步骤和操作如图所示(部分步骤未画出);
①步骤A简称为称量,该同学应称取_______gNaOH固体。
②步骤C简称为移液,在此过程中,如果有少量液体溅出来,则所配制溶液的浓度会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③步骤F简称为_______,若操作过程中俯视读数,所配制溶液的浓度会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④步骤G简称为摇匀,摇匀后发现溶液的凹液面低于刻度线,则所配制溶液的浓度会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若要配制与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100mL盐酸,则需要量取_______mL质量分数为20%、密度为1.098g∙mL-1的盐酸(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仁寿二中2021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答题卡
姓名: 班级:
准 考 证 号
卷I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 [ A ] [ B ] [ C ] [ D ] 2 [ A ] [ B ] [ C ] [ D ] 3[ A ] [ B ] [ C ] [ D ]
4 [ A ] [ B ] [ C ] [ D ] 5 [ A ] [ B ] [ C ] [ D ] 6[ A ] [ B ] [ C ] [ D ]
7 [ A ] [ B ] [ C ] [ D ] 8 [ A ] [ B ] [ C ] [ D ] 9 [ A ] [ B ] [ C ] [ D ]
10 [ A ] [ B ] [ C ] [ D ] 11 [ A ] [ B ] [ C ] [ D ] 12 [ A ] [ B ] [ C ] [ D ]
13[ A ] [ B ] [ C ] [ D ] 14 [ A ] [ B ] [ C ] [ D ] 15 [ A ] [ B ] [ C ] [ D ]
16 [ A ] [ B ] [ C ] [ D ]
17.
(1) 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8.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①______ ②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仁寿二中2021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答案
1-5 DACBB 6-10 DCDBB 11-15 BCCDB 16 A
17、(1)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
(2)右
(3) c ④
18.
(1) 2Al+6HCl=2AlCl3+3H2↑ CO
(2) 7.1 4.48
(3) 0.7 0.36
19.
(1) 搅拌 引流
(2) BaCl2+Na2CO3=BaCO3↓+2NaCl BaCl2+Na2SO4=BaSO4↓+2NaCl
(3) 加稀盐酸酸化,再加BaCl2溶液,若没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已沉淀完全 除去过量的BaCl2
(4) 稀盐酸 除去过量的Na2CO3
(5)防止因局部受热不均匀而引起液体飞溅
20.
(1)250mL容量瓶
(2) 5.0 偏小 定容 偏大 无影响
(3)8.3
参考答案
1.D
【详解】
电子级氢氟酸为无色透明液体,沸点为112.2℃,易溶于水,水的沸点为100℃,采取蒸馏的办法可以将电子级氢氟酸与水分开,综上所述故选D。
2.A
【详解】
A.由图可知,题给实验仪器为坩埚,故A错误;
B.由图可知,题给实验仪器为漏斗,故B正确;
C.由图可知,题给实验仪器为蒸馏烧瓶,故C正确;
D.由图可知,题给实验仪器为直形冷凝管,故D正确;
故选A。
3.C
【详解】
A.硫酸钾是由2个钾离子和1个硫酸根离子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则1mol硫酸钾中含有2mol钾离子和1mol硫酸根离子,故A错误;
B.硫酸钾是由2个钾离子和1个硫酸根离子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则1mol硫酸钾中含有2mol钾离子和1mol硫酸根离子,含有离子的个数为3mol×NAmol—1=3NA,故B错误;
C.200mL5mol/L硫酸钠溶液中硫酸钠的物质的量为5mol/L×0.2L=0.1mol,与1mol硫酸钾的物质的量相等,故C正确;
D.将1mol硫酸钾溶于水配成1L溶液,得到的溶液中硫酸钾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故D错误;
故选C。
4.B
【详解】
A.碳酸钠属于盐,没有腐蚀性,故A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是碱,具有腐蚀性,故B符合题意;
C.乙醇属于有机物,没有腐蚀性,故C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钠是盐,没有腐蚀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B
【详解】
A.蒸发结束后,用坩埚钳拿走蒸发皿,故A错误;
B.分液漏斗带有瓶塞和活塞,为防止漏液,使用前需要检查是否漏液,故B正确;
C.为增强冷凝效果,蒸馏时,应从冷凝管的下口通冷却水,故C错误;
D.酒精和水互溶,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时,不能用无水酒精代替四氯化碳,故D错误;
故选B。
6.D【详解】
A.用玻璃棒下端在刻度线以下引流将液体倒入容量瓶中
B.浓硫酸稀释会放出大量的热,应该浓硫酸注入水中,防止液体飞溅,B错误;
C.胶头滴管应该垂直悬空滴加液体,不应该插入容量瓶中,C错误;
D.读取量筒中液体体积时,视线应该与最低凹液面水平。
7.C
【分析】
X的密度为1.25g×L-1,,M=1.25g×L-1×22.4L/mol=28g/mol,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
A.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值上相同,所以相对分子质量为28,A正确;
B.相对分子质量为28的气体有:N2、CO、C2H4,B正确;
C.该气体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C错误;
D.X可能是N2、CO、C2H4,或者其中的混合气体,D正确;
答案选C。
8.D
【详解】
反应后的剩余固体中,一定含有二氧化锰和氯化钾,可能含有氯酸钾,氯化钾、氯酸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回收二氧化锰的操作为向反应后的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的水,使氯化钾或氯酸钾溶于水得到含有二氧化锰的悬浊液,过滤得到二氧化锰,溶解、过滤时用到的仪器为铁架台、烧杯、玻璃棒和漏斗,则用不到的仪器为蒸发皿,故选D。
9.B
【详解】
由稀释定律可知,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和物质的量不变,则依据稀释定律可计算稀释液中硫酸铝的物质的量、铝元素的质量、硫酸根离子的浓度,硫酸铝溶液中硫酸铝和水中都含有氧元素,不知道稀释液中水的量,不能计算稀释液中氧元素的质量,故选B。
10.B
【详解】
A.加热固体氯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应该略向下倾斜,且试管口处应该有棉花,A错误;
B.将容量瓶注水倒置,看是否有液体渗出,可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B正确;
C.应该用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因为稀硫酸与碳酸钙生成硫酸钙,硫酸钙微溶阻碍进一步反应,C错误;
D.从食盐水中提取NaCl应该选用蒸发皿而不是坩埚,D错误;
答案选B。
11.B
【详解】
A.Mg(OH)2难溶于水、不会形成1mol/L的水溶液,A错误;
B.25gCuSO4∙5H2O物质的量为25/250=0.1mol,因此最后形成硫酸铜溶液溶质物质的量也为0.1mol,溶液浓度为0.1mol/0.1L=0.1mol/L,B正确;
C.由于密度不同,20mlNaCl溶液与80ml蒸馏水混合体积不为100ml,C错误;
D.容量瓶中不可以进行固体的溶解,D错误;
答案选B。
12.C
【详解】
A.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与物质的量成正比,两种气体的体积(同温同压)比为1:1,A正确;
B.,两种气体的质量比为14:1,B正确;
C.a气体的质量确定,但一定物质的量的气体体积与温度、压强有关,所以密度比确定,C错误;
D.分解产物质量为28g,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则n总=2×=mol,=15 g×mol-1,D正确;
答案选C。
13.C
【详解】
铁的金属性强于铜,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则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的少量硫酸铜可以向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将硫酸铜转化为硫酸亚铁,过滤得到纯净的硫酸亚铁溶液,故选C。
14.D
【详解】
A.由化学式可知,磷酸氯喹的摩尔质量为515.5g/mol,故A错误;
B.由化学式可知,磷酸氯喹分子中含有2个磷原子,则含0.3NA个磷原子的磷酸氯喹物质的量为×=0.15mol,故B错误;
C.标准状况下,磷酸氯喹为固态,无法计算4.48L磷酸氯喹的物质的量和含有的氯原子个数,故C错误;
D.由化学式可知,磷酸氯喹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质量比为1mol×32×1g/mol:1mol×8×16g/mol=1:4,故D正确;
故选D。
15.B
【详解】
A.氖气为单原子分子,故标准状况下22.4L氖气所含原子数均为NA,错误;
B.反应为Fe+2H+=Fe2++H2,1mol铁转移电子数为2NA,故28g即0.5mol铁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正确;
C.标准状况下,CCl4为液体,无法计算,错误;
D.0.1NA个CO分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标准状况下体积为0.1mol×22.4L/mol=2.24L,错误;
故选B。
16.A
【详解】
①0.5mol NH3中所原子数目为2NA;
②4g He的物质的量为,所含原子数目为NA;
③4℃时,9g H2O的物质的量为,所含原子数目为1.5NA;
④0.2mol H3PO4中所原子数目为1.6NA;
所含原子数按由多到少顺序排列为①④③②;
答案选A。
17.
(1)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
(2)右
(3) c ④
【分析】
(1)
从溴水中提取溴可选用a装置,用此装置萃取时,倒转振荡后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避免内部压强过大;
(2)
用b装置能除去CO中的CO2,气体应从右侧导管通入,因为要长管进短管出,才能有效除去杂质;
(3)
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分离出溴应选用蒸馏装置,即装置c,该装置一般适用于分离互溶且沸点有一定差值的液体;
18.
(1) 2Al+6HCl=2AlCl3+3H2↑ CO
(2) 7.1 4.48
(3) 0.7 0.36
【分析】
(1)
铝是活泼金属,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6HCl=2AlCl3+3H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合物M中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由原子个数守恒可知,M的分子式为CO,故答案为:2Al+6HCl=2AlCl3+3H2↑;CO;
(2)
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的质量为×71g/mol=7.1g;500mL0.4mol/L盐酸溶液中氯化氢的物质的量为0.4mol/L×0.5L=0.2mol,则标准状况下,溶于水的氯化氢的体积为0.2mol×22.4L/mol=4.48L,故答案为:7.1;4.48;
(3)
由题意可知,氯化铝和氯化镁混合溶液X中氯离子的浓度为0.1mol/L×3+0.2mol/L×2=0.7mol/L;20mL0.1mol/L氯化铝和20mL0.1mol/L氯化镁混合溶液Y中氯离子的浓度为=0.36mol/L,故答案为:0.7;0.36。
19.
(1) 搅拌 引流
(2) BaCl2+Na2CO3=BaCO3↓+2NaCl BaCl2+Na2SO4=BaSO4↓+2NaCl
(3) 加稀盐酸酸化,再加BaCl2溶液,若没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已沉淀完全 除去过量的BaCl2
(4) 稀盐酸 除去过量的Na2CO3
(5)防止因局部受热不均匀而引起液体飞溅
【分析】
NaCl样品中含有少量Na2CO3、Na2SO4和不溶于水的杂质,样品经①溶解,滤液中含有Na2CO3、Na2SO4和氯化钠,加入过量氯化钡,除去Na2CO3、Na2SO4,混合物A为氯化钡和氯化钠,在加入碳酸钠除去过量氯化钡,混合物B为碳酸钠和氯化钠,再加入盐酸除去过量碳酸钠,最后蒸发结晶,的到纯净氯化钠晶体,据此分析解题。
(1)
样品溶解,并过滤,步骤①需要2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为搅拌和引流;
(2)
步骤②中加入试剂氯化钡,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CO3=BaCO3↓+2NaCl;BaCl2+Na2SO4=BaSO4↓+2NaCl;
(3)
检验沉淀完全的方法是取少量混合物A,加稀盐酸酸化排除碳酸根的干扰,再加BaCl2溶液,若没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已沉淀完全;步骤③加入碳酸钠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BaCl2;
(4)
试剂III是稀盐酸,加入它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Na2CO3;
(5)
步骤⑤是将液体进行蒸发,需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其目的是防止因局部受热不均匀而引起液体飞溅。
20.
(1)250mL容量瓶
(2) 5.0 偏小 定容 偏大 无影响
(3)8.3
【分析】
(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要称取药品、溶解、移液、定容,完成该实验所需要的计量仪器除了托盘天平、量筒外,因为需要溶液240ml所以需要250ml的容量瓶;
(2)
步骤A简称为称量,240mL0.5mol∙L-1的NaOH溶液,mNaOH=nNaOH×MNaOH=cV×MNaOH=0.25L×0.5mol∙L-1×40g/mol=5g,该同学应称取5.0gNaOH固体;称量NaOH固体时,氢氧化钠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潮解并且具有腐蚀性,改正方法为:将NaOH放在烧杯中称量;步骤C简称为移液,在此过程中,如果有少量液体溅出来,相当于溶质减少,则所配制溶液的浓度会降低;步骤F简称为定容,若操作过程中俯视读数,导致实际体积会偏小,所配制溶液的浓度会偏大;步骤G简称为摇匀,摇匀后发现溶液的凹液面低于刻度线,则所配制溶液的浓度会无影响,因为会有一部分液体挂在容器内壁;
(3)
若要配制0.5mol∙L-1的100mL盐酸, mHCl=nHCl×MHCl=cV×MHCl=1.825g,,V≈8.3ml,则需要量取8.3mL。
2022仁寿县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教育教学质量检测(10月月考)化学试题缺答案: 这是一份2022仁寿县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教育教学质量检测(10月月考)化学试题缺答案
2022四川省仁寿县二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四川省仁寿县二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
2022四川省仁寿县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教育教学质量检测(10月月考)化学试题缺答案: 这是一份2022四川省仁寿县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教育教学质量检测(10月月考)化学试题缺答案